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紅眼病中的歷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往來五湖四海的英雄豪傑,美女佳人們,我紅眼病給大家行禮了。

大家不要躲開,不要走啊,快回來。我紅眼病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絕不傳染。也希望在座各位戴好口罩,做好充足的防護措施。

說起我紅眼病,諸位都避之不及,躲之遠矣。可是我紅眼病並不可怕,諸位骨骼清奇,面目清秀,身強體壯,狼腰虎背,心性堅定,必能抵抗我紅眼病。

紅眼病中的歷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紅眼病


我紅眼病其實是雙胞胎,因為紅眼病分為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生理疾病的紅眼病那是我哥,心理疾病的才是我。

我紅眼病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見不得別人好,見不得別人優秀,見不得別人有錢,見不得別人獲得榮譽,見不得別人獲得寵愛,見不得別人出風頭,愛表現。就是不讓別人出頭,有才的人必須得接受是龍得盤著,是虎得臥著的潛規則。

除此之外我紅眼病還要對別人取得的成績冷嘲熱諷,比如那些功成名就的互聯網大佬們,人們總是會說你也不看看人家父親是誰,人家家庭條件怎麼怎麼好了,如何如何如何了。

古人是這麼說的,三國魏人李康的《運命論》:“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揣之;行高於眾,人必非之。”

我這種病很多人都有,有人覺得我礙事,討厭我。但是有的人卻非常喜歡我,甚至利用得了紅眼病的人。

誰會喜歡我呢?皇帝,可以說皇帝喜歡大臣得種病,而且是官職不大,沒有實權的大臣。皇帝為什麼喜歡,因為皇帝要日理萬機,又要照顧三宮六院的妃嬪,又要做樂遊玩。皇帝根本無法親自處理龐大的朝廷事務,他們大多數都做不到事必躬親,勤於政事。

只能將反鎖複雜的朝政交於有才能的宰相將領,封疆大吏。但是皇帝也怕他們欺君罔上,功高震主,把持朝政,尾大不掉。朝堂上聰明人為了自身利益是不會攻擊這些皇帝寵愛的大臣們。

紅眼病中的歷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秦始皇


只有那些得了紅眼病的大臣,不知天高地厚,又是個大嘴巴敢說,很容易攻擊有才能,有功勞,有地位的人。這樣就在朝堂上對掌握實權的大臣或者是擁有兵權的將領形成了牽制,從而有利於皇帝掌控整個廟堂局勢。

因此紅眼病很快就被君主利用,成為君主操控大臣的權謀手段。這種權力平衡的帝王術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這些得了紅眼病的大臣,說話也是非常有分寸的,決不搞人身攻擊。但是仍舊跳出紅眼病的基本範疇。

他們貶低有功的大臣,或者身居高位的權臣都是以道德為藉口,或者以捍衛皇權尊嚴為藉口。格調高,站在制高點上批評這些人。而不是什麼你立功是因為僥倖,你身居高位是因為你姐姐是皇帝妃子。

但是基本上大多數立功的將領都會遇到紅眼病的攻擊,結果是功高不賞,飽受猜疑,或者是功高蓋主被殺。

戰國初期軍事家樂羊就遇到了用道德這種情況。說起樂羊大家都不認識,但是說起他的後裔樂毅,那可鼎鼎有名。話說樂羊受魏文侯賞識得到重用,率領大軍攻打中山國。

紅眼病中的歷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魏文侯


朝臣們心中不平,因為如果樂羊真的攻下中山國,那可是大功一件,必能封侯拜將。大臣們心裡嫉妒,我紅眼病開始發揮作用。樂羊是魏國將領,而樂羊之子樂舒卻是中山國將領,結果樂羊首戰失利。朝臣們紛紛上書誣告樂羊通敵。

而中山國國君將樂舒殺了做成肉湯送到樂羊面前。樂羊為了表示對魏文侯的忠心將肉湯當場吃了。魏文侯知道後對大臣睹師贊說:“

樂羊因為忠心我,吃了自己的兒子的肉。”睹師贊卻說:“連兒子的肉都吃,還有誰的肉他不敢吃。”

後來樂羊攻下中山國,立下了蓋世奇功。魏文侯因為樂羊吃兒子肉這件事心中不快,於是將群臣誣告樂羊通敵的奏章兩大箱子拉出來給他看。樂羊立馬知道什麼意思,只好說:“攻下中山國都是國君您的功勞。”

魏文侯雖然重賞了樂羊,卻也開始懷疑於他樂羊死後葬在了靈壽。樂羊的後代子孫就在靈壽安家落戶。

《呂氏春秋·先識覽第四·樂成》:魏攻中山,樂羊將。已得中山,還反報文侯,有貴功之色。文侯知之,命主書曰:“群臣賓客所獻書者,操以進之。”主書舉兩篋以進。令將軍視之,書盡難攻中山之事也。將軍還走,北面再拜曰:“中山之舉,非臣之力,君之功也。”

我紅眼病的做法就是雞蛋裡挑骨頭,就是要將別人的缺點放大,甚至蓋過或者否定他們的功勞。這招屢試不爽,屢戰屢勝。

西漢的大將陳湯可以說鼎鼎有名,說出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麼硬氣的話,真是激動人心。他不僅說了激動人心的話,也幹了振奮人心的事。

他率軍出征,假傳聖旨,脅迫西域都護甘延壽出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這個人非常厲害吧,他的軍功可以比得上衛青霍去病。

紅眼病中的歷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陳湯


但是我紅眼病一出手,就讓他有功者無功,無罪者有罪。果然陳湯立下大功,讓丞相匡衡心裡不爽。這個鑿壁偷光,勤奮好學,鹹魚翻身的好孩子匡衡當了丞相卻是得了紅眼病。

漢元帝本來要重賞陳湯,可是匡衡就是不同意,用陳湯假傳聖旨的小錯誤立馬打擊陳湯。說什麼如果開了假傳聖旨的口子,所有想立功的將領都會效仿,那麼將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

漢元帝覺得陳湯有功,不能不賞。既然明面上不好這麼做,那麼暗地裡賞賜用還可以吧,但是匡衡還是不同意。最後朝廷廷議沒有決斷,漢元帝終其一生也沒有能夠賞賜陳湯。

既至,論功,石顯、匡衡以為:“延壽、湯擅興師矯制,幸得不誅,如復加爵土,則後奉使者爭欲乘危徼倖,生事於蠻夷,為國招難,漸不可開。”元帝內嘉延壽、湯功,而重違衡、顯之議,議久不決。

唐朝李靖也是如此,當時李靖在貞觀四年出兵攻打東突厥,直接擒獲東突厥頡利可汗,滅了東突厥,為唐太宗報了仇,給大唐渭水之盟雪了恥。

但是李靖立了大功本該賞賜,結果御史大夫溫彥博得了紅眼病彈劾李靖,說李靖治軍無方。士兵攻破可汗牙帳後,搶劫財物寶貨。導致突厥寶物都被士兵所有,給朝廷帶來了損失。

幸虧李世民是個明君,對李靖責罰之後,對他的功勞記在心上,對他大加賞賜,拜為尚書右僕射。但是大唐軍神李靖無辜捱了一通責罵。

紅眼病中的歷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李靖


御史大夫溫彥博害其功,譖靖軍無綱紀,致令虜中奇寶,散於亂兵之手。太宗大加責讓,靖頓首謝。久之,太宗謂曰:“隋將史萬歲破達頭可汗,有功不賞,以罪致戮。朕則不然,當赦公之罪,錄公之勳。”詔加左光祿大夫,賜絹千匹,真食邑通前五百戶。未幾,太宗謂靖曰:“前有人讒公,今朕意已悟,公勿以為懷。”賜絹二千匹,拜尚書右僕射。

北宋的傑出的軍事家狄青曾經打敗西夏,而且智破儂智高,戰功赫赫。宋仁宗非常喜歡狄青,也希望通過重用狄青,宋朝能夠打破重文輕武的局面,了卻歲幣之事,重現漢唐之風。

於是,宋仁宗封狄青為樞密使、護國軍節度使、河中尹。但是文官集團的歐陽修,文彥博心裡不爽,非常嫉妒。因為狄青出生行伍,而且面上有刺字。而且還做了樞密使,當了宋朝的宰相(宋朝同平章事、樞密使、三司使都是宰相)。

紅眼病中的歷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歐陽修


他們得了紅眼病,要想盡一切辦法將狄青從樞密使的位置上拉下來。歐陽修認為狄青出身行伍,讓他掌管軍國大事,不利於國家安全。而文彥博直接用趙匡胤說事說:“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但得軍情,所以有陳橋之變。”

結果狄青遭到文官集團的打擊,被外放陳州。而且文官集團還不放心狄青,要將狄青整死,每半個月就派人去陳州詢問狄青的情況。最後狄青受猜忌,鬱鬱而終。

清朝的曾國藩也是如此,曾國藩以兵部侍郎的虛銜和太平軍作戰。當時太平軍一路上勢如破竹,拿下了長江沿岸一帶,清廷震驚。但是曾國藩激戰一番,從太平軍手中奪回了武昌。立下了大功。

咸豐皇帝要對曾國藩重賞,一道聖旨要曾國藩代理湖北巡撫。結果朝中有人也被我感染,害了紅眼病,對曾國藩擔任湖北巡撫不高興,於是暗地裡給咸豐打小報告。說:匹夫一呼百應,此並非朝廷之福也。”結果曾國藩湖北巡撫的官泡湯了。

所謂人有失手,馬有失蹄。我紅眼病也不是百戰百勝,也有失手的時候。

明朝一代宗師王陽明因為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受封新建伯。明朝對爵位控制嚴格,非軍功不得拜爵,文官集團也是如此。在明朝除了開國文臣李善長得了公爵之外,文官如果不立軍功,基本上沒有爵位。

王陽明一介文官卻用兵如神,僅用三十五天就平定了叛亂,立下了蓋世奇功。這讓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部臣閣老很是不爽,眼紅了。

紅眼病中的歷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王陽明


王明明入朝謝恩,所戴冠冕上垂下來的絲帛遮住了耳朵。

於是,有人問他:你是耳朵冷嗎?

王守仁答:“是你眼熱了”。這個回答簡直絕了,將紅眼病狠狠反擊。

據《舌華錄》記載:王守仁初封新建伯,入朝謝,戴冕服,有帛蔽耳。或戲曰:“先生耳冷耶?”王曰:“是先生眼熱。”

元朝也是如此,元朝初年朝廷分為兩派,以真金太子為首的漢法派和以宰相阿合馬為首的理財派。兩派互相爭鬥。但是元世祖忽必烈非常寵信阿合馬,因為阿合馬卻是有才。元朝統一賦稅,建立統一的紙幣發行系統,為軍隊提供軍需都是阿合馬做的。

但是阿合馬為人貪婪,有欺上瞞下,惑亂朝綱之事,儼然就是一個權臣做派。而且阿合馬是商人出身,被儒家人士所輕視。

這些漢法派看到忽必烈重用阿合馬,也眼紅了,嫉妒了。他們想以阿合馬擅權秉政為由來攻擊他,但是阿合馬卻得到了元世祖的支持。儒臣們的建議並沒有得支持。

《新元史》:有賈胡恃制國用使阿合馬,欲貿交鈔本,私平準之利,以增歲課為辭。帝以問,亨對曰:「交鈔可以權萬貨者,法使然也。法者,主上之柄。今使一賈擅之,廢法從私,將何以今天下。」事遂寢。

當然了大臣得了紅眼病有可能會對朝廷造成無法挽回的的損失,更有甚者會流毒無窮,貽害四方。

唐高宗時期的宰相裴炎就是如此,當時唐朝名將裴行儉率軍擊敗突厥殘部,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和大臣阿史德溫傅投降唐朝。裴行儉答應他們投降後不殺他們。

紅眼病中的歷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裴炎


裴行儉擒獲突厥可汗是大功一件,理應重賞,而且根據唐朝邊將入相的傳統,裴行儉一定能夠擔任宰相。但是當時裴炎是侍中,他嫉妒裴行儉的軍功,害怕裴行儉擔任宰相。

於是向唐高宗進讒言,說:“阿史那伏念被程務挺、張虔勖威脅追趕,又遭磧北迴紇的逼迫,沒有辦法才投降的。”結果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溫傅被殺。而裴行儉的功勞也被取消,只封他為聞喜縣公。

裴行儉感嘆道:“西晉的王渾忌妒王浚平定吳國功勞的事,從古至今人們認為可恥。只怕殺掉降將以後就沒有再願歸順的人了!”結果唐朝言而無信,在唐高宗末期果然在唐朝北面又出現了一個強大的敵人後突厥。

《舊唐書》:初,行儉許伏念以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建言:“伏念為程務挺、張虔勖肋逐,又磧北迴紇逼之,計窮而降。”卒斬伏念及溫傅于都市。行儉之功不錄。封聞喜縣公。行儉嘆曰:“渾、浚之事,古今恥之。但恐殺降則後無復來矣!”

而唐玄宗時期的宰相李林甫更加嫉妒成性,被人稱為口蜜腹劍。當時能夠和他有爭奪宰相的人都被他用奸計幹掉。而且唐朝還有邊將入相的傳統,這些邊將是他坐穩宰相之位的擋路石。

於是李林甫建議唐玄宗任用胡人擔任邊將,從此李林甫再也沒有對手可以和他爭奪宰相。李林甫擔任宰相長達十九年,而安祿山在范陽經營八九年,實力雄厚。

最後導致邊將得不到晉升擁兵自重。安祿山造反後,唐朝竟然沒有可以平叛的軍隊,只好從回紇借兵。而藩鎮做大也是導致唐朝實力被削弱,對五代十國和宋朝影響深遠。

經過幾千年的紅眼病沉澱,整個社會都形成了這樣一種文化。對整個社會進步帶來了巨大的阻力。

我紅眼病厲害吧,就想個攪屎棍,把好多事都攪黃了。可是人們能夠心胸寬廣,我自然無法傳播於他們。不聊了,各位告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