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司馬炎為什麼要立傻兒子,還給他娶賈南風,並且還立了那麼多藩王?

夂醵眙眚


司馬炎在統一天下後犯了三個毛病,最後導致中華大地再次陷入分裂的境地。而這三個毛病,稍微熟悉一點西晉歷史的人基本都知道是什麼——立司馬衷為接班人、選賈南風為皇后、大封同姓諸王。

後人大凡提到低能兒司馬衷、悍婦惡婦賈南風和亂七八糟打成一團的八王之亂,都會止不住地嘆息司馬炎昏庸,怎麼會選這樣一個太子、娶這麼一個混賬兒媳婦、養這麼多不孝子侄?

然而我要告訴你的是,也許事實沒那麼簡單。司馬炎的決定,可能是當時他所能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

首先說司馬衷的問題。他確實是個智障(有可能就是唐氏綜合徵患者),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立他為太子確實不太合適。但是我想問一句,不立他,又立誰呢?

司馬炎有十八個兒子,其中早夭了八個,活到長大成人的有十個。而在這十個裡面,司馬衷是無可爭議的嫡長子。以嫡長子繼位,是沒什麼不合適的。

中國古代綿延近三千年的嫡長子繼承製,最講究的就是接班次序。對於司馬衷這個毫無爭議的嫡長子來說,他是不是智障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身份。更何況,歷史上比他情況還糟的皇帝也不是沒有。

就說東漢,一共十二個正統皇帝,十歲以前死的就有殤帝、衝帝、質帝三位皇帝。這仨人理頭,最大的質帝死的時候八歲,殤帝和衝帝都是週歲還沒過就嚥氣了。而大漢王朝,也沒見有什麼劇烈的震動。

之所以沒有出什麼大亂子,原因也很簡單。在帝國體制下的中國王朝,其實並不太需要皇帝有什麼太大能力,很多時候只要你不惹事,帝國的強大的行政班子就能把這個巨大的機器給帶動起來。更何況,東漢的外戚勢力還那麼強大,足夠代替皇權行使最高權力。

而這,也可以解釋熟讀典籍的司馬炎給司馬衷選的太子妃是賈南風的原因。

賈南風的父親是賈充,而賈氏家族在從東漢到三國都是有名的望族。到了賈充這一輩,十一歲就繼承侯爵,早早就追隨司馬師,歷侍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三代司馬家族領導人,更是晉朝開國的頭號功臣。若不是當年他一刀幹掉高貴鄉公曹髦,可能司馬昭就得被氣勢洶洶的曹家小皇帝給送去見他爹和他哥了。

對為自己親爹背上篡逆弒君之名的賈充,皇帝司馬炎自然是恩寵有加。而他和賈充家的聯姻,也就不僅僅有看重賈家的意思,更有拉攏士族豪門的想法在裡面。

晉朝是一個很特殊的朝代,因為它是皇族與士族共治天下的,這一現象在東晉極為明顯,而在西晉就已經有跡可循了。

司馬家族能推翻曹家,靠的不僅是司馬懿和他的子孫們的運籌帷幄,更是依靠士族門閥的力量,才能將出身“贅閹遺醜”的曹家給幹掉。而在獲取最高權力以後,司馬炎就必須拉攏那些門閥士族,以讓他們能夠忠心地為自己服務,最起碼不造自己的反。

為此,司馬炎和賈充的聯姻也就沒有什麼大毛病了。對這位開國第一功臣,將他捧成未來的國丈不僅是對他最好的褒獎,更是對他身後的賈家乃至整個西晉門閥士族的一次示好。畢竟,把這麼一個智障推上去以後,後族肯定要出力不少。這種信任,豈不令人感動?

那麼司馬炎就不怕賈家成為司馬家第二嗎?當年他們司馬家一個女兒都沒嫁給曹家的皇帝,最後都可以篡權,難道賈家就沒想法嗎?

有關這個問題,司馬炎對賈家還是有信心的。因為首先,賈充沒兒子,爵位都是外孫子改姓承襲的;還有,就是他布的一著大棋,那就是廣封諸王。

把各種司馬全部封成王,這大概是司馬炎被詬病的最多的一件事。但是司馬炎的本意,肯定不是為了看見他們互相殘殺,而正是為了拱衛皇權,將權力最大限度地留在司馬家的手裡。

這在歷史上並非沒有先例——西漢初年,劉盈繼位,呂雉垂簾聽政。劉盈早崩以後,呂雉一邊動手剪除劉氏宗親,一邊扶持了連血統都不大說得情的少帝繼位。儘管如此,呂雉去世後兩個月,權力就又重新轉回到劉邦的兒子手裡。諸呂之亂,算是平穩收場。

有這個前車之鑑,司馬炎應該心裡也有點底兒——你賈南風一個沒了爹的醜女(司馬炎駕崩前賈充就已經去世),難道還能比呂雉還牛?就算你有那麼大能力,可我也有不少兒子和侄子,過不了多久就能把你給收拾了。

而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家族勢力最為興旺的時代。士族門閥壟斷朝堂,控制了絕大部分資源,甚至可以靠一己之力改朝換代。面對這種情況,身為第一家族,皇室如果不也加強自己的家族勢力,就很容易大權旁落。曹魏的沒落,就是一個明證。

實際上,闇弱的司馬衷繼位,強勢的賈家外戚在背後勢必要興風作浪。而能夠幫助司馬衷坐穩帝位的,不會是別人,只能是司馬家的人。退一步說,即使司馬衷沒坐穩地位,換一個別的司馬來幹,那也算沒有大權旁落。

應該說,如果上述推測是司馬炎的真實想法的話,那麼老爺子還真沒想錯。只不過,取得這結果所經歷的過程——八王之亂,卻是他絕對沒想到的。

其實,八王之亂也不是沒有先例,那就是漢朝時期的七國之亂。只不過,七國之亂是在呂雉稱制之後幾十年才發生的,而八王之亂卻根本等不了那麼久,在司馬炎屍骨未寒之際就開始了預演,並在逼死賈南風之後還不罷休,直到連同司馬衷一起被弒殺才告一段落。

其實,又有哪一個佈局的結果是他司馬炎想到了的?據說當時立司馬衷的時候,是看重其子聰慧有加;結果老爺子剛閉眼不多久,這位聰明的太子就被賈南風殺了。司馬炎“兒子不行看孫子”的想法,自此煙消雲散。

死人去預測活人的事兒,委實是有些難辦。

但是你能說司馬炎做得是不對的嗎?在那個以世家大族為主要領導階層的時代,以政變上臺的司馬家,要想盡可能地坐穩江山,就必須得一方面和世家大族聯姻,另一方面鞏固自身宗族勢力以與其對抗。

為此,司馬炎就只能嚴格遵照禮法,立嫡長子司馬衷為帝;還要和賈家聯姻,娶那個醜陋無比的賈南風為太子妃;同時,還要廣封子侄為有實力的王爺,以備不時之需!

不過這都是司馬炎的身後事了。在他活著的時候,西晉總體來說還是欣欣向榮的。他所締造的“太康之治”,成為了兩晉南北朝時期一個難得的盛世,也是極其無邊的黑暗前的最後一絲夕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