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冷知識:盤點一些顏色名稱在歷史上的由來,讓你出乎意料

1."拜倒在石榴裙下"是怎麼來的?

相傳楊玉環最愛石榴紅,故而常穿以石榴花漂染的紅裙。唐玄宗為此在華清宮西繡嶺、王母祠等地種了不少石榴樹。

一天,唐玄宗邀群臣宴會,請楊玉環彈曲助興。楊玉環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動聽的時候,故意把一根弦弄斷,使曲子不能繼續彈奏下去。

唐玄宗問其原由,楊玉環乘機說,因為聽曲的臣子對她不恭敬,司曲之神為她鳴不平,因此把弦弄斷了。

唐玄宗遂降下旨意,以後無論將相大臣,凡見楊玉環者均須行跪拜禮,否則格殺不赦。

從此,大臣們見到楊玉環都誠惶誠恐地拜倒在地。因為楊貴妃平日總喜歡穿石榴花漂染的紅裙,所以久而久之便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說法。

石榴自西域傳入中國以後,便被人們視為吉利果,古人還賦予它"多子多福"的寓意。而石榴色也成了人們所鍾愛的顏色。

"一曲清歌酒一鍾,舞裙搖曳石榴紅。"每年五月,當石榴花開滿京城時,家家戶戶都爭相購買石榴花,為家中的女兒漂染紅裙。那嬌豔旖旎的石榴紅裙,正是待字閨中的女兒家的心事,熱烈紅豔。

武則天就曾寫下"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的詩句。足見石榴紅在當時深受女孩子們的追捧。


冷知識:盤點一些顏色名稱在歷史上的由來,讓你出乎意料


2. 胡說,瞎說怎麼就成了"c"了?

我們常將胡說,瞎說稱之為信口雌黃,但雌黃這種富有藝術色彩的顏色,怎麼就跟胡說,瞎說扯上關係了呢?

雌黃是一種黃色的礦物顏料,古時人們用黃紙寫字,如果寫錯了,就用雌黃塗抹,然後重新書寫。

西晉時,有個清談家叫王衍,他喜歡老莊學說,所以每天高談闊論老莊玄理,但是他的話往往前後矛盾,漏洞百出。別人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質疑,他也滿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隨口更改。

由於雌黃的這種功能,於是當時人說他是"信口雌黃"。《顏氏家訓·勉學》中言,"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

雌黃也是中國最古老的繪畫顏料,古籍記載,甘肅敦煌縣雌黃州盛產雌黃,所以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雌黃是最常見的顏料之一,可以說,它是敦煌莫高窟的神來之筆。

古人還習慣把硫磺,雄黃和雌黃合稱"三黃",其中雌黃和雄黃作為礦石,往往是共生的。一雄一雌,符合道家陰陽合和的天道,因此道家常用它們來研製丹藥。


冷知識:盤點一些顏色名稱在歷史上的由來,讓你出乎意料


3. 血明明是紅色的,為什麼會有"碧血丹心"之說

我們常將為正義事業而流的血稱作"碧血",忠誠的赤子之心稱作"丹心"。但我們知道,血是紅色的,怎麼就有了"碧血"一說呢?

古書記載,周朝時期的大夫萇弘一生忠於朝廷,他赤膽忠心,恪盡職守,有浩然正氣。

因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權貴,蒙冤被周人殺害。相傳他被殺時,有人慕名將他的血液封壇藏於家裡,三年後這壇鮮血全都化為碧玉。

《莊子·外物》篇記載"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人們從此以碧血來表示忠誠於正義。而"碧"的本意為青綠色的石頭,在古詩文中,也用來形容夏季芳草茂盛的景象。

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瑛姑曾對周伯通作詞言情,其中就借用《四張機》裡的"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除此之外,碧色還可以用來形容明媚的天色,道家將天空稱作"碧落"。"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所以碧色,是葳蕤的芳草,是明媚的天空,也是正氣浩然的赤誠。


冷知識:盤點一些顏色名稱在歷史上的由來,讓你出乎意料


4. 紅色是如何成為最具中國色的代表的?

提及中國色,紅色絕對是穩坐冠軍的地位。但紅色是如何成為最具中國色的代表的呢?

人們最早對於紅色的青睞,來自於對太陽,火和血液的崇拜。太陽能讓萬物生長,火能驅趕野獸,而血液代表著生命。而這三樣東西都是紅色,於是紅色便成了老祖宗們對於自然的敬畏。

而關於紅色,還有一個悽美的傳說。相傳,古時有一對夫妻,丈夫出征後,妻子因思念丈夫,朝夕倚於高山上的大樹下祈望。戰死疆場的丈夫久去未歸,日日遙望的妻子淚灑樹下。

一直到淚水流乾後,眼裡流出鮮紅的血滴,血滴染紅了樹根,結出了凝聚無限情思的紅豆——相思豆。

紅豆的顏色為硃色,古人認為,硃色是最純正的紅。"朱"的本意是指松柏類樹木的紅色樹心,在五行中,硃色寄位於南方,屬火。古人也將羽毛色通紅的朱雀列為鎮守南方的四靈之一。

而且古人相信,硃色代表長生,所以要用塗過朱漆的棺木來安葬逝去的親人。而硃色在古時也代表尊貴的色彩,天子祭祀時,要穿硃色衣服,以示恭敬肅整。

《墨子·明鬼下》記載,"朱衣冠,執朱弓,挾朱矢。"因為齊桓公推崇紫色,故被孔子稱為"惡紫之奪朱也"。

所以,硃色是紅色的樹心,是不老不滅的長生,是熱烈的思念,更是中國最具代表的顏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