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對對聯講究的是平仄,讀起來才有抑揚頓挫,你怎麼看呢?

獨秀峰1號


這個問題可以這樣來理解,對聯也有叫楹聯的,在過去主要還是貼在各種門上的喜慶之聯,或者是遇到了白事貼在門上的祭奠之聯。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奇葩,有著對聯的本身固定的要求,所以說對聯也是一種很高雅的藝術。特別是對聯在今日頭條上十分的熱鬧,我也很喜歡對聯,對於對聯的要求略知一二,在這說來看看。

第一,對聯為什麼這麼美?因為那是有平仄要求,才能讀起來有著音韻之美。平仄要求總體上"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必嚴",這是說七字聯。例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個對聯很有名氣了,上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就"(平)仄平平仄仄平",所以說此聯讀起來就朗朗上口。由於有一三五不管之說,對聯的第二句頭一個字可平可仄都是可以的。但是對聯中的"山、路、為"和對句中的"海、涯、作"是十分嚴格的,平仄平對仗仄平仄這是個鐵律,不能變動。

第二,對聯的起句,也就是常說的上聯最後的一個字,一般情況下都是仄尾,而對句也就是下聯的最後一個字,一般都是平收。這是指常規的對聯,當然特殊的對聯也有不講究這些的,但是那樣的對聯極少。舉個例子吧,作生意的門上常貼"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上聯的收尾字"海"是仄音,而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江"是平聲,這個聯就代表了對聯的規則。

第三,在出聯或對聯的時候能夠遵守以上的規則,就不會出現對聯的失替或者是失律了。至於在對聯的意境上有些好的發揮,那就全憑個人的藝術造詣了。今日頭條裡有很多的對聯高手,所以在這個平臺裡對聯經久不衰,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謝謝悟空問答平臺!謝謝大家對我的鼓勵支持!





封護勝463


對聯,是一種韻文,它要求具有音樂美。要做到這一點,一是要調好平仄,使全聯平仄和諧。所謂平仄和諧,就是要求上下聯相應處的詞要平仄相對,一聯之內要平仄交替。對聯要講究聲律,所謂聲,指的是聲調,主要是指平仄而言。所謂律,指的是平仄分佈的規律。要把對聯作好,必須懂得聲律方面的基本知識。

所謂平仄,乃是漢字聲調的兩大類型。古代漢語的四聲是平、上、去、入。上、去、入合稱仄聲。現代漢語普通話裡沒有入聲,四聲是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仍分為平仄兩大類:即陰平、陽平為平聲,上、去為仄聲。但陰平、陽平中有一些是從入聲演變過來的。所謂平聲,就是不升不降很平坦的音;仄聲與平聲相反,是傾側不平的意思。平仄聲的區別,簡單地說,平聲較仄聲為長,而且始終能保持其強度不變;而仄聲剛好與此相反。我們作對聯,可用現代漢語普通話裡的平仄聲字去調配平仄。

為什麼上下聯相對應的詞要平仄相對,一聯之內要平仄交替呢?就是為了使聯語的節奏鮮明和諧、悅耳動聽。平聲和仄聲既是相互對立的兩大類型,所以有意識地讓這對立的兩大類型聲調在聯語中交替錯綜出現,就能使用聲調有規則地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造成迴環起伏的旋律,收到相反相成的藝術效果。請看一例:江山無限好 平平平仄仄 祖國萬年春 仄仄仄平平


楊柳145822138


對聯是中文特有的文學體裁,其他任何文字語言中都沒有對聯,對聯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逐漸確立了一系列基本規則。

對聯首先要確保對仗,而對仗有六個基本要求,即“六相”: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

作為對仗的一種特殊形式,對聯有以下基本要求:(1)字數、句數相等;(2)平仄相對、上聯以仄聲收尾、下聯以平聲收尾;(3)意思相對或相反;(4)出句和對句的字不得重複。這幾個要求必須全部滿足,否則不能稱之為對聯。

對聯的出句要求平平仄仄兩兩交替,不能出現孤平或孤仄;不能出現三平尾或三仄尾;二四六處交替(七字聯為例)。與韻律詩類似,有些位置的字可平可仄。

對句則根據出句情況,如出句為標準韻律,對對句也應採用標準韻律;如出律的上聯,則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必須要平仄相對。


零點拾韻


對聯也叫楹聯,純潔貼的叫春聯,悼念用的叫輓聯,詩歌裡面成對聯寫作的方法叫對仗。

對聯的寫法大體來源於近體詩,也就是律詩,當然,對聯的字數是不限的,其它區別多少有點。二者最大的相同點在於,對聯和詩歌中的對仗詩句都講究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二者平仄關係最嚴格的地方就在這。

當然,平仄只是其中一方面,字句的意思也也得相對應,一般來說,對聯是意思相近的對仗,或者相反的對仗,總的來說都相關。這個是正常的對聯,還有一種遊戲的對聯,叫無情對,或者叫絕情對,比如:堂前花始放,閣下李先生。這個對聯非常工整,但是意思南轅北轍。

以上寫法都是古代對聯的正規寫法,現在因為白話文的普及,很少有人專業去練習寫作對聯。加上商業化的需要,對聯用得多的春節期間,賣的很多所謂對聯都是一些吉祥話,用嚴格的對聯寫作方法來看是不成立的。但是這樣的問題沒法深究,買賣買賣在於雙方自願,而且也沒有人去注意這些細節,即便發現了也是一笑二過。

因此,您若是想專業學習對聯創作的話,可以關注我,私信互動。若只是瞭解的話就無所謂了!





飛雲冉冉


對對聯也講究對偶對仗詞性相對,講究有意境,講究言詞達意。如果僅有平仄相對,即使字字相對也索然無味。現在是處於突飛猛進的高速發展的時代,有多少人有空閒暇每天沉浸在尋尋覓覓字詞的平仄之中,又有多少人能熟記住多如牛毛的漢字的每個字的平仄呢?還是各遂所願、雙管齊下、爭輝鬥豔。


士心湘人


對對聯,一是講究對仗工整,二是講究平仄。

講究對仗工整,主要是指字數,詞性,結構等,上下聯一定要呼應對等。在這裡,主要講一下,對對聯,只有講究平仄,才能保證韻律,才能出現一種抑揚頓挫的美。

我們在唱歌,唱戲曲時,大家都知道,一定要講究字正腔圓,如果一個腔調唱下來,能好聽嗎?這裡的“字正”,就是我們在對對聯時,一定要講究上下聯的字數,詞性,結構等,對仗工整;這裡的“腔圓”,就是指音調,音律,就是指我們在對對聯時,一定要講究平仄,講究韻律,才能保證旋律優美,才能產生抑揚頓挫的效果。


大樹天音


我主張平仄大體對稱,完全工整當然最好,但若因平仄傷了意,就得不償失了。有首古詩,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二十個字,出現兩個山,兩個春字,若對聯下聯出現與上聯相同的字,是不允許的。但這首名詩為了達意,重複用了二個字,可見詩人更注重意,而不拘泥用字的重複。既然用字就可以打破規則,平仄也可因意而靈活運用。


三人行97497


對聯講究平仄是古理。從春聯的問世,就是以平仄為格律的,就應該繼承發揚中華民族之文化精神。時間進入21世紀,新生事物應運而生,網絡信息進入每一個人的生活,年輕人追求時尚,對聯映入眼球,很多人試對,這就需要鼓勵,參與,學習,提高。為使新青代追求時尚,參與其中,對春聯的要求也應推陳出新,百花齊放。既平仄對整,又不拘一格,只要內容清新高雅,正能量,也應鼓勵。使中華民族的這一古老文化發揚光大,孕育出新舊體之作。


生石花637


大部分人是在學習,有時對的不太好可以理解,都在慢慢提高。

如果就只是那麼幾個行家裡手在對,那還有什麼意思呢?重在參於共同提高。

順便說一下,有人在出聯時放著難聽的音樂,練著歪歪扭扭的書法,影響著人們思路,就不太好了吧?要展示你漂亮的書法,請換個場合,好嗎?


用戶4600064940


對聯,對聯,最講究的就是上下聯平仄相對,讀起來確實有抑揚頓挫之美。但還有對仗,就是上下聯的同位置的字,詞句也要求相對,也就是對仗。這樣不但能增加韻律感還能加強鏗鏘之力,讀起來更有氣勢。而且一對好聯,更要求有現實或者歷史意義,富有一定的趣味和哲理。所以說,對聯在意義和意境上更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多讀書,特別是多讀一些詩詞韻律方面的書籍和歷史文學著作,以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多看多練,對作詩對對,會很有益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