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食用農產品農殘問題突出,是受工業化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影響嗎?

農村老俗話


農產品的農殘問題跟以下幾點有比較密切的關係:

1.農藥在農產品的種植過程中的大量使用,農民在使用農藥的過程中,對農藥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缺乏專業的指導。

2.沒有嚴格的檢測流程,地裡的蔬菜水果,很多都沒有經過農殘檢測,在不知道農殘是否合格的情況下可以直接進入菜市場銷售。

3.很多農產品種植戶對農藥殘留的嚴重性不是特別瞭解,種植過程中過量和超量使用農藥都很普遍,缺乏專業的培訓和宣傳。

4.很多農產品,特別是蔬菜水果,從地裡到市場銷售的過程中,不需要質量檢驗合格證,沒有經過產品質量檢測就能直接進入市場銷售。


桑竹農場


你好,關於“食用農產品農殘問題突出,是受工業化發展對生態環境破壞影響嗎?”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現在農產品出現農殘主要還是種植戶為了保鮮便於運輸和人們過於要求造成的,例如說人們需要新鮮的蔬菜、又長又直的黃瓜、又紅又大的蘋果、各種果乾等等,這些產品或多或少都有農殘現象。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8bfc0a8d9684d4eaadc041983fa9381\

小鬧鐘的快樂生活


你好,我是仙姐,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我曾經做過蔬菜種植,參加過相關的培訓,所以對於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了解一些,我可以就這個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實際上食用農產品農殘問題和工業化發展並無直接關係,這裡面所說的農殘問題,應該指的是農殘超標問題,在我國,農產品有認證體系,無公害認證、綠色認證和有機認證,其中無公害認證是允許使用化肥和化學農藥,但是不能超標,綠色認證是限量使用,而且檢測標準要高於無公害標準,有機認證是最嚴格的,絕對不允許使用化學農藥和化肥。從2020年起,無公害認證被合格證制度所取締,但是合理使用農藥也是允許的。


根據我的瞭解,農產品種植要想保證品質和產量,絕對不使用農藥是不行的,因此要合理科學地使用農藥。那麼農殘問題是怎麼造成的?我瞭解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直接施用農藥且過量造成汙染

這是由於農藥施用過於頻繁,致使這些農藥不能夠經過植株器官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分解而完全分解,並且也不能隨著新陳代謝生成其他無毒物質,這樣就會致使農作物超出他們自行降解的能力範圍,形成殘留農藥。


2、農藥在上市前沒有完全代謝

一些由於商家被經濟利益所驅使,在農藥還沒有完全被分解的時候,就已進入市場上銷售,這也是造成農藥殘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3、土壤殘留釋放

留在土壤中的農藥沒有被分解掉的就會蓄積在土壤中,隨著農作物的生長而進入農作物體內,最後形成農藥殘留。

4、產品檢測不完善

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還有一部原因是我國目前具有標準的質量檢測服務機構不是很多,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沒有檢測機構;除此之外,藥品檢測所需要的費用非常大,種養殖戶沒有條件去檢測,因此造成大量農藥的殘留。



因此,農藥殘留是由以上幾方面原因造成的,和工業化發展造成生態環境被破壞沒有直接關係,如果說有些關係的話,也是工業化發展使農藥的品種增加了,使用的更多了而己。


另外,根據我的瞭解,農藥殘留較嚴重的蔬菜品種有:韭菜、包菜類、根莖類等,建議如有條件,還是要多食用有機農產品,相對生產過程中對於農藥的控制要嚴格一些,是絕對不允許使用化學農藥的,可以使用生物農藥,而且檢測也要嚴格。

以上是我對你的問題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到你!


仙姐在農村


農產品農殘問題不是簡單的歸結於工業汙染,但是肯定也有關係,農藥的使用無非就是針對經濟作物的病蟲害導致大量的農藥殘留。

經濟作物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病蟲害?

一方面跟氣候環境有關,另一方面是我們農業科學對病蟲害有足夠的認知。這樣才能避免過度使用農藥,科學指導農民使用農藥。還有就是相關科研機構研究相對安全環保的農藥,儘可能減少農藥對土地的汙染,對農產品的汙染。






橙鮮生陳勝斌


我是食為天老林,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農產品的農殘問題是相當突出的。它受工業化發展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有一定的關係,但我認為它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還是農民自已造成的,因為農民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在不太懂技術的情況下大量使用化學肥料及過度使用農藥。是造成農殘的主要原因。這是由我多年來做保鮮蔬菜出口,經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監測中心得出的結論。因為我和蔬菜專業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合作,按照我們要求種出來的蔬菜就沒有這種情況,因為我們有基地追訴體系的。好了,簡單說到這裡。如有不同觀點,大家可以相互討論。謝謝大家。


食為天老林


你好!我是生態大哥,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我本人認為農產品農殘留現象突出跟工業發展還是有一定關係的,就拿工業的三廢來說吧!廢水、廢氣、固定廢棄物如果沒按照國家標準經過特殊處理,將滲透土壤中對自然環境造成汙染甚至失去生態平衡。所以農產品將也會受到影響。但最主要的存在三個方面:⑴農藥生產結構不合理,質量不高,高毒有機磷殺蟲劑所見比重偏大。⑵農民安全合理使用農約意識較低,雖然制定了(農藥安全合理使用標準)等一系列技術規範,但貫徹執行不力,⑶農藥殘留監測不到位。你看!以上就是本人觀點。


生態大哥


是的。工業化影響,不打農藥,幾乎顆粒無收。農民也很無奈,






王么哥


農殘留這個問題,主要就是人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都進入科學技術化。農作物也不離外,生產都是科學簡單,實用化學防控物質依賴性重,除草劑,化肥,高效農藥,幾乎不用有機原生農家肥了,生物防治也不聞不問了,中耕除草也是選擇除草劑等,所以就出現農殘問題。


生態西瓜優然見


農殘問題之所以突出,我們討論了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其主要原因是農業為了增產增收無限制大量的使用農藥製劑,造成的後果食品裡面有大量的農藥殘留,對人體所造成的危害顯而易見。


印跡年輪


現在來講,只怪我們自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ac71f88929642129b967ec124b7d2a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