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傳說徐渭是鄭板橋痴迷的偶像,現實中他孤傲成疾、用畫畫安放靈魂

徐渭的“熱度”大約源起於一場有關名人名言的討論。袁枚的《隨園詩話》說清代畫家鄭板橋極為推崇徐渭,自命“青藤門下牛馬走”,還將它刻成一枚私印。這枚印沒有出現過,不過人們對於徐渭其人好奇起來。

傳說徐渭是鄭板橋痴迷的偶像,現實中他孤傲成疾、用畫畫安放靈魂

徐渭

徐渭就是徐文長。這個名字在江浙一帶,尤其是浙北,是婦孺皆知的。可是人們記住他,並不是因為他的藝術成就或歷史地位,而是那些與他有關的趣聞。

趣聞談論此人聰慧狡黠,鬥官府、鬥汙吏、鬥地主,替百姓出頭,也時常滑稽無狀、窘態百出。所說的故事到底多少有據可查?人們心知肚明。但是老百姓依舊喜歡年復一年地幫他編著故事。徐文長已經完全被改造成一個極其符合市民審美口味的文化符號了。

傳說徐渭是鄭板橋痴迷的偶像,現實中他孤傲成疾、用畫畫安放靈魂

明 徐渭 《牡丹圖》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徐渭出生在浙江山陰,就是現在的紹興。

這一年是明中葉漫長而壓抑的歷史中極為無趣的一年。號稱吳中四大才子的唐伯虎已經五十一歲了,身體不好,勉力完成了他晚年山水畫裡比較完整的一幅《松濤雲影圖》;這一年距離一代宗師陳洪綬出生還有八年;政治上如果勉強要提一提的話,那就是荒淫無道的正德皇帝駕崩了,國力浸弱卻習以為常。

傳說徐渭是鄭板橋痴迷的偶像,現實中他孤傲成疾、用畫畫安放靈魂

徐渭(1521-1593) 《葡萄圖》 水墨紙本 立軸 96×32.3 cm

紹興被稱為讀書人的故鄉,而民風中又夾雜著一種黑色幽默的愉悅。

徐渭在紹興有一座故宅,叫青藤書屋。青藤書屋的格局是很小的,但是盛名在外。每年有很多外地的藝術家常常專程跑到這裡來看一看,尤其是畫國畫的,瞧一眼那根老藤就熱淚盈眶。徐渭一生清苦,老境更是頹唐,他在自己畫的《墨葡萄圖》裡題過這麼兩句詩:“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

有趣的是,幾年前,他的“另一串葡萄”拍出近四千萬的天價。

傳說徐渭是鄭板橋痴迷的偶像,現實中他孤傲成疾、用畫畫安放靈魂

徐渭 《戲蟾圖》 水墨紙本 立軸49.6×26.5cm

聰慧、清高、同情疾苦、老於世故而又憤世嫉俗。不過徐渭和絕大多數傳統文人究竟還是有很不一樣的地方。

中國古代的文人,首要的身份是士大夫,其次才是文人。對他們來說,做文學家是副業,混仕途才是正業。不幸的是,好些人在官場上沒什麼太大的動靜。可是他們大多有著豐沛的情感和高超的筆法,總能在後人的心頭張羅一些情懷。

傳說徐渭是鄭板橋痴迷的偶像,現實中他孤傲成疾、用畫畫安放靈魂

明 徐渭 《黃甲圖》 紙本墨筆 114.6×29.7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范仲淹去爬岳陽樓,遠眺洞庭碧波千頃、黃昏吞浮,留下兩句憂憂樂樂;王昌齡走了一趟邊塞,面對傾瀉的繁星、遠年的兵冢,也要感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哪怕是鄉間茅屋裡無依無傍的杜甫,在大風之中,仍對他的千萬廣廈念念不忘、大聲疾呼。

這些情緒都想表明,文人對於國家是有作為的,文人對於國事是可以作為的。後人酷愛這類情緒,只是他們不大明白,廟堂之憂固然動人,但是離開了廟堂,剝去了朝服,情緒也僅僅只能是情緒罷了。

傳說徐渭是鄭板橋痴迷的偶像,現實中他孤傲成疾、用畫畫安放靈魂

明 徐渭 《十二墨花詩畫圖卷》 局部 紙本水墨 原作尺寸32.8×544釐米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而徐渭則是一個純粹的文人了。他不搞也沒有機會搞政治,因此正確與否無關痛癢。這麼一來也好,樸素的青衫、家常的草鞋可以走一走泥巴小路。他所獲得的是作為底層文人更真實的生命體驗。

歷史上真實的徐渭的確不很可愛。他恃才傲顧,孤芳自賞,也沒什麼朋友;他有精神病,他自殘,他發病的時候還把他老婆給殺了。可是那又怎樣?他是天才,不世出的天才。天才之所以被稱為天才就是因為其出位的生命強度,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觀察和理解有超越常人數倍乃至十數倍的感知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