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成大事首要不是能力,而是格局和眼界!受益匪淺

國學大師錢穆曾遊覽一座古剎,看到一個小沙尼,在一棵歷經五百年的古松旁種夾竹桃。他感慨道:" 以前,僧人種松樹時,已經想到寺院百年以後的發展了;今天,小沙尼在這裡種花,他的眼光僅僅是想到明年啊!”

錢穆這番感慨道出了一個道理:大事難成,是因為心中的格局太小。心中的格局,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佈局。

為人處世,最重要的不是能力的高低,而是格局的大小。

成大事首要不是能力,而是格局和眼界!受益匪淺

格局大的人胸懷更寬廣

劉邦和項羽,從軍事領導力上看,項羽遠勝於劉邦,鉅鹿之戰,破釜沉舟是何等氣概;從兵力配置上看,項羽手下強將如雲,整體實力也優於劉邦;從智囊團上看,兩者各有張良范增,也不分伯仲。

所以若綜合三方面而言,項羽的楚軍是遠遠強過劉邦的漢軍的,但為什麼最後自刎烏江的不是劉邦,而偏偏是項羽呢?

因為項羽的格局太小,看不到未來,容納不下良才,而劉邦眼界大,格局高,看的遠,能容納比他能力強很多的人才!

劉邦自己說過“我文不過蕭何、治國不如張良、行軍佈陣不如韓信,但三人皆為我所用”。

成大事首要不是能力,而是格局和眼界!受益匪淺

再看看項羽,手下縱有范增、英布這樣的文臣武將,但最終還是一敗塗地。只因他不像劉邦那樣胸懷廣闊,單單為一個名義上的“西楚霸王”惹得眾諸侯心生叛意、倒戈相向。

所以,一個人格局大小,往往決定了他的未來。格局大的人有大的追求,大的願望,大的忍耐,大的包容,大的視野,大的寬容,大的胸懷!

擁有怎樣的格局,就擁有怎樣的命運!

三個工人在工地砌牆,有人問他們在幹嘛?第一個人沒好氣地說:“砌牆,你沒看到嗎?”第二個人笑笑:“我們在蓋一幢高樓。”第三個人笑容滿面:“我們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後,第一個人仍在砌牆,第二個人成了工程師,而第三個人,是前兩個人的老闆。

同樣是砌牆,三個人的格局不一樣,態度不一樣,最後命運不一樣。前一個只看眼前,把砌牆僅僅當成一種謀生的手段,後兩個看的更遠,把砌牆當成一種事業,為他人、為城市創造更好的生活。

所以,擁有怎樣的格局,就擁有怎樣的命運,格局決定人生命運!

成大事首要不是能力,而是格局和眼界!受益匪淺

擁有大格局者:有開闊的心胸,沒有因環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更沒有因為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棄。

擁有小格局者:往往會因為生活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因為一點小的挫折就一籌莫展,看待問題的時候常常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成為碌碌無為的人。

成大事者要有大格局

如果把人生當做一盤棋,那麼人生的結局就由這盤棋的格局決定。想要贏得人生這盤棋的勝利,關鍵在於把握住棋局。在人與人的對弈中,舍卒保車、飛象跳馬……種種棋著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棋局的贏家往往是那些有著先予後取的度量、統籌全局的高度、運籌帷幄而決勝千里的方略與氣勢的棋手。

成大事者首先要有大的格局。

為何要有大的格局?因為格局大了,未來的路才能更寬!

在今天這個知識不斷更新的世界裡,我們要不斷刷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培養自己的格局意識!

所以,要想成大事,做大事,首先要培養你的格局!

成大事首要不是能力,而是格局和眼界!受益匪淺

當然,格局不是先天性的東西,和你目前的人生環境也沒有必然的聯繫,格局是一個人對自己人生座標的定位,只要我們能夠調整心態,就一定能夠為自己建立一個大的格局。

知識和技能是提升,平臺和人脈的積累,如果你能夠充分利用這一切資源,讓自己的每一天都處於一個上升的階梯上,那麼,未來的大格局與大發展將不僅僅只是一個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