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師是怎樣把一幅普通的照片調成那種高級大片的呢?

郭靖黃蓉655


不是大師,但是知道提升逼格的調色方法。

很多照片沒有感覺,是因為圖片的影調沒有確立。直出的照片,就像一盤沒有放調料的菜,沒有味道。

影調

根據亮度可以分為高調、中間調、低調;

根據明度分佈情況可以分為長調、中調和短調;

根據明暗對比程度可以分為硬調和軟調。

想要修出大片,一定要找到適合圖片影調,然後進行調整。

再來說說色調,色調是從影調中把色彩部分提出來,用色彩來確定畫面整體的調性,這也是最快速提升逼格的方法了。

這是一度很火的賽博朋克色調。

這是INS上比較常見的暗調青橙風格。

這是日系的明亮青橙色調。

還有黑金風格、暗青風格、中性灰風格……

確定整體畫面的影調,就能確定調色方向。

比如我們想要表達深沉、靜謐的氛圍,我們可以選擇整體偏暗的影調,畫面需要壓暗;如果想使畫面更有質感,就調高一些對比度;如果想要畫面更深邃立體,更有大片感,建議將色調統一為互補色。

比如各種風格的青橙調色。青色和橙色搭配、靛藍和土黃搭配、綠色和品紅搭配……

具體調色過程,會用到HSL工具。一般的修圖軟件Lightroom、ACR中都有。

使用HSL過程中,我們將除了青橙和鄰近色,將所有色調的飽和度調到最低。然後將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的色相向青色調整。微微壓暗青色和橙色的飽和度,也就是給色彩加灰,整體更有質感。最後根據畫面曝光程度進行亮度調節,整體思路就是偏暗、細節清晰。

這裡只是說明了一下思路,具體可以關注我後續的文章。有了思路,方法就多了,否則只會調整成一種風格,很有侷限性。

總之,影調的確立很關鍵。後期的壓暗、提亮、色調統一、銳化霧化,都是朝著影調方向調整的。


墨墨的攝影日誌


照片的高級,來自於自我的認知,以及對影調錶現形式的運用。

片子高不高級,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考量:技術層面和情感層面

  • 技術層面,黑白灰,色彩,影調,構圖等

很多時候,照片普通,和拍攝者有很大的關係,不會精緻構圖,不會針對不同天氣情況控制曝光,不瞭解影調的作用,沒有自己的情感表達。當然,即是好看的場景,光線,攝影初學者拍出來的作品有少了很多亮點。

  • 情感層面,需要知道情感方向,結合適當的影調去表現情感。

影調的知識,對於照片情感的表達是非常重要的,是攝影師愛好者,後期師需要學習的一門知識,只有合理的作用了影調,才能讓作品高級,有深度,有內涵。

那麼我們通過後期,怎麼把一張普通的照片處理成高級大片呢?

我們以Snapseed為例來看看具體步驟:

原圖(這是華為Mete30Pro所拍攝的一張靜物)

效果圖:

具體步驟

  • 第一步:在Snapseed中打開原圖,使用工具中的調整圖片,對對比度/陰影/高光/對比度/亮度分別進行調整,拿到畫面的整體三大面(類似美術中素描的亮部,中間灰部,暗部)
  • 第二步:使用工具中的局部,在每個高光的區域進行亮度,對比度的提升,讓畫面的高光區域亮起來。
  • 第三步:使用工具中的局部,在每個陰影的區域進行反光面的提升,降低亮度,增加亮度,根據自我感官調整,讓畫面的陰影區域飽滿起來。
  • 第四步:使用工具中的調整圖片,再將整體畫面的對比度,陰影,高光進行補充,以達到更厚重飽滿的畫面效果。
  • 第五步:使用工具中的突出細節,調整機構及銳化,讓畫面的清晰度和質感更強烈些。
  • 第六步:使用工具中的局部,在右上角增加光線的方向感,同讓讓該區域背景增加空間延伸感,使得畫面的空間範圍更廣。

最終效果

總結:修飾圖片,對於操作者本人來說,除了能熟練運用軟件工具外,還需要有一定的知識體系作為支撐,美學,哲學,音樂等等,才能讓自己的作品脫穎而出。

我是S,讓影像越來越簡單,關注我吧。

您的點贊及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感恩。

歡迎查閱我的專欄,數字暗房三部曲,系統的幫您建立攝影的知識體系。


S的影像小院


我不是大師,我習慣用光影魔術手來做後期

首先從構圖做起,按照個人意願剪切,根據平行構圖、成角構圖、對角線構圖、九宮格構圖原理,旋轉調整圖片,去掉多餘的內容,構圖時注意明暗、繁簡、冷暖比例。

其次是進行二次自動暴光

第三,調理色階,增加圖片層次感

第四,調整曲線、明暗、亮度、對比度

第五,補光、減光

第六,調整色調、色溫

第七,調整清晰度

保存圖片,設置圖片格式、大小

希望能幫助你





汶上好秘書


調色是提升照片觀賞性和質感的一項重要過程!專業的調色技術可以瞬間把一張普通的照片變成大片!攝影圈裡有句話“一張好的照片,靠的是三分技術,七分修圖”,可見調色的重要性!

調色是一門專業的課程,裡面涉及很多方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一些最基本的調色要素。首先,光效裡面就有曝光、亮度、對比度、陰影、高光、白色色階、黑色色階;其次還有色彩飽和度、色相、色相透明度、暗角、暗角羽化等等,再專業一點還有曲線等!所以,一張普通照片要想變成大片,需要掌握很多調色原理!大師的調色作品也是基於這些要素!


爪機攝影


攝影大師不會拿出普通圖片,因為前期拍攝時已經考慮的很清楚,基本上按下快門就是大片。

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是問:後期高手如何調色吧。

調色這個話題很大,絕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憑個人愚見,可以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的思路。

我自己的步驟:

一,(整體)白平衡,為了定主基調,冷還是暖

二,(局部)HLS,統一色調,畫面的顏色儘量不要過多,3種最佳

三,(整體)分離色調,為了更統一,對高光處和陰影處分別嵌入一種色調

四,(局部)最後再進入HSL微調

所以我會反覆在整體和局部進出,始終把色彩掌握在自己手中。






視覺引力攝影后期


首先這幅作品本身就是傑出的,而不是後提使他變成傑作。你提出這樣的問題,我認為你是過分的看重了後期的作用。誠然,每一副單反拍出來的作品,特別是raw格式,你會發現特別灰,我們都必須要進行一些調整,色彩飽和度,對比度,還有再構圖等等。我個人的觀點,我是不希望在原有作品的基礎上通過後期添加其他的元素,這種通過photoshop的後期剪接拼接的圖片,我不認為它是一幅攝影作品。如果你是創意攝影的話,我覺得那個可以可以隨便搞,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只要有新的點子,新的創意就行了。


攝影人karry


看了別人的回答,有些人贊成直出反對後期製作。我的看法是:現在的相機智能化程度相當高,有的相機裡面已經固化了人工智能,自動識別被拍照的景物,當時調整圖像達到最優效果。比如拍攝藍天和水會自動加藍和軟濾鏡防眩光。拍太陽會自動加紅減小光圈,防止過爆。拍出大片對每個人來說都不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相機都加入了AI軟件使拍照都沒有什麼科技含量。那麼,就不用學習攝影技術了嗎?那也不是。作為攝影師來說。他是在眾多的歷史經驗當中摸索出了構圖,光圈,快門速度色彩搭配,明暗對比等等的細緻入微的把握搭配運用。照出的照片別具一格,讓大部分人感覺賞心悅目與眾不同。那麼有人就會說直出好照片就不用後期製作了嗎?這也不對。後期製作是對前期機器出來的標準片子,根據自己的想法再創作。來打造更適合不同心境的,不同視角的片子。達到更震撼更吸晴的目的,使原片得到昇華,達到多片多樣性的效果,滿足不同人的口味。話又說回來,後期製作需要掌握更多的圖象處理軟件知識。在這裡我也可以舉一個例子:有些畫畫好的人,對照相不感冒。因為人工創作會使圖像更有靈魂。而且機器出的照片兒當然比人工畫的圖畫要廉價。不管怎麼說,從一開始選擇好的照相器材到調整參數照出好的照片,再到後期通過軟件增強作者自己的表達方式,都是大師創作的一個過程。從知識的掌握到發揮,都是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的。照相成為大師和畫畫成為大師。只要匹配上“大師”兩個字的,肯定都付出艱辛的勞動了。都應當受到尊敬和推崇的。


陸自達


自己內心想表達拍照的故事和情感





YJJ遊靜靜同學


這個就看大師的想法,比如說很普通的一張照片,畫面是一情侶手牽手上,只看到背影,站在髒亂的草地上,通過大師PS軟件,背景換成遼闊的草原,和連綿的若隱若現的群山,修去地上的髒亂,選一張能適合合成的風景照片,建立圖層合成畫面,調整畫面的構圖,和人物在畫面的比例大小,液化處理,色調,曝光,利用黃金比例,調整人物大小,合成後,調統一色調,讓畫面真實充滿意境。一張普普通通的照片,蛻變成一張經典的作品,


光暈境界


我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拿到一張照片是明星,我會首先把臉上的痘痘去掉,然後修,眼睛,鼻子,嘴,這些都要修,然後臉部磨皮,脖子拉長,腿拉長,調臉部膚色整體膚色背景的顏色。這樣一張大片就出來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2ed5178974b4e12946998c34072d5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