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從技術架構到扶持激勵,京東雲的物聯網布局超乎想象

導讀:世界正處於一個變革的時代,大量新興產業、商業模式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同時世界也正處於一個技術驅動得時代,並遵循生態圈的法則自行生長。

不僅是平臺那麼簡單

未來幾年,肉眼可見的所有事物都可能被物聯網化,家用電器、智能汽車、機械設備,甚至是森林、沼澤和大海……僅中國,就將有500億量級的智能設備連接起來,產生的數據量將大大超越互聯網時代,足以令當前的大數據和雲計算相形見絀。這些超海量數據無疑將成為商業價值的無盡源泉,人工智能通過對物聯網的數據挖掘,也將使現有的商業模式、生產方式被徹底改變。

顯然,我們正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與物聯網時代悄然轉換的節點;顯然,這正是互聯網大佬們熱議的“下半場”;顯然,京東雲作為京東集團多項核心技術對外輸出的窗口絕不能錯過物聯網的超級風口。

面對這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雲生態業務負責人劉子豪博士認為,一個龐大的物聯網新興市場正在全球範圍內悄然孕育。面對這塊大蛋糕,無論是科技巨頭還是製造企業都紛紛搶灘佈局物聯網產業生態鏈。但值得思考的是,在物聯網時代什麼樣的企業才是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呢?

“我們發現,在物聯網市場中有些企業做智能設備,有些企業提供平臺支撐,有些企業專注於數據。幾乎沒有一家企業能做到從底層支撐、數據、應用到智能設備的整體佈局,但是京東雲打破了這一切。我們將會提供給客戶和生態夥伴一個完整的物聯網生態系統,從雲平臺、數據、應用和設備四個維度展開,並致力於和產業鏈上的夥伴將這個生態系統打造的更加繁榮和健康。” 劉子豪說。

從技術架構到扶持激勵,京東雲的物聯網布局超乎想象

正是如此。例如在智能設備方面,依託於京東商城在3C方面的優勢和影響力,京東集團打造了基於IoT的智能雲,並通過JoyLink物聯網協議連接超過1000多款設備,覆蓋超過100多個品牌、70多個品類的商品。在數據層面,京東雲可以幫助企業創建標準的數據通訊協議,並助力企業將數據實現商業價值。在應用層面,基於京東智能雲語音服務開放平臺打造的國內第一款語音驅動的智能音箱很早就發佈了,並在今年推出了升級版本。而在平臺方面,IT基礎設施的建設勢必成為物聯網生態發展的重中之重,這對京東雲來說將是一個長期投入的重點工作。因此,京東雲的全面發展給物聯網生態圈的建設夯實了基礎。

“基於以上這些實踐,可以說我們在物聯網各個層面都有相關經驗。但是物聯網建設極其複雜,比如安全機制,協議、或是芯片……京東雲並不想在物聯網所有方面大包大攬,將方方面面工作都自己承擔,因為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提供所有的服務。同時由於物聯網市場還不夠成熟,很多智能設備廠商還面臨著很多真實存在的痛點,市場也亟需正確的引導,現象級的產品還亟待培育。在這樣的前提下只有發揮生態的力量,才能將物聯網的價值整體發揮出來。而京東雲作為生態鏈的整合者、倡導者需要承擔義不容辭的責任,並對產業鏈上的夥伴輸出行業經驗。” 劉子豪說。

從扶持到激勵

產業融合的趨勢和變化不允許企業固步自封,未來企業的優勢不僅僅來源於內部技術的優化和資源能力的積累,更來源於與對外部資源的有效連接。對此,在物聯網方面京東雲更希望與夥伴共同創造。如何構建外生的優勢,如何構建與夥伴合作的邊界,考驗的不僅僅是技術和資源的領先,還有企業的胸懷,組織的彈性和制度創新的智慧。脫離與生態共享的平臺就是空殼。

因此,在2017年京東雲就已經開始實施相關扶持與激勵計劃。他們推出了“築夢合夥人”創業扶持計劃,並以雲服務、大數據為基石,整合京東集團內部生態及合作伙伴資源,助力創業者解決創業初期資金、技術、運營難題,加速他們成就創業夢想。同時京東雲還提供投融資對接服務;提供合作伙伴賦能服務,基於京東雲創業扶持平臺,整合生態合作伙伴資源,為創業公司在園區入駐、法稅代運營、市場推廣等方面提供幫助,提供京東雲生態服務。通過京東雲生態,為創業企業提供相應的泛零售、金融、數據、智能等方面的幫助;此外還提供“JD+供應鏈”服務,為智能硬件創業者提供量產方案規劃、供應鏈對接、成本管理等一體化解決方案,幫助創業者解決供應鏈難題,實現從硬件原型機跨越到量產的階段。

劉子豪說:“在物聯網領域我們就針對創業者和中小創業團隊制定了激勵政策,並將繼續加強。我們認為京東雲有責任服務好四方面群體。一方面是以云為生的互聯網企業,他們是 ‘Born in the cloud’,我們會幫助他們在雲上扎穩根。第二個方面是政府,輔助他們實現各個地方、各個產業的升級。第三個方面是傳統企業,結合各個企業的背景和行業積累,京東雲會幫助他們利用互聯網化思維在雲上實現創新力,助力數字化轉型。最後一方面是中小企業。雖然他們沒有足夠的互聯網基礎,但是京東雲會加速他們對雲的擁抱。因此在每一個層面我們都會進行激勵和扶持。但是針對於雲環境下的原生企業,我們會加大扶持力度,並在物聯網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計劃和佈局。”

四層平臺,整體佈局

記者瞭解到,劉子豪提到的京東智能雲,是京東針對未來智慧生活而全力打造的智能平臺,其目標是幫助智能硬件廠家打造體驗更好的智能硬件產品,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智能產品體驗。通過App,用戶可以對不同品牌智能產品進行遠程控制,並實現產品之間的聯動。之所以稱之為智能雲,“智”代表充滿智慧的技術支持,“能”意味著互聯互通,萬能的控制體驗,“雲”就是大數據分析、雲技術,以此共同打造共贏的硬件生態圈。可以說這是京東雲在物聯網應用方面的最直接表現,那麼除此之外呢?

據瞭解,京東雲的物聯網生態技術架構分為四層。底層是基礎設施層,提供基於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的應用、虛擬化服務和優化託管服務;上面是數據管理層,提供基於人工智能與機器智能相結合的大數據、主數據管理、數據分析以及業務規則的整合和標準化服務;第二層是應用和服務標準化層,提供開放、靈活且可擴展的企業應用集成以及基於應用和服務的邏輯整合與標準化;頂層是智能設備層,提供基於設備數據採集協議的傳感器和致動器設備。

同時,京東雲的物聯網生態在安全治理、社交網絡、移動化和互通互聯方面也做了充足的準備,並積極提供給中小玩家基於設備鏈的IoT解決方案,以及提供給大型企業基於物聯網整體價值鏈的解決方案。

從技術架構到扶持激勵,京東雲的物聯網布局超乎想象

編者手記:期待王者

據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將達260億臺,市場規模突破1.9萬億美元。而來自麥肯錫的預測更為驚人,到2025年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11.1萬億美元,相當於60萬億人民幣。這個現狀讓業界躁動,互聯網圈一向呼風喚雨的巨頭紛紛殺入物聯網領域,紛紛亮相各自IoT戰略,佈局未來物聯網發展。

那麼在這個新的江湖中,究竟誰能呼風喚雨,成為新的王者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