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NT檢查和唐氏篩查有什麼區別?

猜猜我是誰234


NT檢查和唐氏篩查都是孕婦的孕檢項目,很多準媽媽們都搞不清楚兩者的區別,下面就讓我帶大家看一下這兩者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NT檢查和唐氏篩查的區別在哪?


NT檢查和唐氏篩查的第一個區別就是NT檢查的最佳檢查時間在懷孕的第11周-13周之間,,如果過了這個時間NT檢查可能就會不是那麼的準確了,所以要做NT檢查的準媽媽們要注意好時間,不要錯過。


唐氏篩查的檢查時間在懷孕16周-20周之間,我們這個地區是一個準一線城市,在我們這個地區做唐氏篩查已經是由政府補貼了,不需要自己掏錢。


NT檢查檢查的是胎兒頸部後方皮下積水的空隙,如果染色體異常的胎兒(也就是可能存在著畸形的胎兒)在做NT檢查時會明顯看到頸部透明帶增厚,這個時候各位準媽媽們就要留意了。NT一般是用於孕婦早起檢測胎兒是否畸形的檢查。


唐氏篩查是通過抽取孕婦的血液,檢測孕婦體內的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激素等,並且結合孕婦的預產期和身高、體重、年齡來總的計算出來先天性缺陷胎兒的危險等級。

總結:NT檢查和唐氏篩查雖然說現在非常的普遍,但是小孫爸爸想在這裡告訴大家的一點是NT和唐氏篩查的結果並不是百分之一百的準確,就比如說唐氏篩查的準確性大概在百分之60-80之間。如果檢查結果出來顯示的是唐氏高危孕婦媽媽們也不要著急,放平心態,聽取醫生的建議看看要不要進一步的做一些檢查最終來確定一下。


NT檢查和唐氏篩查都是孕檢期間的檢查項目,建議都做一下,自己放心對自己肚子裡面的胎兒也負責,畢竟現在國家也在提倡優生優育。


我是小孫爸爸說育兒,是育兒領域的創作者,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點贊關注轉發評論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謝謝大家。


小孫爸爸說育兒


NT檢查和唐氏篩查有什麼區別?

很多孕媽都會有這個疑問,“到底要不要做NT?做NT之後還要做唐篩檢查嗎?兩項檢查都是需要做的嗎?不做可不可以?”真的是有很多問題想問,而且也會很擔心。



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二者之間的區別:

NT具體檢查什麼?

  1. 11-13周6天:是做NT的最佳週數,此時可以清晰的看清胎兒頸部淋巴液積聚,如果週數偏小可能頸部淋巴液看不到,如果週數偏大頸部淋巴液就會慢慢吸收,測值就會不準確。
  2. NT主要檢查胎兒頸部透明層厚度是否正常,正常範圍在3mm以內,但一般超過2.5mm以上,醫生就會提示NT高值,建議胎兒染色體檢查來明確診斷。
  3. NT對胎兒體位的要求很高,需要胎兒保持同一矢狀面,只有標準的體位,才能測量出標準的NT數值。所以需要胎兒不斷的變換體位來配合醫生檢查。

唐氏篩查主要檢查什麼?

  1. 16-18周:是檢查唐篩的最佳週數,此時需要做彩超來核對孕周,在一定週數內才可以做唐篩檢查,否則結果不準確。
  2. 唐篩主要檢查18三體綜合徵、21三體綜合徵、先天性神經管畸形,主要用於篩查是否有唐氏兒的風險,準確率在60-80%。
  3. 一般建議年齡超過35歲直接選擇無創DNA檢查,準確率會更高一些。

綜上所述,建議孕媽兩項檢查都要做,兩者之間是互補的,所以建議大家都去做相關檢查,畢竟價錢也不高,做完之後心裡也會更放心,同時也要按時產檢哦。

喜歡我的分享,記得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學習,歡迎大家下方評論留言。

小高的彩超小幫手


NT檢查和唐氏篩查有什麼區別?

NT檢查和唐篩檢查都是排畸檢查,但是它們的檢查時間、檢查方法、檢查作用都不一樣。

檢查時間:

NT檢查最佳檢查時間:孕11-13周+6天

唐篩檢查最佳檢查時間:孕14-20周

檢查方法

NT檢查是通過B超檢查胎兒頸後皮下組織的液體厚度。

唐篩檢查是通過抽血來檢測孕婦體內血清中甲胎蛋白、遊離雌三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含量。

檢查作用

NT檢查通過胎兒頸後皮下組織厚度來排查染色體是否異常,尤其是唐氏兒,一般厚度<3mm屬於正常;另外,還可以檢查出胎兒是否有先天性心臟病;如果異常的話,後期還有唐篩檢查,無創DNA檢查或者羊水穿刺,進行確診。

唐篩檢查是為了篩查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如果異常的話,需要繼續做羊水穿刺或者無創DNA進一步確診。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我會繼續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๑>؂

叮麻育兒


NT檢查

NT學名叫做“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檢測”,NT檢查其實就是做個B超,時間一般是在孕11周——13周+6,因為在這期間,染色體異常的胎兒脖子後面會因為積水而明顯增厚,過了14周積水被吸收就看不到了,所以,NT一定要在孕11周——13周+6做,這是孕早期的染色體異常篩查。

NT的正常值是<3㎜,如果過厚,需要做進一步檢查,比如唐氏篩查、羊水穿刺,來判斷胎兒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

唐篩,又名唐氏綜合徵篩查

  • 何為“唐氏綜合徵”?

唐氏綜合徵也叫21—三體綜合徵,是所有染色體疾病中最常見的,佔到新生兒染色體病的90%,之所以叫“唐氏綜合徵”是因為第一個系統描述這個病的醫生姓唐(Down),而叫“21—三體綜合徵”則說明了發病原因:在最初的受精過程中出現問題,本應該有兩條的21號染色體多出了一條。唐氏綜合徵的患者主要表現為眼距寬、內眥深、外眼角上斜、手指粗、鼻樑低、舌大外神,還伴隨著生長遲緩和智力低下等。

  • 唐氏篩查

唐氏篩查一般是在15——20周,除了抽血,還要結合母親的年齡、超聲、孕周等各項指標,將所有數值列在一起後算出風險係數,因而,唐篩的結果表達的是胎兒患唐氏綜合徵的風險有多高,並不是確診。

很多人認為唐篩就是抽個血這麼簡單,其實並不是的。在抽血前,醫生會詳細詢問母親的年齡、末次月經時間、體重、是否雙胎、異常懷孕史、疾病史、吸菸史等。

別小看貌似隨便一問的年齡,它可是個硬指標,與唐氏綜合徵的發生有明顯的相關性。一般母親超過35歲就不再建議做唐篩了,因為單是年齡這一項就足以拉低平均分,不管其他指標再符合,總分都是不及格。

確切的孕周也很重要,由於末次月經推算太粗狂,一般要結合B超的結果確定孕周,所以在做唐篩前一週需要先做B超以確定孕周。

在該瞭解的都瞭解完後,就開始去抽血,其結果一般為三項:AFP(甲胎蛋白)、HCG、μE3(一種雌激素)。AFP是胎兒生產的一種糖蛋白,胎兒長得越大,產生的AFP越高,但唐氏綜合徵胎兒不能產生那麼多,母體血液中測得的水平會偏低。HCG在懷孕後突飛猛進地升高,但也不會一直上升,到8——10周達到頂峰,之後開始下降,但唐氏兒剎不住車,過了正常峰值還會繼續上升。μE3是雌激素的一種,也是胎兒產生的,唐氏兒的生產力弱,所以水平偏低。總結一下,唐篩高風險的抽血結果可能是:AFP低,HCG高,μE3低。

當醫生把以上信息都錄入系統,會算出來最終成績,用風險值表示。風險值的分水嶺一般是1:270,比這個值大(分母變小,比如1:100),表示高風險;比它小則表示低風險。

當唐篩的步驟中有很多地方可能出現誤差,計算結果也是基於人群的統計學數據,具體到個人不一定準確,因而,如果你的檢測結果是高風險,還可以選擇:羊水穿刺和無創DNA。


生育無小事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有不少新手孕媽都感到疑惑,就像我之前一樣,在沒有懷孕的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NT是什麼,也沒有聽過什麼唐氏篩查。

因此,在這裡檸檬媽就給大家普及一下。

NT是什麼?

NT是孕期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產檢項目,主要是檢查胎寶寶的頸後透明液體的厚度,一般來說厚度不超過2.5cm算正常。我記得之前我懷孕時,做的NT值是0.8cm,這個算是比較低的,在一定程度上,這個數值較低的話,證明定寶出現發育畸形和形成唐氏兒的幾率也是相應的比較低。

另外,通過NT檢查,還能排除出寶寶是否患有心臟方面的疾病。因此說NT檢查非常重要,一般在孕12周的時候就可以做了,孕媽應該重視起來。

這裡檸檬媽可以給各位孕媽分享一些小建議,幫助孕媽們省去一小部分產檢的錢。 在孕6-8周這段時間孕媽們可以去照B超,然後拿到檢查結果之後,到戶籍所在的街道辦事處辦理準生證,在辦準生證的時候可以順便領取社區辦的免費篩查券,裡面就有免費做NT檢查的,還有另外的地貧檢查以及中唐檢查,這裡好幾項免費檢查相信可以幫孕媽們省去一大筆錢了吧。  

唐氏篩查是什麼?

唐氏篩查很多人默認就是做中唐檢查,這個產檢是在孕15-20周的時候做,主要就是篩查胎寶寶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

唐氏綜合症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低能兒,不僅智力低下,還擁有相似的外貌。如果一個家庭生有唐氏兒,那對這個家庭來說可以說是很不幸的。

因此,唐氏篩查也被列為孕期中不可不做的產檢項目之一。而唐氏篩查的結果一般有三種:低風險、臨界風險以及高風險。

如果出現低風險,恭喜你!順利通過唐篩的檢查;而如果出現的是臨界風險和高風險,則建議這類孕媽要進一步做一個無創DNA的檢查一下,以確認寶寶是否存在某些問題。

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有兩類孕媽做唐篩的結果一定是高風險,那就是超過35歲的高齡孕婦以及懷有多胎的孕婦,所以這兩類孕媽建議不用做唐篩,直接做無創DNA就行了,不然的話你唐篩的結果出來了也只能是自己嚇自己。

總結一下,NT檢查和唐氏篩查都是檢查寶寶是否有染色體異常,是否有出現唐氏兒的可能,但NT檢查更偏向於篩查胎寶在發育成型的過程,是否會發育畸形;而唐篩則著重篩查胎寶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   

我是檸檬媽,關注我!每天持續為大家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 

檸檬媽育兒經


NT檢查--結構異常

NT的概念

胎⼉頸項透明層厚度簡稱NT,11~14周才會出現。

形成:⼈體有兩⼤循環系統,⾎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孕14周後,胎⼉的淋巴系統才能發育完善,在完善之前少量的淋巴液聚集在頸部淋巴管內形成NT。在淋巴系統發育完善後,聚集的淋巴液迅速流到頸內靜脈,NT就消失了。

NT檢查⽅法

設備:B超

最佳時間:11周~13周+6

核對孕周:NT會在14周迅速消失,查的太早還沒形成,所以⼀般在11周~13周+6天測量效果最好。

孕周準的:⽉經週期⽐較準,28~30天,⽉經⽇期後的三四天有早孕反應,早期B超和孕周⽐較相符,這樣的孕周就⽐較準確,NT檢查的孕周時間就很好選擇

孕周不準:⼀些孕媽媽⽉經週期不準,或者同房、排卵靠後,受孕也就靠後。孕周不準的,可在B超下估計孕周,測量頭臀徑⻓度,在45~85毫⽶之內就可以測量NT了

NT檢查必要性

NT越厚,胎⼉異常的概率越⼤,NT⼩於3cm,⽣育正常嬰⼉的概率是90%;NT⼤於6cm,⽣育正常嬰⼉的概率僅15%;早期胎⼉較⼩,⽺⽔量⼤,如果胎⼉有重⼤畸形,可早期通過NT排查,也因此稱NT為⼩排畸。

NT增厚有哪些⻛險?

NT超過⼀定厚度,主要有以下⻛險:

 三體綜合徵的⻛險

 ⼼髒結構異常

 ⻣骼系統畸形

 其他畸形

NT檢查的準備

 不需要空腹

 不要緊張,⼼態平和

唐⽒篩查--染⾊體異常

唐⽒篩查的概念

21-三體綜合症即唐⽒綜合症是⽣殖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由於某些因素的影響發⽣不分離所致,其發⽣率在出⽣嬰⼉中為1.45‰,或約為1/700。佔出⽣染⾊體病的約80%,是全世界最著名、最普遍的⼀種先天性異常。

唐⽒篩查是通過孕婦⾎清中HCG、AFP、遊離E3等⽔平的檢測,結合孕婦的採⾎孕周、年齡、體重等,計算出的胎⼉唐⽒綜合徵、18三體等染⾊體異常發⽣的⻛險係數。

檢查時間(中唐)

 妊娠15-20周之間(空腹)

 是篩查,不是診斷

早期唐⽒篩查

進⾏的時間:孕早期(11-13+6 周)

主要是 PAPP-A(妊娠相關a⾎漿蛋⽩)和β-hCG兩種⾎清標誌物聯合應⽤的⼆聯篩查⽅法,結合B超的胎⼉頸項透明層(NT)來綜合判斷。


什麼⼈要做早唐?

1.所有單胎、雙胎妊娠孕婦均可以做早唐。但對於多胎(三胎妊娠或以上)孕婦或多胎⼀胎胎死宮內,此時可⾏NT檢查,但不做⾎清學篩查

2.對於⾼齡產婦也⿎勵做早唐

早唐 VS 中唐,哪個更準確?

早唐篩查檢出率85%左右

中唐篩查,染⾊體異常檢出率在65%~75%。由於篩查策略的不同,做法有所差異。

如果採取早中孕聯合篩查策略,做了早唐之後還需要做中唐,然後再計算出聯合⻛險,檢查率可以提⾼到90%。

雙胎能做唐篩嗎?

不建議單獨通過⺟體⾎清學指標評估雙胎的唐⽒⻛險

早孕期結合每個胎⼉的超聲標記(包括NT)再加上⺟體的⾎清學指標進⾏的早期唐⽒篩查是有價值的,雙胎NT加⾎清學篩查的檢出率為75-80%,假陽性率為5%左右。


篩查結果

⽆論早唐還是中唐,兩者均不是確診檢查,檢查結果分為:低危、⾼危及臨界⻛險:

 ⾼危:進⼀步進⾏⽺⽔穿刺檢查(18-24周之間)

 低危:認為胎⼉存在染⾊體⻛險較低

 臨界⻛險:灰區建議做外周⾎DNA(12周之後26周之前即可)

唐⽒篩查結果分析:

如果篩查結果顯示“低⻛險”,說明患唐⽒綜合徵的⻛險⽐較低;

如果篩查結果顯示“⾼⻛險”,則表明患唐⽒綜合徵的⻛險⽐較⾼。

不過,即使結果出現了⾼⻛險,孕媽也不⽤太驚慌,因為唐篩的產前篩查並不等於產前診斷,準確性並⾮100%,如果是⾼⻛險,各位媽媽可以進⼀步做⽺⽔穿刺來進⼀步診斷。


樹袋寶寶孕嬰坊


NT檢查和唐氏篩查都是孕檢的項目,很多準媽媽不瞭解這兩個檢查項目的目的和區別,經常會問有必要兩個都做嗎?

我們分別看看這兩項檢查的時間,方法和目的。

NT檢查

NT是指胎兒頸項透明層,胎兒頸後部皮下組織內液體積聚的厚度。這是早期胎兒染色體檢查的項目,可以用來檢查胎兒顱骨發育是否正常,排除無腦兒。

NT要在11 - 13周進行B超檢查,測頸項透明層增厚,一般來說是2. 5mm左右。一般小於3都是正常範圍。如果大於3,也不能判定胎兒有問題,還是要結合其他指標綜合來判斷的。

唐氏篩查

是在孕15-18周進行的孕中期檢查,通過抽取孕婦的血清,檢測母體血清中甲胎蛋白、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遊離雌三醇的濃度,並結合孕婦的預產期、體重、年齡和採血時的孕周等,計算可能生育先天缺陷胎兒的危險係數的檢測方法。

因此NT和唐篩是分別在孕早期和孕中期做的排除寶寶畸形的檢查,胎寶寶是在不斷髮展的,到了孕晚期還要做大排畸和小排畸。

這些檢查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每次一說到孕期重要檢查,我們都會馬上想到NT檢查和唐氏篩查。由於兩項檢查常常混在一起,很多媽媽們搞不懂這兩個檢查到底有什麼關係,有什麼區別。

NT檢查和唐氏篩查的關係

妊娠早期進行唐氏篩查包裹孕婦血清學檢查、NT檢查(超聲檢查)或者是二者結合。妊娠中期僅採用血清學檢查。這裡孕早期和孕晚期血清學檢查項目也不一樣。所以可以把NT檢查視為是唐氏篩查裡面的一個項目。



唐氏篩查具體包括哪些,有什麼區別

一、NT檢查

NT檢查是11~13+6周,測量胎兒頸項透明層的厚度。NT檢查還可以觀察到胎兒其他結構。根據唐氏篩查的檢查要求,超聲檢查的指標有胎兒頸項透明層和胎兒鼻骨。



二、血清學檢查

早孕期:檢查指標有β-hcg和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再聯合應用血清學和NT的方法,對唐氏綜合徵進行檢查。

中孕期:通過檢測母體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遊離雌三醇的濃度,並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等方面來判斷胎兒患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的危險係數。



早孕期對唐氏綜合徵的檢出率在85%~90%,妊娠中期檢出率則是60%~70%。

避免唐氏兒的出生,所以孕媽們一定要做胎兒唐氏綜合徵相關篩查。祝好孕!


超聲小學生


nt檢查和唐氏篩查都是為了檢查胎兒的健康,篩查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的風險。但兩者又有很大的區別。

NT檢查和唐氏篩查有什麼區別?

1、檢查方式的不同

NT檢查是使用超聲波進行胎兒頸項透明帶掃描的一項檢查,是用來評估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的一種方法。

唐氏篩查是抽取孕婦血清,檢查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遊離雌三醇的濃度,結合孕媽媽的各項指標,計算患唐氏綜合症胎兒的危險係數的檢測方法。

2、檢查時間的不同

NT檢查通常在孕11-14周左右進行,孕媽媽們一定要盡掌握檢查好時間,一般錯過這個時間就不能檢查了。

而唐氏篩查最佳檢查時間是在15-20周,最佳時間為16-18周。

3、檢查結果的不同

NT是檢查胎兒的頸項透明帶厚度,胎兒的頸項透明帶大於3毫米則為異常。

而唐氏篩查只是通過檢查得出各項血清檢查結果,結合結果比率按篩查風險臨界值1/250-1/270來判斷胎兒患病的幾率。

兩者相比的話,唐氏篩查的結果相對準確些,但也不能百分之百確定,後續還要通過無創DNA或羊水穿刺才能確診胎兒是否患唐氏綜合症。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懷孕的女性一般都聽說過也都做過NT和唐篩檢查,這兩項都是用來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的,均可用來篩查胎兒健康與否,常常相互配合,以全面瞭解胎兒情況。

NT和唐篩檢查是存在某些區別的,主要區別有:1.適用的時間段不同。NT篩查一般在懷孕後十一週到十三週的時間進行,唐氏篩查是在孕十四到二十週這個時間段內進行。2.檢查的方式不同。NT也叫做胎兒項頂透明層檢查,是通過B超觀察胎兒頸後皮下組織的液體厚度,以瞭解胎兒頸項透明層的厚度。而唐篩則是通過抽血來檢測孕婦體內血清中甲胎蛋白、遊離雌三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含量。3.作用不同。NT可以瞭解胎兒的各個組織結構間的比例關係,同時其結果單上一般會有定量值,即NT值,通過NT值可以預測胎兒是否存在缺陷,例如是否有染色體異常,是否存在心臟畸形,運動障礙等疾病。此外NT檢查的結果有助於唐篩的診斷。而唐氏篩查則是為了篩查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利用其測得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等的指標值結合孕婦的採血時的孕周及其年齡等來推出該孕婦生產先天缺陷胎兒的危險係數。

以上就是唐篩和NT檢查的區別,可以看出兩者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只有相互配合才有利於及早發現異常情況,所以懷孕的女性最好按要求在規定的時間段內進行檢查。

本期答主:王彩青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