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前海+後海+大鏟灣填海區,將會顛覆你對城市新區的想象!

原標題:

投資大師初養成#006被忽視的新區

前海+後海+大鏟灣填海區,將會顛覆你對城市新區的想象!

中國的城市是極愛建設新區的,當然跟各大城市均面臨著交通擁擠、就業壓力增大、生活成本高、效率低以及住房問題日益突出等“大城市病”。

為解決城市問題日益突出的矛盾,各大城市均在“城市邊緣的新型社會空間”開闢新的空間區域——城市新區。

而再造新城的代價是巨大的,風險也是極大的。相對而言,一二線城市的新區更容易成功,三四線則極容易成為鬼城。

核心區房價上漲的邏輯在於中心區位置不可複製,新的土地供應只能在郊區。

對投資者而言,新區的存在,就是要再造城市中心,也就是新興片區的中心化過程,進而影響到周圍的房價。

我們所熟知的浦東新區,濱海新區,武漢的光谷,都是成功新區的代表。

大家所熟悉的深圳新區有光明新區坪山新區龍華新區,然而樓癲認為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新區,大家都忽視了它的存在。

樓癲總結新區的特點:

1.大片空白用地

2.政策嚴重傾斜,政府投資巨大

3.未來的城市中心或副中心

4.促進母城與新區空間結構優化,人口疏散,疏解大城市病

5.產業結構調整、轉型跨越發展,培育出新的城市經濟增長極

城市新區的建設有兩種基本模式,一是在未開發的空間裡重新建設一個新城,二是由於母城的輻射作用將周邊郊區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同化成一個新區。

請注意,這兩種模式中都是在“未開發空間“或”周邊郊區“這樣的地段去規劃和建設新區。而市中心的未開發空間幾乎是不存在的。所以最終這些新區都建在了哪裡呢?

城市脈絡裡的新區

從滴滴的城市星雲圖可以明顯的看出城市脈絡,也就是城市的格局和人口的活動。樓癲認為新區和主城區的關係一定能在星雲圖找到一些端倪。

為了使數據更全面,樓癲截取了幾種中國最常見的城市分佈形式來分析。

1. 方格網式結構——西安北京

2. 環形放射式結構——成都

3. 濱海式結構——深圳大連

4. “蜘蛛網”式結構——廣佛同城

5. 擁江發展式——長沙武漢杭州上海重慶

前海+後海+大鏟灣填海區,將會顛覆你對城市新區的想象!

主要城市分佈結構圖

從上圖,樓癲發現新區通常是通過兩種佈局方式來拉開城市空間。

一種是建立在相對遠離舊有市中心的位置,像廣州南沙新區濱海新區都是非常明顯的例子。一般距離原市中心10公里以上,甚至更遠的區域,這當然跟新區設計之初,就要考慮疏解大城市病,儘量拉開空間距離有關。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越是遠離市中心的土地成本越低,政府更能以較低的成本來建設新區。

另一種是通過結合城市自身自然條件,跨越江或山來建設新區。這種方式的優勢是新區與主城區的真實的空距離並不長,通過橋樑或隧道,能將新區的位置建在距離主城區5公里內的地方。

像上海的浦東新區是非常明顯的例子,杭州的奧體中心也有這種趨勢。但是,考慮到需要依靠橋樑和隧道,這就極有可能由於擁堵而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更何況對岸還是一片灘塗。

新區的建設是有極大風險的,不管是以上哪種方式,都需要企放棄原有的成熟配套地段,去一片近乎荒蕪的片區去創造和掙扎,個人亦需要捨棄原有的生活習慣和觀念。

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新區極容易成為人口密度比較低的鬼城或半鬼城。強大如上海,即使政府以稅收或補助的形式吸引企業,企業也不一定願意搬到浦東。

這種現象在浦東新區建立之初尤為明顯,很多企業都是強制被遷過去罷了。老上海人是看不起浦東的,浦東現在的繁榮也是建立在過去的一次次陣痛之上。

濱海城市獨特的填海模式

前海+後海+大鏟灣填海區,將會顛覆你對城市新區的想象!

深圳1980年與現在海岸線對比圖

如果在北京二環空降半個西城區的空白用地會怎麼樣?在外灘空降半個徐彙區呢?這一定是充滿想象力的臆想,但是濱海城市獨特的填海方式做到了。

前海+後海+大鏟灣填海區,將會顛覆你對城市新區的想象!

深圳城市分佈結構圖

填海造地有兩個明顯的非對稱優勢:

1.可以依託現有城市核心填海

濱海城市通常都是沿海岸線發展,城市核心也坐落在海岸線上,像香港 青島 廈門 大連 深圳 澳門都是這樣的分佈。所以就可以通過填海在緊鄰城市中心的位置開拓出一塊新的海岸區。

這裡交通便利,人員密集,土地價值巨大,而且這塊地還可以持續擴大的。深圳是將這種方式用到極致好的城市之一,從圖上明顯看到前後海緊鄰原有的南山、寶安老中心,科技園和最早改革開放的蛇口。

2.填海的成本很低廉

也許你以為填海大費周章,其實填海成本很低,每畝只需二三十萬元,就能造出一片“未定性的新增土地”,既不會觸碰耕地紅線,也沒有拆遷賠償費用。

對比深圳每平米5萬多的均價,以及後期持續的稅收,填海在經濟上是非常划算的。

深圳這種獨特的濱海城市優勢,是四大一線城市中唯一的。

被忽視的新區

相信你已經猜到深圳的這個被忽視的新區就是前後海+大鏟灣填海區。雖然這個片區沒有被官方層面確認為新區,但是他滿足以上新區的所有條件。

前海+後海+大鏟灣填海區,將會顛覆你對城市新區的想象!

  1. 大片空白用地——前後海+大鏟灣填海區總面積34平方公里,相當於北京西城區和上海徐彙區的一半。

  2. 政策嚴重傾斜,政府投資巨大——無需解釋,看圖

    圈A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

    圈B 深圳灣總部經濟區(後海總部基地&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

  3. 未來的城市中心或副中心 ——深圳雙核心之一的前海中心

  4. 促進母城與新區空間結構優化,人口疏散,疏解大城市病——雙中心分散城市壓力,輻射粵港澳灣區

  5. 產業結構調整、轉型跨越發展,培育出新的城市經濟增長極——總部經濟金融現代服務業

深圳獨有的新區分佈特點

深圳這座城市是極特殊的,特殊的歷史,特殊的地形地勢和特殊的發展模式。

樓癲認為,深圳的新區分佈,在全國的一二線城市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前面講到新區為了尋找空白地,需要跨越山嶺或者越過河流。深圳由於特殊的歷史,二線關的存在,幾乎相當於一條橫梗在關內與關外之間的“河流”。

前海+後海+大鏟灣填海區,將會顛覆你對城市新區的想象!

備註:看久了橫著的深圳地圖,豎著看後,二線關就成了一條“河”,關口就是一個個橋樑。

各大城市的新區都是在”河對岸”,也就是圖上的關外新區的位置。但是深圳除了有“河對岸”的新區之外,還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關內填海新區。

因此,深圳市中心才能有更多空白的土地資源,來規劃核心組團和功能區。

總結

上帝垂青前後海,

這就是你所不知道的深圳另一個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