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一家煮肉四鄰香,七裡之遙聞其味

巴馬香豬 | 一家煮肉四鄰香,七里之遙聞其味


巴馬香源產於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被譽為豬類的“名門貴族”,是一個具有悠久的飼養歷史和穩定的遺傳基因、且品質優良而珍貴稀有的地方小型豬品種。


1995年3月,巴馬被國家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香豬之鄉”之後,巴馬香豬便作為地方特產載入了史冊。


巴馬香豬 | 一家煮肉四鄰香,七里之遙聞其味


巴馬香豬來源於土豬,傳說它是野豬馴化而成,群眾稱之為“冬瓜豬”、“芭蕉豬”或“兩頭烏”。因其骨細皮酥,肉質細嫩,外地人食之甚感鮮香,逐傳名為“香豬”,並於1982年載入《廣西家畜家禽品種志》時正式命名為“巴馬香豬”


巴馬香豬 | 一家煮肉四鄰香,七里之遙聞其味


巴馬香豬性野早熟,外貌清秀,體型矮、小、短、圓;飼養粗放,適應性和抗病能力強;成年最大個體45KG左右,種母豬一般利用年限為八年,最長可達十四年。香豬舉世聞名,皮薄肉細,胴體瘦肉多,肌肉鮮紅。肌纖維細嫩,脂肪潔白,味美甘香,營養豐富,烹調時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氣撲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鄰香,七里之遙聞其味”之美稱而被譽為豬類的“名門貴族”。


巴馬香豬 | 一家煮肉四鄰香,七里之遙聞其味


巴馬香豬,外貌顏色特徵主要表現為兩頭黑、中間白,部分個體背腰部稍帶黑斑,額頭有白線或倒三角型白斑,俗稱“兩頭烏”、“芭蕉豬”。小豬被毛稀疏細,有光澤,皮膚紅潤細膩;成年豬被毛較長,尤其是公豬,被毛和嘴粗長似野豬。


巴馬香豬 | 一家煮肉四鄰香,七里之遙聞其味


巴馬香豬營養成分全面,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卵磷脂、穀氨酸等多種微量元素含量豐富,肉質細嫩鮮美,多吃不膩,具有獨特山野香味,鮮美醇香。其肉蛋白質含量高達21.8%,高於普通豬31.1%~70%;脂肪低,僅佔普通豬的18.86%~28.10%,熱量也較低,是普通豬的60.85%~76.1%。鈣磷含量和比例幾乎與雞蛋完全一致;更為獨特的是,巴馬香豬肉中含有一種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的特殊物質,它具有多種藥理性,對美容和保健有特殊效果,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獨特功效,非常適宜製作老年食品,完全符合人體生理需要和健康需求,所以早在宋朝便成為皇室貢品。


巴馬香豬 | 一家煮肉四鄰香,七里之遙聞其味


臘香豬是傳統的高檔美食食品。巴馬香豬的加工產品幾乎全是臘製品,採用民族獨特傳統制作工藝,結合現代科學配方秘製而成,別具民族風味,其以色澤鮮亮,肉質柔嫩,香醇爽口,葷而不膩,不腥不膩,不滑不羶,鮮嫩芳香的獨特風格,深受美食者喜愛。


巴馬香豬 | 一家煮肉四鄰香,七里之遙聞其味


延伸閱讀:

·

武鳴五色糯米飯 | 源於自然的傳統美食


·

東南亞最大的天然瀑布——大新德天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