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心理學丨宅在家8天,我這樣應對無聊和焦慮

心理學丨宅在家8天,我這樣應對無聊和焦慮

人生難免有幾次夢想實現的時候,而誰成想當初說的"誰也別打擾我,讓我好好在家睡幾天"這樣的"奢望",會變成大多數人現在的生活現狀。可當夢想照進現實,我們過的卻未必好。

心理學丨宅在家8天,我這樣應對無聊和焦慮

我生活在一個比較小的縣城,平時騎摩托車花費不到兩個小時就能繞縣城一圈。雖然這個小縣城不屬於湖北境內,卻和武漢比較近。所以前兩天"問題"剛開始嚴重起來,這邊的口罩就脫銷了。

但畢竟本身就只是個小縣城,所以雖然那時候買不到口罩,可每條街上的店鋪都還開著、路上行人也依舊很多。

可兩天後,也就是"封城"之後,這邊的店鋪陸續開始關門,越來越多的人到處在詢問有沒有口罩。

幾天前的上午有位朋友也在問我"哪兒有口罩賣",因為前天下午無聊,就步行把周邊狀況摸了一個遍,所以也知道哪兒有。就讓他開車過來,我跟他一起去買一點,順便再看看其他地方的狀況。

而那時候路上的行人已經比前天下去我出去的時候更少了。平時的熙熙攘攘,突然變得冷冷清清確實有些不適應。

心理學丨宅在家8天,我這樣應對無聊和焦慮

這位朋友其實在家裡已經呆了4天了,那天下午算是他第一次出來。在路上我們簡單聊了聊,他們一家人平時就是吃吃睡睡、打打牌、關注關注新聞什麼的。

一路上除了回答我的一些關心,就是在抱怨"怎麼老有人亂吃東西"、"這些人真是太壞了"、"咱們這兒可千萬不能有"……說著說著他情緒越來越激動,踩油門的力度也越來越大,就好像油門就是他口中那些壞人。

雖然路上沒有多少人,但還是有一些。這麼猛踩油門差點撞到了前車,於是,我趕忙岔開話題。聊了幾分鐘他才從那種焦躁中平復下來。

如果這時候說"他真的是太恨那些亂吃的人了",我想你也能夠體會到一些他的感受。但其實,讓他如此"暴躁"的並不是對那些人的憤怒。

心理學丨宅在家8天,我這樣應對無聊和焦慮

誠然,在我們自身的安全遭遇威脅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對"源頭"產生憤怒、害怕、仇視等負面情緒。而這些情緒的產生主要得益於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生存本能,或者說,我們的身體在用負面情緒提醒我們:有些人會帶來危險,我們需要遠離;有些事情會帶來傷害,我們不能去做

但如果長期宅在家,尤其是"礙於現實約束只能在家",那其實就增加了新的意思。

在還沒管制交通前,就陸陸續續的看到了朋友圈有人在曬"取消航班"、"取消賓館"的圖片。我想你也明白,這是他們不想冒險、內心擔憂,所以取消了行程。

絕大多數人都忙碌了一整年,指望在這新舊交替之際帶著一家人去外面好好放鬆放鬆。記得去年11月份的時候就聽到有朋友在說,今年要帶家裡人一起去成都過年,路線什麼的都已經計劃好了。

內心的期待,尤其是經過時間沉澱的期待,突然因為意料之外的因素而只得取消,那平時連"不守時"都難以忍受的我們,產生一些心理失衡、產生一些焦躁也是正常的了

而現在我們正經歷的春節、假期,與期待中、印象中春節的不同,也讓我們變得有些焦躁。

心理學丨宅在家8天,我這樣應對無聊和焦慮

說起來去年年底的時候,我還在想"今年冬天是不是又不下雪了"。那時候的內心其實是希望不要有太陽,希望能下幾場雪的。

可過年前後看著外面霧濛濛的天、細如髮絲的雨,反倒希望太陽早早的能夠出現。

這倒不只是因為"連續的陰霾會影響人的情緒",更多的可能是期望溫度能快些上升,眼前這"開年大戲",能早些過去吧。

我想跟我一樣心情的人有很多。

就在昨天下午呢,本來我們小區樓下還在堅守的、唯一的小超市也關門了。現在除了藥店、糧油店還開著,其他一律關門。

我還記得昨天下午路過小超市時,店主幾個人帶著口罩、脫了外套,在往店內搬貨物的場景。如果是往年,他們的貨可能早就賣的七七八八了,可今年到現在他們還剩下三分之二左右。

突然想起來前兩天異地的一位朋友在跟我抱怨,"現在街上都沒什麼人,也不知道今年備的貨能不能賣出去,唉"。

心理學丨宅在家8天,我這樣應對無聊和焦慮

是啊,連很多平時年前年後一桌難求的飯店,現在都關門開始在路邊售賣自己本來經營用的食材了,更別提被官宣"失業"的旅遊業朋友。

可見這個年、這個"開場大戲",並不是只對漩渦中心、深處漩渦中心的朋友影響,還對很多地方、很多行業造成了影響。就好像在一線的並不是只有醫務工作者,還有我們每個人。

我想你也感受到了,平時紅火的大街,現在變得冰冷孤寂、平時可以有很多地方玩的春節,現在只能窩在家裡、平時可以隨意去的地方,現在如果前往都要三思。而突然面對這樣變化的我們、突然活在"與隔離類似生活"中的我們、突然意識到自己不再自由,生活空間十分狹窄的我們,也順理成章的開始承受比較大的壓力和焦慮。

這也難怪很多超市的蔬菜區早早的就售賣一空。大家都擔心問題會擴大,所以早早的開始做準備。

心理學丨宅在家8天,我這樣應對無聊和焦慮

這依舊是生存本能在影響我們。但是,也就像剛剛說的,帶來壓力和焦慮的是"現在生活"與"過往生活"之間的巨大差異、現在的生存與生活空間因客觀問題影響,而變得極為狹窄、計劃被打亂帶來的失衡、生活中突然增加了太多不確定。

可處於壓力與焦慮中的我們,會不自覺的認為"問題已經變嚴重了"。

是的,生存本能有時候是盲目的,當我們處於壓力與焦慮中的時候,本能會發出諸多信號提醒我們"要解決問題"。在上面我們已經提到了我們產生的一些負面感受是在起到這樣的作用,那現在我也想告訴你,在這時候出現的一些"雜念"、"胡思亂想"、"多餘的擔憂"其實也是本能在發揮它拙劣的作用,提醒我們"要照顧好自己"。

但當它在我們的腦海中撒播出"問題可能特別嚴重"、"問題不嚴重,口罩怎麼會脫銷"、"確診增加那麼多,肯定特別嚴重"等想法的時候,我們如它一般,不加甄別與分析的就信了,接著就開始擔憂、誇大、散播負面情緒、恐慌性屯糧。

我們確實太缺乏對自己的瞭解了。

不然就會明白,這些感受與想法不代表事實如此,以及我們需要真正解決的問題不是"有多少糧"、"有多少確診",而是如何適應現在自己正面對的諸多失衡

心理學丨宅在家8天,我這樣應對無聊和焦慮

我想現在的你,內心也有一些焦慮,不知道眼前的狀況什麼時候結束、自己承擔的損失,在問題結束後能不能慢慢通過努力再賺回來、自己和身邊人會不會被傳染、接下來的生活有沒有保障。

我很理解現在的你。因為我和你一樣,內心也有這樣的擔憂,也去超市買了一些東西,也比較關注與武漢"問題"相關的信息。

可先不要覺得"你一個人心理的承受能力也太差了"。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希望你能夠明白,在這樣的事件面前,每個人都承受著相應的壓力、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會有一些焦慮,而大多數人長時間呆在家裡之後,會出現無聊、敏感、易怒、焦慮、失眠、情緒波動變大等狀況。請千萬不要因為出現這些而慌了神,因為這真的很正常,這是人在壓力、對生活控制力降低、長時間被困於一處等情況下的基於生存本能所出現的正常表現

它不代表"現實問題"變嚴重、不代表"我們出現問題"、不代表"我們的一些雜念是真的"。它只代表我們需要在未知中尋得確定、失控中獲得控制、重新適應不同往年的生活、夾縫中拓展生存空間

心理學丨宅在家8天,我這樣應對無聊和焦慮

前天有一位朋友說自己現在特別害怕,對那些吃野味的人特別生氣。然後他問我,你害怕不害怕。

我說,"相對你的害怕,我可能更淡定一些"。

他就問我,為什麼。

我說,"大概是因為對於我來說,所有已經發生的,都接受;有能力在限制範圍內過好自己的生活;不需要過分依賴外界;計劃改變就改變,能適應"。

今天看到狀態不好的朋友越來越多,也就想從這段對話中、自己的生活中提煉出一些東西分享出來,也許能協助你過好眼前的生活。

心理學丨宅在家8天,我這樣應對無聊和焦慮

四個主要核心:未知中尋得確定、失控中獲得控制、重新適應不同往年的生活、夾縫中拓展生存空間。

我主要是這樣做的:

1、 前期確實花了一些時間關注問題的相關權威信息(只關注權威,小道一律不信),但關注的目的是為了搞清楚"自己需要怎麼做"、"自己能做什麼"。這時候每一條權威發佈我都看了,並不只是關注"數字",而是嘗試瞭解一些脈絡,比如有朋友在群裡說"哪兒哪兒確診了",我就直接反駁他,"現在不是測個體溫就能確診的,是需要收集數據,經過相關的專家和器材才能確診"。很多朋友只關注"數字"、只知道"發熱"、只知道買"口罩",不去留心一些脈絡,是很容易陷入虛假信息中,產生非常多的失控與恐慌;而經過梳理我也發現,這個問題雖然傳播快,但只要"宅"起來,也就沒什麼問題。而口罩只要不去高危地區,就不需要N95,人煙稀少的大街上,帶個能擋飛沫的也就足夠了;

2、 我也花了一些時間收集了當地的信息,比如哪裡可能會有口罩、哪些超市會繼續營業、那些短暫開放的會開放多久等,這樣在採購生活必需品的時候,心裡就有數,不會因為一些突然的信息而慌亂,對生活更有掌控力;

3、 也一定限度的購置了一些口罩和食材,不過並不多。適度的準備,減少不必要的拋頭露面是可以考慮的策略,而一定的儲備會帶來心安,但切勿多買,買的多、買的次數多,會增加不必要的慌亂;

4、 每天在家做一些運動,運動強度稍微有些大,以此來消耗自己的精力與體力,同時運動也可以協助自己宣洩壓力、調節狀態;

5、 為自己的每天做了一個簡單的規劃,並不是讓自己單純的窩在床上,或者每個房間亂竄,而是學一些東西、寫一些東西、做一些東西,充分利用現在時間上的空餘,讓自己能夠有所成長與提高;

6、 在一定了解之後,便減少對相關信息的關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限制條件下自己能做的事情

,如沉下心學習、與朋友暢談、完整的做一次2019年總結、學一些東西、鍛鍊身體等。不斷的去完成事情,能夠增加我們的掌控感,而完成事情會帶來收穫感,這便會緩解焦慮。

心理學丨宅在家8天,我這樣應對無聊和焦慮

以上希望能夠幫到你。而最重要的是,眼前看起來是"損失"的東西,其實都是為大局好轉做的貢獻。而從這段經歷中獲得的鍛鍊、提高、感悟等,都必然成為我們過好隨後生活的助力。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加油!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