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天國夢的忠烈——石達開

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是中國歷史規模最大的農民運動。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其實已經充當了推翻清朝的急先鋒,也為日後的辛亥革命打下了基礎。天國是籍著洋人的天主教為理論基礎,當然,洪秀全在教義裡面做了一番改革,使其本土化一些。太平軍初期有點像流寇,四處流竄。1853年太平天國攻克南京,才開始以南京為中心發展,形勢達到了全盛。太平天國潮流裡湧現了很多南方(主要是兩廣)的名將,例如翼王石達開,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太平天國全盛圖:

天國夢的忠烈——石達開

石達開,出生於廣西貴港,屬於客家人,太平軍的主力都是客家人為主。石足智多謀,又有大局觀,是太平軍裡面最牛逼的角色。他的綜合能力在李秀成、楊秀清、馮雲山之上。16歲的年紀,對於現代人來說還在上初中、高中,但年少喪父、性格早熟的石達開已經出山了。

反映天國的油畫:

天國夢的忠烈——石達開

當時中國正值滿清道光年間,社會黑暗,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洪秀全點起了第一把火,他成立了太平軍。太平軍的第一個轉折點,是組織金田起義。金田是一個廣西的深山小村,清廷的統治也相對薄弱。1851年,洪秀全發佈團營令,將招募到的人馬實行編制,以太平為號,正式起事。此時石達開才19歲,他率領四千人加入到革命隊伍裡,是比較後生的少年英雄。石達開雖然加入了太平軍,但他對拜天父、天兄的這一套上帝理論,是表面敬之,真心卻不信從。他認為理論只是幌子,實質上要推翻滿清,革除腐敗,為百姓建立一個太平盛世。

在天國創立的前期,太平軍一直是洪秀全話事,洪是精神領袖的化身,在第二個轉折點才讓楊秀清位列東王,統制三軍。

見1988版TVB太平天國:

天國夢的忠烈——石達開

太平軍還獲得了天地會的支持,所以雪球才越滾越大,影響了半個中國。梅州人羅大綱,便是天地會成員,他早期活躍在兩廣,後來在粵西認識了石達開,才加入太平軍(其實羅是保存了自己的隊伍,只作為附從勢力)。天地會本身也是以反滿清為宗旨,只不過和上帝教有些細節的區別,所以很多天地會義士願意附從太平軍。

第二個轉折點,是1853年太平軍攻進武昌,然後是攻克南京,從此定都於此,建都後,其兵力稱為精兵的就已經多達六十萬,見《賊情彙纂》記載“金陵建都,精兵六十萬”。天國能夠取得輝煌的戰績,和滿清的腐敗無能有關,當然也和太平軍執行了正確的戰略有關。

太平軍諸王曾經因為戰略方向產生過分歧,一貫主張殺進江南的是楊秀清,在楊的堅持下,最後洪秀全也同意了此戰略。所以不吹不黑,第二個轉折點上的戰略成功,楊功勞頗大。

天國夢的忠烈——石達開

而石達開作為執行戰略的主將,是居功至偉的,他親自在前線上攻城略地,令清軍聞風喪膽,軍中號之曰“石敢當”。石達開因功封為翼王,意為“羽翼天國”

天國夢的忠烈——石達開

1854年秋,石達開擁有了獨當一面的機會。曾國藩率領剛訓練而成的湘軍,力克武昌,氣勢洶洶而至九江城,九江一失,安慶的門戶便打開,無險可守了。東王楊秀清馬上派出了第一悍將石達開迎戰。石達開看出湘軍驕傲了,他決定實施誘敵深入的策略,先是誘使湘軍出戰,湘軍的小船入鄱陽湖深處,石馬上命人將鄱陽湖出口湖口封鎖,從中間截斷湘軍的水師,另一方面他親率主力圍攻湘軍的大船,由於石達開善於武功,又有石敢當的拼搏精神,殺得湘軍雞飛狗走,石親自用噴火筒去燒湘軍的笨重大船,數十艘大船全部起火,曾國藩僅跳江以身倖免。42歲的曾國藩差點被活抓,臉面掃地。1855年,石順勢收復武昌,湘軍元氣大傷,尤其是武器裝備精良的水師,更是損失大半,朝野震動。這段時間是石達開的最輝煌點。

藝人劉江飾演曾國藩:

天國夢的忠烈——石達開

在石達開想一鼓作氣南下南昌城時,楊秀清抽離石達開回揚州,以攻打清妖設置的江北大營。此戰石達開差一點全殲了曾國藩的湘軍大本營。

除了軍事上的成功,石達開也關心政治。天朝田畝制度是一個大綱領,但他過於理想化,無法實現。石到安徽後,整肅軍紀,發展經濟,並沒有一味的抑制地主,而是士農工商均衡發展,他提出天國要絕對平均主義的空想,而改用接地氣的經濟政策。

不幸的是,洪秀全、楊秀清以及諸王在定都南京後,開始迅速腐化。尤其是洪秀全,江南物質的富足、美女的誘惑都使這位落地書生忘記初衷。於是,上樑不正下樑歪,中下層跟著仿效洪天王,天國上下慢慢變質了。

第三個轉折點是,1856年天國相繼攻破江北、江南大營,形勢達到了全盛,全盛時期兵力恐怕接近百萬之數。此階段楊秀清功不可沒,他集教權、政權、軍權於一身,開始萌生了取代洪秀全的想法。

全盛時期的疆域:

天國夢的忠烈——石達開


不久,天國爆發了最激烈的內鬥,逐步走向衰落。內鬥其實在第二個轉折階段就埋下了。

太平天國為何會內鬥呢?首先,天國的理論是天主教的翻版,而翻版的創始人就是洪秀全。作為翻版的教主,他有對教義的解釋權,也是一個精神領袖。天國創立的初期,洪當然是核心一樣的存在,但到了第二、三個轉折點時候就不同了,軍事權力都由楊秀清來負責,諸王皆受東王節制,通過不斷的東征西討,楊把天國推到了最高峰,楊本身也到達了人生巔峰。還不止這樣,楊連洪秀全的最強項——教權也涉足了,楊數次假借天父傳達聖旨,連洪秀全這個“天父之子”都要聽從於他,楊可以隨時踢洪的屁股,所以楊可以說連教權也囊括了。在這種功高蓋主的狀態下,楊如日中天,滋生出異心也是難免的。

天國的核心人物,都是一些眼光有限的農民階級,當他們看到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時,就開始貪圖享樂、廣選美女了,這個風氣在諸王之中都不能倖免。唯有石達開是例外的,石潔身自好,從不參與這些,不久他索性出鎮安慶。

當天京的資源揮霍得差不多,聖庫枯竭時,內鬥就自然開始了。這是內鬥的第二個原因。

1856年,洪秀全發現自己被完全架空,他終於玩不下去了,他利用最後的一些人脈資源燕王秦日綱、北王韋昌輝,出其不意的突襲殺死楊秀清,並殺死了楊嫡系的二萬多人。

扮演燕王的是現在大名鼎鼎的影帝郭富城,他可是香港娛樂圈的“天王”:

天國夢的忠烈——石達開

北王由一名著名的奸角陳榮峻扮演:

天國夢的忠烈——石達開

由於天國沒有設置好他的權力模式,出現了二頭對立的政治格局,他的衝突是難免的。當然,這個事變是楊秀清的責任多一些。石達開是躺著也中槍,他的家屬被北王韋昌輝順帶誅殺了。石達開這個可不能忍,他馬上要求報仇,殺死燕王秦日綱、北王韋昌輝,當洪秀全同意殺死他們時,天國多年以來培養的精英損失殆盡。

為了填補權力的空檔,洪秀全提拔了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上位,這二位都是梧州藤縣人。同時也增加了洪秀全的親兄弟為安、福二王,以牽制“翼王”,並有“陰圖戕害之意”。

歐瑞偉飾演李秀成:

天國夢的忠烈——石達開

1857年,石達開已經有了入川的想法,一來避免參與天京的內訌,也免得洪秀全心生疑忌,成為第二個楊秀清。二來可以開闢新的根據地,擴大天國的生存空間,順帶減輕天京的壓力,所以石想殺進四川。但石真正實施入川戰略是在1861年9月,之前他先是去了浙江,欲開闢浙閩根據地,但慘遭失敗。不過石牽制了大量清軍,讓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二人取得正面戰場的大捷。然後石又去進攻湖南,最終也未能得逞。總體而言,石在第三轉折點後的發揮,大不如前。他得出了,湖南和浙江都是清軍防守嚴密的地方,應該到四川試一試。這就導致了“石達開出走”事件。

石帶了多少士兵出走?一直是個爭論的主題。石帶了多少兵馬入川呢?並不沒有傳言的數十萬或者十萬,《李秀成自述》說“翼王將天朝之兵盡行帶去”、又“翼起猜心,將合朝好文武將兵帶去”,這是誇大其詞,其實這是李秀成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石達開從天京不過帶走的不過數千人,滿清官員鄭士魁等在奏摺中稱:“石逆由金陵帶其黨與數千,道經該州前往上游”。石為了顧全大局,保留了相當多的主力以拱衛天京。雖然帶的這數千兵是天國的精銳,但要去四出拼命,不帶精兵那是找死!說石達開帶走大部分天國軍隊,故意給洪秀全拆臺,那是滿清方面傳出的謠言,大概是想挑撥離間。

駐紮在安慶的時候,石達開因為深得民心,在數千人的基礎上發展出大部人馬,到底發展了多少呢?根據滿清大臣的《駱秉章奏稿》,“而石逆果擁眾三四萬人,繞越冕寧。。”石達開入川有三四萬人了?還得少一些,因為清軍對敵方兵力一般只會虛報,是有水分的,幹嘛虛報?誇大戰績唄,所以石帶的兵力充其量也就一兩萬而已

石達開入川失敗,有一定的偶然成分,碰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但這種偶然,卻使天國的失敗成為了必然,因為天國最強悍的人物犧牲,將無人力挽狂瀾。所幸的是,石達開英雄留有後人在世上,一直繁衍至今。

石達開英勇就義時,僅32歲。他被受凌遲之酷刑,但他泰然自若,視死如歸,盡顯鐵血男兒的本色,連清軍上下也默默佩服。蓋棺而論,李秀成評價石達開說:“(太平諸將)皆雲中中,而獨服石王,言其謀略甚深”。外號“四眼狗”的陳玉成也只服石達開,“(太平軍將領)皆非將才,獨馮雲山、石達開差可耳”。連死對頭曾國藩都說“查賊渠以石為最悍,其誑煽莠民,張大聲勢,亦以石為最譎”。曾國藩也承認石達開是太平軍裡最彪悍和狡譎有謀的,這很有道理,對手的評價一般是比較客觀的了。

李耀敬扮演的陳玉成:

天國夢的忠烈——石達開

這裡也順帶評價一下港版(TVB)的太平天國。呂良偉飾演的洪秀全,等於是為洪秀全翻案,把洪扮演為一個充滿理想主義、為天國鞠躬盡瘁的人物,但他忽略了洪的另一面,那就是驕侈放縱、貪婪好色、多疑好忌,而且洪早早就放權給了楊秀清,才導致楊獨攬大權。88版把楊秀清描繪為一個奸詐小人,但沒有很好的寫出他軍事才能、行政管理的一面,還說他用計害死馮雲山,違背了歷史事實。總體來說,過於臉譜化了。通過突出楊秀清的私心膨脹,大大的為洪翻案。

第二個是,劇情比較拖泥帶水,打了20集,都還沒打出廣西。一直注重於女人戲,把幾個女巾幗的感情刻畫豐滿,我們也忍了,這畢竟是香港電視的特色,但劇情拖拖拉拉,進展太慢,的確是一個硬傷。另一個硬傷是,一些人物改寫得太離譜,例如曾國荃,88版把他定位為一個同情太平天國的角色,甚至要幫天國造反,其實歷史上的曾國荃沒少屠太平軍的城。

港版還有一個缺點是,沒有給出一種恢弘的場面,可能當時經費有限,群眾演員也有限吧。編劇也有點水,連滿清八旗的正黃旗如何劃分、由誰率領也搞不清,這個一般是滿清皇帝親自統率的。

不過88版還是值得一提,TVB的影帝影后、視帝視後都雲集了,黎耀祥這類大牌視帝只有幾個鏡頭,吳孟達扮演一個忠厚老實的普通百姓。現在看來,陣容相當豪華,包括劉青雲,黃日華,歐陽震華,郭富城,黎漢持,李國麟,吳孟達,陶大宇,黎耀祥,林家棟,關海山,商天娥,陳敏兒,陳秀雯,鄧翠雯,毛舜筠等等一堆大咖。

TVB在電視劇裡面加插了客家的歌謠,強化了港劇特色,是一個加分的地方。至於那些反映兒女情長的感情戲,還有狗血的離奇劇情,那都是港片的亮點。

天國夢的總結:天國前期要推翻孔教,恐怕是洪秀全的個人意思,因為他早期屢次科舉落第,讓他對科舉中的孔孟之道有所懷疑,後期天國已經作出修正。包括楊秀清、石達開等人對洪秀全的一些觀念都是持保留的態度,所以天國反對孔孟之道主要在前期。官方認為,天朝田畝制度、耕者有其田,有力的打擊了地主階級,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近代民族資本的出現。而且,天國代表了反封建、反殖民的革命精神,他們與西方殖民者進行過激烈的鬥爭,從而遭到了西方列強和滿清貴族的聯手鎮壓。

天國為辛亥革命埋下了伏筆,是近代革命的先驅。滿清喪權辱國,腐敗無能,貪官汙吏橫行,人民同時遭受到滿清、西方殖民的雙重壓迫,而天國沉重的打擊滿清的統治,表現出反對外國侵略的英雄氣概,他們是民族解放運動的先鋒。

天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上文說的農民階級有侷限性、翻版宗教忽悠不了太多人、統治集團迅速腐化,變成他們本身反對的人,還有一個就是天國用的都是兩廣人、客家人,要統治這個天下,單靠廣東人或者廣西人、客家人是玩不轉的,他需要源源不斷的吸收各地方的人才。而洪秀全的用人唯親,導致很多人才不願意埋堆,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重用,他們會想:連廣西人石達開都被逼得出走,憑什麼你一個外省人有機會?得不到其他省份人才、知識分子的支持,天國夢的破滅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