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評價斯大林?

用戶2387769427757079


斯大林在1953年去世,距離現在已經60餘年了。對於他的歷史評價,俄羅斯國內、原來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以及西方歐美國家,都是不一樣的。而近年來俄羅斯國內似乎又開始懷念起了曾經的斯大林時代。我這篇回答,主要來談談目前俄羅斯國內尤其是學界對斯大林的評價吧。主要來看看斯大林時期的一些舉措。

1、斯大林體制

俄羅斯學界多將其視為極權主義的政治制度,這當然是毫無疑問的,極權主義制度有對社會實行絕對和全面的監督、極度的中央集權、壓制異己思想等特徵,斯大林體制的建立不能簡單歸咎於斯大林一個人的責任,它包含有俄羅斯傳統和革命後果方面的因素。但是其優勢也非常明顯,在那個冷戰剛剛開始的時代,該體制極大的團結了全蘇聯的力量,保證了在與美國的競爭中不處於劣勢,應該說這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2、蘇聯的工業化

大多數俄羅斯歷史學家認為,蘇聯工業化存在客觀上的要求,是為蘇聯整個經濟、社會和文化的落後狀況所需要的。尤其是新經濟政策的框架內實行加速工業化的方針,是可行的,但斯大林卻中斷了新經濟政策,實行了消極後果較大的加速工業化方針。這一方針引起輕重工業、工農業嚴重失衡,當然,即使褒貶不一,但斯大林時期工業化還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3、蘇聯的農業化

俄羅斯大多數史學家對使用強制、暴力手段實行集體化,消滅富農的政策,是完全否定的。他們認為,集體化的完成使蘇聯社會變成兩極化,一邊是官僚支配著國家的集體農莊的財產;一邊是失去基本生產資料的僱傭工人。學者多數是持否定態度的。

4、大清洗

這絕對是斯大林執政生涯的汙點,“大清洗”也為斯大林體制的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據統計蘇聯時代總計有1300萬—1400萬政治迫害的受害者(死的沒死的都算上)。目前俄羅斯89個聯邦主體,幾乎普遍建立了各自地區的政治迫害受難者紀念碑。對此應該予以批判。

5、衛國戰爭

除了戰爭之前和戰爭前期,蘇聯幹了些齷齪的勾當(《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及入侵波蘭)外,蘇聯的衛國戰爭不僅保衛了國家,也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這是斯大林的勝利,更是全體人民的勝利。

對於斯大林的評價,俄羅斯少數的左翼是持總體肯定的,主流的評價依然是譭譽參半。可近年來,俄羅斯人對其的懷念也值得深思。為何有如此的思潮?我覺得有兩點原因:

1、目前俄羅斯的形勢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版圖實際上又退回到了17世紀初的彼得一世時代。它失去了氣候溫暖而又富裕的南方,把俄國人趕入了冰天雪地的寒帶。俄羅斯幾百年打開出海口的努力化為烏有。加上近年飽受外國制裁,經濟滑坡,工業衰敗,一下淪落到了幾乎二流國家的地步。還有社會階層固化、貧富差距巨大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曾經備受期待的普京也不斷遭受反對派的批評(不排除外國勢力干擾)。

2、當政者的需要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曾經向歐美靠攏過一段時間,但無法融入對方,也一直不被對方相信。普京上臺後確立了大國主義。就是以俄羅斯強國主義、大俄羅斯自豪感為中心,高揚俄羅斯的光榮民族傳統,重建它的世界強國地位。在用民族主義鼓舞人心,以期恢復世界強國、大國地位當中,斯大林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就成了可資利用的重要精神資源,而普京本人也似乎有向斯大林學習的傾向,目前他也統治俄羅斯近20年了。

目前俄羅斯需要的是斯大林時期的國民精神,而對於斯大林的執政方式,大家有清醒的認識的,俄羅斯肯定不需要斯大林的執政方式,而需要一個精神強大的國家主義。


黑水布衣


斯大林作為蘇聯的實際統治者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他有卓越的才幹,精神旺盛,堅毅不撥,斯大林個性的突出特點就是殘酷性沒有一毫的同情和憐憫之心,斯大林繼承了列寧的事業,完成了蘇聯社會主義改造,戰勝希特勒,取得了二戰的勝利,毛主席曾對斯大林的評價是“不是在所有問題上犯了錯,斯大林三分錯,七分成績,總起來還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社答1


這個問題讓斯大林非常尷尬。

畢竟1000個讀者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站在不同的立場,對斯大林的評價也必然天差地別,比如曾經受過斯大林打擊的人,必然對他仇恨到咬牙切齒無以復加。

而從今天俄羅斯自上而下對斯大林越來越濃重的懷念來看,斯大林在俄羅斯民眾的眼中是正面的,是英雄,甚至偉人。普京前不久更是將斯大林稱為“俄羅斯國父”。

那麼,這位“俄羅斯國父”,到底該作何評價呢?靜夜史認為應該分以下幾個方面:

1、意志剛強

“斯大林”在俄語中的意思就是“鋼鐵的人”,這個15歲就參加革命的堅強戰士,先後曾被捕7次、流放6次、並從流放地逃出5次。然而即便如此,斯大林也不曾退縮,並最終成為列寧的有力臂膀。

作為鋼鐵一般的領導人,斯大林在1924年列寧去世後,依靠鐵腕意志將蘇聯帶上了工業化的道路。

通過兩個五年計劃,蘇聯僅用10年時間便走完了西方國家數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道路,基本實現了蘇聯的工業化,為其後消滅法西斯主義,將蘇聯送上超級大國神壇打下了堅實基礎。

而斯大林的鋼鐵意志最經典的體現是1941年莫斯科保衛戰。

因為大清洗運動對蘇聯黨政軍系統的巨大沖擊,使蘇聯在面對納粹德國的閃擊時猝不及防,一潰千里。僅僅4個月時間,蘇聯就損失了超過300萬軍隊,失去了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淪陷了超過1/4的人口,武器裝備損失不計其數。到1941年9月底莫斯科保衛戰開始前,蘇聯已經走到了亡國滅種的危難邊緣。

在敵人近在咫尺的情況下,在專列前踱步了許久的斯大林等來了朱可夫的堅守信心,並決定留下來與莫斯科共存亡。

更令世界震驚的是,在莫斯科會戰激戰正酣的11月7日,斯大林如期在紅場上舉行了紀念十月革命勝利24週年的閱兵,極大鼓舞了蘇聯軍民的抗戰士氣,為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可以說,正是因為鋼鐵的斯大林的鋼鐵意志,蘇聯才最終讓德軍在莫斯科城前馬失前蹄,蘇聯避免了亡國滅種的可怕結局。

2、理智務實

作為鞋匠和農奴的兒子,斯大林的出身並不高,但卻也有了理智務實的優良傳統。

能夠成為列寧的左右手之一,本身就說明斯大林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無可挑剔。不過相比於立志掀起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導師列寧,斯大林從來都有著自己的理論。

列寧認為,應當在十月革命後,支持世界各地的大中民族獨立,建立自己的蘇維埃政權,然後和蘇俄一道組成蘇聯,從而實現紅旗插遍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在全球勝利的革命目標。

但斯大林不可置否,特別是1919年參加蘇波戰爭失利,向西歐輸出無產階級革命的努力宣告失敗後,痛定思痛的斯大林意識到:應該先有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然後才能有強大的蘇聯。

1924年,列寧去世,斯大林逐漸成為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開始了拋棄了列寧時期的新經濟政策,開始了大刀闊斧的工業化建設。對於無法通過殖民掠奪進行資本積累的國家,斯大林在全國推行農業集體化,為工業化提供強力支持。

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一躍成為工業強國,1937年經濟實力就達到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3、眼界高遠

作為格魯吉亞人,斯大林卻是“大俄羅斯”主義的忠實擁躉,這種狂熱體現在組成蘇聯的模式時,斯大林一反各加盟國地位平等的常態,採取了俄羅斯優先的原則,即將地位平等的加盟國視為俄羅斯的“省”或者“州”,將蘇聯變成大號的俄羅斯。

此舉是對列寧建立蘇聯初衷的完全背棄,但對於維護蘇聯的“團結”,抵禦國際勢力威脅尤其是德國侵略意義重大,所以今天的俄羅斯民眾,對斯大林的懷念勝過列寧。

雖然背棄了列寧的很多主張,但斯大林將紅旗插遍世界的夢想和列寧是一致的,而且他也一直在努力。不過二戰的爆發,掩蓋了蘇聯無產階級革命輸出的本質,蘇聯也得以藉助戰勝國的身份,對戰敗國進行瘋狂的報復和掠奪。

除了建立了共產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並駕齊驅,一躍成為超級大國的蘇聯,還對其他國家進行了野蠻的掠奪,比如德國的科技人才,幫助蘇聯迅速擁有了原子彈等高精尖科技;德國和日本的工業設備,極大充實了蘇聯的工業化水平。

而除了對人才和工業設備的瘋狂掠奪,斯大林在二戰後期對土地的渴望也無以復加,包括戰勝國東方大國都深受其害。

除了蘇德戰爭前斯大林為建立東方戰線對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羅馬尼亞等國土地的瘋狂掠奪,蘇聯在遠東的擴張也從未停止。1944年,圖瓦共和國即唐努烏梁海“自願”加入俄羅斯聯邦,成為蘇聯的一部分。1945年8月14日,在日本帝國主義宣佈無條件投降的前一天,斯大林和南京國民政府在莫斯科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以法律形式確立了蒙古的分立,至此東方大國北方陷入巨大的威脅中。

按照斯大林對蔣經國的說法,他之所以執意讓蒙古分立,根本原因在於他已經認識到東方大國必然復興,而蘇聯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也將受到致命威脅。

從今天兩國的發展來看,斯大林是對的,但東方大國卻付出了太多。

4、冷酷無情

斯大林的鋼鐵意志,背後是六親不認的冷酷無情。

為鞏固權力,斯大林在列寧去世後,開始了一系列旨在加強個人專制的行動,培養了亞戈達、葉若夫和貝利亞等令蘇聯上下聞風喪膽的恐怖人物。

從1934年開始,蘇聯黨政軍機關開始掀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清洗”運動,無數優秀的精英人才被處決,蘇聯上層經歷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換血。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大清洗運動出現在蘇聯國際形勢始終異常嚴峻,尤其是法西斯勢力抬頭,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危險的大背景下,有著不得不為的緊迫性,但此舉製造了大量的冤假錯案,損失了無數優秀的黨政軍人才,這造成了蘇聯在蘇德戰爭前期一潰千里。

當然,對於斯大林而言,殘存的反對派和列寧時期的老近衛軍被席捲一空,斯大林的威望空前加強,對於蘇德戰爭最後的勝利而言,客觀上也是因禍得福。

而除了加強專制無所不用其極,為儘快強大蘇聯,為後來的反法西斯戰爭以及無產階級革命輸出創造物質條件,斯大林集中所有資源為工業化鋪路開道,即便造成史無前例的大饑荒也在所不惜。

一直以來,蘇聯都在通過出口糧食換取歐洲國家的先進設備,作為歐洲糧倉的烏克蘭,自然責任重大。

但是當荒年出現,糧食生產捉襟見肘時,蘇聯卻反而加大了糧食生產指標,這使得烏克蘭從1932年開始爆發了慘絕人寰的大饑荒,至少造成315萬人死亡,而當時的糧食出口量仍然有所增長。

可以說,蘇聯就是在這樣的冷酷無情的領導人的帶領下,僅用了20多年時間,便從落後的農業國一躍成為強大的超級大國。

5、任人唯庸

人才的黯淡,對於一國的影響絕對是致命的,雖然二戰後蘇聯掠奪了大量外國優秀人才,但斯大林導致的用人制度的腐敗,卻從根本上阻礙了優秀人才的出現,並最終使蘇聯陷入解體的萬劫不復。

為鞏固專制,斯大林需要左膀右臂,而斯大林的用人原則就是“恐懼+權力”,並扶持了一大批文化水平低且心狠手辣的人物。

大清洗運動作為斯大林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也是斯大林用人模式的一次典型體現,通過規模空前的素質逆淘汰,大量優秀人才被徹底埋沒,無德無才之輩迭出不窮。

而斯大林也改變了列寧時期的最低工資制度,擴大了列寧市區的特別食堂制度,蘇聯後期尾大不掉的特權階層,在斯大林時期初具規模,而這種任人唯庸的用人制度,也造成了蘇聯階層的空前固化。如果說蘇聯的崩潰在建立時就能看到端倪,那用人制度的畸形則是最重要的災難。

不過,在斯大林的職業生涯中也留下了知人善任的光輝案例。作為蘇聯的最高領導人以及蘇聯大元帥,斯大林的軍事指揮才能並不突出,1941年8月基輔會戰的慘敗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而難能可貴的是斯大林能夠及時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放心地將軍事指揮權交給朱可夫,這是蘇聯能夠取得莫斯科會戰勝利的重要因素。

概括起來,作為蘇聯的締造者之一,斯大林是蘇聯能夠成功崛起的關鍵因素。但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斯大林的內外政策也成為蘇聯崩潰的重要因素。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斯大林前蘇聯最高蘇維埃中央委員會主席,格魯吉亞人,他同列寧一起參與和領導了俄國十月革命,是繼列寧之後的第二位前蘇聯最高領導人。

斯大林是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列寧在1925年逝世後,斯大林擔起蘇聯的領袖重任,軍人出身的他,剛毅,武斷,果敢,有勇有謀,辦事從不拖泥帶水,在這方面,現任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以上某些方面有相擬之處。斯大林領導蘇維埃共和國期間,最著名是反擊德國法西斯的侵略,當德軍兵臨城下的危急時刻,斯大林主席還專門特殊組織紅場閱兵儀式,蘇聯紅軍以高昂的戰鬥意志接受最高統帥的檢閱,檢閱儀式結束後,蘇聯紅軍及速地投入到保衛莫斯科的戰鬥中,在斯大林領袖的親自指揮下,很快的速度粉碎了德軍的進攻,成功地保衛蘇聯首都莫斯科,取得了世界上第二次反法西斯侵略的偉大勝利。當時我國的抗日戰爭形勢十分嚴峻。

斯大林同志在蘇聯的革命和建設中,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結合運用於蘇聯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在他就任期間,僅僅二十多年間,蘇聯的工業經濟發展較快,特別是重工業生產發展很快,同時注重農業經濟的發展,建立自己的農業體系的發展,走集體農莊合作化的道路,讓蘇聯人民走蘇聯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斯大林英明領導下,蘇聯在當時的國際上除美國之外,蘇聯在世界上名列第二位吧!

歷史不要忘記,當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處於危急時刻,斯大林給予極大的支持和援助,我國許多政治領導人,和軍事將領有不少人都是去蘇聯深造回國參加革命鬥爭,還有許多八路軍和新四軍以及革命烈士的子女,均通過組織輸送去蘇聯保育院學習,如朱德元帥的女兒朱敏,毛主席的兒子岸英,岸青,以及葉劍英,葉挺,陶鑄等的子女均在保育院學習過。

斯大林領袖是中國人民的偉大朋友,這是1953年我國敬愛的領袖毛主席在斯大林七十壽辰專門署文這樣評價的,的確斯大林在領導蘇聯革命和建設作出過不可估量的貢獻,同時給中國革命和建設給予了大量的巨大支持和幫助,當時中國剛從戰爭的焦土中走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可算是一張白紙,真可謂是一窮二白的境地。

當然作為蘇聯最高領袖的斯大林同志,在領導工作中會難免出現一些錯誤和失敗,但是他是人,而不是神,斯大林逝世後,蘇聯有評價他為三七開,三分錯誤,七分成績,總之這世界任何均不會都是完美無缺的人,俗語道"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作為領袖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毛主席曾說過,"一個人犯錯誤是難免的,只要識了錯誤,改了就是一個好同志"。

雖然斯大林同志離開蘇聯這個國家和他親愛的人民,蘇聯的首都莫斯科的紅牆黃瓦仍然依舊,莫斯科廣場閱兵的紅場仍然是當年那樣雄偉壯觀,至今不少人還唱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優美歌曲,蘇聯人民至今懷念著那充滿激情燃燒的崢嶸歲月,深情地懷念前蘇聯人民的偉大領袖斯大林元帥,緬懷他領導蘇聯那段光輝歲月,我國與共和國的同齡人大都知道蘇聯老大哥,他們的領袖叫斯大林元帥!中國共產黨和他的人民不會忘記斯大林元帥給予中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中國人民將永遠緬懷斯大林這位堅強而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這位偉大的國際領袖和朋友!


林海雪原185164327


什麼都用不著說,就二點,一,前幾年俄羅斯公投選舉俄羅斯歷史上最受歡迊的領袖,公投後的排名是亞歷山大帝居首,第二是列寧,第三斯大林,居後的三位,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二,八月中本人去俄羅斯,問起俄國百姓對斯大林,赫魯曉夫,戈氏葉氏的評價,人家是這樣說的,蘇聯百姓沒什麼人反斯大林,對他很敬愛,赫魯曉夫譭譽參半,好事有,壞事不少,戈氏葉氏除了毀掉蘇聯,幾乎沒幹什麼事,差評。我不想說國內人怎麼想,從我們黨來說,馬列主義裡包括了斯大林,他的理論同樣是我們黨的理論基礎,這一點至今沒變。且不論這個吧,斯大林好不好,蘇聯人民最有權說話,那就看看蘇聯人的看法吧。


胖子1367901


🌹斯大林(1878—1953):全稱為: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格魯吉亞人。

📒斯大林:全世界一致認同的唯一偉大軍事家,大元帥。蘇共中央總書記,部長會議主席(總理),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統帥。

📔斯大林:蘇聯偉大的政治家,哲學家,繼承發展豐富了列寧主義。

📒斯大林:協助列寧領導並發展了聯共(布爾什維克),建立蘇聯紅軍,發動了偉大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列寧在1924年病逝,以後29年中,斯大林繼承並發展了列寧的事業,捍衛並鞏固了蘇維埃政權,使蘇聯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斯大林:領導了全世界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第三國際,簡稱“共產國際”。對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和發展,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斯大林:領導蘇聯人民進行了近五年的衛國戰爭,付出了2700萬人犧牲的巨大代價,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其中的“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柏林戰役”等戰役,成為世界戰爭史上的經典戰役。

📒斯大林:二戰中三大巨頭之一,組織並參加了多次國際性重要會議,決策了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及其重大決策。在反擊希特勒的進軍途中,解放了一系列國家。幫助:羅馬尼亞、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後來又出兵中國和朝鮮。在五十年初,形成了以蘇聯為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打破了帝國主義一統世界的獨霸天下,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病逝。在安葬的日子裡,全世界所有無產階級政黨或組織,各國人民,在同一時間,默哀悼念。汽車、輪船鳴笛;人們停止一切娛樂活動。共同向偉大的斯大林致哀!

📒斯大林:不單是俄羅斯人民尊敬的領袖,也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人民敬仰的歷史偉人!





笑看東籬


就像當年鄧爺爺評價偉人一樣,斯大林的功勞是首位,他犯下的錯誤是次要的

斯大林的功勞自不用說

從結論上來,斯大林是一戰後期到二戰時期蘇聯主要的領導人,他大搞集中民主制度,實行五年計劃發展蘇聯工業,勝利的撼衛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政權併成功的將之發揚光大,建立能與美國爭鋒的蘇聯。同時斯大林也是二戰時期盟軍的主要領導人,總的來說,斯大林是一個有作為的馬克思主義者,蘇聯偉大的革命家

當然了,斯大林也犯下了錯誤

為了集權,斯大林大搞鎮壓殺戮,比如蘇聯十七大有表決權和發言權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人被害,這不包括各加盟共和國的黨政負責人。有的學者考證,僅在1936年至1939年,被清洗和被殺害的人數就已經超過100萬,這是不對的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斯大林是蘇聯執政時間最長的最高領導人。全力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革命。使蘇聯成為重工業和軍事大國。眾所周知 斯大林最大的功勞,是領導蘇聯紅軍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與同盟國協力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指導部分國家建立社會主義。

誠然,斯大林所犯的錯誤也是極其嚴重的。對內發動“大清洗”運動,經審批死刑78萬餘人,壓迫流放反動派領導人及人士377萬餘人;樹立個人崇拜。對外發動侵略芬蘭,波蘭戰爭,尤其是與德國瓜分波蘭,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國際交往中,不信守約定,唯利是圖,大肆侵佔他國領土。即使在日本法西斯敗局已定的形勢下,借出兵東北之機,侵佔戰勝國中國的瞎子島。與美國負有“冷戰”同等責任。

歷史是無情的,也是公正的,斯大林的是非功過自會得到評價。



在水一方88367096321


斯大林是不可救藥的人,崇拜他的一位科學家知道了斯大林的所做所謂對斯大林失望而自殺。斯大林殺死了舊的軍隊全體成員殺死了地主富農殺人無數。獨裁統治意見不統一就大動干戈。斯大林支援中國排進來的是舊軍隊士兵,所以,蘇聯軍隊嚴重違紀做了不少惡事,斯大林不但讓舊軍隊人員當炮灰然後還是打開殺戮殺而後快。斯大林名副其實的世界一大暴君。


自由人84173


斯大林,1878年12月出生於格魯吉亞的一個皮鞋匠家庭,是蘇聯執政時間最長(1924-1953年)的最高領導人,對二十世紀的蘇聯和世界影響深遠。

2008年,在俄羅斯國家電視臺舉辦的評選“最偉大的俄羅斯人”活動中,斯大林僅次於涅夫斯基和斯托雷平,高居第三。

斯大林原姓朱加什維利,1913年3月,他發表了《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一文,首次使用了"斯大林"(意思為"鋼鐵的人")這一筆名。

"鋼鐵的人"確實名副其實,在早年參加革命活動時,曾被逮捕7次、流放6次,從流放地逃出5次,但斯大林不曾退縮,最終成為列寧的左膀右臂。因病臉上留下很深的麻子和左臂略短,乃至他多年後在政治局會議上左手總戴一隻厚手套。

1924年,列寧同志去世,此時蘇聯社會主義制度並未真正真正建立,蘇聯千瘡百孔,百廢待興。同時國內外的反動勢力群起攻之,企圖破壞和阻撓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斯大林堅決而果敢地確立了優先發展工業,特別是發展軍事工業的政策。

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僅用10年時間便走完了西方國家數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道路,一躍成為工業強國,1937年經濟實力達到歐洲第一,世界第二,那些曾經看扁俄國的英法德,在蘇聯的光輝下瑟瑟發抖,抱團取暖難以自保。

隨著斯大林地位的牢固和蘇聯建設事業的成績,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已經走火入魔,斯大林為了集權,從1934年開始,蘇聯掀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清洗”運動,11大中央委員會的27人有20人被槍決;15大政治局的7人,僅剩斯大林1人;紅軍有1.5萬人被槍決,包括了5名元帥中的3人、4名一級集團軍級將領中的3人、12名二級集團軍級將領的全部、67名軍長中的60人、199名師長中的136人、397名旅長中的221人。

後人感嘆道,在任何一場戰爭,高級指揮層都沒有遭到過如此慘重的打擊,哪怕全軍覆沒也不至於如此。正是這樣的清洗,以至於在二戰初期,德軍入侵蘇聯,蘇聯連一個像樣的將軍都很難找到,從而導致蘇聯差點亡國。

大清洗後期,斯大林的殺人已經到了隨心所欲的病態程度。對於被清洗的分子,動輒株連九族,家人或者一同被槍斃,或者投入集中營。他曾經一次性下令屠殺掉烏克蘭數百名盲人歌手,理由竟是他覺得這些歌手可能會替富農們在歌曲中叫屈。

關於斯大林槍斃了多少人,學術界一直沒有定論,保守估計在三百萬人以上,蘇聯人口不過兩億,斯大林卻槍斃了三百萬人,死在蘇聯集中營中的冤魂更是不知幾何!

由於殘酷的大清洗,斯大林身邊存活下來的都是一些蠅營狗苟,如履薄冰的溜鬚拍馬之徒,他們得以長久的把持蘇聯政權,這也為蘇聯的解體埋下了最具破壞性的炸彈——無法籠絡人才的政黨是無法生存的。

二戰初期,斯大林因輕信與德國的互不侵犯條約,被德國打個措手不及,一潰千里。短短4個月,蘇聯損失了超過300萬軍隊,失去了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德軍逼近克林姆林宮,緊急關頭最高統帥斯大林決定留下來與莫斯科共存亡。

更令世界震驚的是,在莫斯科會戰激戰正酣的11月7日,斯大林如期在紅場上舉行了紀念十月革命勝利24週年的閱兵,極大鼓舞了蘇聯軍民的抗戰士氣,可以說,正是因為斯大林的鋼鐵意志,蘇聯才避免了亡國滅種的可怕結局。同時斯大林更大貢獻是消滅了納粹這個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邪惡政權,全人類都應為此對感恩戴德。

二戰期間,斯大林為了蘇聯的利益,寸步不讓,最終成為與美國共同主導世界事務的超級大國,同時斯大林抓住英法等歐洲國家衰落的時機,籌劃安排戰後的世界秩序,對那一歷史時期共產主義勢力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擴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東歐東亞12個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斯大林對中國共產黨及毛主席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給予了重要的支持,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社會主義建設及國防建設給予了極大的幫助。

正像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1959年12月21日斯大林80誕辰之際(當時斯大林逝世已經6年)在下院發表演說時說:“對俄羅斯萬幸的是,在她經受艱難考驗的年代裡,領導她的是天才而且堅韌不拔的統帥約·維·斯大林。他是一位傑出的人物,贏得了他所生活的我們這個殘酷時代的敬仰……他接受的是還在使用木犁的俄羅斯,而他留下的卻是裝備了原子武器的俄羅斯。”

斯大林在二戰後期對人才、工業設備、土地的瘋狂掠奪無以復加,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等國深受其害,包括戰勝國東方大國都深受其害。

1945年8月14日,在日本帝國主義宣佈無條件投降的前一天,斯大林和南京國民政府在莫斯科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以法律形式確立了蒙古的分立,按照斯大林對蔣經國的說法,他之所以執意讓蒙古分立,根本原因在於他已經認識到東方大國必然復興,而蘇聯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也將受到致命威脅。

沒有哪個人像斯大林一樣複雜,他殺了無數俄國精英,卻讓無數的沙俄農奴過上了人的生活,他是個空前的獨裁者,卻沒有為自己的家族爭取過任何利益,他的子女都是普通人,他甚至在兒子被德軍俘虜後毅然宣佈兒子是叛徒。他是格魯吉亞人,卻是個大俄羅斯主義者。

斯大林儘管被右派人物抹黑了許多年,但在今天的俄羅斯人民心目中又逐漸變得偉大起來,普京前不久更是將斯大林稱為“俄羅斯國父”,大多數的俄羅斯人又開始懷念斯大林和斯大林時代。

毛主席說:“斯大林不是在所有問題上,而是在一些問題上犯了錯誤,斯大林是三分錯誤,七分成績,總起來還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斯人已去,是非功過,只能任由後人評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