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利潤1元 交稅1.2元” 房地產仍是納稅大戶

房地產業一度以“暴利”聞名,但其在稅收、就業等方面的貢獻不可忽視。近年來,隨著平均利潤率下降,“暴利”的說法不再,但其稅收貢獻仍然較大。

根據Wind的數據,2017年,130家A股房企的淨利潤總額為2134億元,同期“支付的各項稅費”指標則達到2628億元。淨利潤與納稅的比例為1:1.23,相當於房企每掙得1元錢利潤,同時也繳納各項稅費1.23元。

同期,66家港股上市的內房企實現淨利潤2501億元,“應交稅金”一項為3658億元,兩者比例為1:1.46。相當於房企每掙得1元錢利潤,應繳納稅金1.46元。

由於會計準則不同,A股和港股房企的納稅統計中,既存在口徑的不一致,也有應交和實交的差別。但兩組數據都反映出,房地產行業的稅賦支出高出同期淨利潤水平。實際上,房地產業對地方財政的貢獻不止於此。

納稅與規模成正比

A股上市房企中,萬科支付的各項稅費最高,為397.6億元,略高出同期的372.1億淨利潤。綠地和保利次之,支付的各項稅費分別為281.6億和269.9億。

港股上市的內房企中,恆大為納稅大戶,“應交稅金”一項達697.0億,其中僅所得稅就支出404.2億。恆大同期的淨利潤為243.7億。碧桂園、中海、華潤、融創等房企的應交稅金同樣不菲。

由於業務類型、產品性質、區域佈局、結算週期等因素不同,房企的稅金和利潤比例有所差別。但總體而言,納稅規模與銷售規模成正比。

如在A股上市的房企中,去年共有25家企業繳納的稅費不足一億元。這些企業大多為規模較小的地方性房企,或因經營問題被帶上“ST”帽子。

在H股上市的房企中,也有6家房企應交稅金不足一億元,主要是規模較小或輕資產公司,如首創矩大、人和商業、合富輝煌、雅生活服務等。

據悉,自房地產業在2016年正式被納入營改增試點後,房地產企業應交的稅種經過合併,總體稅負減輕。但在很多城市,房地產企業仍是納稅大戶。

2018年2月,福建省漳州市的薌城區、龍文區、漳州臺商投資區分別發佈《關於表彰2017年度納稅大戶的決定》,上榜年納稅額超千萬元的148家企業中,房地產企業有58家,佔比達39.2%,納稅超過1億元的房企就有10家。

對於很多城市來說,房地產稅收的多寡,還與市場景氣程度有關。

根據海口市財政局統計,2017年海口市房地產業地方稅收增長近五成,總量穩居各行業之首。原因在於“海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優勢,使房地產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特徵。”

據悉,2017年海口市房地產業實現稅收收入111.7億元,增長46.7%,佔全市稅收收入的30.5%。其中市級留成收入41.1億元,同口徑增長42.3%。

房地產稅改革或存利好

2017年,全國房地產銷售面積接近17億平方米,銷售額超過13萬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受此影響,房地產相關稅收也在攀升。

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4910億元,同比增長14.2%;土地增值稅4911億元,同比增長16.6%;房產稅2604億元,同比增長17.3%;城鎮土地使用稅2360億元,同比增長4.6%。僅有規模相對不大的耕地佔用稅出現同比下滑。

實際上,房地產業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遠不止於稅收一項。土地出讓金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據財政部統計,2017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2059億元,同比增長40.7%,再次刷新歷史記錄。

此外,由於房地產涉及多個上下游產業,對於建築、建材、家裝等行業的帶動作用同樣明顯。如2017年海口市建築業實現稅收收入33.4億元,同比增長10.9%。當年,海口市的工業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小幅增長,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信息傳輸和軟件業等行業稅收均出現下降。

由於房地產業對地方財政和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該現象往往被稱為“房地產財政”或“土地財政”。上海易居研究院將土地財政收入分為兩部分,分別是房地產稅收(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契稅、耕地佔用稅、土地增值稅等五個稅種)收入和土地出讓金。

按照該機構的統計,2017年,上述兩項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為47.7%,較2016年上升7.1個百分點。時隔兩年後,重回45%以上。

上海易居研究院還指出,利用土地換取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還包括: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低價轉讓工業用地進行招商引資,而後享受外資企業帶來的稅收效應;以大拆大建的方式進行城市擴張,享受由城市擴張、土地佔用以及房地產開發帶來的稅收;以土地儲備中心、政府性公司和開發區為載體享受向銀行進行土地抵押融資的收入。

不同城市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程度有所不同,其中,三四線城市因產業聚集程度不足、棚改規模偏大等,被認為依賴性相對較高。

上海易居研究院指出,房地產市場發展週期決定了未來房地產市場難以像過去一樣為地方財政帶來源源不斷且保持增長的收入,房地產市場將轉為存量市場,土地財政不是長久之計。

分析人士5月3日指出,對房地產企業而言,稅負偏重是一直以來較有爭議的話題。目前來看,房企的稅賦比重相對固定,但隨著房地產稅改革的推進,未來房企總體稅賦壓力將有所減輕。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