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紅色警戒盟軍陣營的航空母艦因為太強,所以不能升級

在遊戲當中,只要涉及海域或者河流湖泊的作戰地圖,我們就可以建設船塢來批量生產海軍。在盟軍的作戰序列中,航空母艦是當之無愧的最強海上作戰單位,也是現實世界中,現階段國際上公認最強的海上綜合作戰平臺。

紅色警戒盟軍陣營的航空母艦因為太強,所以不能升級

遊戲中的航母造價並不昂貴,2000塊的遊戲幣就可以製造出一艘,相比於現實世界的舉國之力,遊戲中的航母簡直太便宜了。盟軍的航母在紅色警戒裡最特殊的一點,是它本身無法進行升級,只有從它艦體裡發射的垂直起降飛機可以隨著戰鬥經驗的累加而升到三級。既然升級就可以增加戰鬥威力,那麼直接像蘇聯和尤里陣營一樣給他們的主體戰艦升到滿級不就行了,為何唯獨盟軍的航母要多此一舉呢?今天就結合現實世界的軍事知識給大家分析說明一下,不升級航母卻能升級艦載機的原因。

原因一:實施打擊的主體是艦載機,並非航母

紅色警戒盟軍陣營的航空母艦因為太強,所以不能升級

首先航空母艦的定義,這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對敵人實行軍事打擊的大型水面艦艇。單從字面去解析,它首先是在水面上的艦艇,然後它的功能是搭載飛機,最後對敵人發起攻擊的主體是它行駛在海面上搭載的飛機。這才是航母真正的運作邏輯和攻擊原理,所以航母本身並不對敵攻擊,它只是把將要對敵發起攻擊的飛機搭載在它的甲板上,並且行駛到飛機可以發動攻擊的適當位置。兩棲運輸艇跟航母在這一點上是一樣的,其本身並沒有殺傷力,它們肚子裡運送的士兵,戰車,坦克才是真正發起攻擊的主體。

原因二:航母說到本質上,它是一個可移動的海上軍事基地和機場

紅色警戒盟軍陣營的航空母艦因為太強,所以不能升級

現實的世界中,當一個國家擁有了航空母艦,哪怕與自己國家的本土相隔萬里之遙,也可以完全不依靠當地的機場或者軍事要塞對目標進行戰略威懾,甚至必要的時刻發起軍事打擊。無論對航母的描述多麼的高大上,它首先還是立足於作為一個軍事基地的綜合功能。航母的核心價值,就是海上移動的軍事要塞。從這個角度而言,對於它的定義比艦船更貼切的說法是“建築”,它更是一座巨型建築,一個海上軍用機場。就像一個大保姆,為它的艦載機寶寶們提供起降,補給,情報和掩護。從航空母艦的本質角度出發,遊戲裡面兵種升級沒問題,總不能給建築升級吧?哪怕這個建築可以在水面上移動,它到底也還是一座可以移動的“盟軍空指部”嘛。

原因三:為了兼顧遊戲的平衡性

紅色警戒盟軍陣營的航空母艦因為太強,所以不能升級

我們再把這個問題迴歸到紅色警戒的本身,對戰的平衡性是任何一款即時戰略遊戲必須放在首位做最科學設計的,紅警自然也不會例外。大家仔細回憶一下,遊戲裡面的蘇聯陣營和尤里陣營,他們與盟軍航母同級別的導彈戰艦和潛艇每一輪攻擊只會發射兩枚導彈的。然而, 盟軍航空母艦每一輪的攻擊是從機身裡面飛出三架艦載機,從數量上盟軍陣營國家已經略微佔便宜了。再有一點,蘇聯和尤里陣營的飛彈被地面路基防空設施和作戰單位打爆了就是在半空中爆炸而已,反觀盟軍的航母艦載機被擊落了還會砸到地面損壞建築甚至砸死士兵!這種半空被阻斷還能對地面單位造成連帶傷害的屬性,對於蘇聯和尤里兩個陣營而言,是非常明顯的“雙重標準”。這也是玩家們非常討厭的一點,對戰盟軍陣營國家不僅要做好防空系統,還得專門劃出一筆資金用來維修被擊落飛機砸壞的發電廠,兵營和戰車工廠,還有那些無辜被飛來橫禍砸死的動員兵,工程師和狗狗們。

一旦直接讓航空母艦升滿級了,那麼順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道理,所有艦載機也全部自動滿級。那它們可算是飛在天上轟炸更猛,摔在地上砸人更疼了。如此這般的連鎖反應下去,那紅色警戒哪還有什麼公平可言?盟軍陣營國家在水域地圖裡完全可以一手遮天,蘇聯和尤里陣營看到水域地圖直接跳過,以後就只能打100%純陸地遭遇戰了。

紅色警戒盟軍陣營的航空母艦因為太強,所以不能升級

綜合以上三大理由的分析,從攻擊主體,本質功能和遊戲平衡性考慮,自然是不能給航母本身升級的。升級航母上的艦載機,從邏輯和本質而言更加的符合實際,艦載機在遊戲戰鬥中進行優勝劣汰也是對公平性的一種堅守。

紅色警戒盟軍陣營的航空母艦因為太強,所以不能升級

就在前幾天,我們國家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也正式交付給我們的人民海軍了,這對於每一個熱愛祖國的中國人而言都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衷心祝願偉大祖國能像我們遊戲裡一樣,航母輕輕鬆鬆的量產,艦載機鋪天蓋地的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