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站樁,如何才能化繁為簡?

魚魚魚__出沒


欲學練站樁的人,應當知道站樁有高位站樁、中位站樁和低位站樁之分。為了強身健體,練習站樁功可採用高位站樁或中位站樁,低位站樁,一般是習武之人採用的練法。就拿馬步劍指站樁功來說吧,很多以養生為目的人都習練這個樁功,因為此樁功有易學易練、只要不怕吃苦、能持之以恆修練,便會收到很好健身效果的特點,所以,該功受到很多人的熱捧和喜愛。

練習馬步劍指站樁功方法極簡,要求練功者雙腳平行,兩腳間的距離比肩略寬,身體下蹲,大腿與小腿的角度,以膝蓋不超過腳尖為宜。甚至大腿與小腿角度再大點,也可以。注意雙膝要外擺,如此可形成襠圓之勢,以利得氣和氣的順暢運行。雙手無名指和小指彎曲置掌上,雙手大拇指放在無名指上成劍指,往上、往前伸直,與肩成一直線,劍指指向前方,手心衝下,雙臂與肩同寬。保持這一姿勢,混身放鬆,睜眼或垂簾皆可,呼吸自然,意念集中於雙手劍指,直至收功。練此樁功不要求含胸拔背,要求身體放鬆並保持中正,周身不能有僵硬之處。當然,剛開始練此樁功,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做到合乎要求,即便如此,也會收到一定的健身功效。隨著練功時間的推移,就可以達到心靜體松的練功要求,取得越練越好的練功效果。

馬步劍指站樁功法,具有簡單易學、適合自學等特點。只要練此樁者能吃苦,每次站樁能達到二十至三十分鐘,每天早晚各練一次,不超過二至三個月,便可收到較為理想的健身祛病的效果。'由於馬步劍指站樁功法極易掌握。致使不少體格健壯的青年人,對此樁功不屑一顧。可是讓這些楞頭青按要求站此樁僅僅七、八分鐘,便一個個雙腿打哆嗦跟篩糠似的,醜態百出,最後只能老實服輸。

練習馬步劍指站樁功法,得過幾個關口。第一關就是身體高度疲勞關,而且這一關最難受,沒有點毅力,很難挺過這一關。不少身體挺棒的小夥兒子,因毅志力不行,中途打了退堂鼓,叫人殊感可惜。實際上只要你有咬鐵嚼釘般的毅力,挺過了這一關,你就會驚喜地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隨著練功時日的延長,會有越站越想站,越站越舒服的感覺。

實際上馬步劍指站樁之所以剛開始學練,有點困難和難以堅持。一是雙腿馬步站立的姿勢較為消耗體力,二是雙臂往前平伸這個姿勢也極為累人。對於真心想學馬步劍指站樁的人,可以對此法先稍加改動,改劍指前伸為雙手合十於胸,其它姿勢要求不變。但經改頭換面之後的修練,要加意念,練站樁者意想自己身處大自然之中,山川林海、旭日晚霞、日月精華任我所取,歸我所用……注意練功周身要放鬆,輕閉雙目或垂簾。保持上述的姿勢、意念,練二十至三十分鐘。最後雙掌疊放置下丹田處(男左掌在裡,女相反),意想下田三分鐘,將體內外的氣收至下丹田儲存。然後再拍打拍打周身,散一小會步,練功便告完畢。練完功後別的注意事項,參照一般氣功即可,故不在此贅述。

練劍指馬步站樁者,只要能吃苦、肯堅持,每次至少練二十分鐘至半個小時,每天早晚各練一次。如此鍛練,不出兩、三個月,便可收到較為理想的健身祛病的效果,另外,長期修煉劍指馬步站樁,還可以發放較強的外氣,是氣功師鍛練發放外氣的首選樁功。





靜中乾坤大


站樁,一個傳承千年的古老功法。站樁站出了中華養生文化,中華傳統武術的精典精華。站樁它方法簡單,動作單一,對鍛練場地無過高要求,只要空氣清新,室內,室處都可鍛練。不論男女老少都可以用站樁來鍛練身體,由其是近代一些著名的保健養生,醫療專家,生命科學理療大咖創編的保健養生站樁,它是健康身體的保護神,更是普通百姓的曰常鍛練身體的保健口糧。正確得法的用站樁鍛練身體,可以為身體健康提共滿滿的健康的正能量。

站樁。形簡意賅,是一種多方位,眾領域男女老少都適用的一種保健養生方法。站樁的鍛練方法簡單明瞭,它講究的就是一個站字,人人都會的站立姿勢,不論各門派站樁手架的不同,站還是站樁的主導方式。站樁站立姿勢簡單明瞭,手架擺放與自然

呼吸融為一體,它可以讓人的呼吸通暢,(各門眾派有手架的專門的手架姿勢)。站樁站的是人的精氣神,練的是強身健體的正能量。正常人思維活躍,心很難靜下來,用靜止不動的手架站樁很難堅持5分鐘。這就是普通人練站樁認為站樁繁雜的錯誤認知理念。如何破解它,要明白一個道理,站樁練的是人的毅力和恆心的打拼,還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和寬鬆的時間上的支持。站樁練的是自然呼吸下的心靜形松,用意念排除心猿意馬的思維雜念,站樁才能在輕鬆,安靜的閉環下取得鍛練的成功。這就是站樁化繁存簡的最基本要保證的具體鍛練方法。這也是小天使FB對站樁怎樣去繁求簡的回答。歡迎點評。





小天使FB


說一下站樁的陰緊陽松。

因為人是從爬行動物進化的,由於人的後背能夠接受陽光,古人把背部視作陽面,胸腹部稱為陰面。

關於四肢,裡面、後面為陰,外面、前面為陽。

我們把肢體屈肌以及胸腹肌肉稱為陰面,把肢體伸肌以及腰背視作陽面。

站樁的陰緊陽松也是培養丹田力的過程。

腹腔中心(肚臍下一寸多一點)為人體總重心點,俗稱丹田。

人體任何一個部位接受外力,丹田及腰腹部位,均要收緊。

此處鬆緊隨外力大小而同步。人接受外力時,丹田即人體總重心點,一定要緊,由此處之緊輻射或曰帶動兩手、兩腳之緊。由此而延伸,小臂、大臂、軀幹、大腿、小腿之任何點位受力,丹田及腰腹均有本能之緊,不用通過大腦。

在站樁的時候,假借前臂受力,檢查自己腰腹使沒使上勁,使上勁腰腹是鼓的緊的。然後外力減輕或消失,丹田隨之放鬆,如此反覆。

在陰面肌肉拉緊的同時,站樁者的陽面肌肉一律放鬆而舒展。


大成拳黃景文


從健身來說,只要保持身正頸直,不偏不倚。擺一個站式,不在於架勢高低,手的遠近,只要合乎站樁的基本要求,就是那幾個“不”。這個階段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就是去掉渾身的“僵”,讓身體安靜下來。很快就會氣機發動,氣血湧動,基本達標的表現就是四肢能發熱,身體能發熱。

兩腳平鋪於地,與肩同寬,全身很隨意地放鬆下來,雙手在胸前環抱,臀部慢慢地往後靠,如同坐一個高凳,似坐非坐。這樣就站好了。 姿勢擺好了以後,可以前後晃一下,如同在游泳池裡或在齊胸深的溫水中,體會水和人激盪的感覺,幅度不要太大。眼睛似閉非閉,什麼高興想什麼。全身放鬆,但松而不懈,保持一種似尿非尿的感覺。就是短短的3到5分鐘時間,我們的身體會微微發暖,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暖流。手也會發熱發脹,裡面有螞蟻爬的那種感覺,這就是"蟻行感",說明體內氣血的流動已經加快了,效果也就產生了。然後順其自然的站下去就是了,真的很簡單。


綠岑山人


站樁,本來就是最簡單的健身方式,也是高級武功基礎產生的方式,更是能進入理解高級武功能量來源的方式。所以不是繁雜,而是人為搞繁雜了,更有人相信繁雜的,這也是市場的需要吧。

站樁,一切從簡,不要認為有什麼點石成金的捷徑,站樁實為內氣在體內的運作,聚積。體質好的人收穫快點,體質差的人收穫慢點。

要站好樁,沒有那麼多要求,趆從簡趆好,也趆不容易出偏,如果你是健身保健,怎麼能放鬆就怎麼站,時間也沒有要求。如果你想為武功去站,那你就要克苦點,這種克苦也只是站樁時間的克苦,也就是儘量多站,達到自身整體後就可以少站了,這種整體也就是長時間站樁體質轉化的接果,進入這個階段,你對武術會有新的理解。


dtlwx


放鬆站,就當站著休息或睡覺,身上的肉就當時掛在牆上的,自然下垂,或者把自己當做剛洗的衣服用衣架掛著涼曬一樣。


西北老兵7


站樁以舒服為原則,不用考慮太多規矩,就由繁變簡了!


聾一翁周錦池


很簡單,只需要關心姿勢到不到位就行,只要姿勢到位,其他的呼吸,什麼鬆緊,含胸拔背自然就到位。姿勢不到位,那些亂七八糟的要求你壓根就做不到,就算你認為的做到了,那也是錯誤的。那如何算姿勢到位呢,請看圖4-9,我們努力的朝第二幅圖的姿勢去做。雖然一輩子都做不到那樣的姿勢,但只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努力就行。剛開始站的時候你只能答到第一幅圖或第二幅圖的狀態



自然天人合一


這是個好題目。

天底下站樁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名家高手親傳嫡派……等等也不知道還有多少,無不是淵源有自,長袖善舞,但多半是是簡而復繁足上添足之流,玄之又玄訣竅中有竅,估計是一時半會兒繁不可化的簡亦難求了,為什麼?莫問其它,請自輕啟腦洞可也……。薌翁雲“平易近人”,不是誑語,更不是大話,但就是這個程度,也不定是誰都能一聽就懂的,大特麼奇了怪了不是?


醉臥松蔭


站樁的目的是站著入靜同時能強身。最簡單就是往那裡一站,放鬆入靜,調整呼吸或心息相依就可以了。想強身雙腿微微下蹲,練武術的要紮成馬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