03.07 月收入多少才算高工資?

123


每個人對高工資都有自己的看法。在多少收入是高收入的這個問題上,我認為美國高盛對中國的4個階層的收入水平的劃分是比較真實的。它對中國勞動力人口做了一個劃分。涉及中國勞動力人口7.7億。高端人口140萬,這不是普通的打工者,我們無需去更多關心;還有3.87億的農民勞動力人口,這些也不能簡單的按照打工者來理解。我們所指的打工者一般是指城市裡的工薪收入階層。這些人有3.82億。

這些人分為兩半,一半是城市白領1.46億,另一半是進城務工人員和城市藍領2.36億。

事情到這裡就變得簡單了。按照城市白領來說,如果說收入是平均水平的150%-200%以上,就屬於高收入者。也就是年收入在12萬到16萬。而如果是一個藍領或者進城務工人員的話,平均年收入在4萬人民幣左右,如果說能拿到這個水平的平均收入的150%-200%,也就是6-8萬那應該算高收入者了。分類計算,分類看待,這是比較理性的和貼切的。他可以解決,5萬到15萬都是高收入的困局。

另外,我們可能會有一種誤解,這個誤解是在於收入比一般的人高,就以為已經可以解決生活所需的所有問題。其實不是。它僅僅指你的收入比別人好而已。面對中國的物價水平,尤其是房價,很多人都會產生一種很奇葩的體驗:前半夜想想收入真不錯,和隔壁老王比,已經在天上了;後半夜想想想要買個房子,一切的一切都不過是一個詞:杯具。我想這是近一兩年來,中國大陸居民,在收入和現實之間最主要的一種情緒。






大舟財經觀


月工資5000高嗎?多少人能達到5000,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在現在這個社會里,物價越來越高,人們的開銷也越來越大了,需要更多的錢去滿足自己的願望。所以就有一個問題產生了,到底多少的工資才夠呢?五千塊算不算高呢?又有多少人可以拿到五千塊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一共有多少的勞動者吧。全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大概有將近九個億的人,已經佔了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多。在這其中我們還要除去一部分人,那就是學生,因為即便是屬於勞動年齡,他們也只是會花錢,基本沒有生活來源。這其中還有的人失業,有的人根本就沒有工作,還剩下大概七個億的勞動年齡人口。在這些人裡,正式參加社保的也就只有兩億多的人,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沒有。

再來解決一個問題,我們的人均收入是多少?根據前一年的數據來看,我們全國人均的收入是將近三萬元,把這些錢核算到勞動者上,就是人均五萬多了。但這並不準確,因為勞動的收入也就佔其中的一半,很多的收入並不是勞動所得。如果只按勞動所得來算的話,人均就只有三萬多了

這樣看來月收入達到五千的人確實不多,然而大家可能會覺得不可能,因為全國的平均工資都很高啊,為什麼還是隻有這麼少的人工資在五千以上呢?那是因為這些統計的單位基本都是好單位,本來開得就多,其次這些工資的計算時都是算上了獎金和公積金的部分的,這樣一平均下來自然人均收入就高了。

實際上收入達到五千已經算是很高了,而且是比較少的一部分人群可以到達五千甚至以上的收入了。你的工資達到五千了嗎?你認為五千的工資高不高呢?

所以工資高低多少,達到全國標準後,多多益善就好!


匠心鑫先生


那就要分很多種情況了。

一二線城市:在北上廣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若是沒有自己的房子,那就是要租房,房租就先去掉2000,一個月吃喝出行的各種開銷就算1500(最低要求,因為一頓外賣就要20+了),如果是聚會出遠門等另再疊加,如果去掉3500的基礎花銷,沒有負債的情況下,那就是可支配工資在1萬左右就還算高收入。

在網上看到一組數據是這樣的:

北上廣深高收入組: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8956元;北上廣深中等偏上收入組: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5189元;北上廣深中等收入組: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3902元;北上廣深中等偏下收入組: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2917元;北上廣深低收入組: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1802元。但這是2015年的推算數據,如果也是按增長9%計算,現在的全國高收入組大約是稅後年入7.2萬元,北上廣深高收入組大概是稅後年入12萬元。現在2019年,經過四年的通脹,12萬遠不夠算是高收入了。

如果是三四線城市的,可以依次的往下遞減,稅後年收入10萬左右算是高收入。

如果是那全國範圍來說,還要在三四線城市的基礎上再遞減,稅後年入在9萬算是高收入。

當然,這只是大概率的算法,只是作為參考而已,因為地區不太所以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環球老虎財經


一提到工資,就要跟目前的房價來掛鉤,社長認為,一個月的工資能夠買得起所在城市的一平米房,而且還有生活費和消費,這應該算得上是正常水平的工資;而高於這個水平50%以上的工資,才算得上是高工資。

那麼我們分別從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來看一下,什麼樣的工作才算得上當前的高工資。

一線城市的房價與平均高工資

  •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一線城市由北上廣深4個城市;新一線城市中長沙發展排名第一,我們暫且不作統計。

  • 在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當中,我們就用北京作為標的,來統計一下,工資達到什麼程度才算高工資。

  •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北京目前的平均房價為64299,也就是說北京工薪階層的平均工資一個月,應該在64299的50%以上才屬於高工資,那就是96449元,也就是生活在北京的工薪階層,每個月工資接近10萬才算是高工資。

二線城市的房價與平均高工資

  • 我們可以看到二線城市有30個城市,我們不能一一作出統計,我們就拿佛山作為標的來統計一下二線城市的房價和平均高工資水平。

  •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截至2019年11月19日,佛山平均房價為13,060元每平米,也就是說,二線城市的平均工資要達到13,060元以上,才是正常工作,想要在二線城市,拿到高工資,必須要在13060基礎上增加50%,那就是19590;也就是想要在二線城市,屬於高工資,那麼平均工資水平要接近2萬。

三四線城市高工資水平

  • 從三4線城市我們可以看到,城市相對較多,我們也只能取一個標的,那麼我們就用西雙版納作為標的,來看一下三四線城市的平均工資水平達到什麼程度才算高工資。

  •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到西雙版納截至2019年11月19日,平均房價為每平米8373元。也就是說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工薪階層,每個月收入達到8373元為正常工資,那麼想要在三四線城市達到高工資水平的話,就要在房價的基礎上增加50%,那就是12560元。

  • 也就是說想要在三四線城市達到高工資水平的標準,每個月工薪階層的收入要在12,560元左右才算得上是高工資。

綜合來看,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很多讀者肯定會說,目前很多城市的工薪階層的收入,買不了當前城市的一平米房子,這種情況的出現到底是房價過高還是工資過低?不得不值得我們深思!而在相對平均工資的基礎上想要拿到高工資,只能跟房價做出對比之後,增加50%才算得上是在當前城市的高工資。

社長這次的對比也許傷害了很多工薪階層的心,但是就目前房價而言,這種工資對比,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客觀對比,僅作參考,歡迎點贊關注。

社長財經


給你個簡單的標準看下,跟年齡段有關的。你不可能讓一個剛畢業的跟工作30年的人比收入。我以在上海的收入來看,不吹牛逼也不黑,實話實說。

1:大學畢業5年內,收入達到稅前30萬就算高工資。上海平均工資7132,社保局的數據。平均工資的3倍,肯定算高收入。

2:工作5-10年,混的好的能混成中層,國企50萬左右,大型民企中層也差不多。那再高於這個標準就算高收入。所以70-100萬絕對算高收入。

3:工作10-20年。我還沒來到這個區間。人在40歲左右,高收入應該在上海有2套房子2輛車,收入達到150萬以上絕對算高收入。

4:再往上我就不知道了,現在我認識的收入最高的一個是年薪500-700萬,大基金公司副總裁,金融圈裡都很有名。這個層次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了。

什麼人均年薪百萬都是吹牛,銷售行情特別好能達到,但是能穩定年薪百萬的人非常少。


神鵰股俠


要分地區和階層。一般來說縣級以下各企業職工、農民工等還達不到月薪5000元(3000上下),那同地區的事業單位公務員等一般都在5000左右,在這個階層5000以上就是較高水平了!

再就是縣以上大型國企職工、事業單位員工、醫院醫護、院校教授、各種老董等大多都在萬元以上,那在這個階層裡,那達到五萬才是高收入!

其他不能一一類舉了!總之,高收入也沒有具體標準,個人也有個人看法吧。


早春記憶


月收入多少才算高工資?

其實,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樣的標準,要看月收入多少才算高工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一、從恩格爾係數來看

恩格爾係數指的是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則會下降。推而廣之,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比例就越大,隨著國家的富裕,這個比例呈下降趨勢。

恩格爾係數達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於30%為最富裕。

所以,從恩格爾係數來看,月收入多少才算高工資?沒有具體的數字,但只要你用於食品支出佔總支出的比例越小,你越富裕,相對的,你的收入就越高。

二、根據當地平均工資來看

高工資多集中在一線城市,所以我們來看看這些城市的平均工資。

北京:

2019年5月,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正式公佈了2018年北京市的平均工資標準,其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45766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6908元。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94258元,摺合月薪為7854元。

上海:

據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2018年,上海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5176元,摺合月薪為8765元。

廣州:

廣州市統計局官網發佈了《2018年廣州市城鎮非私營和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情況》。數據顯示,廣州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97522元,摺合月薪為8126元。

深圳:

深圳市統計局公佈了《2018年深圳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公報》,公報指出,深圳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11709元,摺合月薪為9309元。

以上是官方發佈的數據,我們再來看看招聘網發佈的數據。

2019年5月,智聯招聘發佈了“2019年春季招聘平均工資排行”,排行顯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和廣州分別排在1-5名,他們的月工資分別為10910元、10231元、9443元、9082元和8321元。

這數據和官方發佈的有一定出入,但差別不是非常大。

總結來說,在一線城市,拿到8000-10000元月薪,只能算是過了平均線。而且,國家的納稅申報也是以年收入12萬元作為起點的。

從這兩點來看,當你的月收入超過平均工資時,基本上可以被稱為高薪收入。

三、從幸福指數上看

有時候你會發現,有些人年入百萬,卻過得鬱鬱寡歡,眾叛親離;而有些人月入3000,身體健康,一家人卻和和睦睦,過得非常開心。

從這點上來看,月收入的多少和幸福的多少關係並不是很大,只是概率上來說,月收入越高,一個人就會越有安全感,他的幸福指數也越高。

這幾天我讀到一篇文章《著名歌手張咪自爆癌症晚期:ICU病房裡面,藏著人間疾苦》,裡面有一個觀點我非常認同:叔本華說,人類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面對疾病,人人平等。

所以,在追求高薪之餘,還需要關注自己和家人身體的健康,不要為了所謂的高薪,過度透支自己的身體,適當的享受生活的樂趣,才能創造更美滿的生活。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月收入多少才算高工資,其實從來沒有官方給出準確的數據,但我們可以根據一些標準和數據來客觀評估一下。


一線城市參考發達國家標準

北上廣深因為已經進入到全球發達城市行列,所以高收入標準應應參考發達國家標準。

美國中產階級的收入標準是年收入3.9萬-11.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萬-74萬元。

按發達國家標準計算,在一線城市生活的人,大約家庭年收入75萬元人民幣以上可稱之為高收入。


房本位參考,按照各地不同區分

幾乎所有國家對高收入群體其中都有一條明確指示,是否擁有一套豪華住宅。

按此標準,參考各地區房價,對應10年的家庭收入可以在所在地購買一套160平米住宅的收入應該為高收入人群。

依然以北京為例,2019年7月,北京市房產均價60061元/平米,那麼160平米的住宅按照均價算就是960萬元。

按照10年平均就是96萬元。也就是在北京以房本位參考,家庭年收入96萬元人民幣以上可稱之為高收入。


以當地平均收入作為參考

勞動法規定,當用人單位要辭退員工時,所佩服的補償金,單月金額最高不超過當地社平工資的三倍。月收入超過當地社平工資三倍的,也按照社平工資的3倍進行賠償。


所以,可以說當地社平工資的三倍就應該被認定為高工資。

那麼依然以北京為例,北京2018年的社平工資為7854元/月。

三倍的社平工資就是23562元/月。

年收入計算28.27萬元,考慮到家庭年收入因素,數字乘以2,就是56.54萬元。也就是按照社平工資為參考標準,家庭年收入57萬人民幣以上可稱為高收入。



因為我國從未官方公佈過真正的中產標準和高收入標準,所以一切的說法都僅為參考,但無論在任何地方,高收入富裕家庭都應該有較高的生活質量、有比較大的居住空間,比較好的出行工具,子女能夠接受優質教育,有健康的身體及醫療指導等。


那麼顯然達到這些標準需要有比較高的收入支持,從在北京生活的經歷來看,想要達到這些標準,確實稅前年收入低於百萬很難做到。


未泯雙瞳


hello,座標山東臨沂,從安全感的角度和你討論討論。

我的基本情況是在政府機關裡端鐵飯碗,最底層科員,每月到手工資3800。我定義能帶給你安全感的高工資是可以覆蓋你的全部支出並不會給你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是心理上毫無壓力。看看我們大部分人都有哪些支出:

1、住房,絕對的大頭,臨沂中心城區房價1.2萬左右,一套房裝修好可以住算150萬,我是啃老家裡給買的房子,我同事自己貸款買的,每個月要還房貸2500元。

2、基本生活費,包括水、電、煤氣、物業、手機話費、取暖費、食材費按三口之家算,我都稍微往大了估計大概一個月2200元

3、如果還有輛車,買車錢我就不算了,我同事平常上下班開,一個月油錢就1000,保險均均攤到每月200元

4、逢年過節,基本的人情來往,一年算6000不過分吧,一個月500

平時的吃喝玩樂和交際每個人差別太大就不算了,上面四項在臨沂這個三線城市每個月就要6400元,人群主要是公務員群體,還不能生病,旅遊。如果你月收入1萬,可能乍一聽挺高的,但和6400元的支出一比,是不是有一點心理壓力?那麼朋友超過支出6400元的幾倍能給你安全感呢?1倍,2倍,還是3倍?歡迎回覆在評論區呦


李三六看歷史


對個人來說,合理並智慧地去經營生活。有本書裡說,若是500塊一個月不夠生活,那5000元一個月也同樣不夠!但就目前的生活水準,500也確實不夠,這句話的意思是,合理支配和使用你的金錢。

你一個月掙5000,剩2000,和人家一個月掙2萬,還負債1萬,那相對來說,你是高工資。

除此之外,合理的投資,建造多收入來源,也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