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帝王禮服上的常客——傳統紋飾“十二章”的由來和變化

本文為史圖館專欄約稿,僅代表作者觀點,與史圖館立場無關。

《紅樓夢》第三回寫黛玉在賈府“榮禧堂”前,看到一幅對聯:“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這“黼黻”(音“輔扶”)便是古代禮服上的紋飾“十二章”的兩種,此處用來比喻文采。那麼“十二章”又是什麼?它又是怎樣成為了帝王禮服上的“常客”呢?

根據《周禮》記載,有“司服”之官,掌制各種衣服,其中帝王的禮服——冕服有六種,即所謂“天子六冕”,冕服上衣玄色(黑中帶紅),下裳為纁色(紅中帶黃,色如落日,音“勳”),但是並未提及有什麼樣的紋樣。

《尚書·益稷》章中假託舜訓誡禹,首次提及了被後世稱作“十二章”的紋樣:“予(舜自稱)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音“痴”)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東漢的鄭玄據此認為,《周禮》中冕服上的紋飾即為所謂“十二章”;後代對十二章的使用,也多從之。(各家對於十二章的理解多有不同,由於本文是服飾史科普而不是思想史科普,暫且不論)

但是在先秦,十二章只是貴族中流行的服飾紋樣之一,《詩經·終南》“君子至止,黻衣繡裳”(此“君子”,古人認為是秦君,現代人認為是歌者的心上人)一句,即為其證

十二章即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共十二種。其中,華蟲原指的是某種色彩豔麗的動物,後來以雉雞代指;宗彝是祭祀中使用的一種酒器,兩隻一對,上繪虎﹑蜼(一種猿猴,音“尾”),象徵對祖先的孝敬、對神靈的供奉;藻即水草,象徵潔淨;粉米即白色的米,象徵農業;黼為斧形,象徵權力;黻為繁體的“亞”字形,來源不可考,一般認為其背向之形象徵背惡向善。

帝王礼服上的常客——传统纹饰“十二章”的由来和变化

來源:《論明宮服飾對清宮服飾的影響》

“秦以戰國即天子位,滅去禮學”(《後漢書·輿服志》,下同),所以章服制度的真正確立恐怕要晚到東漢時期。東漢永平二年(59),漢明帝命有司研究古禮,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服制,其中就包括將十二章紋繪製在冕服上:“天子、三公、九卿、特進侯、侍祠侯,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乘輿(天子)備文(有著齊備的紋樣),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七章”。

隋朝確定了十二章在冕服上的具體位置:“於左右髆上為日月各一,當後領下而為星辰,又山龍九物,各重行十二,……衣質以玄,如山、龍、華蟲、火、宗彝等,並織成為五物:裳質以纁,加藻、粉米、黼、黻之四。”(《隋書·禮儀志》)日月分列在雙肩上,星辰位於後背,其他九種排列於正面,每行十二個,上衣五種(加日、月、星共八種),下裳四種。唐制與之類似。

宋初之定製,與隋唐不同,“袞服青色,日、月、星、山、龍、雉、虎蜼(即宗彝)七章。紅裙,藻、火、粉米、黼、黻五章。”(《宋史·輿服志》,下同)建隆元年(960),太常禮院上書請重定服制,其中對冕服的描述如下:“玄衣纁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褾(袖口,音“表”)領如上,為升龍,皆織就為之。山、龍以下,每章一行,重以為等,每行十二。”形制大略與隋唐同。仁宗景祐二年(1035),將衣改為青色;南宋“仍舊制”,用玄色。

元朝冕服與宋朝大體相同,只在每種紋樣的數量上有所不同。“袞龍服,制以青羅,飾以生色銷金帝星一、日一、月一、升龍四、復身龍四、山三十八、火四十八、華蟲四十八、虎蜼四十八。裳,制以緋羅,其狀如裙,飾以文繡,凡一十六行,每行藻二、粉米一、黼二、黻二。”(《元史·輿服志》)

“十二章”冕服實物存在最早的,便是明代皇帝的冕服。洪武元年(1368),定冕服制,依照古制而進行刪減,太祖認為古代的“五冕”制度過於繁瑣,故只定一種冕服,“祀天地、宗廟及正旦、冬至、聖節、朝會、冊拜,皆服袞冕、玄衣纁裳……衣六章,畫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裳六章,繡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明太祖實錄》,《明史》記載確定正旦、冬至等著冕服在洪武三年)明代“復衣冠如唐制”,所以冕服的顏色也恢復了古代的“玄上纁下”。與唐制不同的是,十二章的位置從上八下四變成了上下各六個。洪武十六年(1383),下裳改為黃色;二十六年(1393)又改回纁色。

帝王礼服上的常客——传统纹饰“十二章”的由来和变化

洪武二十六年(1393)款皇帝冕服。來源:《Q版大明衣冠圖志》(原書作“洪武二十四年”)

永樂三年(1405)再次改動服制,將十二章的排布改為上衣八章、下裳四章,沿用至嘉靖初年。但是在實際穿著中,“衣常掩裳”,使得圖案有時候會被遮蓋。

帝王礼服上的常客——传统纹饰“十二章”的由来和变化

永樂三年(1405)款冕服,十二章為上八下四排布,來源:《明清皇家服飾十二章考》,下同

議禮愛好者明世宗在嘉靖八年(1529)更定了冕服制度,改顏色為上玄下黃,合“天地玄黃”之意;上下各六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其序自上而下,為衣之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其序自下而上,為裳之六章。”六章排列也從左右各一行變成了各兩行。

在神宗定陵的考古發掘中,沒有發現上衣下裳中的玄色上衣(只發現了一件黃色下裳),但是發現了一種無記載的袍式禮服,相比上衣下裳制禮服簡化很多(戴翼善冠而非冕,也就不能再叫“冕服”了),無蔽膝、大帶、綬,僅配革帶。(如下圖)

帝王礼服上的常客——传统纹饰“十二章”的由来和变化

定陵出土禮服複製品,團龍兩側排列的便是十二章中的六章,從上到下分別是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穿上之後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帝王礼服上的常客——传统纹饰“十二章”的由来和变化

(兩袖上有四隻“華蟲”,肩上為日、月與龍,星辰和山應在背面)

帝王礼服上的常客——传统纹饰“十二章”的由来和变化

定陵出土冕服下裳原物與複製件,來源:《明定陵出土帝后服飾》

穿著效果大致如下(注意紅色圓圈處露出的章紋,即嘉靖提出的“露裳之六章”):

帝王礼服上的常客——传统纹饰“十二章”的由来和变化

明朝冕服制度的另一個變化在於,冕服和十二章成為了皇家專屬,皇太子、親王冕服九章(太子上衣為玄色,親王上衣為青色,因為玄色象徵天未明之時,故親王及以下不得用),親王世子七章,郡王五章,其餘人不得服。(此前從隋唐到宋,一定品級的官員均可服冕、用減等的十二章紋樣)

藩國受冊封之後,也會受賜十二章冕服,比如朝鮮,就把明制冕服用到了1910年(大韓帝國建立後,國王以天子禮制著十二章冕服,仍明制之舊)。清初禮制未定,所以十二章的用法也並不規範,只有部分朝服、吉服(龍袍)使用了十二章紋樣,而且形制也不規範,多有減損。

帝王礼服上的常客——传统纹饰“十二章”的由来和变化

瀋陽故宮藏乾隆早期吉服,自上至下畫圈的分別是日月(左肩紅日,右肩白月)、黼、星辰、黻、華蟲、宗彝六種。來源:《明清皇家服飾十二章考》,下同

帝王礼服上的常客——传统纹饰“十二章”的由来和变化帝王礼服上的常客——传统纹饰“十二章”的由来和变化

瀋陽故宮藏十二章龍袍料

相比明朝後妃只可以使用黼或黻紋,清代后妃在十二章的使用上相對寬鬆,現存的清代后妃常服和吉服中,均有使用完整十二章或者減章的實物例證,可見明清對後宮的禮制規定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清朝滅亡,民國建立,1913年北洋政府徵集國徽。在設計國徽的過程中,魯迅(對沒錯就是那個魯迅)、錢稻孫和許壽裳三位設計者將西方式紋章與十二章結合,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徽——十二章國徽(又名嘉禾國徽)。

帝王礼服上的常客——传统纹饰“十二章”的由来和变化

圖解:

1-星辰

2-白色的顆粒,即粉米

3-藻

4-一對金盃,即宗彝

5-華蟲(雉雞)

6-由黃色絲帶結成的山形(紅線圈出部分),魯迅在解釋中稱“因山作真形,慮無所置,則結縷成篆文”

7-黻

8-斧形,即黼

9-龍和龍背上的火焰

10-嘉禾後的盾形,象徵穩定

11-龍頭處的月亮

12-嘉禾,吉祥的象徵,取自漢代《五瑞圖》石刻

13-太陽

在國徽極小的篇幅內能夠融合如此多的要素,而且中西合璧,這一國徽的設計可謂別具匠心。這,也是十二章這一歷史悠久的紋樣最後一次代表國家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

安平秋分史. 二十四史全譯(全88冊)[M].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4.

李理. 論明宮服飾對清宮服飾的影響——以明、清宮廷服飾上的“十二章”及“補子”為例[J]. 故宮學刊, 2014(2).

李理, 車冰冰. 明清皇家服飾“十二章”考(上)[J]. 收藏家, 2016(5):57-64.

李理, 車冰冰. 明清皇家服飾“十二章”考(下)[J]. 收藏家, 2016(6):85-89.

尚民傑. 冕服十二章溯源[J]. 文博, 1991(4):57-62.

王秀玲. 明定陵出土帝后服飾(一)[J]. 收藏家, 2009(10):17-24.

趙中男. 明代宮廷典制史[J]. 2010.

董進. Q版大明衣冠圖志[M].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20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