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能一人說一個暴露年齡的童年小吃嗎?我先來,唐僧肉? ?

聽胡咧咧咧咧


我來說幾個,大家來猜猜年齡吧?

  1. 大大泡泡糖,小時候的樂趣在於買了泡泡糖,可以比賽誰吹的泡泡大,一個泡泡糖能嚼上一整天。
  2. 西瓜泡泡糖,西瓜味濃濃,懷念。
  3. 魚皮豆,小時候一毛錢買10顆,先要在嘴裡含一含,時間久了,外層軟下來再去吃花生。
  4. 華龍三鮮伊麵,可泡,加根5毛錢的火腿腸,算是改善伙食了。可幹嚼,調料包均勻的撒進去,小手捏碎,可以吃一整天的零食
  5. 小淘氣硬糖,剝去糖紙,還有一層白色糖衣,很甜。
  6. 唐僧肉辣片,麻辣小吃的鼻祖。
  7. 珍珍飲料,喝上一罐,神氣一整天。
  8. 無花果果絲,包裝雖小,容量很大。
  9. 麥麗素巧克力豆,童年零食裡的奢侈品。

鴨吖美食


80.90後童年的回憶——三鮮伊麵

說起童年小吃,華豐三鮮伊麵不得不提,那是我童年印象最深的記憶。

那時候大人給零錢都是一角一角的給,也不是天天會給,什麼時候給那得看心情,湊夠七毛錢買方便麵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吃的時候還不能讓大人發現,因為火腿腸和方便麵在我媽眼裡就是垃圾食品的代名詞。開始只知道幹吃,剛知道可以用開水泡著吃的時候我顫抖了,之前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但也不捨得煮著吃,因為很快就吃沒了,還是把麵餅捏碎了撒上調料幹吃更過癮。

關於方便麵的故事就從這幹吃開始。

那年我5歲,我媽領我和妹妹到一個表姑家做客,大家剛見了面寒暄完,眼尖的我立刻發現表姑家飯桌上竟然有一包拆開的三鮮伊麵,裡面的鹽包也已經打開散落在桌子上,鬼使神差的我立刻走到桌邊,趴下身子,舔起了那個鹽包···我媽回憶說,還沒等她楞過神來,我那個不到三歲的妹妹,也朝桌子搖搖晃晃的走去了···兩個小孩像兩個餓慘了的狼狗一起趴在桌上舔···

那種鹹鹹香香的味道我記了好久,就像我媽回到家之後打我的時間那麼久···

我媽是個極要面子的人,但她生了個不要面子且不挑食的孩子。

從那以後我媽再也沒領我倆去過表姑家···二十多年過去了,我也不知道表姑過得還好麼,當年的事她忘了沒···突然想去買包三鮮伊麵跑遍了縣城大大小小的超市都沒見到,聽售貨員說現在三鮮伊麵早不生產了。

回家上網查了下看到80後的回憶三鮮伊麵要退市了,還是心有不甘、念念不忘,網購了一箱。還是幹吃,把鹽包倒入袋子內,紮緊袋口反覆碾壓,細細品著口中麵餅的甜加上調料中鹽與胡椒粉的微辣,嗯,三鮮伊麵也不是當年的滋味了。

沂南人愛沂南美食,歡迎大家留言!


沂南美食


能一人說一個暴露年齡的童年小吃嗎?

哈哈 ,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太多了 ,只要是甜辣的都感覺好吃,那時候錢又不多,一天也就五毛錢,只能買一包辣條,但是一包基本上就可以吃一天了。。

個人推薦一下非常懷念的味道:1:火爆雞筋 這個我有一次過年的時候用壓歲錢買了一箱[捂臉]那天一整天都沒吃飯,就吃這個了。2:小雞燉蘑菇 也是最喜歡吃的,甜辣醬的味道,有香菇的味道,嚼勁足。3:還有就是衛龍的大面筋辣條了 別說那個時候吃,有時候上班的時候還買個幾包放抽屜解解饞,開胃菜呀。。。





一隻蜜獾呀


一大波好吃的來了。還有一大波“痛並快樂”的故事[酷拽]

大大卷,當年因為非要一盒大大卷,被我媽暴揍。說多了都是淚[打臉]

大辣皮,午飯標配:兩個火燒,夾一張辣皮。五毛錢預算。香的不要不要的。嗯?為毛小小年紀的我,午飯要吃兩個火燒?難道小時候就比別人能吃嗎?怪不得從小胖到大。[捂臉]

娃哈哈,應該是那種粉紅色頭的那種,沒找到圖片。八毛錢一瓶。小時候一感冒,我媽就領我去小賣鋪消費,我就親自點一瓶娃哈哈,撫慰一下被喝藥和打針折磨的心靈。爽!

健力寶就比較高檔了,猶記得那年大年初一,我剛拿到十塊錢“鉅額”壓歲錢,屁顛屁顛奔去村口小賣鋪,大筆一揮,“給我來瓶健力寶”。像是豪擲千金買了塊地。[機智]外面飄著雪花,我在屋裡哆哆嗦嗦得喝健力寶。那滋味,透心涼,但心飛揚[耶]

粘牙糖就不說了,粘了多年也沒粘夠,想象不到圖的啥。小孩子的世界我不懂。想到再補充[玫瑰][玫瑰]









簡單就好啦8


1,辣條(學校小賣部的辣條,1毛錢一根,下課了總會買一根,同學還要咬一口)

2,打蟲藥(以前好像叫寶塔糖,不太記得了,你們那裡叫什麼?那時候吃完就去大便,感覺會有蟲子鑽出來)

3,唐僧肉(就是梅乾,酸酸的)

4,老冰棒(薄荷味的,冰化的很快,一會就越舔越小了)

5,北京方便麵(南德方便麵,捏碎放調料包,倒手裡吃起來嘎嘣脆)

………………太多了,歡迎大家補充!!











妙不可言的點滴生活


1.拉絲糖,小時候的最愛


2.大大泡泡糖,小時候2毛錢一個,吹起來的泡泡有時候不小心弄一臉,哈哈哈

3.熊毅武方便麵,當時超火的

4.西瓜泡泡糖


5.拖肥

還有很多小時候吃的經典小零食,好懷念啊,直到現在沒事還會在網上買一點回來吃,可惜找不到以前的味道了。不知道是長大了,還是真的味道變了。。。。


淡藍色的夢之雨


哈哈,這個暴露年齡的童年小吃

我家在農村,要說童年的小吃印象最深的應該是烤地瓜了。我們那兒叫烤紅薯。

每年地瓜豐收的時候,也是最勞累的時候,大人們黑天白夜的在地裡幹活,先把紅薯秧割掉,然後開始刨紅薯,那時候真的感覺是豐收的喜悅,一鋤頭下去,一串串的地瓜嘰裡咕嚕的就滾出來了,伴著泥土的潮香,有時候會直接掰開一個紅薯就啃,真甜。

最多的時候,是把紅薯挖出來磨成紅薯片,記得非常清晰的回憶,在田間地頭,坐滿了磨紅薯片的人,然後再撒在地裡曬乾再收藏起來,這會是一年的糧食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還有一部分地瓜撿好的部分放入地窖裡儲存起來,做地瓜粥,地瓜饃,地瓜包子……

饞嘴的小孩就會要求家裡大人烤地瓜吃,先挖一個洞,裡面放一些甘草,把地瓜直接埋在裡面,然後點火燒,真的是孩子最開心最期待的事情了,目不轉睛的看著,唯恐地瓜跑了。

等少上一段時間的,等火滅了,還會等地瓜在裡面再熟一會,等不及的小孩就會趕緊用樹枝把地瓜扒拉出來,在手裡顛三倒四的,嘴裡還不斷的吹著風,腳底下也打著圈轉,一口滾燙的地瓜吃到嘴裡,燙的吱哇亂叫,但笑的那麼大聲……

時光已過很多年,現在最愛吃的依然還是烤地瓜,街頭巷尾聞見烤地瓜的味道就左右查看,必定要買上一塊,站在街口吃起來,特別是下著雪的日子,那份心底裡的溫暖和甜蜜一直留在心底。



飛魚小屋


哈哈😄,唐僧肉我小時候也愛吃,還有一個應該是叫麥芽糖吧,就是黃色的那種,特別特別的黏,粘牙,越嚼越香甜,咬一口能拉很長,能吃很久很久的,不是現在那種糖汁做的,現在都沒有那種糖了,再沒有吃到那種味道了[流淚]



小牛尋味


那一年,盛夏,和一個小夥伴隨他父親去了街上,有十里路,那時是沒有車去的,都是走路去的,一個小時左右的路程,到了街上,小夥伴的父親,就買了米線給我們吃,那時,米線是最好的東西了,還是涼米線的,那些年,不讓私人賣東西做生意的,賣吃的都是國家政府的經營權的,那米線是真的好吃,酸酸辣辣的。爽口極了,至今想起來,都是那樣的回味無窮的,現在,早就沒有了,要想吃,都有試著自己做,卻總是找不到當年的那個味,不知道,是食材變了還是食材沒有當年那個純粹,還是生活變好了,好的吃多了,口味也伴隨著改變了,那時的米線一碗八分錢,你沒有聽錯的,就是八分錢一碗的,[可愛][可愛][可愛][可愛][可愛]


朱小平


糖精,小時候家裡窮,國家物資也短缺,吃糖對於那時候的我們那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糖精一粒粒的,用紙袋包著,每包五分錢。每天上學需要帶水,就找一個酒瓶子裝滿水,放兩粒糖精進去,用盡力氣搖晃,一會兒水就變成糖水了,真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