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郭德綱不在主持《歡樂喜劇人》,你還看不看?

視小影


糾正一下是“不再”而不是“不在”,注意您的措辭。太不嚴謹了,嚴重懷疑是湊數提問。[大笑]

首先《歡樂喜劇人》這擋欄目是一檔由上海東方衛視打造的喜劇競賽真人秀節目。用方清平的話說就是:“真人出洋相節目。”該節目於2015年4月25日起每週六晚21:05分播出。參演節目的竟演演員都是國內頂尖的喜劇達人和團體,如“開心麻花”“遼寧民間藝術團”“愛笑會議室”“賈玲”“葉逢春”“賈冰”等等。是一檔收視率和知名度都非常高的欄目。

其次看過第一季喜劇人的朋友們都知道,當時的主持人並不是郭德綱、而是吳秀波老師。第二季的時候,郭德綱接任吳秀波主持人的職務。小嶽嶽也強勢歸來,並獲得了年度的總冠軍。

最後說一下,喜劇人給我個人的印象是越到後面越不好看。不知道是審美疲勞還是後面的表演確實沒了第一季那樣精彩。郭德綱主持歡樂喜劇人以後讓整個演出顯得更為流暢,也多了很多搞笑有趣的環節。但真正意義上來說,我們大多數觀眾還是衝著喜劇人和節目去的。並不是衝著看郭老闆去的,因為他也沒有表演節目。





婦男主任彭彭


第一,歡樂喜劇人是喜劇人的比賽,比賽我們就要看它們的名次排名。一般來說,有四個團隊,呼聲最高。開心麻花、德雲社、大碗娛樂、遼寧民間藝術團,四者來角逐,參演的喜劇人的排名都比較靠前。第一季沈騰拿過冠軍,第二季岳雲鵬拿的冠軍,第三季文松的冠軍,第四季賈冰的冠軍,第五季葉逢春的冠軍。根據邊界效用的理論,上一季肯定比下一季要好,所以說他們的排名應該是沈騰、岳雲鵬、文松、賈冰、葉逢春,那麼我們就,對比一下沈騰和郭德綱,無論是在語言的駕馭上還是在包袱的結構,郭老師都要略勝一籌,當然,相聲這個相聲肯定比小品吃虧,但是可以看一看郭老師為數不多的小品表演,在相聲有新人的客串當中,張國立老師評論過一句,“這個節目在郭德綱上來之後才開始的”。足以見郭老師的表演功底。

第二,我們再看一看郭老師主持的歡樂喜劇人,我們會驚奇的發現,有的時候他們的談話甚至要比節目更精彩,更有趣。郭老師在主持的不經意間都能將包袱這麼完美的抖出,如果真正的上臺比賽,我想會更精彩



劉鴻漸


我感覺沒啥好看的了,感覺歡樂喜劇人沒有德雲社感覺就像炒菜沒了味道一樣,可能是個人感覺,小夥伴們勿噴!

先說結論,六季節目德雲社只參加過四季。郭老師主持過五季,冠軍拿了一次。開心麻花拿過一次冠軍,劉老根拿過一次,剩下的冠軍更是給了當季表現突出的人。還有某些演員反覆來喜劇人,來過三季以上的。所以你可能只是單純的因為郭老師是主持人,而誤認為德雲社包場了歡樂喜劇人。

第一季是個姓曹的叛徒,演了一半垃圾節目退賽了。當時郭老師不是主持。冠軍是沈騰。如果你說的變味兒是指你欣賞曹雲金第一季的表現,我覺得後面幾季節目也不乏同類型的小品符合你的口味。如果你說的變味是因為欣賞開心麻花,那人家冠軍拿的可不少,也不辜負你的期待。

第二季只有嶽嶽,老郭才開始主持。嶽嶽當時都不知道郭老師是主持人,第一場節目還有砸掛老郭的,開錄一看到老郭上來了,嚇得拉著孫越說要改段子。當年嶽嶽奪冠。同時參賽的有開心麻花,小瀋陽,潘長江等等。當時是嶽嶽最火的一年,也是他被罵的最慘的一年。滿世界的罵黑幕,結果嶽嶽真棒,很爭氣,直到今天依然是喜劇舞臺的扛把子之一。當時大熱是小瀋陽,但小瀋陽因為檔期中途退出,這不是老郭左右的了的。

第三季只有郭麒麟,得了第四。親兒子只得了第四,倒是沒人喊黑幕了,真滑稽。(好吧,經評論提醒,郭麒麟當時不論得第幾都有人罵黑幕,名次好了說有黑幕不該得這麼高名次,名次爛了說他有黑幕為什麼還沒淘汰…郭麒麟真的好慘)

第四季壓根沒有德雲社,但當年奪冠的賈冰很亮眼。(經評論提醒,張雲雷在第四季後面幾期參與了補位賽,即第四季首發沒有德雲社選手)

第五季是張雲雷,張鶴倫。張雲雷錄了一半身體不好做手術去了,最後張鶴倫第二。冠軍葉逢春。

第六季是燒餅,孟鶴堂。嘻哈包袱鋪也有兩對兒選手,其中高曉攀爆冷輸給了外國人艾傑西。

所以拉這麼長你看看,你這個提問是不是冤枉了德雲社?

甚至說黑幕都冤枉了郭老師,因為德雲社到現在只拿了一次冠軍,只有嶽嶽。現在返回去看,我依然覺得嶽嶽是那一季實至名歸的冠軍,當年金句頻出,包括“我的天啊”,“打死你個龜孫”,“德雲一哥”,都是從歡樂喜劇人帶進大眾視野的。冠軍分散百家爭鳴,並沒有德雲社壟斷現象。相反,郭老師出人出力,主持金句頻出,單以今年來說,當某位選手返選波蘭人時說了一句“作為中國人我覺得我要迎戰外國人”,郭老師那一句“藝術無國界”真的頗顯我國的大國氣度。

如今回過頭看,前三季拿冠軍的,如今依然是喜劇界的龍頭,後面拿冠軍的,很多去乘著紅分享電影紅利掙快錢去了。此外,德雲社在後繼培養,團隊發展上明顯更具前瞻性,徒弟們在鶴字,九字,霄字,徒孫們筱字在張雲雷的粉絲紅利下在去年全面開花,全面開花的背後,是每個演員,在小園子磨鍊了十年以上的辛酸與忍耐。相反,劉老根除了小瀋陽,宋小寶,丫蛋,大鵬,之後人才凋零,再無新人。開心麻花更是沒有培養機制,一個團隊能打的演員,沈騰,艾倫,常遠,派完了,就是派完了。

郭陽郭亮第四季第五季第六季都來了,這曝光率可比德雲社參賽選手高多了,是否按照你的思路,可以認為他們是歡樂喜劇人的家庭聯產承包人?

金霏陳曦也是來兩次了。(很喜歡他家希望他們取得好成績,相聲一家親)

所以德雲社壓根沒有包場歡樂喜劇人,你這麼說,可能是因為你只記住了德雲社的演員。節目好還賴他們咯?






盤影


毫無疑問,會看。

問一個問題,德雲社相聲每場都有主持人,你們去德雲社是看老郭還是主持人?毫無疑問,是郭德綱而不是主持人。

換位思考一下,郭德綱只是喜劇人的一個主持人而已。

我之所以還會看,原因有三:

首先,《歡樂喜劇人》的核心競爭力是參演作品,作品足夠優秀才能有足夠的吸引力,第一季的主持不是郭,是吳秀波,參演團隊有開心麻花、大碗娛樂、白眉工作室等。正是有了第一季的火爆,才有了後面的連續六季。因此,沒有郭的時候節目已然開始繁榮。好的作品自己會口碑相傳。

其次,郭德綱的吸引力在於相聲,不在於主持,不在於影視。郭在相聲領域具有無可匹敵的地位、魅力和造詣。人們因相聲而喜歡郭,郭也得以在主持、影視領域多面發展。郭的主持特點在於反應機敏,在於插科打諢,他的主持風格給觀眾帶來了新鮮感,但畢竟不是科班出身加上知識儲備的問題,主持功底還是火候欠缺,即使在喜劇人這樣的舞臺上,有時候也難免顯得尷尬。更尷尬的是郭德綱的喜劇電影,票房慘淡難以啟齒。因此郭德綱對於節目的受眾來說,吸引力沒有想象中大。

郭德綱的相聲可以稱為藝術,他的主持還達不到。

最後,郭德綱直接作用是吸引優秀喜劇人才參與,並不是吸引觀眾。節目組看中的是郭在喜劇界獨一無二的領袖地位,多少喜劇人都巴不得與郭產生點交集呢,人之常情。人才多,則優秀作品多,從而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喜劇人創始於喜劇節目蓬勃的年份,至今已有六季,審美疲勞加上喜劇人才的挖掘殆盡,節目整體收視率遠不如從前,這恐怕不能僅憑郭德綱個人吸引力能力挽狂瀾。


大大大北京


看,雖然一個節目的好壞跟主持人有很大的關係,但也得有高品質的作品,往往好多時候是節目成就了主持人,而不是主持人成就了節目。

比如江蘇衛視的《最強大腦》大家關注的是節目本身而不是主持人蔣昌建。

既然談到郭德綱那就具體來介紹一下他

郭德綱,男,出生於1973年1月18日,天津人,相聲演員,電影、電視劇演員,電視脫口秀主持人。

1979年投身藝壇,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

1981年,開始正式學習相聲,三年後,跟盲藝人王田雨學西河大鼓,常寶豐等天津藝人學相聲

1989年,拜時任紅橋區文化館館長、作家楊志剛為師學相聲

1995年,創建德雲社,郭德綱開始闖蕩北京,對外稱白全福的徒孫,楊志剛的徒弟

2000年,開始了與北京相聲名家張文順的合作,也與于謙開始合作。

2002年,與于謙開始搭檔,又曾與張永久、王世勇、楊進明合作。

2004年10月,拜相聲大師侯耀文為師。

2005年加盟其師父侯耀文的鐵路文工團

2006年12月,又與于謙、李菁和高峰三人拜民間藝人金文聲為師,分別得名郭增福、於增祿、李增壽和高增喜。





不在懷念


《歡樂喜劇人》目前進行到第六季,第一季是由演員吳秀波單獨主持的,後來郭德綱開始和吳秀波搭檔主持,到最近的幾季則都是郭德綱單獨主持了。

一個喜劇競演類節目,按理說它的最主要看點當然是嘉賓們帶來的喜劇節目,但隨著明星咖位的下降,作品精彩程度也大打折扣,小品和相聲節目的看點反而越來越少。有些觀眾基本不再看新幾季節目,但也有些人之所以還在關注,確實就是因為在關注郭德綱在說什麼。

比郭德綱更合適的喜劇主持人

對於《歡樂喜劇人》來說,目前應該不存在比郭德綱更合適的人來當主持人。郭德綱本身是相聲演員,對於相聲和喜劇有深入的獨到理解,尤其和臺上喜劇演員大多認識或者瞭解,因此主持起來得心應手。

現在反觀當年第一季《歡樂喜劇人》,節目精彩程度當然不用多說,沈騰、馬麗、賈玲、小瀋陽都帶來了高水平的表演,而那時候的吳秀波是沒有太多看點的,最多就是刷一下大叔帥。

不過當郭德綱加盟之後,主持環節也成為節目的一共搞笑環節。由於多年的舞臺經驗,郭德綱在與人對話方面有著高超的技巧,基本每兩句話出來都要抖出一個包袱兒。

加上他和臺上演員都比較熟悉,與他們說起話來也輕鬆自如,沒有吳秀波那種外行對話內行的問題存在,因此很容易就可以和嘉賓深入探討,並能不斷抖出包袱兒,令現場氣氛熱烈。

觀眾對郭德綱的喜愛發自內心

《歡樂喜劇人》的第六季前幾期節目,我是作為專業評審坐在錄製現場的。每次郭德綱的出場,都會引發現場觀眾發自內心的熱烈歡呼和掌聲。那種感覺不是現場編導鼓動出來的,這從鼓掌時每人的表情就能看出來,他們是從心裡喜歡個子不高的這個人。

記得第一次出場時郭德綱就感嘆說,時間過得真快,沒想到《歡樂喜劇人》這個節目到現在已經舉行到第六季,我非常希望這個節目能夠一直辦下去,這樣我就能一直有錢可以掙。觀眾一片笑聲。

嘴皮子利索又敢於放下身段

從郭德綱的現場表現來看,他的主持總是雲淡風輕,但又不是平鋪直接缺乏亮點,恰恰相反,每次演員演完他都能和他們抖出很多小包袱兒。他嘴皮子也利索,在現場幾乎沒有說錯臺詞的時候,可以說玩笑歸玩笑,但絕對認真負責,導演讓補一句話他馬上站那裡就補,不帶含糊的。前幾期每次錄製都錄到凌晨三四點,看郭德綱的臉上也沒有什麼倦容,情緒總是很飽滿。

其實現場郭德綱說的話,比最終節目在電視和網絡上呈現出來要多很多,也精彩很多,但限於時長還是刪掉不少,有些可惜。

還不僅是臺詞,郭德綱這個人也很放得開,與嘉賓互動的時候也很認真。比如與默劇演員張霜劍模擬拔河,與波蘭選手模擬表演,都引發觀眾的叫好聲。不像有些主持人那樣永遠端著,為節目效果敢於放下身段,這也是很難得的。

郭德綱主持費用高理所應當

《歡樂喜劇人》作為頂級綜藝節目,給郭德綱的出場費肯定是非常高的,數字說出來也許會令公眾咋舌。不過不管是多少,只要是市場定價,就是與郭德綱所能發揮的作用相匹配的。

尤其在當前幾季節目受關注度下降的情況下,如果說嘉賓的咖位不能保證的話,能每次都把郭德綱這樣的演員請來現場主持,也不失為一種補救措施。從這個角度來說,給郭德綱的酬勞就更不會少了。

確實有網友表示過,如果《歡樂喜劇人》不是郭德綱主持,他們就不看了。



鄭捕頭


首先先聊聊郭德綱郭老師吧!郭老師德雲社班主!大家都喜歡郭老師於老師的相聲,有多少個無眠的夜晚是兩位老師陪我們度過的呀!

歡樂喜劇人已經是第六季!第一季是吳秀波主持的,第二季的時候由於檔期問題,當時吳秀波正在拍電視劇,然後就找個郭老師來主持!郭老師主持風格幽默風趣,本來郭老師就是主持人主持過很多綜藝節目和大型頒獎晚會!我認為喜劇人也看中了郭老師的人氣和收視率,才會到到第六季一直是郭老師主持!

但是也有很多人認為不喜歡郭老師主持認為太多話,碎嘴子!老給演員開玩笑!懷念吳秀波的主持!認為吳秀波沉穩有顏值!其實這真是郭老師的獨到之處!才會保證喜劇人的收視率!

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郭老師不主持喜劇人了!還會有很多人看!因為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都大!歡樂喜劇人給我們帶來了好多快樂!大家怎麼認為呢?



阿亮愛生活


很高興我能來回答這個問題。

毋庸置疑,當然要看,彆著急黑我,聽我說說理由。

第一點:

歡樂喜劇人是喜劇人的比賽,不是主持人的比賽,也不是來看哪個主持人的,我們是來看選手的。

第二點:

有才的明星大腕多的是,舞臺缺誰都能轉。不是舞臺需要演員,而是演員需要舞臺。

第三點:

參演的喜劇人第一季沈騰,第二季岳雲鵬,第三季文松,第四季賈冰,第五季葉逢春。都是逗比的好苗子,他們主持我也看,他們也有這個水平。

如果我說的還有不足的地方,歡迎大家來補充。


娛樂竄天炮


如果有喜歡的喜劇演員的話,還是會看的

我為什麼喜歡歡樂喜劇人呢

因為德雲社,所以喜歡上了聽相聲,然後德雲社的演員參加的節目也會去看一下。歡樂喜劇人火起來的時候也正是第二季,這一季是郭德綱主持。不得不說老郭語言幽默帶來一些粉絲,也有許多粉絲是衝著優秀的喜劇演員來的,比如沈騰、宋小寶、小瀋陽等。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德雲社的,個人認為現在德雲社的相聲演員也是歡樂喜劇人的得力干將,也帶來許多歡聲笑語。大家應該適應了郭德綱的主持風格,我個人也是衝著郭德綱來看的歡樂喜劇人,但是如果有喜歡的喜劇演員也是會看的。

歡樂喜劇人第六季包容性很強

現在的歡樂喜劇人第六季,少了很多優秀的演員,大多是些網絡上比較火的喜劇演員,還有一些國外的喜劇演員。不得不說歡樂喜劇人第六季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節目。二龍湖浩哥演的網劇是非常火,有很多人是衝著浩哥看的第六季,這個通過屏幕留言可以看出。我之所以去看第六季的原因是衝著相聲和浩哥去的。那些小品最後都是抒情,不是說抒情不好,起碼讓大家開心起來,笑著哭也好。

歡樂喜劇人如果沒有了郭德綱就少了很多樂趣,但是有喜歡的喜劇演員,我還是會去看的。畢竟歡樂喜劇人是國內最好的綜藝節目之一。


木亦舟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認為還是有人會繼續看的,不為主持人,只為節目。

1. 主持人並不是衡量節目收視率的唯一標準。主持人對一個節目的重要性固然很重要,但也不是每個節目都以主持人為重。

大家都知道《歡樂喜劇人》第一季節目主持人是吳秀波,從第二季開始才換成郭德綱。但並不影響它成為觀眾喜愛的的真人秀節目。

所以,如果明天換成任何一個主持人,觀眾還是會繼續看,可能還會因為換了主持人,突然收視率大漲。

2. 作為一檔喜劇競賽真人秀節目,能不能獲得高收視率,主要看每一個喜劇人和其作品本身的魅力。

《歡樂喜劇人》能這麼火,除了郭德綱主持外,更多的是每個喜劇人作為單獨的個體都是當紅的喜劇流量明星,現在把他們都聚一起來競賽,才是這個節目能火起來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