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說服祕術三:灰色空間

上回說道,伯嚭收了文仲的賄賂,答應幫忙勸說吳王夫差接受越國的投降。伯嚭怎麼敢於接受賄賂,哪裡來的自信能說服吳王夫差呢?要知道,夫差的先輩闔閭就是被勾踐率軍幹掉的,這是大仇啊!伯嚭真的就這麼見錢眼開,不分輕重嗎?

說服秘術三:灰色空間

當然不是,伯嚭此人別的本事不知道怎樣,單從口才和思維邏輯方面,真的非常牛逼。他敢於拿錢,自有辦法辦事。怎麼辦的呢?

伯嚭帶著文仲來到吳王大帳,讓文仲外邊候著,自己先跟吳王通氣。

伯嚭見了夫差,奏明勾踐派文種前來求和之事。

夫差勃然大怒:越國與寡人有不共戴天之仇,這麼能接受他們的投降呢?

一般人見領導發火,肯定就慫了,可伯嚭不是一般人,他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說服秘術三:灰色空間

伯嚭:大王不記得孫武的話了嗎?兵,兇器,可暫用而不可久也!越國雖然得罪了吳國,但是我們已經擊敗了他們,也算雪恥了。現在勾踐請求做吳國臣子,他的妻子請求做吳國奴婢,越國的寶器珍玩,盡數上貢給吳國,所乞求的只是保存他們的宗祀而已。所以接受越國的投降,能獲得實惠;赦免越國的罪行,能彰顯大王的英明。名利雙收,吳國可以圖伯了!一定要窮兵黷武滅掉越國,那時勾踐肯定會焚燬宗廟,殺掉妻兒,沉金玉珠寶於大江,然後率領剩餘的五千兵馬和我們抗爭到底,我們也會受到損失啊!與其殺掉勾踐這個人,不如得到實惠啊!

伯嚭這番話實在是高啊!我們要知道,夫差可是發怒了啊!怎麼說服發怒的領導呢?

說服秘術三:灰色空間

首先,領導發怒了,不要急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因為你如果直接對抗領導,領導可能會遷怒於你;如果順著領導說,雖然不會被遷怒,但事就辦不成了! 高明的辦法是借用第三方,這裡他引用了孫武的話。為什麼引用孫武的話呢?因為孫武之前為闔閭效力,能力出眾,判斷力超強,很有戰略前瞻性。那時候孫武率兵攻破楚國,闔閭意氣風發,要滅掉楚國,孫武則認為兵不可久用,用久了軍隊疲憊沒有士氣,而且夜長夢多容易發生意外。闔閭沒有同意孫武的看法,結果期間果然發生變故,導致在楚國沒有佔到太大的便宜。

伯嚭搬出孫武,一個夫差也很敬重的前輩,用孫武的觀點做個鋪墊。不至於惹火燒身,也能讓啟動領導的理性思維。

其次,描述事實,也就是闡明現狀。雖然啟動了夫差的理性思維,伯嚭也沒有急於闡明自己的核心觀點。伯嚭只是描述事實。事實是什麼?越國有罪,而吳國在夫差的帶領下擊敗了越國,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也算報了仇。

這是既成的事實,無從反駁,夫差肯定是認同的。因為任何人也無法對事實進行否定。我們說服別人時,也要學習這樣的方式,先闡述無可辯駁的事實。這樣子,我們一方面能給別人留下公正的印象,另一方面,當我們後面基於事實作出的分析和判斷也就更容易被接受。

說服秘術三:灰色空間

再次,基於現狀事實,作出“合理”的假設,描繪未來畫面。為什麼要在合理上打雙引號呢?因為對於假設,沒有什麼絕對的合理,每個人闡述觀點都是基於自己所處的立場,有自己深層的目的。為什麼要基於現狀呢?因為現狀是大家都認可的!

看伯嚭的假設:假設接受了投降,會收穫諸多好處;假如拒絕了投降,得不到任何實惠。

看到這裡,就明白了伯嚭這番話邏輯的嚴謹之處了。打仗的原因是什麼?答案是報仇雪恨!那麼,把對手國家打殘,國君打服,算不算報仇了呢,是不是隻有殺了勾踐,滅了越國才算報仇呢?答案是,灰色空間,可自由定義,這個空間就是伯嚭得以發揮的空間。有此可見,定義和概念的重要性啊!

伯嚭嘗試進行不同的定義,他先是定義報仇就是把對手打服,這樣定義的話,目前報仇階段就完成了,可以考慮實惠的問題了。 他又定義報仇是要滅國,殺君,那麼報仇就還沒完成,還得繼續打,但是實惠的問題就不用考慮了。

說服秘術三:灰色空間

概括一下:學會引用,平時背點名言警句是有用的;闡述事實,我們無論表達什麼觀點時,都不妨從闡述事實開始;基於事實做對我們有利的推理假設,尋覓不同觀點之間定義的邊界,在邊界不清晰明確的灰色空間中做文章。

夫差聽完伯嚭的話,已經被說動了。他要召見文仲,他會對文仲說什麼,文仲怎麼應對?我們後面接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