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2002年退耕還林生態林補助十六年,期滿以後還有沒有補助了?

71173723241


風兒悠悠。為林解憂!專注回答林業方面問題,歡迎關注!

二00二年退耕還林生態林補助十六年,期滿以後還有沒有補助了?類似這個問題記得風兒已經回答過一次了,根據國家退耕還林的相關規定,退耕還林的經濟林連續補助十年,生態林連續補助十六年,始於2002年的首輪退耕還林已經陸續補助期滿,到期後該如何補助或處置暫時還沒有明確的通知。那麼退耕戶該怎麼去面對呢?

靜待新的補助性政策出臺

隨著首輪退耕還林補助陸續到期,已經有建議要求妥善處置好首輪退耕還林後續穩定工作的建議,建議的內容一是延續補助,標準另行核定;其次是納入公益林補助,按照公益林補助標準進行補助,無論是哪種結果,隨著2002年的首輪退耕還林到期,屆時會有明確的政策出臺,退耕還林戶除了給出合理化建議也只能靜待佳音。

合理調整或申請更新樹種,增加收益

首輪退耕還林在實施過程中,特別是最初幾年的造林,樹種選擇上較為粗放,大多為一些經濟效益較低的樹種,而且存在未能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樹種,導致很大一部分退耕還林樹木生長不良、長勢不好,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均不理想,如一些崗地窪地的楊樹,病蟲害嚴重,長勢極差等。

針對這種現狀,退耕還林戶可以提交申請,要求更新樹種,選擇一些既具備生態價值又具備經濟效益的樹種,如一些具備生態功能的木本油料樹種、採花摘果的經果林、中藥材林等,通過更新樹種,增加經濟效益。

在不損害造林樹種的前提下,開展一些林下經營活動,提高收益

對一些生長較好的退耕還林林分,在不損害造林樹種的前提下,可以開展一些林下種養殖業,如林下種植一些中藥材、食用菌、養雞、養蜂、養豬等等,合理利用資源,在發揮退耕還林生態功能的同時,發揮和提高退耕還林的經濟收益。

綜上所述,二00二年退耕還林生態林補助十六年,期滿以後還有沒有補助需要等待相關政策出臺。但我們可以主動出擊,合理開展一些經營活動,來提高經濟效益。


基層林業


把我們騙了,當時叫我們全部退完,結果每人只3畝。我家24畝,3人只算9畝,這就是現在的問題。天全縣的政策。


用戶6417389774789


希望國家能收購這批退耕還林到期的。


家284491091


當時退耕還林時是每畝地200斤小麥計算,加益教補助計150元。後期小麥只長到0.75元再沒有長過,市場小麥陸續長價,到現在小麥長到1.25至1.3元。而且,2005年後不收農業稅還秋夏兩季補助達近100元。這樣算下來,退耕戶虧大了。退耕還林每畝才領90元左右,還沒有不退耕還林地的補助多。因後來國家變更政策,沒有按小麥價格計算把退耕的錢補到位。後期補助是應該的。補助多少應該按小麥價計算。


老槐樹908


一般會給予重新分配工作(如林區養護管理、開設植物養殖基地、林區旅遊、度假休閒區等等)。如我們這裡為了配合太湖水汙染治理,大量的魚塘和圍田都還湖了,而當地農民會被安排進行水面清理、湖邊綠化帶等圍湖管理工作。同時也可以開發溼地公園,從事公益工作,因此都有了穩定的生活來源。





太極寄暢


2002年退耕還林乃是納稅面積,如果沒有了補助就等於失去了合同內的土地面積,從2004年開始沒了直補,2018年以後在沒了退耕還林補助,樹又沒成材,還沒到砍伐期,失去士地,補助,補貼。退耕還林戶靠什麼活呢???。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804


我是2002年退耕的到現在都沒有拿到林權證。當時選樹苗的時候沒選好都是楊樹成不了材,又不敢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