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沃爾沃銷量大增為何高管還頻繁離職?

用戶64589163


據相關報道顯示,2017年,沃爾沃亞太區企業傳播副總裁寧述勇離職,隨後加盟觀致汽 車;原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市場副總裁易寒離職,調入領克汽車;原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向東平離職,加盟電咖汽車;原沃爾沃中國研發公司總裁沈峰離職,加盟蔚來汽車。在這些人之前,還有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沃爾沃全球高級副總裁兼沃爾沃中國區董事長沈暉離職,與華為、騰訊一起做了一個公司叫做威馬汽車。

從副總到銷售總再到研發總再到傳播總,除了製造總之外,沃爾沃中國的高層關鍵崗位頻繁換血。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2017年,沃爾沃在中國實現了很高的銷售水平。2017年,沃爾沃在2016年110億瑞典克朗的基礎上上漲27.7%。僅在中國就賣出11萬輛車。既然生意做的這樣好,為什麼得力干將都跑了呢?我想這個現狀是由內外兩方面的因素導致的。

先說說外部因素。我們先看看沃爾沃的得力干將都去哪裡了,威馬、蔚來、電咖等企業都是新生的智能電動汽車公司。在能源利用矛盾和中國取消燃油汽車時間表確定的前提下,電動智能汽車已經成為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大方向。眾多被投資加持的企業不缺錢,再拉上搞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合作伙伴入股,基本上也不缺乏技術。但是這一類汽車最大的障礙是量產,量產也就是傳統汽車企業最擅長的穩定持續的保質保量的生產,另一短板是銷售渠道的建立。所以他們花大價錢從傳統汽車企業裡面挖人。可以觀察到,最近兩年內,從傳統汽車企業出來的職業經理人,基本上都去了電動汽車企業。

再來說說內部因素,雖然李書福擁有沃爾沃,但是按照之前雙方的併購協議,沃爾沃擁有獨立的經營權限,擁有人事任免權。僅在研發上與吉利成立公司,共同研發產品,共享相關技術。如果這個協議沒有被改變的話,目前的沃爾沃只是李書福買的一隻生金蛋的雞,其中國公司的管理歸於沃爾沃。從人事權限上可能帶來一些讓豪傑們不爽的地方。第二大家都想給自己某一個好的前景,智能電動汽車已經成為趨勢,但是李書福的目標似乎依然再傳統行業之內,他的種種併購似乎有成為汽車金融財閥的趨勢,而不單單是汽車製造。所以,提前為自己的未來鍛鍊能力,在新興領域內取得先發優勢,可能也是這一批人離職的原因。

關注“鴻鳴商業評論” 分享有深度 有溫度 的產經故事與管理思想


鴻鳴商業評論




17年高管相繼離職

據報道:在2017年,沃爾沃先後有多名高管陸續離職,其中不乏總裁級別高管;

4月,原沃爾沃亞太區企業傳播副總裁寧述勇離職,隨後加盟觀致汽車;

5月,原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市場副總裁易寒離職,調入領克汽車;

10月,原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向東平離職,加盟電咖汽車;

12月,原沃爾沃中國研發公司總裁沈峰離職,加盟蔚來汽車。



17年沃爾沃成績

2017年沃爾沃在華銷量首次破10萬輛;

目前中國市場沃爾沃已25.8%的同比增速領漲沃爾沃全球市場;

由於旗艦產品XC90銷量不盡人意,對比其他豪華品牌沒有什麼太多的競爭力所以成為一大遺憾。

看似銷量大增,開始盈利

吉利自從收購沃爾沃後在15年就讓沃爾沃轉虧為盈;

但是對比捷豹路虎,凱迪拉克,雷克薩斯來說這點上升,和盈利實在比不上他們。

在二線豪華品牌摸滾打爬,一直上不去外界也無形之中會怪罪到銷售總監離職。

所以說雖然銷量是增加了,但是要看跟誰比,在我看來這點增加肯定是交不了差的,有的時候可能多換換就能換來一個高手,帶領沃爾沃騰飛!

同樣有可能是沃爾沃內部還有很多矛盾沒有得帶有效的化解,大家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