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利用“換手率”一眼看穿莊家是洗盤,還是出貨?

堍堍1


看穿是不可能看穿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看穿的。一眼看穿,就是神仙下凡。不管會留下點蛛絲馬跡。

a股是撮合制交易。有成交就有換手,計算出換手率,就是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反應當天成交流動性強弱。

換手率大小分三中情況,小於3%,位於3%到10%之間,大於10%下來我們具體說說。

  1. 在底部盤整階段,換手率在1%左右,表明市場籌碼集中。可以考慮買進。等待股票拉昇。在1%-3%之間,表明主力控盤,可以繼續持股。小於1%叫做地量,一般出現在洗盤搶籌結束的時候。

  2. 換手率在4%附近。說明股價運行沒有主力大單運作,股價繼續橫向運動。換手率位於5%-10%之間,說明股票進入活躍期,資金開始慢慢進場。

  3. 換手率大於10%一般就是高度活躍了,在大就很難見到了。

在說說怎麼根據換手率,預測主力是洗盤還是出貨。

股價在低位

  1. 低位低換手率,籌碼控制集中,買進的散戶很少,一天主力掛單很少,不想失去籌碼,股票不活躍,很少人關注。
  2. 低位高換手率,有可能是偶爾爆發的妖股,一般都在低位冷門幾年後,開始運作,低位放量洗盤,在直線上拉,股價低位換手率加大,基本就是洗盤。出貨的可能性很小。除非這個股要st了。如下圖

股價在中間位置或者高位

  1. 高位低換手率,一般是一波上漲後橫盤整理。因為主力在考慮是繼續拉昇,還是出貨。要拉昇就要配合當前大盤環境,所以會出現低換手率橫盤。
  2. 高位高換手率,就代表一波拉昇後,主力開始選擇拉昇還是出貨了。根據當時的熱點,進行研判,沒熱點可能就是出貨。有熱點可能就是要二次拉昇了。

不管股價在低位還是高位,一定小心主力的誘多誘空。所以很難看出主力的意圖,尤其是股價在中間偏高位置。

以上就是本人對換手率的看法,加個關注,點個贊。主頁更精彩。


散戶和大戶的區別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一起用案例看看如何做到一招鮮吧!

一、換手率的定義和特性

“換手率”,顧名思義,就是股票從一個人手上換到另外一個人手上。也就是“週轉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之一。

術語上是這麼定義:

  • 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

  • 具體的公式:

    換手率=某一段時期內的成交量/發行總股數×100%

而為了更好使用換手率,常常有這樣的區分:

  • 3%-7%之間,該股進入相對活躍狀態

  • 7% -10%之間,視為強勢股,股價處於高度活躍當中

  • 10%-15%,主力積極參與中。

  • 超過15%,而且持續多日的話,此股也許成為潛力大黑馬

從活躍角度看

  • 換手率越高,交易越活躍,人們買入意願也越高,容易受到市場的熱捧。

  • 換手率越低,意味著沒有什麼人關注,容易成為不受歡迎的冷門股票。

從流通角度看

  • 優點是,換手率高意味著流通性好,容易進出,變現的能力較強。

  • 缺點是,換手率高意味著投機性強,股價波動也大,自然風險也大。

從信號角度看

  • 換手率突然上升,成交量也迅速放大,大的概率上可能是有主力大量買進,自然推高股價上漲。

  • 股價持續上漲了一大段後,換手率又再次上升,有可能是主力在高位獲利了結,最後股價隨之下跌。

可見,換手率的高低,不僅能夠表示在特定時間內一隻股票換手的充分程度和交投的活躍狀況,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為判斷和衡量多空雙方分歧大小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

因此,如何高效使用換手率,就是投資者不得不經常面對的話題了。

二、1招看清:洗盤還是出貨

回到原問題,如何一眼就識別出換手率究竟是洗盤還是出貨呢?

結合我們的生命線和股價的高低位置,就很容易做到。具體效果如何,我們結合2019年上半年的幾個案例進行分解。

1、低位高換手

所謂高換手率出現的相對位置,也就是低位高位的位置區分,經常要考驗一個投資者的功力。

其實很簡單,我們用生命線來做區分:

- 在生命線下方和生命線上方不遠處都可以界定為低位;- 在生命線上方,且高出生命線較多的,高出10到30%視為次高位,高出30%以上則視為高位。

因此,低位的個股,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

  • 在長時間低迷後出現高換手率的,且維持幾個交易日,往往可以視作新增資金介入較為明顯的一種跡象,此時高換手率越高,效果更明顯。

而,因為是底部放量,加之又是換手充分,因此,該股未來的上漲空間相對較大,甚至有可能成為強勢股。

比如,熟悉老餘的朋友都知道,2019年參與最深入的養雞標的——益生股份

  • 2019年1月22日以前,益生股份換手率基本維持在3%以內;

  • 2019年1月22日開始,益生股份換手率調漲到6.23%,6.44%和7.44%

通過3天的表現,益生股份股價衝破多條均線壓制,換手率的均量線也從粘合到金叉,最終該股通過6連陽,疊加這樣的低位高換手率,完成了主力介入的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接著,通過縮量,以及不算很高的換手率,維持著3%左右,完成洗盤迴踩年線。

之後,主力結合益生股份的預增利好,再次開啟了高換手率,從6-7%的高換手,一下子在2019年2月21日達到15.17%的高換手,是第一次介入時的2倍換手率,更是底部的5倍換手率。

再之後,益生股份開啟了非常精彩的大漲之旅:

  • 2019年1月30日回踩年線到3月13日見頂,26個交易日,大漲222%。

通過這一案例,應該對低位高換手率的作用有所瞭解了吧,用心研究跟蹤,你也有機會抓到益生股份這樣的牛股!

與此同時,高換手率僅僅是一個相對的高,較之前的平均值要2倍以上效果才最佳。

而最關鍵的是,如果一個好公司,出現了這些技術指標,才能爆發出更大的威力。

2、高位高換手

前面已經區分好了高位置,就是生命線上方30%以上,視為高位。

高位高換手,就是股價在相對的高價位,換手率到達10%及以上。

其實還可以做些細分:

- 當漲幅小於30%—40%的高點,視為次高位高換手- 當漲幅大於30%—40%以上時,才視為高位高換手

這樣區分的意義,有助於我們區分洗盤和出貨。

a、在次高位高換手時:

  • 主力會運用常規手法洗盤,以及對倒放量的方式,實現高換手。

  • 常常伴隨著,連續大陽上漲,比如高開快速高走,甚至急衝漲停。

這樣的高換手,經常使用日內洗盤的方式,比如,會出現大長腿的形態,這樣有助於:

  • 利用次高位的恐慌情緒,通過洗盤實現高換手,讓最新參與者有更大的持股成本,從而能有利於推高股價的進一步的上漲。

b、在高位高換手時:

  • 此時主力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出貨,因此需要非常隱蔽謹慎,儘量不露聲色。

  • 出現高位高換手後,股價滯漲,趨勢逆轉,從上漲變成下跌。

因此,在高位的高換手,顯然比較危險,因為此時,主力正在想方設法出逃,甚至在你不經意間就已經出逃了。

有時候,主力藉助新鮮出爐的各式利好,可以是個股、板塊,也可以是大盤的利好,利用高漲的情緒,及時將籌碼派發,最終順利實現了出逃。

這就是所謂的“利好出盡是利空”,在高位高換手的最佳表現了。

說了這麼多,還是結合案例講講更實在!

2019年上半年最精彩的個股非東方通信莫屬,3個月時間大漲了10倍,讓市場眼前一亮,情緒瞬間高漲。

東方通信的高位高換手,其實準確劃分,是先後出現了4次。

第一次是2019年1月15日,股價已經從年線的6.5元漲至了17.9元,大漲3倍下,出現高位高換手,換手率達到17%,自然要小心了。

之後,東方通信完成了股價的階段性見頂。

第二次是2019年2月15日,換手率再次大跌17%,而此時東方通信龍回頭表現下剛剛完成了4連板,並且剛剛突破了前高,此時用高換手,目的就是洗盤。

之後,東方通信繼續大漲一倍以上。

第三次是2019年2月16日,高換手率又是17%,同時出現了穿頭破腳的大陰線,如此高位,伴隨如此強烈的見頂信號,主力不出逃還等啥呢。

之後,東方通信快速調整。

第四次2019年4月2日,高換手率達到18%,比前面3次還要高,這可是東方通信跌破生命線後再次站上生命線,既然在生命線附近,非常安全嗎?

顯然,這是主力非常狡猾的地方,一次又一次的創造神話,當你認為還有機會開啟新一輪上漲的時候,殊不知這可是主力給大家最後出臺的機會。

其實,就很像你爬樓:

- 從1樓爬到4樓,看到腳底下的3樓,發現不算高;- 繼續從4樓跑到8樓,再次看腳底下7樓,發現也不算高;- 繼續從8樓跑到12樓,回看10樓,發現似乎也不那麼高;

而有機會回到10樓,再次邁開步伐,要往11樓走的時候,主力卻坐升降梯快速離場,此時你還夢想著爬到12樓以上,以為天空才是極限。

殊不知,主力不僅悄無聲息的走了,而且還把電梯也給撤了。

其實,你稍微回頭看遠一點,就會發現,其實10樓,較之於4樓,甚至我們起步的1樓而言,已經高多了,是時候該收手了。

如此,你才能在高位高換手率的時候規避風險。

3、開板次新

講到這裡,還是有朋友不滿意,即使你老餘把低位和高位的高換手率說完,你怎麼也得說一說開板次新股這種非常不同的形態。

因為它們所謂的高換手率,用17%來描述高換手率也太小氣了。

確實,因為開板次新,流通盤相對較小,而打新的朋友一般開板後都會及時獲利了結,自然會形成第一波高換手率。

而這樣的高換手率,又常常伴有50%以上。

不管第一次的高換手率是用任何形態,我們都將其視為非常強有力的支撐位和止損位。

因為,這些新的起點,新的進入者成本幾乎趨於一致。而老餘的方法論中生命線的作用非常之大,因此第一次開板嘗試的高換手其位置就等同於我們生命線。

因此在生命線上方我們持股,跌破自然是止損。

但是,至於該股能否上漲還是下跌,因為沒有太多過往的技術形態,很難用技術形態來界定操作,因此需要結合該股的基本面、估值,以及結合行業和大盤環境來做判斷。

若開板時,其股價還是相對低估,而且大盤環境也還好,自然該股就是處於相對低位的高換手率,自然可以作為非常好的參與位置。

而開板時,其股價已經非常高估,加上大盤環境也不好,自然要視為高位高換手率來看了,調整的概率是越來越大。

用一個案例來解讀下吧,最新熱門的卓勝微:

  • 2019年7月3日T字板開板,當天高換手率達到65%;

而此時股價為144元,市盈率88倍,但是其2019年中報業績預增123%,而作為科技股的它,PEG估值小於1,顯然是低估。

而其芯片概念的加碼下,自然獲得各路資金的喜愛,這樣的高換手率顯然是在低位發生,自然有大漲行情。

因為短線炒作機會,我們會習慣用5日線和10日線,跌破5日線可以先止損。

而在7月8日高換手率再次達到43%,考慮到股價已經較之開板大漲了4個漲停,就是40%,此時已經進入高位換手率,你可以選擇獲利了結,因為此時第一波進場的主力往往到了該離場的時候了。

雖然7月12日再次出現平臺突破,在5日線企穩,再次上漲;

再之後7月23日大陽突破5日線,有望重拾新的上漲,但是發現此時的換手率較之前弱了不少,雖然還高達20%。

考慮到技術還可以發生MACD的騰空而起,甚至接下來有望再次高換手率,確實還會有再次推高股價的表現。

但是,從高位高換手率和低位高換手率來看,我們已經完成了進場和離場。

其實,準確來說,回看股價走勢,我們發現離場的時候是處於次高位換手率

三、小結

可見,換手率,最有價值的是高換手率,而其位置更重要,我們需要區分出其是相對高位還是相對低位。

而高位中我們還需進一步拆解為高位高換手率和次高位高換手率。

它們代表的意義都不盡相同:

- 低位高換手率,大概率會是進場的信號;- 次高位高換手率,大概率會是洗盤的信號;- 高位高換手率,大概率會是離場的信號;

為何用大概率,因為沒辦法做到精確,既然位置也是相對的高位或者相對的低位,自然準確率也相對的。

要想做到準確率更高,僅僅依靠換手率是不夠的。

所謂“量能換手不分家”,也就是說換手率和成交量兩者,本應就要結合使用的,當然,這不是本文的核心話題,留給大家思考,我們有機會再交流。

老餘看股市的操盤體系中,換手率更多是作為輔助工具,真正的核心還在好的公司,好的邏輯和好的基本面,其次才是好形態,也就是好的均線K線系統和輔助系統,包含了換手率、成交量和MACD等。

只有把換手率融入到更多指標和方法論中,才能做到真正的威力無窮!!!

以上,是“老餘看股市”回答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查閱,希望能有所幫助!任何問題,歡迎留言!


老餘看股市


我是老洪,在股市裡浮沉十幾年了,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幫助到大家。

大家都知道莊家是神秘莫測的,很少有人可以捕捉到莊家的身影,所以,只依靠“換手率”就想一眼就看穿莊家的舉措,這個是不現實的。

“換手率”只是說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家估摸到莊家的一點影子。

那麼具體該如何利用“換手率”來判斷呢?

主力資金控盤操作一隻股票,首先需要在底部區域吸納足夠的廉價籌碼之後才可能開始拉昇和洗盤或者出貨,因此對底部區域總換手率的大小,所佔流通盤的比例。決定了主力在以後的運行過程中,洗盤或者出貨的籌碼比例。假如底部區域籌碼換手率為30%,那麼經過一段時間價格拉昇以後,進行洗盤二次吸籌的可能性就會很大。假設底部區域籌碼換手率為80%,從底部開始邊拉邊洗直接出貨的概率就大增。

其次:股票吸籌區域平均持倉成本和洗盤目標區間價格的關係

除了籌碼持有比例之外,主力資金的平均持倉成本和出貨區域的價格關係非常重要。一般主力資金需要在拉昇的過程中二次加倉以及資金的時間使用成本較高,一般需要有1到2倍的價格拉昇空間才能整體獲利,沒有達到目標價位前的很多出貨行為基本都屬於洗盤。達到基本目標價位之後,主力資金才會根據當時的市場情況來決定邊洗邊出或者一次性出貨。達到目標去為以後的換手率突然大增極有可能是主力出貨行為。

最後:主升浪出現後的換手率大小決定主力是否出貨

主力資金的四個基本操盤程序是吸籌,洗盤,拉昇和出貨。因此在股價出現明顯的主升浪之前,一般是屬於洗盤行為,主升浪出現之後,則絕大部分是主力資金出貨的好時機。因此在主升浪出現之後的換手率必須密切觀察,當出現價格和成交量同步急速放大基本代表主力資金開始出貨,迅速拋售籌碼為妙。

如果是主力手中的籌碼全部拋售,則肯定是屬於主力出貨而不會再買回。如果只是少部分籌碼的拋售,則下跌結束後買回降低平均持倉成本就叫做洗盤。

以上就是大概對於如何判斷莊家是洗盤,還是出貨的方法了。

說了這些,其實大家追逐莊家,無非就是想跟上莊家喝口湯。其實在當前的行情之後,跟上主力才能獲得收益也不是唯一的方法。

我最近使用了一種好方法,讓我獲得了一些收益。

接下來我就簡單分享我近期的操作。

實戰操作:睿康股份在9月4號出現底部信號,出現底部信號預示著會出現一波強勢的上漲,果不其然,之後該股強勢爬升,接連出現3個漲停,截止到日前,該股的總漲幅已經高達38%。

002692 睿康股份

603988 中電電機

中電電機於9月7被老洪選中,當然其出現了底部信號,根據指標提示,該股之後會迎來漲幅,我及時加倉選入,後來果然沒有讓人失望,該股之後也是連續出現了兩天漲停。截止到11日,該股總體漲幅達到了23%。

介於近期的行情,我沒有把持這些股太久,再加上我是做短線的,我把這些股及時拋出了,總體上拿到了一些收益。

我使用的方法就是底部引爆選股法。

這個方法是比較適合把握短線強勢個股的。

指標操作比較簡單,按照口訣操作就行——

出現底部即買入,出現引爆就加倉,同時出現底部和引爆信號就是最佳的買入時機。

一般常用的指標並不能研判股價漲跌,需要結合股票位置及其他指標綜合分析。這種操作辦法是很難的,我一般使用的通達信免費軟件,左上角找到功能——公式系統——公式管理器,再按下圖操作。

最後輸入LK,按回車鍵即可

選股的方法真的很重要,底部引爆指標不能說非常厲害,但也還是可以對股友們炒股提供一些數據輔助的。我非常樂意分享給大家。好了不多說了。寫文不易,歡迎大家積極轉發、留言、點贊,增加一點點人氣,謝謝支持!欲獲取指標的股友?私信我回復“底部引爆”即可獲知再次謝謝大家的支持!以上個股不形成推薦,請大家謹慎選擇。


灼龍660


股票換手率怎麼看?換手率高好還是低好?換手率選股技巧。“換手率”也稱“週轉率”,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之一。以樣本總體的性質不同有不同的指標類型,如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的總換手率、基於某單個股票發行數量的換手率、基於某機構持有組合的換手率。

在技術分析的諸多工具中,換手率指標是反映市場交投活躍程度最重要的技術指標之一。

換手率的大小及操作策略:

1、在震倉洗盤階段,股價連續回調且換手率小於1%,表明市場浮動籌碼已少,可考慮買進。在上升階段股價以2%~3%換手率均量上漲表明市場籌碼鎖定良好,可繼續持股。

2、換手率5%是一個重要分界線,3%~5%的換手率非常普通,表明沒有大資金在其中動作。1%以下可以稱為地量。地量的成交量是最真實的地量,一般在主力莊家震倉洗盤的結束點會出現。

3、換手率在5%~10%之間,說明該股已進入活躍狀態,有大資金在進出。

4、10%~15%的換手率比較少見,屬於高度活躍狀態。日換手率在20%以上是很極端的情況,對它們必須做辯證分析,股價在高位大部分是主力莊家在減倉出貨。若在股價在低位,多為主力莊家吸籌。

對低換手率的研判:

換手率在3%以下,換手率低有以下三種可能

1、該股票少有人關注,屬於冷門股。

2、大量流通股把握在主力手上,造成成交不活躍。

3、大股東掌握的流通股屬於國有資產,基本不流通,造成統計上換手率低。

對高換手率的研判:

1、高換手率的持續性。觀察高換手率的時間,時間較長那麼說明資金進出量大,持續性強,個股操作性強。

2、高換手率出現的位置。當個股處於相對高位,出現高換手率要引重視,出貨的機率大。低部出現高換手率,建倉機率大。

3、高換手率的資金流向。如股份收陽線,在大單資金淨流入,那麼往往是主力單邊買入,後市看好,反向同樣成立。

高換手率對個股的影響:

1、當個股處於相對高位,出現高換手率,那麼一般是下跌的前兆。

2、持續長時間出現高換手率

高換手率出現後,說明短線流動性放 大、市場關注度提高,股價有望向上發展

3、低位的高換手率,一種令人激動的洗盤,表明主力建倉的機率大。

4、另外一定要注意不正常的換手率情況,突然之間放量,此事必有妖。

換手率操盤時機:

1、股票日換手率大於7%,甚至超過10%,說明股民的成交非常活躍,籌碼在急劇換手。如果在高位出現的話,莊家出貨的可能性非常大。

2、選擇一段時間內而不是兩天之內換手率較高的股票。有的股票可能借助某些市場消息,兩天之內換手率較高,但難以維持長久,多有借消息出貨的跡象,若買入這類股票風險較大。因此,操作中應選擇一段時間內換手率較高而有增加趨勢的股票,這類股票發動行情時漲幅要高於大盤。

3、股票日換手率大於7%,甚至超過10%,說明股民的成交非常活躍,籌碼在急劇換手。如果在高位出現的話,莊家出貨的可能性非常大。


懂股帝


從單一的指標中,是很難看出主力是出貨還是洗盤的。

必須多指標,結合來判斷,並且判斷出來的結果只是可能性大,並不是絕對的。股市就是大概率事件,股市無絕對。

什麼是換手率?

換手率是成交量大小的一種反應,換手率=成交手數/總手數。


一隻股票在底部啟動時,有可能達到高換手率,這個時候有可能是主力在試盤,看下股票中浮籌的情況,如果短線客浮籌多,那麼會繼續洗盤,洗盤後再次拉昇,這個時候的高換手率就是在洗盤。

如果一隻股票在高位,突然出現高換手率,那麼這個時候還必須結合,籌碼,位置等來判斷主力是不是在出貨。

換手率只是反映的成交量的大小,單純判斷不出來主力是出貨還是洗盤的。


股市佈道者


換手率,容易讓人產生誤區的數據。

不能用統一的換手率數據來衡量一個股票是有莊家建倉或者出貨,因為每個股票的量能變化不同。為什麼有的股票很小的換手,股價就能瘋漲,而有的股票換手超過20%,股價也難有起色,正是這個原因。

股本的大小,也影響換手的高低,小盤股通常換手都比較高,而且容易控盤,但在一個建倉和洗盤的階段,不少莊股換手都不超過5%,製造一種無主力的假象。

控盤度不同的股票,換手也不同,短莊炒作週期短,換手變化明顯,長莊則更容易掩人耳目。

換手率的直觀表現形式,就是量能的變化,根據股價走勢的具體情況,來判斷是否有莊以及是否出貨,才是需要重點研究的方向。

關於莊股出貨,日內換手低於10%的股票,莊家是出不去的,既然出不去,也別自己嚇唬自己。


劉思遠Cc


說真話,講乾貨!換手率說白了就是看有多少人買或者是多少人賣,換手率和成交量的意思差不多。但是你提的這個問題本身是錯誤的,可能你沒有意識到,或者說在你提問題時考慮並不全面。

為什麼這麼說,做股票說到底看什麼?看的是量價關係,量是什麼?量就是成交量或是換手率。價是什麼?股票的價格,價格最終是反應到K線上,所以說量價關係就是K線與成交量之間的關係。如果打開軟件把K線圖去掉,只告訴你換手率,你能告訴我今天是個陽線還是陰線嗎?連這個都不知道,還談什麼洗盤和出貨呢?

所以說單純的看換手率,我們是不可能找到答案的。做股票是一個綜合分析的過程,千萬不要片面化的去分析。

想徹底搞清楚莊家倒底是洗盤還是出貨並不難,首先要清楚莊家洗盤的目的,手法。莊家為什麼洗盤?說白了不就是要讓你賣出股票嗎,所以說莊家洗盤就是為了激發市場當中賣盤的出現。並且這個調整的過程當中一定要表現的弱勢,就是要讓散戶看起來感覺不舒服,對吧?都看著舒服了誰會賣出呢?

知道洗盤的目的了,那麼手法呢,莊家洗盤會讓股價怎麼調整。雖然說莊家的手法有很多,但是核心的東西學會了,可以說萬變不離其宗。一是藉助一個敏感的位置洗盤比如說壓力位,前期高點這些。再就是從獲利比例百分之百開始調整。你放心,就這兩個位置。莊家洗盤不是讓股價真正的下跌,所以說對於莊家洗盤我們可以看成是一支股票運行到一個敏感的位置,當它出現了看空的信號時,股價卻沒有下跌。就這麼簡單。所以說研究洗盤至少要學習三個方面,從哪開始調?怎麼調?調到哪裡?通常這個調整會出現縮量下跌。

這裡,記住一個口訣吧,放量上漲可能是好事,縮量上漲一定是好事,縮量下跌可能是壞事,放量下跌一定是壞事。不管莊家怎麼變,道理永遠不會變。

關於換手,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通過換手來判斷莊家的真實意圖,這一點也很實用。比如說一支股票突破了壓力位,並沒有上漲,而是在壓力位上連續收了小陰小陽線,並且縮量明顯。怎麼理解?這裡就會有兩種觀點。第一種人會說,股價突破後買盤無力上攻,希望不大。第二種人會說,股價突破後能夠站住這個壓力位,並且小陰小陽還縮量,這說明了賣盤也不多啊,看到了吧。同樣的形態有兩種不同的分析結果。可以告訴你第二種意見是正確的,這個時候不要考慮買盤而想起著賣盤。之前反覆講過很多次了,要和莊家站在一起去思考問題。如果你總是站在自已的立場或是散戶的立場,那永遠都無法獲得水平的提升。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要想看出莊家是洗盤還是出貨,一個是看位置,另一個就是看量價關係。這兩個方面一定要綜合去判斷。所有高位的,股價翻了幾倍的全都看成莊家出貨,準錯不了。低位的,我們就是結合量價關係了。

所以說換手率在實戰當中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它絕不能獨立的存在或使用,一定要結合很多東西,所以我們常說交易系統,為什麼叫系統,也正是因為這個裡面不會只有一兩個條件。

好了,字數有限,這裡就不再展開往下說了。有問題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


A股小散課堂


通過股票換手率可以看出股票是熱門股還是冷門股,有沒有超大資金炒作還是散戶在交易買賣;想要通過利用換手率一眼就看出莊家是洗盤還是出貨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換手率的高低不能作為主力洗盤與出貨的依據,必須要結合股票趨勢與成交量來判斷。

首先來了解老股票換手率級別情況,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絕對低量:小於1%
成交低靡:1%——2%
成交溫和:2%——3%
成交活躍:3%——5% 相對活躍狀態
帶量:5%——8%
放量:8%——15% 高度活躍狀態
巨量:15%——25%
成交怪異:大於25%

再來了解新股票換手率級別情況,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絕對低量:小於10%(新股上市漲停板或一字板)
成交溫和:10%——20%
成交活躍:20%——30% 相對活躍狀態
帶量:35%
放量:40%-50%高度活躍狀態
巨量:50%以上
成交怪異:60%以上

從以上老新股的換手率等級可以看出,想要單純的從股票換手率去判斷一隻股票的是洗盤還是出貨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股票盤子不同,換手率同樣區別很大,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換手率達到多少就是說明股票是洗盤還是出貨,這是沒有絕對性的,只能根據股票情況隨機應變的分析做出股票是洗盤還是出貨;

下面用實際例子為你解答怎麼用換手率來看出股票是洗盤還是出貨:

從老股票換手率等級可以看出,假如股票洗盤肯定就是比較低迷,成交量萎縮的,股票處於低迷或者相對低迷狀態,也就是說換手率在3%以上,大部分在1%~2%之間的換手率,這種換手率很大概率是主力洗盤;巨量在15%至25%換手率很大概率是出貨;

上圖這隻股票在波段中途連續出現縮量震盪,成交量一日比一日低,換手率一日比一日低,低迷到1%至2%之後震盪了三個交易日後,隨後突然啟動一波拉昇;從高換手率變為低換手率,伴隨成交量極度低迷,這種的換手率很大概率就是主力洗盤;

上圖這隻股票經過前期一波上漲之後,股價在維持一個高位區域,但是這個高位區域成交量還是明顯的放大,每天換手率都在10%以上,非常明顯的就是主力出貨動機了;假如主力在高位區域主力不是出貨的話,成交量會極度低迷,換手率相對低很多;而這票在股價高位維持1個多月換手率平均在15%以上,出貨嫌疑最大;


從以上新新股的換手率等級可以看出,想要單純的從股票換手率去判斷一隻股票的是洗盤還是出貨,由於新股盤子小,換手率比較高;新股換手率低於10%都是屬於低迷的;但新股換手率高於50%以上就是屬於巨量;但新股洗盤的換手率也在10%之間,出貨換手率50%以上至70%之內;

上圖新股上市後打開一字板,隨後拋壓開始加重一路震盪下滑,經過三個多月的殺跌跌到15元附近止跌,隨手在15元至18元之間做出了一個底部橫盤,成交量也極度低迷下來了,換手率也從原先的50%多降低到10%以內,半個月平均換手率在8.6%,證明交易低迷,主力洗盤概率非常大。

上圖這隻票新股上市不久後打開一字板,隨後從打開一字板的第二天起,換手率高達65%,證明已經放出了巨量,只有主力機構才有交易才有這麼大的高換手率;隨後股價維持在高位震盪,換手率一直維持高換手率在50%至60%之間,這種高換手率主力出貨概率非常大。


通過以上對於股票換手率等級以及老新股票的不同情況分析,想要通過換手率一眼看穿莊家是洗盤,還是出貨是比較困難的,必須要結合每隻個股的情況分析,因個股而已;從而得出結論每隻個股的洗盤和出貨的換手率都是有區別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從換手率看主力是吸籌,洗盤,出貨沒有一定的標準。

回答這題不容易,打字辛苦,大家看完點贊與評論,感謝大家的支持。


老金財經


利用換手率根本無法看穿莊家是洗盤還是出貨。一眼,就更不可能了。

換手是什麼意思?

換手,簡單理解就是股票由一個人的手裡,換到了另一個人手裡的意思。在股票市場,意味著一買一賣的過程。

換手率,在期貨市場的計算方式是成交/持倉*100%,在股票市場,是成交量/流通股本×100%。很明顯,股票的換手率,是由成交量大小決定的。

也就是說,換手率僅能看到,在過去的這段時間內,成交是否活躍而已,根本無法判斷出所謂的“洗盤”和“出貨”信息。


我可以用期貨的一個品種舉個例子:蘋果。蘋果期貨的換手率自從期貨上市以來就是期貨市場的第一。因為它的交易手續費便宜。

它的走勢如下:

一波下跌趨勢,一波盤整趨勢,一波上漲趨勢。

在這個過程中,它的換手率有一個特點,當跟K線波動大的時候,換手率大概率高,當根K線波動小的時候,換手率就低。為什麼?

因為有行情的時候做的人就多,沒有行情的時候,交易的人就少。

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股票市場也是一樣的。各位可以去看看,越是有行情的時候,換手就越活躍,越是沒有行情的時候,換手率越低。這個指標,作用僅在於此。

根本沒有辦法利用它一眼看穿莊家洗盤還是出貨。

各位覺得呢?


天啟量投


但從換手率不可能看出是洗盤還是出貨,但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手段來區分洗盤和出貨。

1.首先要搞清楚洗盤和出貨。洗盤是以引誘別人賣出為主,主力有時候也在洗盤中減倉做差價,如果主力減倉量過大,那洗盤跟出貨也就沒什麼區別了。出貨是以誘多為主,主力則默默出貨。洗盤往往換手率低,如果成交量過大,那便有出貨的嫌疑了。出貨往往以大陽K線+巨量成交開始,然後慢慢縮量築頂,出貨結束後,股價就像落葉一樣隨大盤沉浮。

2.辨認洗盤,最關鍵的辨認出洗盤K線。要辨認洗盤K線,必須要從分時圖著手。既然是洗盤,盤中必然有拉昇和下跌。我們就是要通過這一漲一跌來分析出主力的意圖。先看拉昇段,結合分時量,拉昇時間,陡峭程度,判斷其拉昇的目。看其到底是吸籌式拉昇,還是對倒式誘多拉昇。然後看下跌段,看看下跌是自然的下跌,還是對倒放量式下跌。如果自然下跌,成交量小且呈縮減狀,洗盤概率高。如果下跌明顯對倒放量,則出貨的概率較大,這種情況至少說明主力在對倒下跌中進行了誘多減倉動作。

3.要善於運用邏輯推理和排除法。有時我們不必區分清出貨和洗盤,也能準確把握好股價的後續走勢。我們不妨舉個例子來說明此種方法。

下面這兩幅圖,一個是K線圖,一個是分時圖。分時圖是倒第二根K線的。




我們只看分時圖,我們先看下跌波段,下跌中,我們不知道到底是洗盤還是出貨,我們不妨分情況討論。情況一,如果這波下跌是洗盤,那後市必有高點。情況二,如果是出貨,那麼又可以分出完貨和沒出完貨兩種情況。這個時候我們要看後面的上漲波段了,這波上漲明顯是主力所為,但是又沒有出貨痕跡,以此我們可以推斷出,主力貨還出完,試想,如果主力貨出完了,那就沒必要再進行後面的拉昇了。從而我們可以得出,即便是情況二,後面也必有高點。本人就是在當日尾盤買入,次日衝高賣掉的。

從這個例子可見邏輯推理結合排除法的強大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