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撰文 - kk

如果你有一點時間,可以花幾秒鐘思考幾個問題:

早上吃的麥片有多少糖?

中午吃的外賣有多少糖?

Coffee break 喝下的咖啡、果汁、奶茶,大概有多少糖?

......

面對這些問題,世界上 80% 的人都給不出正確答案。因為我們其實不大清楚,每份食物到底含有多少糖......很多人在這種不自知的狀況下,吃下了過量的糖!

為此,英國 BBC 廣播公司特意拍攝了一部關於糖的紀錄片《糖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Sugar),告訴你:你每天究竟吃了多少糖。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01

你其實不知道每天吃了多少糖

紀錄片一開始,就出 4 張巨大的桌子,上面擺滿了各種誘人食物,讓人有一種走錯片場的錯覺。

很快,主持人帶著 4 位志願者出來。

原來,這整桌子擺著的,是志願者們 每週吃下去的食物。節目組根據 4 人的飲食習慣,把他們經常吃的食物,分別擺在不同桌子上。

4 人在找到自己的桌子後,按要求 猜測自己每天吃下多少糖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結果,每個人猜測的糖攝入量,都與自己每日真正的吃糖量,相差甚遠!

第一位志願者是一位有糖癮的 年輕母親,她以為自己每天只吃掉了 24 克糖,但實際上她每天吃掉了 112 克糖,是 建議值的 4.6 倍

第二位志願者是一位印度裔的 年輕男性,他的家族每天都會吃掉很多高糖零食,他知道自己每天吃掉很多糖,但是他從沒有想過自己每天吃掉的糖,是 正常值的 4.8 倍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世衛組織推薦量為:每日不超 24 克,即圖中的 6 茶匙

第三位志願者是一位每天奔波在路上的 銷售經理,雖然她不喜歡吃甜食,但是她經常吃 外賣半成品食物 。她在不知覺中每天吃掉了 92 克糖,超標 3.8 倍

最後一位志願者,是一位 嗜飲料如命 的大胖紙,他每天不停地喝飲料,直到喝光冰箱裡的存貨。這個惡習讓他年紀輕輕就患上了 脂肪肝,他每天要吃掉 156 克糖。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這位老兄每年光吃糖就要吃 57 公斤

看到這,你可能會想,這不就是節目組為了製造節目效果 找的託?

不!在紀錄片中,主持人在倫敦街頭,端著各種美食(如:炒牛河、果汁、麥片等),找路人進行隨機測試。

結果顯示:絕大多數人,對食物含糖量的估計,都比實際含糖量少很多!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對含糖量一無所知,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02

糖,無處不在

為什麼會這樣?

就好像無孔不入的水,以不同的形式進入我們的食物,闖入我們的生活,危害我們的健康。

為了證明這一觀點,主持人和 專業營養師 進行了一波大采購。

她們兩個拿回了兩大包常見的食物,包括麥片、果汁、餅乾等等。

緊接著,在營養師的指導下,主持人仔細閱讀了這些食品配料表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結果發現,那些她以為沒有糖,吃起來不甜的食物,其實都含大量糖分。

就連那些標榜著 天然綠色健康,甚至「無糖」的食物也存在大量糖。比如:看似健康的蜂蜜就含有 35% 的蔗糖,而 新鮮果汁的含糖量竟然不輸可樂!

更可怕的是,營養師指出,很多 鹹味食品 也含糖,比如:麥片、奶酪......甚至是 番茄醬 都額外添加糖。這些看似不含糖的食物,讓我們在 不知不覺中吃下過多的糖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03

食品工業的甜蜜陷阱

餵我們吃這麼多高糖產品的 背後元兇,又是誰呢?

為了調查這個問題,主持人這回跑到英國薩里郡的一家 食品研發中心。這個食品研究中心正在為一家食品公司研究新的 番茄醬 配方。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在這裡,主持人從研發人員那裡學到了一個叫做 極樂點(bliss point) 的概念。

被操縱了的極樂點

極樂點是什麼呢?

食品研發人員發現:任何鹹味或者口味平淡的食物,只要加上 一定比例的糖,就可以起到 畫龍點睛 的效果,銷量也會大增。但是如果超過了這個恰好的比例,消費者也會因為太膩而不喜歡。

這個 恰到好處 的比例就叫做 “極樂點”

為了找到這款番茄醬的極樂點,食品研發中心找來 一幫志願者 進行測試。這些志願者在嘗試了不同含糖量的樣品之後,選出了自己衷愛的那一款。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最終,研究人員 彙總獨立數據,做出了符合大眾口味的番茄醬。

為什麼糖,能起到這種畫龍點睛的效果?

我們為什麼愛吃糖?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主持人又帶著 1 名志願者來到 英國雷丁大學

這名志願者在喝了一杯高糖果汁後,接受 腦部核磁共振 檢查。

結果發現:果汁裡的 ,觸發了她 前腦皮層 的 獎勵機制,釋放出愉悅的信號。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研究人員解釋:大腦釋放這種愉悅的信號,是人類漫長進化過程中培養出的習慣。

在原始社會,人類處於 “戰鬥或逃跑” 狀態,只有不斷攝入高能量的食物,才能隨時準備應對挑戰。含糖的野果成了獲取熱量的好選擇,人也因此 愛上了糖

然而,現代的人類早已告別了 “戰鬥或逃跑” 的生存環境,不再需要那麼多糖分攝入。相反,如果不減少吃糖量,遲早會 因為吃糖 出現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等一系列代謝疾病。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一方面,現代人越來越關注含糖量的多寡;但另一方面,食品廠商為了銷量,需要添加 更高劑量的糖。

因此,食品廠商煞費苦心,開始在 營養成分表 上做起了文章。

食品營養成分表的貓膩

主持人發現,超市大部分的包裝食品的營養成分表都 很難閱讀。不是印得密密麻麻,就是藏在包裝角落,讓消費者很難找到。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而且,她們還發現,有些商家在營養成分表上 耍小聰明

比如 番茄醬,就把 計算單位100g 換成了 15g,製造讓消費者 感覺含糖量很低 的假象。

04

政府監管不利,淪為幫兇

和你一樣,主持人也很好奇:

為什麼政府監管部門,不限制食品含糖量?

為什麼對待糖的態度,不能像對待 菸草 那樣,醒目標出“糖有害健康”?

最差,政府至少也可以規範食品行業標籤,減少誤導吧?

帶著這些疑問,主持人走訪了一趟

“英國食品飲料聯合會”

可是令她失望的是,聯合會的 官員 根本不認為食品含糖是什麼大事。她認為:單純地標出含糖量也不能阻止英國人變胖,她還覺得現行的 標籤要求已經足夠清晰,不會影響消費者的決策。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在得到這些答案後,主持人面色越來越難看,最後悻悻然地離開。

走出聯合會辦公大樓後,主持人強忍著憤怒,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說了這麼一句:

政府美其名為監管,實際上是食品業者的幫兇。

那麼,作為一個生活在滿是高糖陷阱的 普通人該怎麼辦?

05

我們可以自救

言微人輕的小老百姓,很難改變 食品廠商 政府部門 的決策。不過我們還可以 自救

記得文章開頭提到的 4 名志願者麼?在這部紀錄片最後,他們通過 戒糖重獲健康

這 4 名志願者,在猜測每日吃糖量後,集體去了 英國紐卡斯爾 的醫院。

他們在專業醫生的幫助下,進行了嚴格的 身體檢查

,她們的體重和體脂都超過正常值,還出現代謝問題。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有糖癮的年輕媽媽出現了 糖前期

拿飲料當水喝的大胖紙,出現了 非酒精性脂肪肝

印度男子和銷售經理,也暴露在

心臟病 的魔爪下。

為了擺脫 肥胖 疾病,為了更好地活著,他們在醫生的指導下開始戒糖。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6 周後,除了印度男子在戒糖期間 偷偷喝酒

外,剩下的 3 人都 成功擺脫了糖的影響

有糖癮的年輕媽媽 擺脫了糖前期,銷售經理的 心臟病風險下降,而喜歡喝飲料的大胖紙,不但成功減肥,非酒精性脂肪肝致死率,也 降低 40%-70%

寫在最後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是否對糖有了新的認識?

真的很可怕,它會讓你 上癮,讓你在 不知不覺中發胖,它還會帶來各種 代謝疾病縮短你的壽命

更糟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每天吃下了多少糖。

為了利潤和討喜的口味,無良商家使出渾身解數——研究極樂點、在營養標籤耍伎倆、說服政府不作為...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你能夠開始關注食品中的糖分,成功擺脫糖的魔爪

- end -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回覆「吃」獲取一份低碳水食譜!

專家:你吃的糖是你以為的4倍!商家如何餵你多吃糖得糖尿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