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覺得結婚後和公婆住好還是分開住好?

莫小賤賤


說個真人真事給你聽聽

朋友琳琳和她老公是相親認識的,但是也屬於郎才女貌的那種,老公是項目經理,琳琳也有自己的小店,結婚沒多久就有了第一個女兒,當時兩個人雖然在上班,但是請了一個育兒嫂一起帶孩子,也沒覺得怎樣,後來又懷了二胎,不巧的是琳琳的老公調去外地去負責一個項目,要兩年的時間,平時不忙的時候一週坐高鐵回家一次,忙起來半個月一個月才回家一次,而家裡才換了大房子裝修完沒多久,手裡資金也緊張,琳琳又要看店又要帶兩個孩子,肯定忙不過來,她婆婆就主動要求說來幫她們帶孩子,當時兩個人綜合考慮了一下,就同意了。

從此琳琳戲劇性的生活就開始了。

第一次矛盾爆發是琳琳的公公,因為婆婆在城裡給她們帶孩子,公公還在鄉下看著那幾畝地,家裡不忙的時候公公就上來住幾天,公公上來住琳琳也是很熱情的,全套的睡衣洗浴洗漱用品給準備的好好的,但是她公公不,就喜歡用她的毛巾,開始兩天琳琳不好意思講,自己就換了一條新的,後來又發生了兩次,有一次老公回家琳琳就跟老公說你說說你爸,誰知道不說還好,說了之後公公暴跳如雷,說琳琳嫌棄他,連帶著婆婆就看琳琳也不順眼了。

第二次矛盾爆發的時候,是琳琳的妹妹上門,琳琳的妹妹剛回本地創業,到她們家去,她的婆婆當天做了個炒青菜,端了一晚小鹹菜。其實琳琳的婆婆平時是不買菜的,因為琳琳考慮到她婆婆帶著孩子出門不方便,平時不管再忙,早上都會起早把菜買好送回去,當時看到桌上的菜琳琳以為家裡沒菜了呢,到冰箱一看,裡面魚啊,肉啊,蛋啊,全有。一次兩次的琳琳就在老公面前抱怨了一下,後來琳琳發現婆婆是故意針對她自己妹妹的,因為平時她們兩個甚至她婆婆一個人在家吃飯的時候她婆婆都不會那樣。

第三次矛盾爆發的時候,是因為琳琳的婆婆喜歡打麻將,在小區跟別人打麻將的時候,沒看好孩子,孩子的額頭磕了,琳琳當時很著急,話就說重了,然後婆媳兩個吵起來了,矛盾升級,琳琳一個電話把老公從外地喊回來了,剛開始琳琳老公是站在琳琳這邊的,說回來好好說說他媽媽,讓他媽媽下次注意一點,到家後琳琳老公還專門安慰了琳琳然後去了婆婆房間,誰知道到了婆婆房間回來後,戲劇大變臉來了,不僅指著琳琳不好,還出手打了她。

一次又一次的,琳琳還發現她婆婆特別能裝,和她在一起在家的時候冷口冷臉的,而且只要是她在家的時候,孩子再哭她婆婆也不會伸手去抱,他老公一回家的時候,那簡直是川劇大變臉,對她也好對孩子也好,琳琳這個委屈的,她和老公的感情本來很好,因為婆婆橫插一槓之後,老公每次回家對她也是不冷不熱的。

和婆婆住在一起,到底是減輕自己的負擔還是引狼入室,自己衡量吧。


譚笑瘋聲I


分開住。

我覺得回答問題的人中,只要是女性,就沒有願意跟婆婆一塊住的,除非從小缺乏母愛,希望從婆婆那裡得到,不過這也只是她的一廂情願,婆婆怎麼對她還得另說。

支持分開住並不是說只要是婆婆就是壞的,也有通情達理的婆婆,不過這都得靠運氣,我的親戚行為只有一套房子,婆婆來看孩子只能同住在一個屋下,婆婆鄉下來的,沒有文化,但是卻非常的淳樸溫厚,從來不要求我親戚幹什麼,任勞任怨,愛孩子,我親戚也是性格特別溫和的人,她看婆婆對她和孩子都好,她也願意拿錢孝敬婆婆,所以她從生孩子四年到現在,他們從來沒有耍過一次心眼,拌過一次嘴,我覺得這樣的情況基於兩人脾氣都好,本性善良。

當然有好就有壞,我身邊除了剛剛那一例婆慈媳肖的案例之外再沒有了,剩下的都是明裡暗裡相互較勁的,你看不起我,我也懶得搭理你的那種,這種一般都是婆婆愛子心切,不想讓心肝寶貝受一點委屈,所以要打壓兒媳婦,說到底就是始終把兒媳婦當外人,當兒媳婦覺得自己不被這個家庭接納的時候,她的不安就是奮起,可想而知以後雞飛狗跳的生活了。我覺得婆媳關係中,作為婆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畢竟是他們兩口子以後過一輩子,他們倆的摩擦都不斷,何必要干涉他們,最後只能雞飛蛋打。

我見過很多不明事理的婆婆,一家中,只有兒媳婦是從別家進來的,沒有共同生活的經歷,本身就很難融入,婆婆卻各種看不慣,挑唆兒子整天和兒媳婦打架,這樣的日子可能沒有一個兒媳婦能忍受很久,就算婆婆不是一個愛找是非的人,可是生活習慣不同,摩擦總會產生的,婆婆又是長輩,不好明說,思想觀念本來就差很多,想想一地雞毛。

我朋友的婆婆在家就各種看不慣比她過的好的人,天天說人壞話,甚至指桑罵槐的職責我朋友的親戚,你說這不就是挑事,朋友花大價格買的車釐子自己不捨得吃就給,孩子吃,被婆婆罵的狗血淋頭,說亂花錢,非要自己收起來一點一點給她孫子吃。結果小姑子回孃家,趁我朋友不在家,拿車釐子宴客,看我朋友回家了,偷偷裝了一大袋塞給了小姑子,從那我朋友就再也沒在家看見車釐子。買房必須寫老兩口的名字,要不就哭天喊地說白養了兒子,可是首付也有我朋友的錢呀,這種婆婆總是把兒媳婦當外人,能不離婚完全看孩子面上。

所以,有能力分開住,沒有能力,老公頂著,這時候他必須能給你出頭,要不你們的生活不會太平的。


愛喝汽水鴨


一定分開住

答案是肯定的

為啥????

以我來說吧,,,我和我老婆結婚後剛開始就是和父母一起住,,婚後各種不方便。

1.有時休息睡到中午是想都不用想的,老媽保證比你的鬧鐘還準時叫你起床。

2.媳婦和婆婆總有些代溝的,比如老媽洗衣服要用手洗,,覺得洗衣機洗的不乾淨,老婆一般都是用洗衣機洗,,比如老婆做飯一般做剛夠吃的,,吃不完的就倒掉了,老媽每次做的多,吃不完的留下來第二天吃,第二天吃不完,第三天吃。

3.主要是有時候我夾在中間太難受,維護誰都不行。

後來買房子啦就搬出來啦。

啊,,感覺世界都清淨許多[大笑][大笑]

當然,買的房子離家比較近,,休息就回去串串門,這種感覺或者這個距離我覺得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AAA奔跑的小蝸牛


大家好,我是華老師,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對於結婚後和公婆住好還是分開好,我結合我自身還有周圍朋友的一些經歷,分析有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1、分開住,距離產生美。

婆媳關係是比較難處理的。不管婆媳性格是否能相處的來,保持一定距離,面子上總是可以相處下去的,不管是婆婆還是媳婦都會把自己的一些缺點掩蓋住,留給彼此的都是美好的一面。我朋友家就是這樣,她婆婆住在附近的小區,孩子小的時候,婆婆白天在她家幫她看孩子,等晚上朋友下班後,再回自己的家。現在朋友孩子上小學了,每天早上朋友把孩子送到奶奶家,然後去上班,下午放學奶奶去接回家輔導作業,我朋友他們兩口子下班後去接孩子,順便吃晚飯,然後再回自己家,相處的非常好。相反,我鄰居就是婆媳住在一起,我們在隔壁,經常聽到裡面的吵架聲,有時是夫妻兩個,有時是老太太自己在那罵個不停,無非就是一些洗碗,掃地之類的家務瑣事,年輕人和老年人的一些生活習慣不同,有時彼此看不慣的話,就會出現矛盾,還會影響夫妻感情,那樣雙方都會很鬱悶。

2、分開住,可以給彼此留些私人空間

年輕人和老年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分開住可以更好的為“自己”生活,而不是一直聽公公婆婆的,或者是聽兒子兒媳的。

總之,我的觀點是有條件的話,還是分開住比較好。以上是我分析的幾點原因,供大家參考。






我是華老師


結婚後要不要和公婆一起住?其中涉及到,你和你老公的家庭經濟情況,這部分佔大頭,如果在經濟狀況不允許的情況下,你還要煩惱經濟的問題。

按我個人的真實情況來說,結婚後我是和公婆一起住的。因為老公是獨生子,在遇見我之前是從來沒有和父母有分開住的。遇見我之後,陪我住過幾個月的出租房,他爸媽就想他想得不行。

以上是老公情況背景。

一開始,我因為要不要和他爸媽一起住,發生過爭吵,但是他在其中做了不少調和,讓我不要想太多,說他爸媽很好相處。

在租房的那段日子,老公對於惡劣的出租房環境雖然會不習慣,可是他會努力讓整個房間乾淨整齊起來。在做家務的時候,也會主動去做。發生問題時,不是想著發洩到對方身上,而是放下情緒解決。

我開始覺得他在成長,不會拋下我,而讓我處理繁瑣的關係。

後來領證結婚了,我開始住進和公婆一起住的房子裡。公婆不會私自進入我們的房間,也不會管我們的作息時間。

公公每天起早買早餐,做飯買菜,很好說話。

婆婆還在超市上班,一天就是中午一起吃飯,晚上一起吃飯,和看電視,為人直爽,不會對於你發表的言論作出什麼職責。當然,這是建立在自己的待人處事上面的。

好吧,說那麼多,其實,老公很重要,因為老公愛我,所以公婆愛著老公,所以也愛我,都想家和萬事先。

所以,結婚要不要和公婆一起住?其實,你主要還是要問問你老公,會不會愛你,夠不夠愛你。

願你們都嫁給愛情


芯蕾情感說


我覺得分開住好,一個是因為年齡的差距比較大,很多想法不一致。另一個原因是住一起久了也會有矛盾,我和我老公結婚後一直在外面上班。分開住,每次去公婆那都很客氣的,對我也很好,懷孕後就住一起了,方便照顧我,我才發現真不能住一起,公公婆婆天天吵嘴,吵完就好了那種,我從小生活的環境不是這樣的,爸媽基本上不會吵架,很和諧,突然融入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感覺不適應,我婆婆是那種很強勢的性格,基本上她說的你都要聽那種。我婆婆也很迷信,我是那種一點不信的人,所以時間久了,很多想法不一樣,就產生矛盾,結婚後我覺得還是分開住最好。



異鄉憶


當然是分開住好嘍,老年人與年輕人的思維方式不同。生活方式習慣更是區別很大。在一起生活難免產生這這那那的矛盾。影響一家人的和睦和感情,我覺得即使是分開住也可以選擇雙方相距較近的地方居住,這樣既不會因為距離產生矛盾。還可以和兒女彼此有個照應。何樂而不為呢?我就和我父母分開住的,但是我們兩家只住的很近,我父母的房子和我住的房子緊緊只有一街之隔,雙方有什麼事情都可以照顧過來,我覺得分開住就要這樣,但是有些人與父母分開住離的比較遠,那也不太好,因為一旦父母或者子女發生什麼需要幫助的事情顧及不過來便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所以我的答案是什麼,相信樓主心理已經有數了吧?!祝你幸福哦!



斌斌屋阿斌


我的觀點是結婚後和公婆分開住。

我並不是沒有孝心的人,但盡孝並不一定非得一起住,可以住同一個小區,那怕門對門都沒關係。


年輕人和老人在生活習慣,消費觀念都是不同的,一旦互相有了隔閡,以後相處起來比較難,畢竟婆婆不是媽,自己的媽可以無所顧及,說了也沒有關係。但婆婆就不行,說話做事都要小心謹慎,有時明明是發小孩脾氣,婆婆就以為是發她脾氣,心中有什麼事也只能憋著。自己小口子在家吵吵也無妨,發點小脾氣甚至罵幾句也沒事,但婆婆在肯定不行,罵你老公,婆婆心疼兒子,罵你小孩,婆婆心疼孫子,難啊!

遠香近臭,距離產生美,只要稍於住得有點距離,平時經常看望,每天一個電話這些都不是個事,每天一個屋簷下,同一個鍋吃飯,矛盾總會接踵而至,何必呢!

一些沒有住在一起的婆媳關係普遍比較融洽,也比較客氣,互相之間也會謙讓,婆婆去兒子家是客,兒媳也會把家務事安排好,不要婆婆動手。兒媳去婆婆家也一樣,不要媳婦幫忙,多好的事啊!如果住在一起,根本客氣不起來,有時甚至還會發脾氣,婆媳關係怎能融洽呢!

如果實在經濟條件不允許,可以租房子單過,等條件好點再買房。當然也有住在一起關係很好的婆媳,那些都是聰明的婆婆和兒媳,就算心裡不痛快也會藏起來,那樣會活得很累!


長江後浪推


我覺得需要結合家庭自身情況,不能一刀切。而且隨著父母年紀增長,情況也不一樣。

1.對於剛結婚的新人(還沒有孩子之前)我覺得自己住不和公婆生活在一起比較好,距離的話“一碗湯的距離”這個說法比較好,不要太遠不方便照顧儘量不要住一起,畢竟需要二人世界,婚後本就有一個夫妻之間的磨合如果婚後直接都在一起,很多的不適應會加劇,矛盾會比較多不利於家庭和諧;

2.對於需要公婆幫忙照顧寶寶的雙職工家庭,有條件的話同小區,如果一套住房的話就請公婆代為照顧寶寶,需要住一起。這時候,公婆照顧孩子純屬給咱們幫忙,所以能包容要更加包容,不能包容的要儘量說到明處,不能悶著也不能胡亂發脾氣。公婆沒有幫我們照顧孩子的義務,能讓兒媳婦出去上班,之前應該感激。當然了,老一輩帶孩子會有一些我們看不過去的地方,一定要好好說。心態要好。

3.對於必須照顧公婆身體或者公婆年紀大到不能自理的,也是有條件就同小區,實在不行就一起住。但這時候,也是心態問題。養育父母是必須的,選擇一個人,就選擇了一個家,所以如果必須住一起,那就需要彼此的真誠和足夠的寬容。為夫的更要注意做好“和稀泥”的角色,為妻的是晚輩,該尊就必須尊,但凡事都有度,家庭開明,才能和諧。

4.對於公婆年紀尚青能自理的,還是應該分開居住。距離適當空間適當,才能最美。唇齒相依也有可能不小心的相互傷害,何況是不同環境下不同輩分的人。老人可以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習慣,年輕人也同樣是,這樣需要彼此控制求同存異也會少很多,彼此也不用花太多的精力總在刻意維護上。生活不易,空間是必需品。

綜上,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但不管怎樣,自己的心態最重要,因為改變別人遠沒有改變自己來的容易。不需要逆來順受,只需要相信,快樂要自己爭取自己找尋。


書茶生活


我覺得如果是新婚小兩口的話,還是分開比較好,一是因為新婚燕爾,很多時候還是很不方便的,也容易引起矛盾;二是本來可能生活習慣不同,難免婆媳會有些摩擦,這些都是在所難免的。

但是如果老人年紀大了,我認為住在一起還是有必要的,最起碼多少可以照顧一下老人起居;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懷孕媳婦的話,婆婆也是可以來照顧一下的,初為人母,很多事情是新媽媽不知道、不懂得的,丈夫再好,也不如女人懂得女人。

最好,我想說住一起與不在一起,都是一家人,隔開的是距離,隔不開的是感情。媳婦在某種意義上雖說是後來人,但嫁過來就是自己家裡的人,為人父母,理應對兒媳婦好,好的婆婆都會特別疼兒媳婦,因為疼她就是在疼自己的兒子;而作為媳婦,如果婆婆可能在某些觀念上老舊,但不管怎樣,我覺得出發點可能都是為了你們小兩口好。其實,婆媳矛盾無非雞毛蒜皮,一個懂禮貌的兒媳,和明事理的婆婆在一起才是最契合的。住與不住還不都是一家人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