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知行合一怎麼理解?

自由人明白


知行合一就是知和行本是一回事,中國思想自古以來注重實踐,論語開篇就講學而時習之,學習就是為了實踐。歷代賢人都注重知和行,法制和行比喻成車之兩輪了之雙翼,是非常重要的兩件事。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把知和行,說成一回事,也就是說你知道一件事,你就一定能做到,你做不到的話,就不能算作知道。王陽明自己也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那關鍵的問題來了,我們生活當中知行為什麼不能合一?有以下三種情況。

生活當中知行不能合一怎麼辦

1.並非真知,只是瞭解一點皮毛,就以為自己知道了,末有知而不行者,真知即能行。我們在學習很多理論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幻覺,對所學的事物瞭解一個大概,知道一點皮毛就以為自己知道了。就像我們學習王陽明的思想一樣,所有人基本都知道王陽明的思想,心既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但是你知道以後對你來說並沒有什麼卵用。其實你並不是真的知道,只是瞭解了一點皮毛。

方法論:當你學習一個理論,你發現你知道,但是不能做到的時候。的追問為什麼?在追問的過程當中,會不斷的出現新的問題,不斷的解決這個問題,隨著你的追問,你的思想會變得越來越深沉,你對所學的這套理論會變得越來越完善,你學習一個東西足夠深刻以後,更本不用你時刻提醒自己我要去實踐這個理論,這個理論已經融入到你的思想當中,變成了你的一種本能,直接影響你的行為,孔子其實隨心所欲而不欲拒,這是自由的最高境界,隨心所欲,想幹嘛就幹嘛,但是也不會超出仁的範疇,孔子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把仁內化到自己的思想體系裡面。把剛開始反本能的東西,慢慢的內化成自己的本能。這個時候知行就就能合一。

2.知行不能合一的第二方面,被私慾阻斷。

今天中午吃完飯,你突然想看一下書,學習學習上,沒看兩分鐘拿出手機來開始刷抖音,刷著就停不下來了,看書這回事被忘到九霄雲外。等你刷完兩個小時的抖音又覺得有深深的愧疚感,感覺我怎麼會這麼頹廢呢?你也知道看書好看書能夠增長知識,但是為什麼就是做不到,就是堅持不下去,被你心中的私慾所阻斷,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天理和私慾,而且天理和私慾在你的內心當中不斷的較量打架,當天理占上方的時候,你就能秉除私慾去看書,當私慾站上方的時候,又去刷抖音去打遊戲,抓抖音打遊戲會分泌多巴胺讓你很爽。

方法論:這時候你需要格物,格除私慾,保存天理。存天理去人慾。

3.知而不行,對你影響不大

假如你和你仇人兩個人站在懸崖邊上,你心裡知道你再往前走到邊上去,你仇人一定會把你推下去,那麼試問這個時候你會往前走嗎?我想絕大部分人不會,為什麼這個時候你知道你立馬就能做到,知行能夠合一,因為這個時候知而不行,對你的影響極大,甚至會讓你沒命。

方法論:知而不能行的時候,就想一下不行的後果,以結果倒逼過程,


知行至善


亞里士多德曾把知識分為兩種,一種是理論之知,一種是實踐之知。理論之知以明確的公共知識系統為歸宿,實踐之知則關涉到每一個行動者,是由行動者組織起來的。


在理論之知這個層面,所謂「知」,只有對錯之分,或者有無之別。是不是存在某個知識,或者某個知識是不是正確的。


而在實踐之知這個層面,關鍵在於深淺厚薄,而不只是對錯有無了


什麼意思呢?


比如我們經常會說,我們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仍過不好這一生。「明白很多道理」,說的是「理論之知」,你知道一個道理,這道理是對的,但那只是一個知識系統中的一個道理,你只是知道而已,你並不懂得,或者說,你沒有深切體會。這就是實踐之知層面的深淺,所謂知得不切。


「生離死別」,這個詞語小學生都知道。它是一個「理論之知」,你只是知道而已,沒什麼感覺。等你長大了,戀人離你而去,親人遠隔重洋,父母相繼離世。這時候,你才真切理解什麼叫「生離死別」。這時你對「生離死別」的理解,和你小學時對生離死別的理解,顯然是不同的。這種不同不在於對錯之別,而在於深淺之別。之前你只是知道一個「理論之知」而已,後來的你才具有更深刻的實踐之知。


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說在實踐之知這個層面上,知行合一了。


人為什麼知道卻不做?只是知的淺,還沒到深切的實踐之知。


你知道酒駕不對,但你還是酒駕。為什麼呢?只是知得淺。你酒駕被罰了一次,你知的就深一層。你酒駕撞了人了,你知得就更深一層。你被酒駕的給撞了,你知的更深一層。最後你不僅在理論層面上知道不能酒駕,而且你真正做到了不酒駕。


只有當一個道理深切嵌入你的身心,嵌入你的行為,我們才說,你是真的知了。而到了這個層面,知行是合一的,知了就一定會做。


知行合一,並不只是強調知行是一回事,而是說,知到切身處,知行就合一了,而這種合一,是實然與應然的合一。


孫虛白


理論拗口,可直接下翻至下方加粗字體。

知行合一有其多重內涵,王陽明的解釋與界定亦往往展開於不同方面。

從致知(達到、獲得知)的角度看,知與行的合併不表現為靜態的同一,而是展開為一個動態的轉化過程:它以預設的先天良知為出發點,通過後天的實踐(行),最後指向明覺形態的良知。

作為出發點的良知雖然具有先天的普遍必然性,但卻尚未取得現實的理性意識的形式,作為終點的明覺之知固然仍以良知為內容,但這種良知已揚棄了自在性而獲得了自覺的品格。

所以,知行合一的如上過程可以簡要地概括為:知(本然形態的良知)——行(實際踐履)——知(明覺形態的良知)。

知應當落實於行,真正的知總是包含著運用於行的向度,並且只有在付諸於實行時才具有現實性。在此意義上進一步理解,行不僅是達到知的中介,而且構成了知的具體存在方式,即所謂知行合一。

作為達到知的中介與知本身存在的方式,行並非超然於日常世界,它存在於日用常行之中。王陽明一再強調致知過程與經驗世界中主體活動之間的聯繫。結合《傳習錄》記載的他與一位學生的對話即可完成理解:

一個管刑獄的官員,經常聽陽明講學,也覺得課講得確實是好,但他卻向王陽明反饋:“你講的課非常好,但是我公務繁忙,騰不出時間去學呀!”

王陽明回覆他:“我什麼時候讓你耽誤斷案子去學呀?既然有公務,那就直接在處理公務的事情上學,這才是真正的格物之學。當你斷案子的時候,還要注意:

不因涉案之人回答的不合你意就發怒;

不因涉案之人說話正合你意就高興;

不因受人囑託就要故意整他;

不因涉案之人有所請求就屈從他;

不因自己事情太忙就隨便斷案;

不因別人的誣陷聽任他們處置……這些都有著很大的可操作性,也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在處理公務或斷案的時候必須認真考慮、處理,並想法除掉做到最好,不偏不倚,不能顛倒了是非,這正是你在斷案中所需要做到的“格物致知”,如此,心學也就隨時存在於你的日常之中了,萬不可再離開具體事物去學,那是空想!


明德書院


知行本是一體,知行不可分開講,知而不行即為不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體,行是知之用,體用一源。所以知是知於本心,行是行於本心。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那好色,屬知,喜歡好色屬行,看到好色心即歡喜了,不是看到了有別立一個心去歡喜,同理聞到惡臭就已經厭惡了,不是另起一個心去厭惡,如某人鼻塞,那麼他聞不到惡臭,也就生不起厭惡之心。


編號6357


知行合一,顧名思義就是把知道的東西與行動合二為一。

“知”就是知道,“行”就是行動,“合”結合的意思。知行合一就是把知道的知識,學到的理論付諸於實踐!

曾國藩說過:“知而不行,等於未知”,意思是說,你知道的東西再多,如果不去踐行,那也只能是空有滿腹經綸,這些知識沒有去利用,就是無效的,和未知沒什麼區別!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說,時常把學到的知識用於實踐,不是件很快樂的事嗎?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感嘆,讀了很多書,知道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究其原因就是沒能做到知行合一!


獨處空間


知者 明心見性也

行者 利益眾生也

合一 即 身為僧寶 語為法寶 意為佛寶

亦名身為清淨 語出無誤 意離三毒


手機用戶50353358154


知行合一出自心學大師王陽明經典論述。知行合一,著重強調認知層面和行為層面相互協調,統一發展。

對知行合一的理解,一方面可以從對自然的理解出發,探討自然界所蘊含的無窮力;另一方面,可以從人的角度出發,探討人類發展過程中人性的本質。

圍繞自然層面,我們能夠看到自然界在給予我們無盡的寶藏的同時,也對人類某些行為進行了懲戒。比如,自然界給予了人們資源,讓人類繁衍生息,生活在如此美麗的星球上。可是,自然界對於人類的不和諧方面也會給予懲罰。諸如,海嘯,地震還有其他的自然災害,給人類敲響警鐘。從這一角度來觀察,尊重知行合一理念,切實的尊重自然規律,遵循人類認知規律,與自然和諧發展。

圍繞人類自身層面,我們能夠清醒的認識到,任何的行為產生都應該遵循自身的認知,包括自己對生活的認知,對事物的認知,對人性的認知……只有真正的懂得認知對於行為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才能夠不斷提升認知,也就是理解能力,辯證思維的不斷優化組合,共同來指導人們的行為。


圖片故事記錄員


“知行合一”,是為“真正明白,真正知道“了,行,是“真知道與假知道”的唯一檢驗標準,其二,“知”的目的是“為了行”,是“為了做”。其三,真正明白了,也就是真正沒有認知的障礙了,此時,知,必定會落實於“行”。其四,佛陀告訴我們,慈悲,要眼見為實。這裡的眼見為實就是指慈悲要落實到具體的日常生活當中。其五:知行不一,說明身心尚未一統,尚屬於身心分裂的狀態,是病態。其六,知行不一,說明禪定功夫還沒有修煉到家,


北京得明


知行合一。那到底知什麼?行什麼?

如果你學的是儒家,那就要明白儒家到底講什麼!孔子的仁,孟子的義,王陽明的心,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真義……孔子為什麼要提倡孝悌?為什麼說孝悌是仁的根本?

那麼行儒家之道,就是把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在你身上活出來!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心心念念都體現出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你活在這裡,就是孔子在世!你說話,就是孔子說話!你做事,就是孔子做事!

這就是知行合一!

那麼,學佛,就先明佛理。明白什麼是佛,明白佛的智慧、佛的慈悲、佛的清淨、佛的無我……然後把所有佛陀的境界、智慧、慈悲、無我……全部活出來,你就是現世佛陀!

修道,就先明道之理。明白老子的無為無不為,明白道之玄、之微、之妙,明白老子的自然……然後把所有老子的境界、智慧、玄妙……全部活出來,你就是活著的老子!

如此,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無知先生


知行合一 簡單翻譯過來就是你有的知識要用在具體實行上,比如說你知道你要好好學習,你回家就要看書、寫作業。這也是大部分人對知行合一的認識,確實沒有錯,不過王陽明窮極一生總結出來的這四個字應該不會只有這麼簡單。

引用他自己的一句話“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這句話就很明瞭,在王陽明的認知裡,知而不行就是未知。就像明白吸菸有害健康道理的人,他如果還在吸菸這就不算是他的知。知行合一,而不是知而行,是我知即我行。那清楚了這個我們要做的就是逐漸提高我們的知,這樣我們和聖人就更近一步了。

王陽明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心學,他的心學真的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大的突破。明以前儒學的目標和王陽明也是一樣,做聖人。怎麼做呢?尊崇孔子、學習孔子、遵循聖人的教導,孔子之後的儒生也確實是這樣做的。王陽明龍場頓悟的是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只不過是人心被現實的汙垢矇住一些罷了。這個觀點和佛教人人皆是佛這個觀點有點類似。

就像聖人孔子說的仁義禮智信,每個人都有,我們只需要把他找到然後再放大增強就可以,不是非要參照古聖賢所說的那樣。確實,仁義禮智信我們都有,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我們也都清楚對待長輩祖先該怎麼樣。這和西方思想解放運動也很相像,他們提出人人都可以與上帝交流,並非只有那些神父才可以。從遵循聖人的規矩到像自己內心發掘自己的聖人之心,不得不說在當時這是一個很大的思想解放。

他被後人稱做聖人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提出了知行合一,並且他就是這麼做的。在事業上他也確實是個很成功的人,在平定了寧王叛亂之後也被封為侯爵。這樣一個有智慧且身體力行的人當然讓我們甘心去學習他,這也就有了日本海軍大將的“一生俯首拜陽明”的讚歎。也正是因為王陽明一生知行合一,所以臨死前被問還有什麼遺言他說到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