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5月官方PMI數據超預期 這四大因素將影響未來走勢

5月官方PMI數據超預期 這四大因素將影響未來走勢

5月PMI數據超出市場預期。根據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日聯合發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為51.9%,高於上月0.5個百分點,為2017年10月以來新高。此前多家機構曾預測5月PMI將下行或者持平。

“數據超出市場預期,主要在於供給側改革和環保限產力度有所減緩,傳統行業景氣度明顯回升,新訂單、新出口訂單指標也明顯回升,反映製造業內外需似乎均繼續向好。”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昨日分析認為。

分項數據上,本次PMI五個權重指標均有所走強。重要分項指標中,生產指數上升1.0個百分點至54.1%,代表需求端的新訂單指數上升0.9個百分點至53.8%;進出口指標中,新出口訂單上升0.5個百分點至51.2%,進口指數上升0.7個百分點至50.9%。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均高於50%,分別為59.8%、56.9%和58.2%。

平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魏偉則表示,今年5月PMI仍繼續強勁回升,可能一定程度受今年節後復工較晚、3月15日採暖期限產才結束這類因素影響,由此季節性走勢相對滯後,與此同時,貿易戰背景之下企業具有加快生產、提前出貨的動機,這也可能對生產端帶來支持。高頻數據同樣印證了5月工業生產不弱,發電耗煤增速、鋼鐵高爐開工率均有所上升。

同日公佈的非製造業PMI指數為54.9%,比4月加快0.1個百分點,高於去年同期0.4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分類來看,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0%,比4月上升0.2個百分點,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1%,比4月回落0.5個百分點,但仍連續三個月位於60%以上的高位擴張區間。

值得一提的是,魏偉指出,相對樂觀的情形可能不會持續太久,當前有四個負面因素需要注意。

“第一,當前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週轉天數相對往年同期明顯較高,顯示出當前需求端相對生產端要明顯更弱;第二,雖然部分工業品價格5月均值有所走強,但中下旬價格走勢出現了明顯回落,企業復工帶來的拉動力在減弱;第三,目前信用債爆雷明顯降低了金融機構風險偏好,大型企業PMI轉而走強、小型企業PMI高位回落的走勢暗示了風險偏好轉變帶來的相關影響;第四,貿易戰可能導致企業搶工出貨,對工業生產帶來了短期支撐,但考慮到美國可能於6月正式公佈加徵關稅名單,貿易戰對出口與工業生產的影響將轉為負面。”魏偉認為,根據PMI的季節性走勢特徵,6月出現回落的概率較高,預計6月PMI回落至51.7%。

鄧海清亦表示,5月供給端數據喜洋洋,供需背離能否收斂有待觀察。“考慮到當前歐洲政治動盪明顯,新興市場國家波動更大,或成為進一步影響中國出口的重要因素,再加上,供給側改革和環保限產放緩釋放的供給因素,不代表最終需求轉好,未來生產端和需求端的矛盾仍然需要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