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有人說朱元璋是中國第一罪人?

Mr搖擺錡


有人說“朱元璋”是中國第一罪人,在我看來,這話說得實在太過,這麼大的帽子扣到頭上,朱元璋在九泉之下也無法安寧。

人非聖賢,孰能無錯?朱元璋也是人,做了不少大事,確實也做了不少錯事。

我們一起來看看朱元璋的功過是非。

朱元璋製造的四大案,死的人太多

朱元璋前半生可謂坎坷,放過牛,要過飯,做過和尚,造過反。

在其職業生涯中,挑戰了不少大人物,大敗陳友諒,攻破張士誠,趕走元順帝。在推翻元朝殘暴的統治過程中,一句“驅除韃虜,還我中華”激勵了無數人。

當然,朱元璋身邊聚集了無數英雄,常遇春、徐達、李文忠等各個軍事能力出眾,劉伯溫、李善長等謀略不一般。

俗話說得好:“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難”。這句話在朱元璋身上體現得尤其充分。

作為明朝有名的“勞模”,朱元璋非常能幹,事必躬親。但在國家治理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於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發生了著名的“明初四大案”。

最先發生的是“胡惟庸”案,案子發生在1380年,是洪武十三年。

起初,這是一個“黨爭”的案子,早期胡惟庸集團和劉伯溫的淮西集團展開了競爭,劉伯溫團隊不敵,劉伯溫解甲歸田。但是胡惟庸很膨脹,在形勢和環境地影響下,我行我素,唯我獨尊,甚至將朱元璋看成了他的競爭對手。

朱元璋是個高手,高手出招“狠、準、快,穩”,於是胡惟庸被幹倒了,但可惜的是,因為胡案牽扯到了3萬餘人,全部被殺。朱元璋相當狠啊!

其次,發生的是“空印案”,時間是在“洪武十五年”。

本來就是個為了工作方便,上京的人多拿了幾張卡了章子的空白文書而已。但,由於不符合程序,朱元璋就此發飆了,這一發飆,就有無數人掉腦袋,確定來說,是上萬人,真的是太過殘忍。

第三發生的是“郭恆案”,此案發生在洪武十八年。

郭恆案其實就是一個“貪汙腐敗案”,據說,郭恆貪汙的糧食,相當於明朝政府一年的收入,朱元璋讓大查特查,最後揪出很多貪汙官員,前後,有5萬左右的人,死在屠刀之下。

郭恆貪汙數量那麼大,有點不可思議,可能有人暗暗“加碼了”,但貪汙那是一定的。

朱元璋其實是通過“郭恆案”,在大抓貪汙腐敗。

第四個發生的是“藍玉案”,此案發生在洪武二十六年。

藍玉是個極其出眾的將領,立下無數功勳,但其人狂妄無比,出格的事情做了不少。在朱標去世後不久,朱元璋動刀了,對象正是藍玉。

這一動刀就是一片血雨腥風,前後死了1.5萬人左右。這看似在處理藍玉和相關人員,但確切來說,是朱元璋在為孫子掃清障礙。

明朝四大案,朱元璋殺的人過多,讓很多有能力的人死去了。如果,死亡人數沒有這麼多,他們會為明朝帶來多大的貢獻呢?肯定會很多。這事老朱有點過。

朱元璋重農抑商,這是個錯誤

朱元璋出生貧苦,所以從來都是仇富的。在朱元璋看來,商人並不創造價值,但大多過著相當不錯的生活。於是,在朱元璋上臺後,對農業人員比較重視,對商人毫無好感。

但這個世界的本質是,商人促進了商品的流通,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各種聯繫。是商人,只有商人才能幫助社會的經濟良好運轉起來。

朱元璋的重農抑商,直接讓整個國家變得死氣沉沉,民間活力全無。同時代的歐洲,文藝復興還沒來到,資產階級的萌芽還沒完全發芽。

如果此時,朱元璋對商業和經濟促進起來,那麼中國會繼續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

非常可惜。

朱元璋實行禁海,整個國家相對來說比較封閉,發展緩慢

朱元璋的“海禁政策”,讓明朝變得封閉無比,對於外面的世界,大明朝很難了解。


閉關鎖國從來都是影響國家發展的重要問題,改革開放才是國力強盛“必走之路”。朱元璋的“海禁政策”,可能早期就是對日本和其它外來勢力的一個防範而已,但事實上,禁海禁得國家向“烏龜“一樣發展,速度慢極了,這對明朝的發展很致命。

朱棣時代,發展航海業,派鄭和下西洋,但是目的錯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找人,然後宣揚國威。如果朱棣當時讓鄭和著重發展海洋運輸和商品交流,那麼中國地崛起就會快多了。

朱棣之後的皇帝們,又回到了閉關鎖國,大部分時間繼續進行“禁海政策”。於是,歐洲列強快速發展,文藝復興紅紅火火,工業時代逐漸來臨。

到了清朝,清隨明制,繼續進行“海禁政策”,國家一路低走,沒有發展,漸漸淪落為“大大的弱國”。

朱元璋絕對算不上排名第一的罪人,而且建立了不朽功業。但四大案殺人太多,重農抑商的政策有些失誤,以及海禁政策限制了國家的發展,這讓明朝整體的發展放緩了。


藍風破曉


想要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我們必須把他放到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並堅持用辯證、全面的觀點去評判他,不能一味的褒獎或者貶低。對於朱元璋也是一樣,肯定不能一棍子打死,直接評判他是中華第一罪人。

網上那些說朱元璋是第一罪人,我們來盤點下這些人總結的他的“罪過”。

屠戮功臣。

洪武十三年,藉口宰相胡惟庸謀反,殺掉了胡惟庸及其黨羽兩萬多人,就連開國功臣李善長及其一家七十多口人都被殺掉了,這樣一來,開國的文臣基本上被屠戮殆盡。之後又是藉口藍玉謀反,掀起了一場大規模的清洗和株連,殺掉了一萬五千多人,開國的武將也基本被屠殺殆盡了。大家比較熟知的還有他給背上長瘡的徐達吃蒸鵝的事情,就連建明功勞最大的將軍都落得如此下場,可以想象,朱元璋屠戮功臣的狠絕。

設立特務機構嚴密控制思想行動。

設立直接由皇帝指揮的錦衣衛,它還有自己的法庭和監獄,俗稱“詔獄”,詔獄裡採取剝皮、抽腸、刺心等種種酷刑。朱元璋還讓錦衣衛在朝廷上執行廷杖,有很多大臣慘死杖下。到最後誇張到,大臣們上朝都提前把遺書寫好了,全家抱頭痛哭,萬一這次就回不來了呢?回家之後,感慨自己福大命大,趕緊擺酒席慶祝自己又多活了一天。

錦衣衛的監視簡直是無孔不入,譬如你頭天晚上在家裡打牌,第二天皇上就問你昨晚在幹嘛,然後從袖口裡掏出你昨天打的一張牌。和你打牌的肯定有一個是錦衣衛,如果要是在下面罵皇上幾句,基本今天就直接見閻王了。

我們能看出,朱元璋的所作所為,在我們看來,就是心胸狹隘、怕手下大臣威脅到自己的統治而採取的近似於恐怖的一種制裁行經。但結合他的出身,我們也能夠理解其中的緣故。朱元璋是窮苦的農民出身,之前苦日子沒少過,沒少被人給白眼,經歷了萬般磨難和艱辛才坐上了今天的皇位。

他最想做的就是讓自己辛苦打下來的江山永固,讓子孫後代不再受苦。況且,這種出身卑微的人掌權,總會有種報復心理,報復讓他吃過苦的社會。所以,我們如果站在朱元璋的立場上看待他的“罪過”,也能夠理解他的一系列作為。

即便有“罪過”,朱元璋在為政舉措上可以稱其為一代明君。

廢丞相,由皇帝直接統領六部,這樣的結果必須是皇帝勤政。事實也的確如此:“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朱元璋是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一天批閱幾百份奏摺,從他登基到去世,也很難休息上一天。

窮苦出身的朱元璋更是沒有被榮華富貴衝昏頭腦,窮奢極欲,而是保留了自己節儉的一貫作風,製造宮殿不追求富麗堂皇,只求堅固耐用。他的衣食住行也和普通人無異。

嚴格懲治貪官,官吏貪汙六十兩以上就要被處以很嚴重的刑罰,譬如“剝皮實草”,將貪官的皮剝下來,填充石灰和稻草,放在新任官吏公案旁,以起到警示作用。

朱元璋更是深查民間疾苦,允許百姓直接上訪,可上告檢舉官吏的不法行為,甚至直接扭送。此外,朱元璋在午門外特設“鳴冤鼓”,民間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討不回公道,可上京擊鼓直接告御狀。

開國後,朱元璋深知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疾苦,採取了輕徭薄賦、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等讓人民休養生息的明智舉措。鞏固統治的同時,促進了生產力的恢復和發展,改善了農民的生活,從民族的整體利益講,朱元璋最卓越的功績是推翻了蒙古的種族壓迫和歧視,帶領了華夏民族的復興,更是八次北伐殘元勢力,恢復領土完整。

他的種種舉措給大明王朝帶來了“洪武之治”,促成了明朝繁榮穩定的局面,更是穩固了大明兩三百年的江山。

農民出身的朱元璋更是精通於書法和詩詞,康有為曾評價:“明太祖書法無人能敵”。窮苦出身未受過良好教育的他能成為“滿腹詩書”的文人、一代帝王,堪稱勵志典範。

朱元璋自己曾說:“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他從飢寒交迫到榮華富貴,為的是澤被蒼生,毛主席也評價他:“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的確,朱元璋的諸多所作所為堪稱一代明君。

總之,即便朱元璋有屠戮功臣等等的“罪過”,我們也不能由此給他定性為“中國第一罪人”,最重要的還是看他為政的舉措以及影響,偏激的觀點都是不可取的。歷史應當是從古啟今,從歷史人物的積極正面影響出發,為當下的生活提供借鑑,而不是一味的批判。



無筆


這話說的好沒有道理,朱元璋從來不是歷史第一罪人。

歷史中的朱元璋有功有過,雖然他的過無法被他的功掩蓋,但也並不意味著他的過能讓他達到歷史第一罪人的高度上。

朱元璋對功臣們的過河拆橋

朱元璋至微末之中崛起,從一個原本只能靠乞討生存下去的小人物,成長為了一個定鼎江山的帝王。

其中經歷了很多的波折,這其中雖然更多考驗的是他個人的膽魄以及能力,但是他一幫生死兄弟在其中的鼎力相助卻是無法忽視的。

那些人藉助著朱元璋這個平臺,開始在南方和北方揮灑出了他們的熱血、綻放出了原本被掩蓋住的自身光芒,正因為有著他們和朱元璋的互幫互助,才有了明帝國後來的大一統。


不過在朱元璋消除了所有外部的隱患之後,他卻對著這幫原本的生死兄弟下了手。

他擔憂這些功臣們會顛覆自己的權力或者自己後代的權力,所以就開始磨起了一把把的屠刀,藉著這些屠刀把那一個個功臣們都給殺得人頭落地,絲毫情面都不講。

在這一點上,朱元璋是最受人們詬病的,因為在我們自古的文化中,從來都不喜歡那些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行為。

很多人說朱元璋之所以這樣做,其實是無奈之舉,但是大家看看秦始皇、李世民等等諸多歷史王朝的開創皇帝,他們面對著的也是一個新的王朝、新的帝國,但是他們可曾有過朱元璋這般狠?

答案是沒有的。

不過我認為這僅僅只是朱元璋性格中的一個缺陷罷了,以此將他稱之為歷史第一罪人是非常不合理的。

朱元璋只殺功臣和官員

除此之外,很多人說朱元璋喜歡殺百姓,一旦殺心升起,那就勢必會血流成河、白骨成堆。

從正史的角度來說,這種說法顯然也是一種無稽之談,朱元璋是好殺,但他並不好殺百姓,他好殺的是那些功臣、那些官員們。

他殺功臣是因為擔心功臣們奪自己的權。

他殺官員,則是因為他自小痛恨官員。

在他年幼的時候,他就深深感受過元朝官員們在對待百姓時的殘暴。

他們就如成一條條肥碩的寄生蟲一般吸附在百姓們的身上,吸食著百姓身上的血液骨髓,使得百姓們常常不堪生活的重壓。

這些兒時的見識讓朱元璋天然裡對朝廷裡的各類官員們保有著一種敵意,因此才會屢屢藉助著各種小錯,殺了許多官員。



以上這兩種人,是朱元璋瘋狂殺戮的主要對象。

至於一些百姓們,朱元璋並沒有如同很多人想象中一樣大殺特殺,反而對百姓們格外的好,特地給官員們設置下了各種規定,以防止官員們對百姓們進行騷擾,這點他做得還是很不錯的。

從朱元璋開始的八股文之害,

而如果真要找尋一個朱元璋犯下的歷史罪行,我覺得八股文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重要罪行。

在明朝之前,雖然儒家一直深深影響著各大歷史王朝,但當時的儒家更多隻是披了一層儒的外皮,內地裡的本質其實是非常開放、多元化的。

正如同我們瞭解到的漢朝、唐朝、宋朝等等朝代,雖然採用了儒家思想,但本質上還是非常開明、開放的。

那時候的人們生活得像人,不像明朝、清朝時期的人們,生活的就如同被提線操控著的木偶,顯得是那般的死氣沉沉。

一切的改變,就是從朱元璋採用朱熹理論治國開始的,在朱元璋用起了朱熹那套非常限制思想和人性的理論後,人們腦中的思想就被禁錮了起來,再無太多的創造力。

當選擇人才的唯一標準都完完全全被那些陳腐的經義給限定了起來、當所有有文化的人都用全部心思鑽研起了這些沒有實際價值的東西,大家覺得狀況是如何的呢?

這點是不難想象的,這種狀況就如同一波無法流動的池水,在時間的流逝下,最終會從原本的清澈,變成死氣沉沉而又臭氣沖天的一池死水。

這點是朱元璋對歷史犯下的一個巨大罪行,雖然安穩住了他的皇權,但也幾乎葬送了整個中華文化的歷史推展。

所以說朱元璋在歷史中犯下的錯誤是有的,但絕對稱不上是什麼歷史第一罪人,與真正稱得上是歷史第一罪人的人相比,他還算是好的。


孤客生


呵呵,我可以明確的說只要是華夏人,就不會有人認為朱元璋是中國的第一罪人,如果他是的話,恐怕中國百餘位帝王就都是中國第一罪人啦!如果題主你都是這麼認為的話,那麼你可以看看關於他的史書吧,哪怕你只是看滿清所編寫的《明史》,你也不會認為他是中國的罪人。



朱元璋被譽為“自三代以下,得國最正者”,他在完全沒有依靠家族的幫助下,以一介乞丐之身坐上了那個曾經讓無數人都發了瘋都想坐的皇帝寶座,並開創了延續百年的大明王朝。想想看在明之前能夠延續百年的大一統王朝有幾個?唯有東漢、西漢、唐和北宋,而能夠完整的延續二百年以上的王朝,只有明朝,唐雖然享國二百八十九年,但是我們都知道唐朝並不是完整的延續二百餘年的時間的,它曾經被武則天的大周取代過。而明朝之所以能夠享國這麼久,作為開國皇帝的朱元璋絕對是功不可沒的,正是因為他用31年的時間將曾經破爛不堪的華夏大地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過得安居樂業,而也就是在31年的時間中原也逐漸的走向繁榮,南方更是變得繁華無比,正是因為如此百姓才真正認可了朱元璋和他的大明,而大明也得以延續百年。而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朱元璋算是中國罪人嗎?



他在位的31年時間使中華民族感受到了從五代十國到元這百餘年的時間都再也沒有感受到的那份驕傲與自信,曾經漢唐的那份無比驕傲的自信和英勇無比的血性終於在此時此刻被再次激發。朱元璋先是將統治中原百姓百餘年的異族勢力徹底的趕出中原,自此華夏族再一次的重新成為中原這一被異族侵佔百年的土地上的主人,後更是收復了被異族侵佔四百二十九年的燕雲十六州,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華夏族終於再次成為華夏大地的主人,曾經無比強大的漢民族終於再一次的出現在華夏大地,而這一切都可以說是朱元璋的功勞。如果他是中國的第一罪人,那麼誰才是中國第一恩人呢?




我想真正瞭解朱元璋的人都會知道,在洪武那個時期,窮苦百姓可以說是活的最有尊嚴,也是活的最幸福的時代。洪武時期是歷史上第一個允許並鼓勵百姓上訪的時代,在古代那個民告官,哪怕是對的百姓都要受到杖責的時期,朱元璋非但不責罰百姓,甚至還鼓勵百姓上訪,更甚者他還是第一個破天荒的賦予百姓直接查送官員的權利,也就是在洪武朝的百姓只要認為這個官員犯法就可以直接將其綁送到上級官員進行查辦,若上級官員不處理,百姓甚至還可以直接將這些官員全部綁送到京師之中,交有朱元璋親自處理,而不處理的官員也會受到嚴懲。那麼擁有這麼大權利的洪武百姓們的生活能不幸福嗎?能不有尊嚴嗎?而給予窮苦百姓這麼大權利的朱元璋能說他是中國罪人嗎?



朱元璋還是歷朝歷代對貪官最恨的皇帝,在洪武一朝只要官員貪汙,被朱元璋發現後,這個貪官的結局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死。同時對於那些不貪,但辦事能力不行,實實在在是一個庸吏的官員,朱元璋的處理方式也只有一個,那就是辭退,永不錄用。也就是在朱元璋這樣雷厲風行的施政下,洪武一朝可以說是中國所有朝代中最清廉,也是最高效的時代,在這樣的狀態下,百姓們不管有什麼問題都能得到公平和高效的解決。你說這樣的朱元璋能是罪人嗎?



朱元璋還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在位31年,朱元璋幾乎就沒有休息過一天,他每天無時無刻都在想著怎樣治理國家和百姓才能變得更好,為了讓政策能夠快速的下發到地方,他幾乎每分每秒都在處理著奏章。據史書記載,在洪武十八年九月十四日到九月二十一日,這八天的時間裡,朱元璋一共批閱奏章共一千六百六十件,處理國事共三千三百九十一件,這樣算來朱元璋平均每天都要批閱奏章二百多件,處理國家四百多件,可想而知朱元璋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但是其實作為皇帝的朱元璋完全沒必要這麼累,他完全可以慢慢處理,甚至交有其他人處理,然後自己去享受榮華富貴去,可是事實上朱元璋沒有,他沒有都是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下,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無他,因為他想大明變得更強大,想讓百姓過得更好。你說這樣的朱元璋是罪人嗎?



朱元璋還是歷代皇帝當中最節儉的一個皇帝。他不求享受,也從來不願意白白耗費百姓辛辛苦苦繳納上來的稅收。朱元璋在位31年,每天早上的早餐就只有蔬菜和一道豆腐,中午和晚上也都是正常的四菜一湯,可以說跟普通的百姓別無差距。同時他所乘坐的嬌子,本來有些地方要用金子的地方,全部被朱元璋下令換成銅,甚至他還專門在南京皇宮中開闢一塊荒地,自己種蔬菜來供應皇宮的皇族日常所需。而朱元璋這麼做只是為給天下做表率,也只有這樣百姓的負擔才能被降到最低。你說這樣的朱元璋是罪人嗎?



如果說我說了這麼多,你還認為朱元璋是中國第一罪人的話,那麼我只能無話可說。可以說在我的眼裡,朱元璋可以說是中國最好的皇帝,沒有之一,他的好是對百姓的好,對於貪官他從來都沒好過。


澳古說歷史


我在想朱元璋這是得罪誰了竟然被稱為中國第一罪人!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以後,他積極發展生產,很快中國就從元朝末年的戰爭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再次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就憑這一點也不能稱為罪人那。

(明朝疆域)

當然,你要說朱元璋什麼都最的對也不能這末說,比如沒去遠征日本。

那個時候明朝是東亞朝貢體系的核心,在東亞這一帶只有日本因為曾經打敗過元朝的遠征軍,對明朝有點不服氣,或者說不那麼恭敬。於是,朱元璋非常生氣打算組織起一支遠征軍遠征日本,好好教育他們一下。

不過,當時朱元璋重要的謀士劉伯溫成功將他勸住了。

(劉伯溫)

劉伯溫當時的理由也是非常正當的,他並不是為了保護日本。當時明朝剛建立不久,元朝末年大規模的戰亂讓整個國家變成了一片廢墟,在這種百廢待興的時候,如果貿然派出大軍勞師遠征,對整個國家是一個負擔,也會讓老百姓再一次流離失所。所以,劉伯溫認為不要去討伐日本,無論是勝了還是敗了對國家和人民來講都沒有多大好處反而會勞民傷財。

朱元璋是一個很實際的人,而且他是從底層的老百姓一步一步奮鬥出來的,所以他深知民間的疾苦,於是作罷。不僅如此,還將日本列為不徵之國,就是避免將來有子孫後代好大喜功去對日本開戰。這其實是沒錯的,即便把日本打下來也守不住,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除非打下日本後進行移民,否則明朝駐軍就是無本之木,早晚失去這個地方)

對於日本來講呢,他們也知道真把明朝給逼急了,派出大軍前來討伐,他們是真打不過的。所謂神風,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去幫助他們。日本人也不敢過度去刺激朱元璋,就這樣大家各讓一步,雙方還是保持了比較良好的國家關係。

兩國國家關係不錯,但東南沿海一帶倭寇還是比較猖獗的,很多流浪武士從日本偷渡到沿海一帶燒殺劫掠,很讓朱元璋頭疼。當然,這也不是朱元璋的鍋,早在元朝時期,沿海一帶就經常鬧倭寇。

所以,朱元璋曾經制定過海禁政策,防止國內的不法之徒和海外的海盜聯繫。

但是明朝和海外各國之間的聯繫並沒有斷絕,只不過因為海盜的關係,明朝總體上都是對外保持了一定的警惕性。所以,到16世紀西方人來到明朝的時候,政府官員在接待這些陌生人的時候,保持了非常大的戒心。

當然,隨著雙方之間的深入交流發現,這幫西方人還真不是東西,他們經常搶劫明朝的商船,在明朝的土地上建立據點,甚至西班牙人曾經一度想要征服大明朝。可見,明朝對這些人的戒備是一個負責任政府正當的行為。

(西方人除了做正當生意之外,還經常在海上劫掠)

當然,明朝並不是一味的拒人千里之外,在對這些西方人戒備的同時,也在積極和他們交流。

當時明朝與西方人的貿易數額極大,每年大約有200萬銀元的收入。他們不僅向西方出口瓷器、茶葉、絲綢這些比較有中國特色的產品,他們還向西方出口白糖、紅糖、銅製品,甚至是鐘錶等機械產品。

除此之外,到了明朝末年文化的交流也極為頻繁。知識分子們積極引進西方的科學著作,將它們翻譯成中文供國人學習,這就是歷史上個著名的西學東漸。

還有,明朝東南沿海一帶在17世紀初形成了實力強大的海商集團。這些海商集團以鄭氏集團最為強大,他們擁有數萬人水軍。強盛的時期幾乎壟斷了馬六甲以東的大洋,並且積極向海外佈局,幫助沿海居民移民海外搶地盤。

如果這個趨勢不變的話,中國海上力量的崛起將會與英國同一時期,到時候雙方在全球的大洋上難免碰撞,以當時中國的國力,到底誰贏誰輸還說不定呢。

甚至我很看好當時的中國,我認為如果明朝的發展趨勢不變,或者繼任者繼續在這個基礎上個發展。18世紀中期之後,很可能已經開始向美洲、大洋洲等地移民了,可能今天北美地區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民族,會是以黃種人為主的中華民族。

可惜的是王朝的更替之後,新王朝並沒有在明朝打下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並且對西方的一切開始採取拒絕的態度。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竟然對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洋帝國大英帝國一無所知,甚至還以為洋人的膝蓋不會彎。要知道早在16世紀的時候,中國人就已經和西方人有了很多交流。到了17世紀的時候,鄭氏集團內部已經有很多外籍員工了。

(鴉片戰爭)

以上可見,朱元璋以及他建立的大明朝對中華民族是有著巨大貢獻的,只不過後人不給力,將明朝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優勢白白丟掉了,這怨誰?

只能說是後人不爭氣吧。


歷史風暴


1,滅元后對內實行殘酷的封建統治,海禁,阻礙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2,下令禁止蹴鞠,阻礙了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

3,出使日本使者被殺,面對挑釁,沒有滅亡日本,導致新中國八年抗戰

4,逼死忠臣良將,民族血性被磨滅,流毒無窮

5,嚴刑峻法沒有人性,對法制建設破壞殆淨,開了明朝壞頭。特別取消丞相加強皇權,乾綱獨斷,可能早一些出現的君主立憲自此沒有土壤

6,分封藩王大搞官二代,家天下,禍亂之源



鄭之剛教練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朱元障,生於安徽濠州,今鳳陽人。祖籍是江蘇沛縣,算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朱元璋,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蹟。他的貧苦出身,在中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中,似乎沒有人比他更卑微,更悽慘了,他曾經在寺廟做過小和尚,後來卻成為統領天下的一國之君。因此,他的身世以及成為皇帝的經歷充滿了傳奇和神秘色彩。從古至今,都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離奇傳說。劉佰溫,第一次見朱元璋,就斷定他是將來的天子,朱元璋手拿扁擔,睡在路邊,開始的睡姿,是一個大字,後來動了一下,順手把扁擔放在了腰間,形成了一個天字。劉伯溫的預言,他是未來的天子,一點沒錯,他就是後來成為明皇的朱元障。在朱元璋三十一歲的時候,小明王任命他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的左丞相,後來他採取老儒朱升的策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最終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那年他四十歲,是繼劉邦以來的第二個布衣皇帝。朱元璋處事非常有見解,他不但是個勇士,還是個儒才。董得,緩稱王,保存實力,積蓄力量,緩,字,機會成熟,朱元璋就當仁不讓。此後的朱元璋,是手段最狠的反貪皇帝。只要遇到貪官敢危害百姓,他絕不會饒恕。

在朱元璋執政期間,曾經有過四大著名的案件,歷史上稱,明初四大案件。也就是經濟領域的,空印案,和,郭桓案,以及政治領域的,胡惟庸案,和藍玉案。空印案,就是在洪武年間,因為空白蓋印文書而引起的一起著名案件。郭桓案,是洪武十八年間,發生的一樁驚動天下的大案,戶部侍郎郭桓,盜賣店糧,把倉庫裡的糧食據為己有,涉及貪汙數額非常大,範圍之廣,朱元璋知道後下手極重,以郭桓為首,全國所有窩贓的人都遭到懲處,許多人因此而破產。而藍玉案,是洪武二十六年的一場大案———藍玉案,又稱,藍黨之獄,此案被殺人數達到兩萬多人,藍玉,是明朝的開國元勳,厲拜大將軍,封涼國公。

而誅殺三萬人的,胡惟庸案,洪武十三年,朱元障以,謀不軌罪,將當時的宰相胡惟庸誅連九族,同時殺死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數人,朱元璋,還以此為藉口,要追究與胡惟庸關係相好的人,包括開國第一功臣韓國公李善長等,也都受到株連,牽連致死三萬多人。在殺了李善長之後,朱元璋宣佈廢除丞相制度。他不再允許他的權力被丞相分割,也不願意子孫的權力被丞相分割,為此,他還把撤銷丞相制度這件事寫到《祖訓》裡,規定子孫後代永遠不許立丞相。若有子孫立丞相,就要嚴懲。

朱元璋,打擊豪強,是為了防止他們反上作亂。而他興辦教育,選拔官員,是把,教育工作,作為衡量地方官政績的重要指標。他還認為,教育不單是博古通今,從事教育的人也要關心國家大事。所以,朱元璋,談不上中國第一罪人,作為一國之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對別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要想牢牢抓住自己,就該狠,這就是政治!🦄🌺🌺





飛天ZY漫雪


說朱元璋是中國第一罪人的人,不是偏執過度,就是別有用心,故意抹黑大明太祖。

其他的不說,單單朱元璋一項功績,就足以讓太祖名流青史,為千秋萬代所頌揚了。那就是朱元璋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紀陳綱,救濟斯民”為己任,恢復了已中斷近百年的華夏正統。

朱元璋以最底層的布衣之身,一個乞討要飯的,成長為了一代帝王,這可是可以激勵千千萬萬人不斷奮鬥的精神遺產。

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雖然在洪武一朝,看似是加強了中央集權,卻促進了內閣制的產生,使皇帝和大臣之間可以相互制衡。雖然很難由此產生民主,但相比一人獨裁,還是有所進步。

朱元璋出身貧苦,深知百姓疾苦,大力整飭吏治,治理貪腐,雖然不免殘暴,卻讓百姓有了對抗貪官汙吏的話語權和行動權。就這一點,也是千秋功業吧,直到現在,我們還在為之而奮鬥努力。

朱元璋鼓勵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倡導軍屯,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特別是棉花種植的推廣,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讓原本難捱的冬天,有了新的禦寒方法。棉花的大力推廣,可是影響到今天的不朽功績,何談罪人之說。“洪武之治”,在任何時候都是國家興旺的偉業。

朱元璋還是勤儉的典範,“批改奏摺到深夜”,這在詆譭太祖的那些眼中,也都是不爭的事實。朱元璋時期,紫禁城中的“御花園”實際上稱為“御菜園”更加貼切。勤儉節約,富貴而不忘本,這種品質不也是我們提倡了千百年的優秀傳統。

朱元璋還調和儒釋道三大宗教之間的關係,允許信奉回教,引導了宗教信仰的良性發展。尊重各族的宗教信仰,即使到了現在,這也是正確的舉措。朱元璋根本就沒有做過什麼大肆拆毀寺廟,屠殺僧人的事情。相反的,僧人原本入僧籍,發放度牒是要交錢的,但朱元璋給免了。而且規定僧人可以隨時還俗,但是為僧時,必須遵守清規戒律。可見,朱元璋對於僧人是很照顧的。

從朱元璋上面所做的舉措來看,朱元璋都可堪稱“千古一帝”了。

清朝皇帝一直在黑明朝的皇帝。

滿清修的史書中,將明武宗跟韃靼小王子打的一場十餘萬人參加,激戰數天的“應州之役”,總戰績卻記為了韃靼死16人,明軍死52人。武宗可是說他親自殺了一名韃靼兵,皇帝都殺了一人,那明軍其他將領都是看熱鬧的。

朱元璋成了“第一罪人”,一部分是滿清皇帝為了離間漢人對大明朝的思戀所為;另外還有一部分,就是那些被朱元璋殺怕了的貪官汙吏所為。他們痛恨朱元璋使用如此殘酷的刑法懲治他們,就開始拼命抹黑朱元璋。

但是,“ 天地之間有稈稱,那稱鉈是老百姓”,百姓的眼睛總是雪亮的,朱元璋有過錯,但不容抹黑。

非要說朱元璋有“罪”,就是太祖不應該把日本列為不徵之國。如果明朝就解決了日本,清朝就不用遭受“甲午戰爭”慘敗這一要流傳千年、萬年的恥辱了。但,這是朱元璋的“罪”,還是清朝統治者的“罪”呢?


奕天讀歷史


居然會有人這麼說?居然會有人這麼信?居然會有人把這都當回事?

我想這樣的話除了瘋子就是傻子、要不就是居心叵測的人說的。

朱元璋“得國最正”,驅除韃虜、恢復漢室、治吏反貪、仁政愛民、掃除汙淫……我們說他千古民族英雄都不為過!何罪之有?

朱氏江山、明朝社稷,從不稱臣、和親、割地、獻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中華歷史上最有骨氣的朝代!何等剛強!

明朝軍事、經濟、航海都是世界頂級。漢人從四等公民變成大中國的主人。何等榮耀。

別說朱元璋殺功臣的事,政治都是帶血的!歷史都是相似的。

別說明朝最後讓滿清入了關。拋開小冰河時期避免不了的天災人禍外,堡壘還是從內部攻破的。而且,朝代的更替是歷史的必然。

我希望那些說“朱元璋是歷史第一罪人”的人,能講出一點點所以然出來。不然,只會讓大家覺得你是小丑,在譁眾取寵!


老易說事


朱元璋得罪誰了?會被稱作第一罪人?

朱元璋最恨貪官,貪官也最恨朱元璋,這個邏輯沒問題。

朱元璋出身貧民,掌握大權後不但沒有窮奢極欲,反而保持了勤儉節約的本色,還保持了愛民如子的初心。小時候被貪官汙吏害慘的經歷,讓他極度仇視貪官,決心在大明王朝徹底消滅貪汙腐敗。

為了消滅貪腐,朱元璋指定了極為嚴苛的《大明律》,為了讓反腐敗事業深入人心,他還編寫了《大誥》這個普法讀本,如果犯罪《大誥》可以保住減刑,反之加刑。

朱元璋設置的監察機構,從中央到地方都是權力很大。中央監察主要是都察院,同時六科給事中專門建都六部官員。地方設立的按察使,專管監察,與省長布政使同級。

為了發動群眾一起來反腐,朱元璋規定,群眾發現官員貪腐行為,可以直接扭送南京,沿途官員如有阻攔,一律處死。這是中國反腐歷史上的創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在朱元璋的統治下,各地官員官不聊生,而普通民眾卻實現了安居樂業。



朱元璋反腐,歷時之久、措施之嚴、手段之狠、刑罰之酷、殺人之多千古罕見,如果反腐也算是千古罪人的話,那朱元璋這個帽子就不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