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東山精密實控人蹊蹺減持,還一次性引進50條口罩生產線

蝗災炒作農藥,疫情炒作口罩,一些上市非上市公司也跨界跟著湊熱鬧:鴻海、比亞迪、OPPO、vivo、長盈精密、新綸科技等名單可以列出一大串,如果說哈藥集團等藥業公司還算正常,就連中石油都在3月份引進21條口罩生產線,日產能將達150萬隻。一些醫藥公司和醫療器材等上市公司股價在短期內翻倍行情的也很常見,但巨無霸級別的中國石油股價表現平平。以印刷電路板(產品)和觸控面板及LCM模組等主營業務的東山精密引進50條口罩生產線的舉措有些逆天。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在一罩難求的局面之下,口罩的日產能已經從原來的2000萬左右提高了將近6倍之多,目前的日產能接近了1.2億隻。如果從確診人數來判斷,中國國內的日增確診人數包括武漢在內已經回落到300以下。如果不是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確診人數大幅增長的話,依照目前的產能態勢,國內口罩產能在將來面臨過剩的幾率在增大。


東山精密實控人蹊蹺減持,還一次性引進50條口罩生產線

在相關報道中,東山精密的口罩項目操作流程是從1月底,東山精密開始防護口罩生產準備工作;2月14日,企業向藥監部門正式提出申請;2月17日,藥監部門提出指導意見,企業迅速落實到位;3月,預計50條口罩產線設備將全部投產。在上市公司互動平臺上有投資者提問問蘇州新聞報道公司引進50條口罩生產線,年產量18億隻,是否已經開始生產?會對公司業績有提升嗎?董秘回覆:目前該產品還未量產,相關信息請以公司發佈的為準,謝謝!新聞中描述的是:這幾天,東山精密的生產車間裡,員工們正在對口罩生產設備進行調試,這些設備即將投入生產。據瞭解,此次東山精密騰出6000平方米的無塵車間訂購了50條口罩產線設備,全部投產後,可實現日產500-600萬隻,年產量可達18億隻。還配發了生產車間的圖片。


東山精密實控人蹊蹺減持,還一次性引進50條口罩生產線

之前的東山精密關注點在於分拆概念:既首家宣佈分拆上市的中國鐵建(601186),以及首家民營公司紫江企業(600210)的分拆等均將地點定在了科創板,而東山精密(002384)在3月3日晚間發佈公告稱,擬將控股子公司蘇州艾福電子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福電子”)分拆至創業板上市,艾福電子還有著另一重身份,那就是新三板的掛牌企業。2017年9月,東山精密以1.715億元收購艾福電子70%股權,隨後公司融資引入新的投資者,東山精密的股權比例被有所稀釋,目前持有艾福電子56.25%股權,第一大股東身份相當穩固。艾福電子在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5億元,淨利潤為3317.42萬元。東山精密的業績快報顯示2019奶奶營收237億,同比增長19.55%,淨利潤7.12億,同比下降12.15%,但考慮到公司對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存貨、長期股權投資等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合計為 58,147.98 萬元,顯示公司發展勢頭良好。


東山精密實控人蹊蹺減持,還一次性引進50條口罩生產線

對比公司2016年和2019年的營收84.03億到237.00億,淨利潤從2016年的1.49億到2019年7.12億,支持公司股價的上漲。但在公司2019年的三季報顯示袁永剛減持1348.46萬股,袁富根減持1861.54萬股,再到袁富根2019 年 11 月14 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70萬股,在 2019 年 12 月23 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000萬股,失控股東的減持似乎與公司的良性發展不符。公司2015年4月經過向德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等6 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 股)股票 7939.027萬股,發行價為每股人民幣14.80 元,實募資金11.57億元。2017年5月東山精密發佈非公開發行情況報告書:公司以20.12元/股發行股份約2.2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約45.00億元,募集資金淨額約44.39億元。目前公司經過幾次修改的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8197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28.923億的預案引起各方關注,顯然50條口罩生產線所需資金不在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範疇,並且6個月的鎖定期限也是比較短的。

東山精密實控人蹊蹺減持,還一次性引進50條口罩生產線


聯繫到口罩之前的每日2000萬隻和現在的產能,如果東山精密的50條口罩生產線馬力全開,日產量能夠達到500-600萬隻的話,在口罩生產領域的也是巨頭般的存在。結合股價經過調整後,在當前全球疫情吃緊口罩短缺情形還會持續的狀態下,在下週一發動一波強力炒作的概率較大。但公司的14.86%毛利率和4.04%的淨利率顯然在主營領域內在行業的平均值之下而排名末位,甚至僅及排名中游公司的一半還是多少有些讓人費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