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產後母乳少如何促進母乳分泌?

SFNBN


讓寶寶早吸吮,多吸吮。寶寶出生後及早讓寶寶吸吮媽媽的乳頭,這時的吸吮不僅僅是為了吃奶,更是為了促進媽媽泌乳,寶寶吸吮乳頭產生的刺激就好像在告訴媽媽的身體“寶寶需要吃奶了”。這時,媽媽的身體會進行調節,乳汁分泌也就開始了。

放鬆,保持好心情。媽媽們放寬心,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心情好、休息好也是促進泌乳的關鍵因素之一。

合理膳食。哺乳期的媽媽除了遵循飲食均衡清淡的原則以外,還應多喝些湯水。哺乳期飲食量與孕後期相似,媽媽應多吃些富含優質蛋白的動物性食物,每天200-250 g;每天吃400-500 g新鮮蔬菜、200-400 g的水果,喝300-500ml的牛奶。另外,哺乳期可不能少了穀物,媽媽每天需進食300-350g的米飯、麵食、薯類食物。


寶寶出生前身體內就是有營養儲備的,能夠為出生後可能遇到媽媽下奶不及時的問題作好提前準備;並且寶寶出生後,3-5天內有體重下降是正常的。

如果經過努力,媽媽還是不能下奶,而寶寶的體重也比出生時體重下降接近或超過7%時,媽媽就可能需要尋求專業的人員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和指導了。


兒科醫生鮑秀蘭


主要就是要寶寶多吃,還有就是要喝熱的湯水,不用太燙,喝下去身上微微有點出汗的溫度就好!我家這邊有說法,就是隻要出汗了,這個湯喝下去就“走奶”了!現在想想,主要也就是喝熱水的功勞吧(つд⊂)


另外,如何判斷母乳少呢?有人說擠不出來,也不漲奶。那可不算!要看寶寶兩次吃奶中間的間隔如果超過2個小時,那絕對不是奶水不足!只是達到了平衡而已!就是你分泌的奶水和寶寶要吃的達到了平衡。因為剛好夠寶寶吃,所以不漲奶,只有寶寶吃的時候才有“上奶”的感覺!平時當然也是擠不出來的!所以不要覺得自己不漲奶就是奶水不足了哦!下奶湯水有多容易發胖你們也都知道吧!能少喝點就少喝吧!反正喝了也沒用,因為你奶已經夠寶寶吃了,喝再多湯水,也不會怎麼漲奶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憨憨的牛哥和精豆妹妹


N多方法可以促進母乳分泌,幫助媽媽母乳餵養的。
關鍵貴在堅持,喂愛同行~


促進母乳分泌,在新生兒出生後黃金72小時,要遵循三早一晚的原則,方法,即:

早接觸——除了讓寶寶感受體溫之外,能刺激寶媽分泌催乳素,催產素。分泌乳汁。

早吸吮——早吸吮能幫寶媽儘早開奶,開了奶才有源源不斷的母乳。

早刺激——能促進嬰兒感知覺及運動發展,讓媽媽大腦產生某些化學物質,泌乳素。

晚斷臍——等到臍帶停止搏動後再進行剪斷,減少寶寶呼吸困難,貧血概率。

有了上面為基礎之後,下一步就是疏通乳腺,排惡露。

方法有很多:有熱敷,也可以找專業的催乳師去做穴位按摩,正規專業的,過程都是不痛的,痛的都是不專業的。

最後就是食補了!營養湯,膠原蛋白幫助下奶,拍惡露,產後恢復;

個人建議多吃,多喝這些:

花生豬蹄湯——滋潤肌膚,促進乳汁分泌

做法也簡單:

1、豬蹄洗淨,斬大塊,潲水,除去血末。

2、砂鍋中的水燒至將要沸騰時,放入飛過水的豬蹄。

3、再放花生、蔥、薑片、料酒,大火煮開轉小火繼續煮兩三個小時。

3、撒少許鹽調味,出鍋即可。

奶白鯽魚湯——又鮮又下奶,補充蛋白質,牛的很!

做法也簡單:

1、鯽魚略煎一下

2、煎到魚肉變色後,放入鍋中,加入煮沸的水!!一定是煮沸的水!!

3、大火煮沸後改中火燉30分鐘。湯就成白的了。

3、最後撒上蔥花。鮮啊!

上面就是廣大寶媽們最常用到的下奶,催乳食譜,簡單有效,解決產後母乳少一定沒有問題。


點個贊,評論~不然又要被boss批了;


十二美餵養藝術


先來講講母乳餵養的重要性:

母乳是寶寶最天然的食品,有研究指出,母乳餵養可增強寶寶免疫力,以及為嬰兒提供日常的能量和營養,總之母乳餵養好處是多多滴!

那麼如果新手寶媽們生完寶寶後母乳很少,那麼如何能提高母乳的產量和質量呢?


首先要自己心情始終保持美麗,不要動不動生氣鬱悶,這點很重要,同時可配合食療追奶,要相信自己!

我根據自己之前的追奶經驗給出以下幾個食療法:

  1. 通草鯽魚湯(通草一般藥店裡都有賣,鯽魚最好是去買新鮮的活鯽魚,放在一起熬湯,小火慢燉,只給少許的鹽,直至把魚湯熬白,去除魚肉魚刺和通草,開喝!)

  2. 黃豆豬蹄湯或豬蹄茭白湯(黃豆若干,黃花菜若干,新鮮豬蹄若干,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茭白,不僅好吃,營養豐富,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用茭白、豬蹄、同煮食用,有較好的催乳作用。)


  3. 米酒煮雞蛋(最常見快速的辦法,米酒或酒糟,本身在中醫裡來講就稱為發物,味道甘辛,性溫,有益氣功效。酒釀發酵還可產生酶類、活性物質和B族維生素,其中微量的酒精能加速體循環,雞蛋則含有大量豐富的蛋白質,兩樣同食具有催奶效果,本人經常喝,效果槓槓滴)


最後在此預祝各位寶媽們不差兒奶,個個都是小奶牛!!!(放鞭...)


Vera育娃


產後有些人母乳少得可憐,有些人母乳多得吃不完,有時候並不單單是人的體質問題,絕大多數是跟方法以及飲食環境有著很大的影響。


如何健康的促進乳汁分泌?

一、哺乳:儘早哺乳、鼓勵哺乳、頻繁哺乳可以刺激乳汁分泌,越是奶水以上就越是多讓寶寶吮吸。

二、飲食:哺乳期飲食必須得充足,不僅要滿足自身正常運作還要滿足泌乳所消耗的營養。最適當的進補一下催乳餐,比如說鯽魚湯、豬腳湯等,哺乳期的飲食要保持清淡對於很多佐料以及常見的回奶食物要儘量的避免食用。


三、姿勢:哺乳的姿勢也是比較重要的,正確的姿勢能夠有效的刺激乳頭上的神經末梢達到促進泌乳和排乳的反射。正確的哺乳姿勢寶寶與母親必須得緊密相貼,寶寶的嘴巴和乳頭處於同一水平線,寶媽用手托起整個乳房,餵奶前將乳頭送到寶寶的嘴唇邊,使其能夠大口的家乳頭和乳暈吸入口中。

四、其他:寶媽供血不足、過度勞累、情緒起伏較大都可能成為影響泌乳素分泌的原因,解決這些問題對於乳汁的質與量都有好處。

有其他疑問可以關注一下《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帶你瞭解更多的孕期、育兒健康話題。


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


母乳分泌的一般規律:

產後第一時間母乳的確量少,因為雌激素不可能撤退得那麼快。所以初乳雖然量少,但都是精華。而且剛出生的新生兒他們的胃容量也比較小,奶還是完全夠吃的。

產後72小時乳房開始增加泌乳量,此時進入泌乳三期,這是保證母乳產量的關鍵。進入泌乳三期,乳房對催乳素和催產素等激素的依賴逐漸少,反而對餵奶的頻率要求高。也就是說喂得越勤,奶水就越充足。


產後如何促進母乳分泌?

1.保證在產後30分鐘~2個小時以內餵奶,喂得越早,寶寶的吸吮能力越強。因為產後乳房有很多上皮細胞膜,需要寶寶強有力的吸力才能疏通乳腺管,所以早開奶很重要。

2.保證母嬰同室。孩子出生後要儘早接觸到媽媽,母子分開通常建議不超過1.5個小時。寶寶與母親直接接觸,可幫助寶寶形成尋乳反射和吸吮反射,且能提高孩子的安全感。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母嬰同室有助於媽媽產生動情素,從而促進母乳分泌。

上圖:剛出生的寶寶,吸吮能力非常強。

3.產後一週內多喝湯水(每天保證水分攝入2200~2300ml,包括米湯、稀飯和喝水),但是不能喝油膩的葷湯(包括排骨湯、雞湯、肉湯、豬蹄湯),可以吃瘦肉和蔬菜。因為葷湯脂肪含量高,很容易堵塞乳腺形成堵奶。

4.睡眠充足,不要生氣啦!“生氣回奶”,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這可是真的。另外產後休息好保證充足睡眠,也能促進母乳分泌。否則只要內分泌紊亂了,就會引起產奶不足。


5.產後一週之後開始增加營養,每天保證要吃35種不同種類的食物。包括:牛奶、魚類和肉類以及豆腐等豆製品,保證優質蛋白的攝入;米飯、麵條等碳水每天不低於6兩;蔬菜每天要吃8兩~1斤,餐後增加水果和堅果。

6.堅定信念不動搖。有的寶媽剛開始看奶量少就著急,然後心一軟就加了奶粉。等到孩子對乳頭混淆了再改回來就難了,所以如果實在母乳不夠(97%的寶媽奶都是夠的),可以加奶粉,但是記得要用勺子喂不用奶瓶和奶嘴。

7.剩下的事情就是:多喂,多喂,多喂。寶寶3個月之內完全按需餵養,寶寶什麼時候吃媽媽什麼時候喂。只要喂勤一點,母乳自然充足。變身大奶牛,指日可待。


爸爸不講理


產後乳汁分泌,來自很多方面的影響。

一、產婦心理因素

女性準備懷孕,做好孕前準備,最值得重視關注的就是心理準備,心理準備大於生理準備。心理準備好了,身體健康,營養方案,都不是問題,因為認識到重要性,會全方位去做準備。學習備孕知識,學習懷孕後的各方面的準備,都是認識到才會引起重視,也會認真去身體力行。因此,懷孕時,對未來的哺乳,餵養都會做全面的準備。一個心理沒準備好的母親,孩子出生後就會產生很多心理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孩子出生後缺乳,調理起來令人很頭痛。

二、生理準備

身體健康,營養充足,孩子出生後乳汁分泌充足,哺乳不會有問題。如果母親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缺乳也是長長出現的。

三、缺乳的調理,主要也是心理調理,還有營養調理。調理的方法主要有中醫推拿針灸按摩法;營養食療法。


家庭健康CEO


產後母乳少,我們需要做的是:



一、早接觸、早吸吮

這是實現母乳餵養的關鍵一步。如果不能做到,媽媽就不能很快下奶。如果寶寶第一次吸吮的是奶瓶,容易產生“乳頭混淆”,更不願意吃母乳。

二、產婦食譜

生完孩子後,如果奶沒通時,不要喝太過油膩的湯,以清淡的蔬菜湯和稀粥為主。當大概三到五天後奶通了,開始喝下奶湯,比如鯽魚湯、花生燉豬腳、牛鼻子湯等等。



三、藉助吸奶器催乳

當媽媽的奶不夠寶寶吃時每次寶寶吃完奶後,用吸奶器刺激乳房,從而分泌出足夠的奶水滿足寶寶生長!


愛讀童書的小靜媽媽


首先還是要讓寶寶多多吸允,其次就是食物的合理補充,我原來也是母乳少,試過不少方法都不理想,湯水啊肉啊吃了不少,全張我身上了,沒做到合理補充,後來朋友介紹了食源調理的老師,跟老師學習後才讓我奶追上來的,現在奶多的吃不完,可以關注我,我給你們說方法。



孫曉妍麻麻


這個不是單方面的原因哦~有可能和我們心情/睡眠/體質/等多方面有關,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哦,

  1. 是否沒有在順產24小時剖腹產48小時及時疏通乳腺,導致漲奶、乳腺不通、吸吮困難?

  2. 是否沒有及時強韌及保護媽媽的乳頭導致乳頭皸裂?

  3. 是否沒有輔助媽媽用正確的哺乳姿勢哺乳導致吸吮不暢?

  4. 是否沒有每次哺乳前為媽媽熱敷乳房?

  5. 是否沒有為媽媽及時糾正乳頭凹陷?

  6. 是否一生產就急於給產婦喝濃湯造成奶水粘膩不易吸吮?(試想一下生完孩子放屁通氣都困難怎麼消化那些高熱量的湯?!時間長了傷了脾胃會大大降低食物轉化成奶水的轉化率)

  7. 是否不科學的照顧寶寶導致吃奶不規律、哭鬧導致媽媽休息不好,影響產奶?(吃不飽寶寶更加哭鬧,形成惡性循環)

  8. 是否直接或者間接埋怨產婦奶水不足、東一個偏方西一個偏方,造成產婦心情抑鬱抑制了奶水?

  9. 是否哺乳後沒有及時幫助媽媽排空乳房導致泌乳素下降奶水減少?

大多數月子裡的媽媽是假性母乳不足,及時科學的調理很快可以追回來,但是時間長了泌乳素真正降下去了就會變成真的母乳不足。

只要家裡能買得起手機就不存在吃的營養不夠奶水不足的問題,千萬不要惡補。與吃什麼相比更重要的是健脾胃!

科學健康的哺乳是不需要靠大量喝湯來維持的,如果你需要喝很多很多湯且體重超重說明身體代謝機制差。

哺乳期的體重一定是在健康體重內浮動10斤左右,過重過輕都對母嬰無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