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科學家如何尋找戰“疫”之“核”新方法?

科學家如何尋找戰“疫”之“核”新方法?

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杜燕)“基礎研究、科學研究需要長期堅持,這樣在遇到突發情況時才有可能很快拿出解決方案。”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對此體會尤為深刻。

病毒不計其數且長久存在。時至今日,人類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但人們對於病毒的認識依然有限。

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最新一批科研成果在短期內能應用於戰“疫”,大都基於十多年堅持不懈的科研努力。

清華大學教授王喆垚和團隊攻堅低成本、基於紅外焦平面芯片的熱像儀技術十年之久,“立項時是解決有和無的問題。”他指出,如今思考的是如何通過技術革新降低成本,將這種大範圍、無接觸測溫的技術推向廣泛應用。

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王新泉課題組和醫學院張林琦課題組在新發與再發病毒感染的分子機制、中和抗體篩選和鑑定、疫苗開發等領域開展合作近十年,最新準確定位出新冠病毒RBD和受體ACE2的相互作用位點,對藥物開發以及疫苗設計有很大幫助。

“一方面是興趣,另一方面個人認為冠狀病毒一直有可能對人類造成很多健康威脅。”王新泉已研究冠狀病毒有8年之久,他說,知識、技術積累得越多,應對新病毒的準備就會越強,就不至於措手不及。

要避免措手不及,清華大學教授張林琦認為,要“主動出擊,主動應對”:首先要提高防控和風險意識,其次要健全相應機制和資金配套,再次要確保人才跟進。

作為中國一流大學,清華大學有著人才、學科等多方面優勢。身為副校長的尤政指出,避免遇到新問題措手不及,解決科技攻關“卡脖子”問題,需要建立“1+N”的體制機制,即一個人搞基礎研究,後面要有若干的支持。“不能讓研究成果停留在寫文章階段,而是要‘寫在大地上’真正落地。”

他談到,針對此次疫情,學校建立了一支科技攻關突擊隊,並設立專項基金,未來三年擬投入1.5億元(人民幣,下同),今年首期投入5000萬元,提升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能力,也助力中國提升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水平。

應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挑戰,需要果斷、及時的舉措,需要科技的支撐。

尤政表示,最近正在結合國家戰略需求,對相關學科結構和科研攻關進行長遠佈局。一方面為基礎科學研究創造良好的創新生態,讓科學家尤其是青年人安心做研究,“不要為經費發愁,不要為待遇發愁,不要為資源發愁”;另一方面,針對國家戰略核心技術和國際科技前沿問題組織團隊進行長期攻關。

坐擁上百家科研院所的北京市,六年來加速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出2020年要初步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其中,教育主管部門積極行動。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於2012年在北京高校建設了13個北京實驗室,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用設備、生物醫藥材料等“高精尖”產業領域。七年多來,實驗室累計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200餘項,科研總經費達25億元;2015年起至今,建設了22個北京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在5年建設週期內,每年給予每個中心5000萬(人文社科類)或1億元(理工類)的經費額度。

要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產品”,在王新泉看來,讓科研人員甘願“坐冷板凳”,堅持某一方面的研究,這個非常重要。他說,團隊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篩選能夠阻止新冠病毒和受體結合的抗體或者小分子藥物,這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需要更多科學家不斷的努力。(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