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最近在讀《西遊記》原著嗎?有何感想?

罕默德


泱泱大國五千載,中國的古典四大名著家喻戶曉。而四大名著中,最使我刻骨銘心的便是《西遊記》。

《西遊記》的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他所寫的人物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但是我記憶猶新的便是《西遊記》中聰明伶俐的孫悟空。 有時候,孫悟空也會與師父有點小摩擦。可我認為這些事歸根結底都是唐僧的錯。就正因孫悟空把一群強盜殺死了,唐僧就要孫悟空走,而且這輩子再也別做他的徒弟。這時候,孫悟空只能再三懇求師父把他留下。可唐僧就是這麼狠心,孫悟空只能深情地和唐僧告別,獨自回花果山了。少了孫悟空,就少了一個保護唐僧的人。不久,唐僧被妖怪捉去,豬八戒便請孫悟空回來,救出了師父。從此,師徒倆的關聯越來越融洽,兩人的摩擦也漸漸減少了。

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遇到一道道難關,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戰勝了困難,堅持了下來,最終取回經書,弘揚了我國的佛教文化。“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是他們師徒四人的真實寫照。這些難關猶如我們的成長路上遇到的荊棘。我們只有戰勝困難,才會獲得成功。我認為如果在成長路上一帆風順怎麼會嚐到成功的喜悅呢?又怎麼會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呢? 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曾經的我一次挫折、一句嘲笑、一條難題......而放棄自己的信念和夢想。

但《西遊記》讓我醒悟,唐僧師徒四人的事蹟深深觸動了我,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去學習。若我們在學習上能想唐僧師、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那樣有堅定的信念、執著的精神、不服輸的氣概,那一定會取得學習上的成功。 從此以後,我將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不管成功與失敗,只要我盡力去做,堅持去做了,對我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成功呢?因為我學會了堅持。

《西遊記》這本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除了讓我學會感恩和堅持,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等著大家去發現,仔細品讀,你會有更多的收穫。


新聞每日分享


1.三個徒弟是真的狠辣,原作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妖魔,在取經之前,三位燒殺搶掠的事情沒少幹。孫悟空在花果山就大放厥詞,說曾經殺人越貨,十足的野獸。流沙河沙僧的佛珠是自己吃掉的人的頭骨串成的,很cult有沒有,可愛的感覺比較少,沙僧全程沒多少戲份,猴子和豬是真的很有CP感,孫悟空真的很愛調戲豬八戒。

2.唐僧是真的懦弱、膽小、而且自私,好多次被妖怪抓住了,總是埋怨猴子(明明是他自己不聽勸),口吐髒話(非常硬核),一副小人嘴臉

3.奎木狼(黃袍怪)是真的可憐,為了寶象國公主轉世下凡,但是寶象國公主忘記了前世,奎木狼還是願意和她在一起,覺得可以喚醒愛人的記憶。寶象國公主說不要殺唐僧,他就不殺了,算是唯一一個愛人大於唐僧肉的妖怪了吧。可結局是什麼呢?倆孩子被沙僧和豬八戒摔成肉餅,血肉模糊,自己也被愛人欺騙,讀完很心涼的感覺有沒有,改一改原作主題架構,就是很標準的虐文了

3.烏雞國國王只是無意得罪了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故意”派自己的坐騎,讓烏雞國國王肉魂離體三年,而且騸獅子沒法和王后同床竟然成了一個伏筆,結尾也是很辛辣地寫了一筆

4.真假美猴王一段其實神獸諦聽已經知道了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孫悟空,但是他在知道真相的情況下依然佯裝不知,地藏菩薩不信它不知,它不講的原因就是因為不想兩個人在地府撕逼,把地府搞得雞犬不寧。而且認為地府勢單力薄,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5.有後臺的妖怪在人間翻車基本都是被主人拯救,要麼上天庭官復原職,要麼還是老老實實當一個交通工具。沒背景的妖怪就慘了,白骨夫人,撩了唐僧三下,一堆白骨,琵琶(蠍子)精,因為從女兒國國王那裡搶走了唐僧,被一釘耙打成肉醬,盤絲洞的幾位仙姑們,成了卯日星君的小零食,車遲國三怪,那是好不容易用自己辛辛苦苦攢的錢賄賂來的法器,說被收走就被收走,一個被腰斬一個斷頭一個成炸全羊。能不能更慘一點。

6.西天是真的腐敗,不僅縱容手下中飽私囊,如來作為管理者還放縱自己的舅舅在獅駝嶺興風作浪。獅駝嶺三怪算是全書最剛的妖怪了,大鵬即使到最後一刻還在羞辱如來,明明是最有能力的,非要當老三,讓實力不如自己的獅子精象精在外主持大局,實際躲在幕後運籌帷幄,這算不算是迷惑對手的伎倆。還有小鑽風和總鑽風那一段是真的很鬼畜,沒錯,原著就很鬼畜,獅駝嶺這一段的雖然非常cult而且恐怖,但是硬生生在恐怖片裡演繹出了喜劇片的效果。

7。通天河一段,老龜是一直蟄伏等著唐僧過來,然後施恩師徒四人,告訴他們切記一定得要報恩,我可不是免費交通工具,結果返程回來,四人無一個記得,八戒還機智地想打圓場,老龜那是說翻船就翻船,不聽你任何解釋,也不給補救機會了。

8.文筆很優美,詩雖然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個劇情,但是作者就是很牛逼,大鬧天宮當弼馬溫那一段,作者寫了七八首詩,講的是同一件事。而且這麼血腥暴力的內容,還配上林逋的詩來形容,就感覺你啃著大棒骨在講著風花雪月的事。很混搭


輕鬆一笑說八卦


《西遊記》原著是很久以前讀過的,不過感想一直都在!西遊記不愧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它不僅給我們以前的每一代人的童年都帶了很多歡樂,孫悟空的經典形象還在持續的影響著新一代的中國的小朋友。而且很多成年人對《西遊記》也都是非常的喜愛。當然,在不同的年齡段對《西遊記》的感想肯定是不同的。那就說說我自己總結的對《西遊記》的感想吧。

兒童時的感想:

兒童時的感想其實就是非常單純的快樂,在我的兒童時代《西遊記》中最喜歡的,那一定是孫悟空了,因為孫悟空在我的眼中,他神通廣大,擁有72變,武功蓋世、頑皮機靈,那就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同時也挺喜歡豬八戒,覺得他雖然有一點笨笨的,但是很有搞笑天賦啊。

成年時的感想:

作為成年人讀《西遊記》,那麼《對西遊記》感想肯定是成人的世界,是另外一番思考。

第一:縱觀《西遊記》的首尾,其實是一個整體社會的真實體現,也就是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與嚮往,整個《西遊記》裡面包含了不同的社會階層。每個社會階層都有不同的思想、目標、生活方式與社會關係。

第二:從唐僧到西天取經的具體故事其實也是描述了人們的生活與工作的觀念。比如:一、成功從來不是偶然,任何的成功都必須付出。也就是說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困難,只有勇敢面對和戰勝困難,成功才有希望。二、目標明確,唐僧唯一的目標就是去西天取得真經,造福大唐國民,心無雜念,從不改變,我們的現實生活難道不應該如此嗎?三、做偉大的事情都需要一個優秀的團隊,不能只靠一個人單槍匹馬,團隊才是我們發揮個人能力的最佳場所。四,任何一個優秀的團隊都需要有一個優秀的領導,負責把握團隊的方向、堅定目標與協調工作。五、任何一個團隊的人才都必須要有不同的梯度、特長和個性。唐僧的團隊中,孫悟空最厲害,主要負責探路與斬妖除魔;八戒是悟空得力助手,負責打下手與活躍團隊氣氛;沙僧與白龍馬是得力的後勤保障,負責看守東西與托運行李、照顧唐僧的日常事務。六、團隊運營還必須有能力和資源處理不同的工作與社會關係,比如唐僧與皇帝、觀世音菩薩,沒有皇帝授權與觀音菩薩的支持,唐僧別說去西天取得真經,可能機會都沒有!孫悟空與觀音菩薩及各路神仙的關係。每當孫悟空遇到過不了的坎,觀音菩薩及各路神仙都會及時出手幫助他解決問題!如果沒有這些能神相助,孫悟空再牛,也沒有辦法對付所有的妖怪。

所以說,《西遊記》就是一部成功的奮鬥史。讀《西遊記》就是讀社會,讀生活,讀信念。


雲刻生活


書中人物和故事讓我感觸良多,唐僧信念最堅定,一心向佛。大徒弟孫悟空機智勇敢,本領高強,一路上降妖除怪保護師傅西行。二徒弟豬八戒貪吃貪睡,意志不堅定,每次唐僧被妖怪抓去陷入困境後,八戒便提出中途分手,各奔東西。三徒弟沙僧忠厚誠實,任勞任怨,挑擔子一路西行。

取經路上師徒發生了許多讓人捧腹大笑的故事,例如:五莊觀一回,三個徒弟偷吃人參果、高老莊豬八戒背媳婦…。但是也有誤會和衝突的時候。例如:“三打白骨精”一回中,白骨精三次變化人形,想謀害唐僧,孫悟空火眼金睛,識破白骨精的詭計,三打白骨精,最終把白骨精打死,現出原形。而唐僧肉眼凡胎,不識妖怪變化,責怪孫悟空“濫殺無辜”、“連傷三命”,貶書一封趕走了孫悟空。最終唐僧被黃袍怪捉走陷入困境,唐僧才明白妖怪善於變化害人,誤會了大徒弟孫悟空……。

有時候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不能像唐僧那樣妄下判斷,而是要考慮和分析事情的源頭,正是托爾斯泰說過:“有些時候,我們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面,而我們真正要分析的是事物的內在。《西遊記》給我們許多啟示:我們應該學習唐僧那樣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於探索知識的精神。生活中遇到挫折,要學習孫悟空那種樂觀的心態和勇敢的精神。《西遊記》的故事還有許多需要我們去感悟,去探索,去發現的東西。






萌妹慧兒


西遊記是古典名著。

名著閱讀,和你的年齡、趣味、經歷及周邊人感受等都有很大關係。

小時候西遊記看的是動畫片、電視劇,遇到了文字版名著,覺得很興奮。就像電視裡看到猴子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感覺一樣,開心極了。

高中時候,看西遊記就是忙裡偷閒,話本里的故事讓我放鬆快樂了,快樂的是神經放鬆的線。

大學時代,有段時間迷戀仙俠、迷戀古典的仙道,看過鍾呂傳道集、歷代丹經彙編,讀過《雲笈七籤》,帶著道學、玄學的眼光去讀西遊記。西遊記裡每位人物的出場歌訣,看的如痴如醉,顯密圓通……

工作了,別人說西遊記是部職場,唐僧五人團一一不可或缺

西遊記是本書,融入了創作者的人生感悟,和你經歷起了共鳴,就是感謝。


星月朗潔


很久沒有重讀《西遊記》了。

但當初讀的時候,記憶猶新。

現在網上有很多對西遊記的解構,比如悟空苦逼,沙僧存在感不強,職場最吃香豬八戒,作為領導的唐僧瞎聖母婊等。

這些解構,讀著很過癮,有時候也會鬨然大笑。

但我想說的是,經典就是經典,最好還是花時間去讀原本,這樣才能得到屬於自己的收穫,不要被往上的有心人牽著鼻子走。

最近在醞釀寫玄幻或者修仙小說,目前在讀《封神演義》,下一本要再讀西遊記。

讀經典小說的好處就是親身感受到漢語言很豐富,古文很美,絕對會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

最後,不讀經典,只能一句“臥槽”走天下!

因為中午,回答簡單。不好意思。


天南小魚


文字很活潑,心境很曠達,而且,通篇洋溢著幽默感。

作為中國古典小說,真心無出其右者。

我看書(小說類)最喜歡的就是書的意境。

因為,書(小說類)其實是作者編織的一個幻境。

而這個幻境,對我們來說,如此真實。

論意境,西遊記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家當小華中


感想有點迷茫啊!朋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b50000a562dc04a22c\

李呵呵生活日誌


時不時會翻看幾頁原著,時間充裕也看幾集電視。

感觸最深的是,從孫悟空身上看到了成年人的妥協。

遙想猴王大鬧天宮時,玉帝趴在桌子下面,大喊“快到西天請如來佛祖”,真是大快人心。


但現在想來,悟空的放浪形骸也在這句話後徹底收斂。


這種收斂有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因為受到外界的管束而收斂,比如頭上的金箍、唐僧的緊箍咒等等。

第二階段,是發自內心的懂規矩、知敬畏,比如遇到抓走唐僧的妖怪,不再是一棒打死,而是上天求助。


想想我們自己何嘗不是這樣,年少輕狂時,天不怕地不怕,總覺得老子天下第一。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方才知道人的渺小,才開始珍視生活的平凡和安靜。不過,你我也曾試圖牛逼,這也就夠了。


三分話影視


小時候看西遊記,都想著自己要變成孫悟空。

我們小夥伴裡面有一個屬猴的,那是特別的羨慕他,因為在做遊戲的時候,他就可以辦演孫悟空。

可是漸漸地長大了,當我再讀《西遊記》的時候,我就不那麼想要成為其中的某一個角色。

因為我已經不再幻想童話,而是在他們是身上,也包括白龍馬身上學一些做人的道理,讓自己成長得更快。

再讀《西遊記》,我意識到了小時候看不起的那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原來是那麼讓人佩服的人。

整個西遊記裡面,要是沒有了唐僧,那就無法開啟這一場西遊之旅,沒有這個傳承了千年的故事。

他是這個團隊裡面的核心,他的堅毅不拔的性格是我們在生活,工作中值得學習的。

再讀《西遊記》,也發覺到了,小時候總是取笑著豬八戒,現在看來,他就是在我們生活中一個幽默的人。

我們只看他身上的人優點,這一路的艱難前行,少了一個這麼幽默的人,可能一路之上就會變得苦悶與無趣。

再讀《西遊記》,我學習了沙僧還有白龍馬身上那種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精神。

再讀《西遊記》,我看的不是喜劇,而是一部充滿勵志的人生大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