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要讓孩子擁有說“不行”的權利

老師,都說和孩子相處要把他當成獨立的個體來看,他的事情要和他商量,不要強迫他去做不喜歡的事情,請問這個商量的度要怎麼把握?我孩子八歲,也還小,有些事情如果不強制他做,他一點兒自覺性也沒有,強制要求,他又不情不願的樣子,我不是想逼他,只是覺得有些事情由著他的性子來真的不好,但跟他講吧,他也不太懂。

區員工幫助計劃管理中心

你好,在回答孩子的事情是否都需要和他商量之前,你先要確認,你對孩子的事情是持一個客觀態度的,並且你不會把自己的喜好強加於他。

如果是這樣,那孩子的事並不是都要和他商量。因為七八歲的孩子,很多事情還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作為家長,權衡之下,如果這件事你己經確定了,並且覺得這樣做才是合適的,那你就直接把你的要求告訴他,讓他執行。你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訴他,雖然當時他可能不理解,甚至鬧情緒,但請相信慢慢的,他能體會到這樣做的好處。

如果你心裡己經確定不會答應他的要求,和他商量的目的,只是想說服他聽你的,這個美其名曰商量的民主,除了讓孩子感覺到被拒外,對孩子傷害更大。因為你直接拒絕,孩子可以通過鬧鬧小脾氣來發洩他的不滿情緒。而你跟他商量只是想說服他接受你的需要,他能回答只有:行或者好,這對孩子的影響才是不利的,你站在道德至高點,頤指氣使“我跟你商量過了”卻讓孩子吃了啞巴虧,而孩子還可能因此失去判斷和爭取個人需求、表達的能力。

所以,孩子的事不是都要跟他商量,如果商量,那麼意味著:孩子可以說“行”,也可以說“不行”,無論說行還是不行,你都是能接受的,不然就不要跟孩子商量了。

(產經週刊記者 歐亞琦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