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40歲的程序員,技術達不到分佈式能力,編碼與思維也明顯不如年輕人,這個時候在創業型企業怎麼凸顯實力?

劉曉亮


題主所謂分佈式能力,其實可以理解為架構能力,得需要足夠的想像力,能把各種目標需求進行不同維度的擴展,確認和評估系統需求,給出開發規範,搭建系統實現的核心構架,並澄清技術細節、掃清主要難點,既需要掌控整體又需要洞悉局部瓶頸並依據具體的業務場景給出解決方案。

那麼,作為40歲的程序員,沒達到這個能力線,編碼與思維也明顯不如年輕人,怎麼在創業型企業凸顯實力?

首先,需要說一下,對於市面上初創企業的商業性產品(app、web、wap等)開發,前期基本對服務器架構及安全性沒有太大要求,能夠理順商業邏輯,依據業務場景用技術化為可行功能模塊,滿足業務的進行也就足夠了。

所以,確切地說,在初創企業,一個熟悉並能夠根據各種業務場景,熟練進行產品的功能邏輯設計與開發,對產品經理的產品設計可以洞悉漏洞並能提出修正意見的程序員,就算是實力雄厚了,看企業核心團隊的層次,一般的話技術總監也就這樣,比較精英的團隊當個技術經理也是足夠的。

然後回到題主身上,怎麼體現自己的實力?

從40的年齡來說,就算你二十多歲開始編程,也在這塊泡了十多年,基本可以說是隨著互聯網一起發展起來,經歷過那麼多大大小小的項目,見證了互聯網產品一代代的完善,還有什麼功能模塊是你沒接觸過的?就算沒有接觸過,難道沒見過同類產品嗎?見過同類產品,使用一下相關模塊的功能,深入思考、驗證一下其設計邏輯不就明白了?互聯網產品經理這個崗位才發展多少年?現在風風火火的,要說資歷,連你的零頭都不夠,也不一定懂技術,但是不一樣憑著邏輯思維能力混得風生水起。

見識與經驗,這就是你的優勢啊,你熟悉市面大部分商業產品的邏輯功能設計,然後你也可以根據這些經驗,結合公司業務場景去進行更符合用戶體驗的程序化設計。


另外,在圈子那麼多年,我就不相信你沒管理過團隊,就算真沒有,總見過之前的上司是怎麼管理團隊管理項目的嘛?根據實際情況,變通地般過來就又是一個優勢了。

加上人脈,十幾年的時間,什麼樣的程序員沒見過?符合你項目水平的,說服老總挖過來一起奮鬥,不也是一個優勢?再就是接觸過那麼多項目,有方向一樣業務不衝突的,洽談一下大家成為合作伙伴,又一個優勢!


管理與人脈,是你的第二大優勢。

實力離不開能力與人脈,能力建立在見識、經驗上,人脈建立在資歷上,這些,你都擁有!如果你沒有讓同事感覺到實力,那就是你沒有找到一個方法讓自己的實力凸顯出來。

而凸顯實力的方法,那真真是最簡單不過了,不久多提有用的建議並執行嘛?

比如,以下這些初創企業面臨的問題都是你完全可以提供可行建議的:

1、公司需要組建技術團隊,本階段成員怎麼配置、招聘?下一階段如何做人員擴招計劃?

2、組建了團隊,項目、團隊怎麼管理?研發流程、BUG修復流程、團隊配合流程等等。

3、開始進行實際研發了,服務器、數據庫、前後端功能模塊如何設計?甚至產品備案、商標註冊、支付接口申請、短信服務商怎麼弄等等。。

4、研發完成了,項目產品可以對接那些企業獲得相關幫助?

......

其他的服務器架構支撐產品流量、安全措施保護項目安全什麼的就不說了,上面已經足夠你在初創企業大展身手!!


最後,我還是想說,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可以到我們知客雲平臺學習相關在線課程,也可以入駐知客雲成為一名知客老師錄製課程為他人解疑答惑!歡迎來知客雲跟我們交流!


知客雲-知識技能募資平臺,為世界創造與眾不同的視角

一個有趣的線上學習平臺在等著你哦,知客雲(zokocloud)


鯨貝


把這個問題拆成幾個部分,我逐一分析並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

技術達不到分佈式能力

我覺得情有可原,但是要是一點兒都不會,就有點兒說不過去了;好像有些矛盾,聽我細說。

估計我這個看法會有很多人不認同,現在分佈式這麼火,一定要掌握呀。

  • 我的觀點是:脫離業務實際的架構和技術都是耍流氓,對分佈式相關技術不熟悉,那麼可能是公司的業務沒有達到需要分佈式的程度,大多數時候程序員的水平都是被業務逼出來的。

  • 但是如果對分佈式一無所知,那說明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之外,沒有花額外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這對程序員來說,是個致命的問題。

編碼與思維不如年輕人

這一點我不贊成,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優勢,我們這些“老傢伙”也有自己的特長。

  • 年輕人,比我們能加班,熬夜第二天依然生龍活虎;學習和接受能力強,也有大把的時間去學習,不像咱們這些拖家帶口的回家還得輔導孩子功課;年輕人的成長空間肯定會更高。

  • 但是“老傢伙們”也有自己的特長,首先思維不如年輕人,我肯定是不贊同的,十多年的工作經驗不是白白積累的,見多識廣,思維更加敏捷;還有編碼能力,雖然年輕人一口氣寫八個小時代碼不嫌累,但是我們的編碼習慣、業務知識的積累、技術的深度和廣度,會讓我們編碼的效率更高,質量更高。

在創業型企業怎麼凸顯實力

首先表明態度:40歲如果還在一線寫業務代碼的話,從目前“國情”來看,前途確實有些堪憂。那麼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可以增加我們的不可替代性呢?

  • 十多年的開發經驗,見過的系統更多,見過的解決方案更多,可以多在架構設計方面出謀劃策。

  • 業務經驗應該也很豐富了,企業還是很缺少技術和業務都精通的人才。

  • 人脈,創業型企業或多或少會遇到技術、業務、管理方面的問題,企業內部解決不了,可以找找“外援”,這時候你十多年的人脈積累就會用上了。

總是,40歲絕對不是程序員職業的終點。

我將持續分享Java開發、架構設計、程序員職業發展等方面的見解,希望能得到你的關注。


會點代碼的大叔


40歲的程序猿應該有很多項目或者產品的經驗,哪麼就分為兩種:

第一種:從業以來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斷自我提升,這種類型的其實是公司的寶,因為普通程序員需要花一週解決的問題,他可能只需要花幾個小時就搞定,同時他還能指導年輕的程序猿寫出漂亮的代碼

第二種:從業以來一直在混吃等死,不求上進,這種類型估計35以後就沒人要了

寫程序是一個技術工種,同時也是一種藝術工作,同一段代碼不同的人不同的寫法,不可能重複,而有經驗的會比沒有經驗的更懂的避坑以及後續會有那些擴展.

年輕的程序員的優勢就是身體好,知識體系比較新,缺點就是沒有經驗,不懂的在什麼情況下使用什麼技術.

40歲的程序猿優勢就是項目經歷多,經驗豐富,技術表面上看有些陳舊,但更懂的不同的技術的侷限性,不同的場景使用最合適的技術.

,學習能力更強,學習一個技術更能透徹的瞭解其原理,而不只是會用.

舉2個例子:

1. 我去年曾經接觸兩個項目,都是上的微服務,一個用的spring cloud架構,一個用的dubbo架構,說實話這兩個項目沒有一個需要上微服務架構的,尤其是第二個用dubbo的那個項目,不同服務之間相互引用,哎,兩個完全可以用簡單的SSH解決的項目,花費了大量的人工成本用微服務,最後連維護都維護不下去

不同的場景使用不同的技術才是正道

2. 個人感覺在應用角度到現在沒有什麼新鮮的技術出來,拿現在最火的微服務來說,和當年的EJB, WebService有什麼區別,微服務我個人認為核心是什麼是服務即如何定義服務,這是需要很多的項目經驗的.

上邊這兩套微服務架構我基本用了1周時間就會用了,然後遇到了很多坑,又看了一部分源代碼才解決 所以老程序猿可能學習東西會更快.

技術沒有什麼落後和淘汰一說,只不過要用到適合的場景中.

人一輩子只有不斷的學習,融會貫通,才能走出自己的人生.


仁心64480408


40歲是老鳥了,如果沒有一點優勝年輕人的地方,估計早已經不適合這個產業了吧。


sundalover


我覺得你應該選擇一個能夠靠年齡積累經驗,提升競爭力的職業。


隨便聊聊20200111


說到底,從事技術研發的人,無非就是兩種工作——無中生有的工作、改良改進的工作。如果你長期從事無中生有的工作,那麼多半你會積累很多的模型、模式在心中;如果你長期從事改良改進的工作,那麼你有很多判斷、分析能力在頭腦中沉澱。

但是有很多人,雖然有經驗,但是沒有自信,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你做了太多的妥協,向用戶妥協、向技術妥協。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是——你心裡那個對於什麼是“好”的判斷標準是模糊的。

確實,人生在世,要面對很多的艱難。這些艱難讓你不得不作出一些讓步。但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從心裡記一本帳。記下我們到底欠下了多少“妥協債”。這個債我們也許一年還不清,也許十年還不清,更有可能一輩子都還不清。但請努力的去還吧,因為還債得到的好處,就是自信與尊嚴。


信息扭曲力場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6e05a07d5a88bf49acb50923c76969f0\

網絡工程師成長日記


我就是這樣的程序員,但我知道客戶80%的產品需求及如何編程實現,可以根據客戶的預算定製方案。。。如今正在創業的泥潭中


奮鬥的蝸牛123456789


你想表達自己是四十歲程序員,技術不牛,思維不如年輕人,那你有啥實力呀?還凸顯實力?你是股東嗎?搞業務行不行啊?!你公司用啥高深技術了,方能體現出你比年輕人厲害?你比他們厲害又能咋滴,所有活都你一個人幹啊。40歲了,有一天你孩子問你,你開發了什麼軟件,讓他看一下,你能拿出來嗎?好好想想退路吧,看看後面40年(如果運氣好)怎麼過。


雲闊天閒


到了這個年紀,如果在技術架構上沒有精力追新,按道理就只能在業務上體現能力了,但除非你長期浸淫在一個行業裡,否則業務能力也很難沉澱出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