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覺得中超未來10年會全面放開外援數量限制嗎?

滯留在廣州的湖北人


應該不會開放,一是外援太多本土球員得不到上場機會,不利於球員的成長,二是中超俱樂部的收入太低,無法負擔過多球星的合同,來做一個對比。

中超每年電視轉播分成最高的俱樂部大約可以收入6000萬人民幣(762萬歐元)左右,而贊助和門票都極低,每一家中超俱樂部基本都是赤字經營。

再看看五大聯賽花錢如流水的俱樂部他們的收入來源:

1.廣告贊助

如圖可以看出,在歐洲,僅胸前廣告就會給俱樂部帶來每年數千萬歐元的收入。(中超俱樂部全年收入可能都沒有人家一個胸前廣告贊助多)

而形如衣袖贊助也往往在千萬左右,更不要提像妮維雅這樣直接簽約作為皇馬官方用品的廣告費。

而像阿迪達斯這樣的大型體育品牌,每年贊助皇馬1億歐元(這才叫有錢)。

像什麼曼城、巴黎聖日耳曼,他們的金主(老闆)是中東石油大戶,每年注資幾億歐元以打出自己的名聲很正常的事。

2.電視轉播分成

首先看英超(2016-17賽季):

可以看到2016-17賽季中萊斯特城電視轉播分成達到7600萬英鎊,接近C羅轉會皇馬的費用。

再看西甲:

巴薩皇馬兩大豪門的西甲轉播收入全部突破1.4億歐元(中超的二十倍),馬競等新生豪門也接近1億歐元,而其他俱樂部也統統保持在5千萬歐元左右。

這還只是各大聯賽,再看歐冠,數據顯示皇馬巴薩尤文三大歐冠勁旅在過去十年裡,在歐冠中奪得了共計超過13億歐元(三傢俱樂部每家分得4億5千萬歐元左右)的分成,這主要來自於歐冠電視直播費用和歐冠獎金。

總計:

可能一大串數字大家看的頭暈,那麼一家五大聯賽豪門一年能賺多少錢呢?

巴塞羅那預計2018年年收入有望突破10億歐元大關。

也正是這種巨大差距,收入遠低於支出的情況下,任何一家中超俱樂部都不可能大幅度引入知名外援,這樣聯賽知名度也無法提升,仍然只能保持極低的盈利模式。





極限1080


我覺得不會。國人一直希望有球員能登陸歐洲五大聯賽,但現實很殘酷,即使是頂峰時期,也只有楊晨、鄭智、孫繼海等人,現在只有武磊一人,而能進入五大聯賽多半還是靠中資運作,在加上歐洲俱樂部希望通過此舉吸引中國球迷,開拓中國市場,純足球考慮,恐怕沒有中國球員能在五大聯賽中游及以上球隊立足。但如果開放外援限制,一方面可以提升聯賽精彩程度,吸引球迷走入球場,繁榮球市。其二,可以使國內球員在和高水平對抗中學習吸收,提高自身水平。三者可以提高競爭,以往國內球員總人數偏少,踢好踢壞總能有一席之地,開放外援後,外援多了,那留給國內球員的位置必然減少,球隊挑選餘地多了,那些水平差的,不思進取的,混日子的將會無球可踢,或去低級聯賽效力,而留下的一定是那些訓練認真刻苦,那一定水平的球員。如果一支球隊可以引進8到10名外援,上場5人,那對於剩下的五名國內球員來說,這和去歐洲踢球差距不大,而且不用遠赴歐洲,連國家隊踢個熱身賽,招不招回都要網上吵半年。雖然短時間不會明顯提高國家隊水平,但至少讓球市繁榮,讓球迷們可以每週到球場現場觀看到那些過往只能在深夜電視上看見的歐美巨星的風釆。


飛與遠方


一個國家的足球職業聯賽從根本上來講還是要服務於國家的足球發展,中超聯賽也不例外。中超聯賽的發展不僅要考慮到聯賽競技水平的提高,精彩程度的提高,聯賽吸引力的提高,還要兼顧促進中國足球整體水平的提高,所以未來10年全面放開外援數量限制的可能性不大。
新賽季中超聯賽對於外援政策做了調整,目前是單賽季註冊六人報名
五人上場四人,這個外援政策已經是非常寬鬆了。即使與韓國的K聯賽、日本的J聯賽相比,也並不保守。

聯賽競技水平的提高,比賽精彩程度的提高不僅與外援有關,還與比賽場地、直播設施、比賽裁判等有很大關係。

相比增加外援人數,中超聯賽更應該加強的是裁判的執法水平,更應該努力的是如何增加聯賽的淨比賽時間,更應該改善的是如何實現鼓勵進攻、減少“臥草”現象等。
客觀的評價,目前中超聯賽單場外援報五上四已經是非常符合中超各球隊經濟承受能力的政策了,也比較符合中國足球目前的發展水平,全面放開外援限制並不切合實際。


中超快評


中國足球的事情特別是男足,不能按常理判斷。例如2002年我們打進世界盃,大家都以為是中國足壇邁步世界的起點,誰知卻是絕唱。

只要中超還在足協這個不確定因素的領導下,中超的未來就不好判斷,每一任足協領導上臺都是四到八年,都是推翻前任大幹一翻,然後發現什麼:叉腰肌,學巴西,學歐洲,全是扯蛋!然後又推倒重來。。。現在是歸化,不知明天會是什麼。

中超未來十年實現外援不限制,排除足協因素,還有兩個方面因素決定:一中國經濟繼續高速發展,特別是房地產,例如:恆大。二是廣大球迷的民族排外性有多強,估計有很多球迷會不同意不限制外援,原因是對國足不利。





剛剛說段子


這樣看這十年中國足球的發展情況,如果依然向現在這樣不重視青訓,還大搞金元足球,足球人才斷檔不說,整體水平也很難有質的提高,十年後就不可能放開更多的外援名額,國內球員還是在政策的保護下佔有出場明額。另一種可能就是中國足球十年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球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在與國際球員的爭奪中能夠得到一席之地,我相信足協會開房更多的外援名額,從而促進良性競爭。個人認為出現第二張情況的可能性不大,畢竟每項運動的發展都有它的規律,優秀的球員也不是短時間就能培養出來的。


愛體育的胖子


中超未來10年會全面放開外援數量限制嗎?對於這個問題本人的觀點是:未來10年中超不會全面開放外援數量限制。

前言:一代領導一代新政,中超發展的怎麼多年關於外援的政策可謂是變化無常。不過其實中超發展的這數十年來關於外援的政策變化都是大同小異的。對於外援的數量的使用政策方面足協從未大規模允許過。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些年來中超在使用外援上政策的調整。

1994年,中國職業聯賽元年,中國足協規定,每支球隊可以引進三名外援,三人可以同時出場,且沒有位置限制。這個政策一直延續到2000賽季,2001賽季外援政策發生變化。由於本土門將越來越少,為了給他們更多的機會,中國足協規定,從2001賽季開始,各支球隊禁止引進外籍門將,這一政策一直延續至今。

2001-2003賽季,外援人數也有所變化,每個隊可以同時註冊四名外援,且都可以進入18人大名單中,但上場人數依舊為三人。

2004賽季中超元年,中國足協再次改變了外援的人數,每支中超球隊註冊人數縮減至三人,18人大名單中也可以報名三名外援,但只有兩人可以同時出場。2005賽季,中國足協再次縮減了外援人數,比起以往更加苛刻。雖然各支球隊依舊可以註冊三名外援,但只有兩人可以同時進入18人大名單。一個賽季後,2006賽季,中國足協又將外援改回了註冊三人,進入大名單三人,上場兩人的政策。

2007和2008賽季,中超足協再次增加了外援註冊的名額,每支中超球隊可以註冊四名外援,且可以同時進入18人大名單,同時出場的人數依舊為三人。

2009賽季,隨著亞冠再次改制,中國足協將中超的外援政策與亞冠接軌。每支球隊可以同時註冊五名外援,但其中至少要包括一名在亞足聯註冊國家的外援,且五人都可以進入18人大名單,四人可同時出場(其中至少要包括一名在亞足聯註冊國家的外援)。這一政策成為在中國頂級聯賽使用最長的外援政策,整整有8年,一直持續到2016賽季。


2017賽季,時隔八個賽季,中國足協再次調整了外援政策,每支球隊依舊可以註冊五名外援,不再對亞洲外援和非亞洲外援進行限制。但只有三名外援可以進入18人大名單,並且出場人數最多也就是三人。

2018賽季,外援人數再次受到限制,每場比賽進入18人大名單和出場人數依舊都還是三人,但註冊人數從五人調整至四人,且依舊不再對亞外和非亞外進行限制。

2020賽季則是對外援更大的寬鬆允許註冊6名外援報名5名外援上場4名外援。


總的來說中超在外援政策上變來變去其實也沒有大幅度增加人員,在19賽季上也就是增加了個外援輪換政策。也一次報名大名單允許帶上四名外援,根據場上情況可以替換一名。

那麼中超聯賽注入外援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

外援顧名思義就是非本土球員,他們的競技能力要在本土球員之上,加盟球隊能夠提高球隊的作戰能力。擁有了外援後,俱樂部實力可以得到提高甚至可以與亞洲優秀的俱樂部抗衡。

擁有優秀的外援可以帶動本土球員們的競技能力。外援們的實力本來就是在本土球員之上的,有這些外援在球隊當中的話,本土球員可以直觀的學習他們的技術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僅如此,當本土球員長期和優秀的外援同臺競技後,本土球員不論是心理層次上還是競技水平上都得到提升。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擁有高水平的外援加盟中超能夠提高外界關注度,打響中超品牌。像保利尼奧這樣從熱刺來又中途加盟巴薩再回歸中超的可謂是吸引了多少媒體關注,還有小馬哥、扎哈維等球員不缺乏關注度。就連上海申花的伊哈洛現在再度迴歸英超加盟曼聯也是受到廣泛關注,外界媒體不得不重新評估一下中超。

不過凡是有利就有弊,外援加盟中超固然能夠提高俱樂部的水平增加外界的關注度但是也是存在弊端的。

本土球員過分依賴外援,國足水平提不高

正所謂聯賽始終還是要服務於國家隊。不過如今我們的本土球員似乎犯了一個毛病那就是在俱樂部生龍活虎,一進入國家隊就是病如貓。一方面是受到金元足球的影響下,他們出工不出力,另一面其實是他們真的有心無力。在俱樂部高水平的外援包辦了一切,由組織到進攻再到破門都是外援們負責,內援就是充當輔助角色。不過迴歸國家隊後他們當主角了,那踢球的場面可謂是慘不忍睹。因此我們這些年來國足水平越來越下滑嚴重。


增加外援數量就會壓縮內援生存空間

之前已經說到了本土球員過分依賴外援,以至於在國家隊表現不佳。如果一旦增加外援數量的話,土豪球隊可以隨意買入大量外援,那麼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簡直就是不斷被縮小。那麼這是足協最不願意看到的,儘管多外援加盟中超觀賞性會得到提升,但是始終不利於國足的水平發展。而且現在足協也是想法設法讓年輕人在中超聯賽中可以得到更多的比賽時間,例如過去施行的U23政策,還有現在不限制U21球員轉會以及規定球隊又要幾名梯隊培養的球員都是為了提高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和競技水平以便於為國家隊服務。


全面放開外援數量,平民俱樂部根本負擔不起

今年中超轉播權各個球隊分紅大概是6000萬人民幣(約746萬歐元),其實這樣的收入對於球隊來說並不高,而且因為受足協一些政策影響俱樂部指望靠分紅、贊助商和門票收入其實遠遠不能填補自己的支出,也就是說很多俱樂部都是處於虧損狀態。如果一旦全面開放了外援數量限制,一些大財團可以隨意買人,但是平民俱樂部可花不起那麼多錢,花不起那麼多錢就意味著沒有競爭力,沒有競爭力就得淘汰。這樣一來中超的格局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足協不可能希望看到這樣。

總結

未來十年中超不可能全面開放外援數量政策,因為這是憋大於利的。全面開放外援政策既不利於國足水平的提升也不利於中超格局的平衡。


無理侃球


我覺得不會,畢竟中超引援只是為了增強目前俱樂部的排名以及競技能力,並不想用外援來替代中國隊員外援,只不過是我們向更強的足球的一種過渡,如果全部放開外援的話,那麼,中國內地本土的運動員則沒有施展的空間,就更不要說去發揮,中超比賽的意義就是訓練和鍛鍊本土的運動員,提升足球的影響力,而不是一味的去靠引進外援來帶來利益,這並不是我們想看到的,足球是從中國發源,由英國發揚光大,但是我們並沒有看到我們對於足球的重視,所以一定的外援能夠使我們的相互學習,相互激勵鬥志,以此來提升本土球員的戰鬥力,以及競技水平來更好地為國爭光



小李子談體育


不會,本身就要限制,中超投資大,收益少,很多俱樂部都是大投入,低迴報,如果不限制,那麼大的俱樂部高薪引入外援,小俱樂部都沒辦法支撐,到時候肯定一片混亂


農村波仔


放不放開要看中超能不能脫離足協!如果象現在這樣估計不可能放開!等中超公司有全部話語權時就快放開外援不受限制了!


70厚道叔


目前的中國足球就是一出鬧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