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看清華第一名是如何準備考研

看清華第一名是如何準備考研

分享2位清華研究生的考研經歷,從考研的準備,學習,鞏固,複習資料的購買,到每一科的如何學習,每一本學習資料做幾遍都講的很詳細,非常實用!

2位學霸將考研學習階段的各種心理變化也描述的很具體,希望每一位處在相同階段的和處境的同學們,都能從他們的經歷中獲取有用的經驗及鼓勵!“人生在世,俯仰之間,唯有追求卓越,但求盡其所能。”

看清華第一名是如何準備考研

第一位學霸介紹

姓名:胡杭

所在院校: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專業

報考院校:清華大學土木水電學院水利系河川樞紐研究所

考研成績:政治 76 英語69 數學 140 專業課 146 總分 431

排 名:初試第一、複試第一

看清華第一名是如何準備考研

二、綜述

在準備考研的時候,我諮詢了很多學長,想從他們那裡學習些經驗教訓,讓自己少走彎路。幾位學長下來,儘管我也聽得很認真,但稍加整理還是覺得空蕩蕩的,零零碎碎不完整,收穫十分有限。後來在網上搜到一篇華中科技大學戴震宇(2008年考研447分)的一篇關於考研的較為詳細的博文,我如獲至寶。這篇文章對我的考研起了很大的指導和鼓舞作用。

整個考研過程中,在我消沉和迷茫的時候我都會仔細閱讀這篇博文,看看前輩是怎麼渡過難關的,看看自己的一些情況是不是正常。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他的文章記錄的不是很詳細,不健全,對於自己遇到的一些問題還是有很多盲區。於是,我萌生了自己寫書的想法。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寫書的計劃沒有能如願。如是,謹以此博文,供後來者參考。

我在這篇文章中極為詳細的記錄了自己在整個考研過程中的學習過程、心路歷程,認認真真總結了自己的經驗教訓。文中的每一筆我都寫得十分慎重,每一句都十分用心、反覆修改,力求真切、務實地表達當時的情況和感受。讀者如能反反覆覆閱讀,我想定能少走很多彎路,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績,考進理想的學校。

看清華第一名是如何準備考研

三、決定考研

一直以來,我都沒有打算讀研究生。很意外的一次競選失利徹底改變了我對自己人生的規劃。我開始摸索將來的道路,這個過程用了一年。直到大三寒假快要來臨之際,我才有了考研的打算。跟大家一樣,我同樣也會思考為什麼要考研?特別是當一些看起來很好的單位來招聘,動輒年薪十幾萬時,我動心了,我更是進行了一場深入的思考,一次現實與理想的較量。我開始認真地問自己,為什麼我要考研?這個過程並不是很糾結,因為我很快就想通了。我給了自己一個理由:我考研,是為了理想。現在的平臺離我的理想還很遙遠。也許今天有很多人也有很多理由看輕研究生的重要性,但是,十年之後,如果你依然能像今天這麼瀟灑,算你有種!值得一提的是,從一開始我就沒有把考研單純的看作是考研,看作是自己在創業,在挖取自己的第一桶金。我把它當成是做實業,當成是我開的第一家店,當成是我專心養的第一個孩子。考研,就是做實業的雛形。同樣卑微,同樣瑣碎,同樣需要非常的韌勁兒。

很多人考研,都不知道是為了什麼。或者,他的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腳,往往會在考研的過程中抵擋不住外來的誘惑、內心的困苦而落敗。這種人的比例異常的大。你的理由,直接相關於你對考研的定位,也直接相關於你將取得什麼樣的成績。所以,想清楚,為什麼我們要豬狗不如的苦戰半年?為什麼我們只能隔著玻璃看外面喧譁的世界?

那麼,考什麼學校?這個問題我也沒有糾結,想都沒想,沒有選擇,只有清華。因為我生性好強,只當第一。我把自己的這個想法跟家人和幾個很要好的朋友交流了下,他們都會問:你有多大勝算?我說:應該沒問題。其實當時我的心裡比較複雜,一方面非常自信,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盲目自信。我需要有一些有說服力的指標來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學習能力。於是,我很認真地回憶了自己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的學習歷程,特別是在大學。大一下學期我排年級十一名,大二下學期我排水電專業第十。比較之前一些考研成功的師兄和師姐,這些數據給了我很大的力量。我很明顯的感覺到,我完全可以做到。但是我不敢過多的表現自己的自信,反而,我會用低調和自卑來掩飾這一切。因為別人會覺得我狂傲。而且,萬一失敗了呢?萬一失敗,我的結局將會很悲慘。這是一場賭博,也是一場戰爭。戰爭生產死屍,也生產將軍。所以,跨入這塊疆場的人,不要心存僥倖。我是帶著九五成的勝算走進來的。

看清華第一名是如何準備考研

四、大三下學期

在決定考清華之後,也就是在大三快寒假的時候,我跟另外一個準備考清華的同學先後諮詢了兩位學長。當時他們的成績還沒出來,後來他們中一位考上,一位沒考上。所以,我兼得了兩方面的經驗。我一直都很奇怪,現在的學弟學妹們交流經驗,都只跟那些考研成功的人交流,很忽視別人失敗的教訓。我想,如果有可能,大家都私下裡去找這些人聊聊天談談心,或者從側面來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歷程。

過完寒假,我來到學校。那是三月份。我買了徐綻老師的詞彙,不厚,大半個月背完了。緊接著,這本書在圖書館遺失。我又買了星火,一直都沒看。直到七月份才翻開。三月份也把高數上冊看完了。我把自己當成一個一無所知的孩子,很認真的閱讀書中的每一句話,做每一個習題。我都認真的寫出全部解題過程。這個時候還沒有什麼具體的考研規劃。很多師兄都說,準備太早了,怕以後衝勁不夠,過早疲勞。我聽取了他們的意見,中止了考研準備工作,投入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後來我還參加了結構力學競賽,因為這是我考研專業課的科目。當時我的目標是特等獎。我參加了為期兩個月的培訓,主要是週末。學到的東西其實不多,只是涉及到了一些新的領域。後來,競賽結果很不理想,我第一道題就做錯了,只獲得了三等獎。這個競賽讓我對結構力學有些陰影。搞完競賽已經六月份了,然後就是系列期末考試、課程設計。

這個學期,我還嘗試到不同的自習室自習,如圖書館、工學部主教、四教、六教。我發現主教一樓最適合我。於是,我很早就在主教一樓佔了座位。我早上堅持跑步,一邊跑我還會一邊喊“清華,清華”,很瘋狂,我的內心非常非常堅定。我讓朋友給我幾個毛筆字,“目標高於一切”,三份,貼在我的屋頂、側牆和寢室櫃子上方。我回到寢室,時時刻刻、任意一個角度都可以看到這些字條。提醒自己不要墮落。

有一次,為了檢驗自己有沒有考清華的勇氣,我在夜晚十點半穿越了漆黑的珞珈山。我把這個歷程比作是考研,很黑暗,但我知道前面就是光明,而且我知道只需要二十分鐘我就可以走出去。儘管如此,我還是有點害怕,而且緊張。就像一隻驚獸,握緊雙拳,隨時準備戰鬥。我記得當時的心境,緊張、害怕、興奮、急切。這個經歷,到現在我都對自己吃驚。

看清華第一名是如何準備考研

五、準備初試

搞完結構力學競賽,我就花了一兩天的時候很認真的做了整個考研規劃。到了幾月份,要到什麼進程,然後根據這些進城來計算每天的任務。在後來的幾個月,我都嚴格按照自己的部署來。這是戰爭,很有紀律。過程中,我根據自己不同時期的情況,做了一些改變。七月十號,考研正式開始。下面我詳細說說自己的考驗過程:

從七月十號到八月一號:高數下冊、概率論、線性代數、星火英語。這是這個月的學習內容。這四本書我是同時開始的。一天的安排大致是這樣,早中晚我都會背誦單詞,沒有具體時間安排,而是按照這一天的任務。我每天背誦二十面單詞,採取的是滾動式背誦。按照人類大腦記憶曲線,在背誦今天的單詞前,我會先看昨天的,往前數第三天的,第七天的,第二十一天的。所以任務其實還比較重。這一期間,我都是默記單詞,沒有讀。把自己不認識的做上標記,以便翻看。其餘的時間,都是半天數學,半天現代,半天概率論,早中晚嘛,所以一天有三個半天。我按照自己的規劃,一絲不苟的完成每天的任務。這一段時間,我的心情很好,鬥志也很高漲。我覺得自己每天都學到了知識,所以,很驕傲。

八月一號到九月一號:星火英語,李永樂複習全書,胡敏閱讀理解兩百篇。七月末到八月初,背完第一遍單詞後,我還花了十天左右的時間從頭到後大聲朗讀星火英語,這是第二遍。很累,口很乾,而且別人看到我覺得很奇怪。不過,我還是堅持了下來。之後,我就沒有系統的複習過考研單詞。這一點做得不太好,也跟後來英語沒考好有些關係。第二遍英語單詞複習完後,我開始做英語閱讀,《胡敏200篇》。我上午做英語,下午和晚上都是數學。由於要在一個月將複習全書做完,我的數學任務很重,而且都不能草率。英語我每天做四篇閱讀,做得比較慢,而且正確率很讓我崩潰。我幾乎喪失了英語的自信。我一直以為英語是我的強項,結果我發現正確率不足百分之六十。我一小時四篇閱讀,但是做完後要花一個多小時分析自己錯誤的原因。我不斷地訓練自己的英語思維。這個期間,我發現自己對單詞的掌握還是比較到位的。我著力於提高正確率。第三次閱讀訓練,我四篇閱讀錯了三小題。我很驕傲。但後,後來,又開始錯的一塌糊塗。每一次做完,我都要寫下自己的感悟,下次訓練之前,我都會看看這些教訓,然後再練。有些效果。十個測試之後,我把錯誤控制在三個之內。我覺得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有很很大提升。後來的模擬題,我又錯的一塌糊塗。我才發現,《胡敏200》編寫得很不靠譜。試題難度係數波動很大。不過,作為早期訓練題,可以做做。但是,絕不能作為考前訓練題。這一時期,我的數學提高比較快也比較多。我很勤於練習、動手演算,這一點是在初中養成的。每天的任務還是比較重的,因為我會對這些考點細細的想、串聯。25天,我把複習全書做完了。每天花了七八個小時。

九月一號到十月一號:專業課課本(結構力學)、胡敏200篇、考研英語十年真題。這個月我花了二十五天昨天看完了專業課的課本。上冊我比較熟悉,但是由於競賽給我很大的陰影,看著自己畫得滿滿的課本,想到競賽成績,我開始想,是不是考慮換一門專業課。我信心比較薄弱。後來找朋友聊天,他不僅給我了很大的鼓勵,還給我推薦了兩本極好的參考書,這兩本書對於我的專業課有巨大的戰略意義。我沒有換專業課,而是跟同學借了一本專業課課本,很新,我有一種重新來過的感覺。很快,我就靜下心來學習,專業課上冊看得很有心得,但是下冊我看的異常艱難,看完之後感覺很爛。不過,我每天依然堅持自己的進度。九月中旬,胡敏200做完了,此時英語做題比較有感覺。我開始做真題。做真題之前,我很認真地閱讀了一篇資料,《命題趨勢分析》,是真題附帶光盤裡的文檔,我買的正版的。對這篇文章,我很有悟性,領略到了考研英語的精髓。之後做題,我很有感覺。正確率一直較高。真題測試結果一直都在70分到85分之間,大部分在80分以上。我重拾了對英語的信心,而且有些狂妄。這也造成了後來對英語的不夠重視。這個月,數學基本上荒廢了,這引起了我十月份剛開始幾天的極度不爽。

十月一號到十一月一號:紅寶書、陳先奎2000題、李永樂660題、李永樂經典400題、數學複習全書、考研英語十年真題、張劍150篇下冊。我思考再三,還是沒有抱政治班。一是想省錢,一是一直比較輕視這些輔導班。後來的考研經歷告訴我:政治強化班可以報。因為這個告訴我們政治考什麼。我當時悶頭看紅寶書,一邊看一邊做陳先奎2000題,量很大,我要花半天,甚至不夠。紅寶書的馬哲部分我看的很有心得,常常聯繫生活思考。看到史綱時,我常常熱血沸騰。思修,也很有用處,解決了我平時很多的困惑。考研,我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系統學習了紅寶書。我很高興。因為這個一直都是我的缺口。我學到了一些智慧,而且運用起來很順手。但是,我的數學忘得很多了,連不起來,我很苦悶,很後悔九月份對數學的冷漠。我還是決定迎難而上,我花了七天時間把複習全書梳理了一遍。作用不大。我一邊做660題,一邊翻書。正確率百分之八十五左右。題目考得很細,計算很複雜,難度也可以。很適合查缺補漏。我很認真的做了660題,大概花了半個月。收穫很大。我的數學恢復了生機。接著我開始練習400題。三小時勉強做完,題目計算複雜,難度適當,很適合拔高。我的分數都在110分到130分之間。每做完一套,要花同樣的時間來分析。所以,很慢。我做到了十一月份上旬。做完之後,我把400題和660題重新收拾了一遍。但是,計算能力和精確度上去了。我留了最後一套,考前才做。我把英語真題又做了一遍,覺得沒什麼收穫。十月末,我買了張劍150篇下冊。我極為欣賞張劍的題目,我覺得很適合作為英語考前訓練。專業課這一段時間主要是深度挖掘。我又在圖書館借了書,《結構力學經典題萃》,共有314題,都是考研真題,各個學校的。我主要是在做朱伯欽版《結構力學》課後習題,難度很大,我做題來不是很順手。百分之五的題目都不會做,或者不確定答案。結構力學著這一階段進步很大。有很多很好的感悟。

十一月一號到十二月一號:紅寶書、陳先奎2000題、數學複習全書、李永樂660題、經典400題、考研數學十五年真題、衝刺135分、張劍英語150篇下、結構力學經典題萃。我的紅寶書看到了十一月份十四號。終於看完了,2000題也做完了。此時,我對政治考試的感覺依然很虛幻。我們一些研友在一起梳理了政治的脈絡,才稍微清晰了。我對政治沒什麼信心,目標從剛開始的80分降到後來的70分。我買了1600題,但是沒怎麼做。又買了考試大綱圖解,看了一些,但是沒什麼感覺。政治真空了十幾天。我不知道該幹什麼。我的目標差點降到60分。我幾乎放棄了政治的掙扎。與政治相比,我的數學如日中天。我都是兩個小時做完一套數學真題,分數都在140分左右。正確率很高,幾乎零失誤。真題我也留了三套,考前再做。做完真題後,我又把660題重新做了一邊,400題也重新做了一遍。專業課方面,我很認真的完成了《結構力學經典題萃》,感覺很好。英語我依然是每天四篇閱讀,感覺很棒。月末,我試著開始寫英語作文。開頭怎麼也找不到感覺。直到十二月份,我才寫出了第一篇英語作文,很爛。不過我很高興,總算是憋出來了。這時,十二月份逼近,考研逼近,我們每天都在倒計時。心態還好,就是政治很掙扎。

十二月至考前:中國人民大學5天500題(政治)、任汝芬最後四套題、肖秀榮最後五套題、20天20題、各大考研輔導班點題班資料;衝刺135分、模擬考場十五套、400題、660題、複習全書、真題十五年;張劍150篇下、十年英語真題、英語小作文模板大全、張劍最後五套題;清華專業課真題、結構力學經典題萃。5天500題讓我的政治很充實,任汝芬最後四套題的選擇題重塑了我對政治的信心,雖然我的正確率依然不高,但我感覺到了考官的思維模式了。我覺得自己很有悟性,很高興。還整理的各大考研輔導班資料和20天20題讓我有了一些很好的政治語感。考前,我和一位研友在主教前的廣場很大聲的讀了三四天,大概是十一號和十二號。之前也讀過幾天,但是這兩天感覺最好。回想起那幾天,我覺得很搞笑也很好玩。數學,我堅持每天一套模擬題,分數都很好看,也有一些不會做的題,我都很認真的整理反思。手感都很好。做完模擬考場模擬題,我又做了400題剩下的第十套模擬題,十二號我又做了2008年真題,很好。我的心情很愉快。相比之下,英語的感覺要差些。這個月都沒有新題做,我的手感丟失了,張劍的最後五套題很難,我堅持做了三套,想找回手感。效果有一些,不是很好。而且這一段時間重點是作文。所以,英語我把目標也由80分降到了70分。專業課,我把手頭所有的資料上的清華真題都挑出來,整理成了清華結構力學真題集,我故意署名:清華胡杭編。我很得瑟,對自己的作品很滿意。編撰過程讓我對結構力學命題有了很深的瞭解,我信心十足。心情很好很愉快。

2011年1月15日,我信心十足的邁進考場。正常發揮。

看清華第一名是如何準備考研

六、複試

根據複試要求,我很認真的寫了自述材料,突出了自己學生工作、社會實踐、競賽。然後我又很認真的看了《水利水電工程概論》。我認真寫了英文自我介紹,並預測了面試可能出現的問題,準備了答案。出發前兩天,我在主教一樓排練了一下午。我還花了幾個早上,大聲朗讀了自己準備的英文自我介紹。我很感謝朋友為我組織的排練。也就是這次排練,給我的複試成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感覺,清華的老師很注重本科期間有沒有一些科研學術經歷,很看重自信、穩重這兩個品質,看重應變能力。而我,也是憑著自信取得了複試第一的成績。

七、其他問題

第一:作息

從七月到十月,我都基本是按照早上六點半起,晚上十一點或者十一點半回。中午十一點一刻吃飯,下午五點一刻吃飯。十月後,我七點左右起床,晚上十點半左右回。考前,我八點多起床,晚上十點多回。

第二:課程

考研期間,我極少上課。考前,花一到兩天或者半天準備考試。成績七八十分。

第三:經驗

(1)我認為自己之所以考得可以,得益於六個字:計劃+執行+韌勁。我的計劃確實很詳盡,而且切實可行。我的任務,完成的不折不扣。而且,我的自律很好,坐得住,一天十幾個小時。想取得好成績,時間投入是必須的。同時,我堅持用最少的書、最大的精力取得最好的成績,不做筆記。

(2)我有很好的夥伴。不管是師兄,還是研友、同學,大家精誠合作,真心交流。所以,有什麼苦惱和困難,聊一聊,互相吹捧下,就好了。

(3)我的心態很好。平靜,有野心。從一開始,我就把目標盯得很死。英語和政治82分,數學和專業課147分。雖然最後都沒達到,但是也差不多。我對自己滿意。我的目標盯得很合理,所以,它給我的更多的是無窮的動力。

看清華第一名是如何準備考研

第四:教訓

(1)學習要連續。任何一門課,一旦開始,每天都要看,不要停。

(2)英語要保持手感,把好的題目留到考前做。我個人認為,英語閱讀做第二遍是沒有什麼用的。做完就扔,ok。

(3)政治沒有報強化班。這導致我的政治走了一些彎路,對當時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第五:溫馨提示

不要輕易涉足感情。一旦涉足,考研成功評價標準就變了,一個人的成功仍然是失敗。我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駕馭好,也不知道對方能不能駕馭好。所以,好好的把這些美好的感覺埋藏在內心深處。不是每個人都有我這麼幸運,所以,最好壓制住這種衝動。

尾聲

我把自己的座右銘分享給大家:

“人生在世,俯仰之間,唯有追求卓越,但求盡其所能。”

看清華第一名是如何準備考研

第二位學霸介紹:

姓名:戴震宇

考研成績:總分447分,數學147分,政治81分,英語82分,專業課137分

本科院校: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報考院校: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

2008年研究生考試過去了,我成為這次考試中的一個幸運兒;回想過去大半年時間,無限感慨。半年來,我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每天早出晚歸,腦海裡思考最多的就是學習,我很驚奇:在過了3年豬一般懶散的生活後,我還能重新拾起高中所擁有的那種勇氣和決心為著更高的目標艱苦奮鬥。時常和朋友談起這些,我都感覺十分詫異;說實話,現在想起過去半年的生活,確實是比較苦的,不過當時並沒有覺得,因為當時根本就不會考慮到這些。

初次踏上考研之路的你們,也許會覺得自己是在黑暗中摸索。但當你勝利到達成功的彼岸,回過頭去,身後的路已是陽光燦爛——我曾這樣走過。所以,我希望我的經驗和教訓能夠讓你們不再迷茫,能夠在你們的身上體現出更光輝的價值!

在全面介紹我的考研歷程之前,首先,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討幾個問題:

1.為什麼考研?

2.考研到底有多大價值?

3.什麼樣的人可以考上研?

4.考什麼學校,什麼專業?

第一個問題,在大三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考慮畢業出路——讀研,工作,出國。對於出國,我想如果沒有經濟實力的話,很少有人會考慮。讀研成為了我們大多數人的選擇,因為本科生實在是不好找工作,而且待遇差,不過也有些專業比較好就業,比如我們專業,所以我們班很多人都工作了,應該說是很大一部分。當然我不否認還是有人能找到比較好的工作,但是你們看看這又有多大比例呢?寥寥無幾。所以我相信考研是改變人生命運的一次不可錯過的機會。

當時為什麼不想工作?一則我覺得我自己掌握的知識實在是太少了,根本沒有出去工作的心理準備,二則希望考個更好的學校提升一下自己;此外,據我瞭解(在成績出來之前我曾經去找過工作,華為等公司),本科生出去所找的工作在條件,待遇等等方面上都與我的理想相差太遠,首先是那個工作是枯燥的,乏味的,絕對不是你們所想象的那麼好,其次待遇,我去面試一個大連高金數控公司,現在是私營企業,他說他們只能給一個本科生2000元一個月,不知道大家聽到這個數字有什麼想法,說實話——真寒心啊,我們寒窗苦讀,讀了這麼多年出來不過是一個農民工的工資,那還不如不讀,大家看看現在CPI多高啊,更別提那個房價了,要是這樣,我們恐怕只能靠父母了。好多工作過的人都回頭來考研,一個原因就在於與期望值的差距,其實出去後再回來考是很難的,一則心很難收回來,二則很多東西都忘光了,需要從頭再來,三則工作經驗在複試的時候是很不受重視的,相反,應屆生則很受青睞。

關於第二個問題,說到考研有多大價值。

我給大家列舉一個我們華工機械的例子,我們班本科生如果是沿海大概3000-4000一個月,內陸譬如說南京可能不到3000,當然了,這個不絕對,但是在我們學校讀兩年研後研究生平均工資6000,可能還會更高。所以說基本上再讀兩年身價會翻倍,當然了,如果考個更好的學校待遇肯定還會高。不管你讀書的動機有多麼純潔,這都是無可迴避的現實問題。

那麼,什麼樣的人可以考上研究生呢?

我考上後,很多學弟學妹問我平時是不是很優秀,我略帶慚愧地說,我的平時成績很差,加權成績排名年級近200名,微積分成績也很一般,91,79,線代60,差點不及格,平時也沒有參加過什麼比賽,發表過什麼論文,所以我覺得我的大學過得很平淡,我並不優秀。

但是,我上進,我想通過考研來改變命運。還有人問我英語基礎差,六級都沒過,能考上嗎?我覺得這個並沒有多大參考價值,因為考研英語與四、六級英語出題的思路完全不一樣,所以大家都不必擔心,只要大家有這個恆心和毅力,都會有考上的可能性。

看清華第一名是如何準備考研

最後一點,就是目標了。

現在大家應該是很迷茫的,對於什麼專業什麼學校都是一片茫然,如果大家對於沒有信息感到焦慮的話,可以去找學長了解信息,也不妨考慮去輔導班諮詢一下這方面的信息,因為我自身報過輔導班,我知道輔導班在這方面的信息是比較全的。其實,那個時候我跟你們一樣。首先是學校,我覺得要報就報個比較好的學校,如果考差的學校的研究生,那還不如不考,沒有價值,大家適當可以調高一下自己的目標,也給自己一個比較大的動力,畢竟“人都往高處走”。當時我很快就決定報考清華,開始我家裡人是不支持的,他們都覺得我太過於自信了,但是我覺得我想試試,因為這是我的理想,而且這個是我自己的決定。至於專業,我是向比我高一屆的師兄瞭解並充分利用網絡查閱,然後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方向。對於大家選擇專業方向,我個人建議,不要一味盲目跨專業,因為這個難度是很大的,且不說你初試能不能過,複試都是一個很大的檻,所以大家如果不是很討厭自己的專業就不要跨度太大。對於那些非要跨專業跨校的同學,我得提醒你們:必須準備得特別充分。大三下學期一開始我就已經下定決心報考清華大學,當時對於專業沒有什麼瞭解,也就沒有考慮專業的問題。至於說為什麼要選擇清華,原因很簡單——我的大學生活太乏味了,希望能通過考清華來給我的大學生活留下點回憶。“人生能有幾回博”啊!

所以基於以上原因,我於4月份下定決心報考清華精密機械專業。

之後,我就著手準備考研。

看清華第一名是如何準備考研

一 、考研歷程

1 、基本準備(五六月份)

大三下學期還是比較忙的,課程非常緊。我是“忙裡偷閒”硬是每天學習到教室關門,一方面是為了完成這兩個月的計劃(完成高等數學即微積分的初步學習,因為我個人覺得微積分已經忘光了),另一方面是為了使自己逐漸適應考研所要經歷的生活。不過,基本上我只是學習高數一兩個小時。同時,我還按照師兄給我介紹的幾本參考資料,買了相關書籍。應該說這兩個月的任務我基本上完成了,我把數學高數部分看完了,課後習題也全部自己搞定。在我7月份去實習前,我心裡還是比較滿意的。

7月20日實習回來,我就在學校修整了幾天,大約24號搬出去住了。此後,我就制定了嚴格的長期規劃以及短期(一個月、一個星期還有每天的時間安排)計劃。我把這些計劃貼在牆上,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懶惰。

2、基礎複習(七月底至十月中旬)

這段時間我分成兩個段落——七月底到八月底,九月初到十月初。第一階段,只學習數學剩下的線代和概率以及英語閱讀和單詞;第二階段,開始專業課的複習,並開始數學的全面複習,開始做李永樂版複習全書,基本上是隔天換重點的(就是一天著重數學一天著重專業),英語跟第一階段差不多,還是每天4篇閱讀或者若干單元單詞。

第一階段:這段時間考研複習的人應該還是比較多的。我按照自己的計劃每天基本上6:30起床,7:00到教室,然後讀一段時間的英語,中午11:30回去休息,下午2:30到教室,5:15去食堂,6:00左右回教室學習,晚上10:00(當時暑假期間10:00鎖門)回家休息,有時候晚上還去西門外轉半個小時。那段時間我感覺自己的效率是非常之高的,生活過的也很充實,對那段生活還是很留戀的。這段時間我是沒有研友的,我每天都只是一個人學習,不過我不覺得乏味,單調或寂寞。

第二階段:我的時間安排基本與第一階段一樣,不過就是晚上開始隨著學校教室時間安排的改變而改變到10:30下自習了。這段時間裡我開始看專業課和李永樂版數學複習全書,我基本上是隔天重點複習這兩門。一般是一天早上看完專業課一個章節,下午看看數學,晚上一直在學英語以及這天沒有完成的工作(主要是做題),然後第二天就是上下午的任務和前一天顛倒過來——我個人覺得太過單一的學習時間安排以及一整天的看同一門課不利於效率的提高。

我個人認為這兩個月或者說兩個半月是十分關鍵的一個階段,因為這是你打基礎的階段,系統的基礎複習是十分關鍵的;天才是很少的,要把自己始終當作一個初學者來對待,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地進行全面的、系統的基礎複習。

3、考研中期(十月中旬至十一月底)

據說,到了十月份就有好多人進入疲憊期,有的甚至開始放棄考研,他們聲稱受不了豬狗不如的考研生活。這段時間我仍然是十分亢奮的,鬥志仍然很高漲。不過我所要提到的是我沒有做到時間安排還像從前那樣,不過我確實是爭取到了每天8:00或者8:30之前趕去教室,因為這個階段天氣十分陰冷,我實在是睡意連綿,無法抗拒。

十一期間我上了一個政治輔導班(上課之前我曾經把紅寶書看了一遍),十月底我又把紅寶書看了一遍(現在想起來,我覺得政治開始得有點過早,時間也花得太多了),不過在這個階段(十月份),政治不是我的重點。

經過前幾個月的複習,我對數學應該來說還是理解得比較多了,所以我開始做題,最開始我做的是400題(很經典),一天一套,很快就做完了,然後就又買了很多題,基本上一天一套,我是基本按照考試的時間要求做的,感覺良好,雖然分數肯定都不高,不過能夠學到新東西我就很滿意了,那段時間我沒有在意分數的多少,我只在意知識;事實上,我們也不能在那個階段就開始注重分數。

專業課我也開始做考試試題了,感覺考的東西與書本差異很大,感覺有點不爽,並且加上前一階段不會做的課後習題或者看不懂答案的習題,我有些犯難了,有時候甚至有種不想搞專業課了的想法;不過最終還是理智克服了衝動,我硬是迎難而上,把那些問題解決了一些,那時候太有成就感了——這可是我獨立思考解決的啊!不過還是有些問題沒有弄明白,或者有些問題我覺得課後答案錯了就沒有管了(實際上後來我才發現那些都是我自己理解錯了——答案一般不會錯的)。對於專業課,我必須得說,要反反覆覆地看,即使你看了5遍還是看不懂,不要緊,繼續看,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你就會明白,那時候,你或許能夠體會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英語:在這個階段,最讓我犯難的就是英語閱讀了,我是始終在找一些合適的資料來做;說實話,我覺得市面上並沒有多少合適的資料。最開始,我聽說張錦芯的不錯,我買了套她的資料,做了一段時間感覺還不錯好。不過現在想起來,覺得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對語言的掌握語感很重要,只要天天做,培養語感,一步步地來,掌握起來就不會那麼吃力了。

看清華第一名是如何準備考研

政治這時候已經開始做題了,我個人覺得政治資料不在多,只要適當的輔導教材,一本紅寶書一本習題還有真題以及適量的好的模擬題就OK了。這段時間(十一月)我把政治擺在了比較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我都做完習題後仔細在書上核對答案,其實做題的過程就是為了熟悉紅寶書。通過這個階段的紮實的複習,我對紅寶書不僅有了全盤的把握,而且也對其內容有了較深的理解,尤其是馬哲和馬政經部分。也就是在這個階段,我對政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4、考研後期(十二月至2008年一月中旬)

這段時間的正常度過對於考試的正常發揮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前段時間高強度的複習已經基本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這段時間我們的任務就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看清華第一名是如何準備考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