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寄託鄉愁的摩梭人祖母房,如今這般模樣

摩梭人是生活在雲南省西北,四川、雲南交界處風光秀麗的麗江市瀘沽湖畔,用自己本民族語言,並且以獨特的母系氏族方式傳承了摩梭風情,生活在秀麗的山水風之中。

寄托乡愁的摩梭人祖母房,如今这般模样

我們如約來到這家地道的摩挲人家,生活在瀘沽湖畔的這家主人很多年以在深圳打工,後來伴隨著家鄉旅遊業的開發,他也回到家鄉,在自家院子裡修繕,建起了一個既能吃飯又可以住宿的客棧。

寄托乡愁的摩梭人祖母房,如今这般模样

看似一個樸素而簡約的小院子裡,卻流露出主人對生活的熱愛,那種油然而生的熱情。

寄托乡愁的摩梭人祖母房,如今这般模样

摩梭人家的房屋建築大多以木質或土質結構為主,沒有所謂的樓房,如果有,那就不是正宗的摩梭民居。一般摩梭民居都以四合院的形式為主,庭院主要由祖母房、經堂和阿廈的花樓為主!

寄托乡愁的摩梭人祖母房,如今这般模样

春天不知名的花兒不斷開放,陣陣芳香引人矚目,我們一步步走進這個神秘的祖母房,來探尋這裡的故事。祖母房是摩梭人最重要的聚會場所,以及儀式場所,祖母屋首先是家裡最德高望重老祖母的臥室,必須得有火灶,供火圖騰,得有神龕,供奉兩尊菩薩,得要有祖母位,是吃飯喝酒的地方,得有男柱,女柱,是男孩女孩成人行禮的地方,還有重要的生死門,是出生和死亡的地方。

寄托乡愁的摩梭人祖母房,如今这般模样寄托乡愁的摩梭人祖母房,如今这般模样

走進祖母房一眼被吸引住的便是居於房屋正中的火塘。火塘對於摩梭人來說,意義很大,絕不止生火做飯那麼簡單!這是她們最敬奉的一個地方!

寄托乡愁的摩梭人祖母房,如今这般模样

坐在火塘旁,手中轉著小經桶的阿依(祖母)總是會說:“過年了就要回來看看,去經堂裡燒香、磕頭、點燈...我在火塘旁燒了火,打著酥油茶等你們回來跟我圍爐夜話!

寄托乡愁的摩梭人祖母房,如今这般模样

對於摩梭人來說,火塘就是祖母房的核心,火塘裡的火也不能熄滅!它的重要性不亞於經堂,火塘之上都是家裡的祖先和神靈,所以只要坐在火塘邊,說話和行為舉止上都會有所忌諱!

寄托乡愁的摩梭人祖母房,如今这般模样

進門之後可以看到,祖母屋是由兩根柱子支撐起來的,這個分別代表 “男柱”和“女柱”,而且男柱和女柱還必須出自同一棵樹,男柱為幹,女柱為根,左右放置,象徵了“女本男末”的社會觀念。

寄托乡愁的摩梭人祖母房,如今这般模样
寄托乡愁的摩梭人祖母房,如今这般模样

首先就映入眼簾的還是佛祖。摩梭人信仰的都是藏傳佛教,這個信仰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滲透到了他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佛祖的前面是個火塘,火塘裡的火代表了家族的命脈,因此不能熄滅,家中所有重要儀式和聚會都在火塘前進行,並且要按照男左女右的位置分開入座。

寄托乡愁的摩梭人祖母房,如今这般模样

佛祖旁邊就是祖母床,可以看得出祖母床要比我們一般人睡的床都高,因為這個床的下面是空的,作為巨大的儲物箱,用來放置的東西可是相當貴重,那就是整個家庭每年所有積蓄。老祖母一個人掌管家中所有的財富,足以見得老祖母在家庭中的地位。

寄托乡愁的摩梭人祖母房,如今这般模样

通過參觀摩梭人的祖母房,對老祖母的敬重油然而生!而且整個家庭在老祖母的維繫下,相待以禮,相敬如賓,家裡所有的成員各司其職,盡然有序,不愧是“東方母系文化家園的最後一朵紅玫瑰”!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麗江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4月、7-10月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剛行路上 發佈:2018.04.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