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中超把注意力放在比狠比凶

2019賽季中超聯賽第3輪比賽在3月31日晚全部結束,令人有些不太理解的是,在中國足協一再強調賽風賽紀、甚至不惜開出重磅罰單的情況下,3輪聯賽結束已經有10張紅牌出現,其中不乏惡意犯規。中超聯賽究竟怎麼了,球員的火氣為什麼這麼大?

今年的中超聯賽首輪比賽就有5張紅牌出現。國腳張琳秡成為新賽季第一個染紅的球員,柏佳駿、金洋洋、楊善平、鄭凱木緊隨其後,5張紅牌數目平了中超首輪紅牌數量的歷史紀錄。

聯賽第二輪,球員的犯規動作有所減少,僅僅是在深圳和天津天海比賽中,糜昊倫在門線前用一個排球動作解圍,最終吃到紅牌,並且被判點球。但到了上週末的第3輪聯賽,紅牌數量再次井噴:武漢卓爾的拉斐爾在和蘇寧隊田依濃的拼搶中,故意一腳把球踢到對手面門,被紅牌罰下;廣州富力老將盧琳2黃變一紅被罰下場;在重慶與深圳隊的比賽中,主裁判共掏出2張紅牌,雙方場上各少一人,變成10人對10人的對抗。

除此之外,在聯賽首輪當中,秦升和孫世林雖然沒有被出示紅牌,但相關動作也很惡劣。大連一方的隊長秦升踢倒河南建業外援多拉多,讓他被救護車抬走。雖然秦升賽後趕到了醫院,當面向多拉多表示歉意,但這位新加盟中超的外援這個賽季基本報銷。孫世林則是與柏佳駿一起,對奧斯卡進行了惡意犯規。

僅僅才3輪比賽,就出現10張紅牌,是自2004年中超聯賽創立至今最多的一年。各地球迷賽後紛紛調侃,中國足協紀律委員會主任王小平恐怕要忙到停不下來了吧。

對於球場紀律,中國足協連續幾年都在強調賽風賽紀,一旦出現惡意犯規,還會追加停賽多場比賽,以警戒球員。各傢俱樂部也不可謂不重視,在球員出現紅牌等惡意犯規動作之後,他們都學會了先行處理,讓球員道歉,並處以停賽、停薪等處罰。比如申花就對柏佳駿和孫世林給予三停處罰,武漢卓爾也讓外援拉斐爾手寫一份道歉信。

然而,球員為何還是控制不住,還是會經常出現惡意犯規呢?這與中超聯賽的整體競技水準,球員的個人能力,特別是腳下技術和傳接球配合的流暢度有一定關係。當大家不是努力地將球傳遞起來,而是放在了比狠、比兇方面,難免技術動作會變形,情緒會失控,進而互相影響。

另外兩項數據統計也能說明這一問題。首先,在2019賽季前的中超、中甲動員大會上,中國足協宣佈了本賽季設立60分鐘淨比賽的目標,中超每輪達標的俱樂部將得到“淨比賽時間60分鐘獎盃”,同時獎勵10萬元。結果,3輪中超比賽結束,24場比賽居然只有2場比賽稍稍超過60分鐘。再分析一下,這兩場比賽都出現在首輪聯賽,第二輪和第三輪沒一場淨比賽時間達到60分鐘。第3輪淨比賽時間最長的比賽為上港客場戰華夏,淨比賽時間為59分11秒。

其次,U23球員的數據很尷尬。這是中國足協推出U23政策的第三年,但U23球員在今年進入了低谷,首發、進球、助攻等數據都不亮眼。深圳隊甚至出現了用U23球員A換下U23球員B,再用U23球員C換下U23球員B的“神操作”,簡直是對U23政策的應付和羞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