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6.2元人民幣才換得1美元,貨幣是怎麼計價的?

科技小黑


貨幣價格實際上就是匯率。

決定匯率的最主要因素是購買力。通俗一點來說,如果一美元可以買一個蘋果,一元人民幣也可以買同樣的蘋果,那麼兩者的匯率就是1:1。

決定匯率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供求因素。匯率由購買力決定,但具體的匯率是在交易過程中形成的。這其實跟一般的市場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對某一種貨幣的需求上升就會導致貨幣的外匯牌價上漲。

政府幹預,在匯率的形成過程中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外匯市場不是一個純粹的自由市場,政府幹預的影響很大。某些國家採用的是固定匯率制,同時配合外匯管制。這種情況下會形成兩個牌價。一是黑市牌價,另外一個是官方牌價。黑市牌價比較接近於貨幣的實際價格。大部分國家採用的是浮動匯率制,但不放棄監管。具體來說,就是設定一個管理區間,只要貨幣匯率在這個區間內浮動就不進行干預,但是一旦越過這個區間,中央銀行就通過買進或者賣出本幣的方式來干預市場,從而使得匯率迴歸到管理區間內。

接下來談一談人民幣匯率的發展歷程。在改革開放以前,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由政府指定,大約在四元人民幣兌一美元左右。改革開放以後,匯率並沒有放開,但是形成了一個外匯黑市,匯率約為一美元兌13元人民幣,某些時候會更高一些。之後政府決定主動對美元進行貶值,官方匯率降為一美元兌八元人民幣左右。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開始逐步升值,大約在上世紀末的時候,黑市匯價和官方匯價已經沒有顯著差異。本世紀開始,美國以降低貿易逆差的名義,強烈要求人民幣升值。考慮到中國經濟發展之後,本幣有升值需求,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小幅度的調整匯率。同時將固定匯率機制改為浮動匯率機制,允許的波動空間也越來越大。人民幣開始一路升值。匯率最後升到一美元兌六元人民幣左右。就是當前人民幣的匯率狀況。


用戶4325101516


匯率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6.2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這個匯率是年初時候的水平,現在已經是6.9元左右才能兌換1美元,即相比年初,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了。

6.9元才換得1美元,這主要也是匯率問題。其實匯率是貨幣實質購買力之間的比較。中國和美國是兩個不同的市場,所使用的貨幣名稱不一樣,幣值也不一樣,所以在本國市場上的商品,都是以本國貨幣來定價的。美國的商品以美元來定價,中國的商品則以人民幣來定價。但是同一樣商品,假如在美國定價是10美元,而在我國的定價卻並非是10元人民幣,而是要69元。同一件商品,它的價值本身就沒有變,但在中美兩國的市場上,購買這件商品所支付的美元、人民幣的數額卻不一樣,這就反映出美元和人民幣的購買力不一樣,美元比人民幣更值錢,所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6.9:1,其實是由市場供求和價格管制等多種因素形成的。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其漲落基本自由。當然了,必要時可以進行適當的干預。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通過人為干預,使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變成1:1?

這並非不可能,但是要看如何幹預,如果在現有的匯率上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由6.9:1升值6.9倍至1:1,這當然是行不通的,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貨幣改革。其實在1955年我國發行第二套人民幣之前,人民幣的面值也是比較大的,如下圖是第一套面值為1萬元的人民幣:

而在1955年我國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把新舊人民幣摺合比率為1:10000,即第一套人民幣的1萬元,在第二套人民幣中只值1元。用同樣的方法,發行新一套人民幣,把新舊人民幣摺合比率為1:6.9,這樣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其實也就穩定在1:1附近,其實這樣做也是沒有必要。


錦繡中源


6.2元人民幣兌1美元這是在2014年及以前的匯率水平,從2015年開始人民幣就進入了加速貶值的週期,2018年初人民幣又曾升值到6.26左右,其後又開始加速貶值,11月最高匯率曾經破7,整個2018年美元可以說是非常強勢的。

匯率,就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外匯是在國際上自由兌換、自由買賣的資產,它客觀上要求各國貨幣發揮其世界貨幣的職能,通過規定不同價值、不同名稱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即匯率來解決國際債權債務的清償,這就產生了不同貨幣的計價問題,即匯率問題。那麼匯率是怎麼決定的呢?

1、在上世紀30年代的金本位制度時期,匯率是由兩國貨幣的含金量之比決定的。例如,英國規定英鎊含金量為7.3224克,美國規定美元含金量為1.504656克,這樣英鎊與美元的匯率即為4.8665,即1英鎊=4.8665美元。實際的匯率還是會受供求關係影響的,但會被界定在一定的範圍內。

2、金本位崩潰後,各國普遍實行了紙幣流通制度。在佈雷頓森林下,各國貨幣都以一個固定匯率與美元掛鉤,美國則以35美元:1盎司的比率兌換黃金,實際上匯率還是以貨幣含金量來確定。20世紀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匯率開始由各國貨幣的購買力來決定,即對內價值。如果一國的通貨膨脹水平提高,則貨幣購買力下降,匯率也會隨著下跌,本幣貶值。而貨幣的內在價值又跟流通中貨幣量有關,一國如果不斷超發貨幣會導致購買力下降,貨幣加速貶值。所以貨幣購買力的對比就成了決定匯率的基礎。

雖然現在美元不再與黃金掛鉤,但黃金作為一般等價物,仍然是最重要典型的參照。比如國際黃金人民幣報價284元/克,美元41.41/克,那麼按我國的直接標價法就是:1美元=6.8582元人民幣,匯率就是6.8582。

當然,現在各國實行的基本都是浮動的匯率制度。匯率水平絕不是單純由購買力決定的,一國的經濟實力、國際收支差額、利率水平、財政、貨幣政策、政府外匯干預等一切會導致外匯市場供求關係變化的因素都會影響到匯率的變動。


我是起點投資 ,中級經濟師,全國註冊房地產經紀人,十二年投資經驗,“每一次投資都是一個新的起點”,喜歡我的回答還請多多關注及交流!


起點投資


6.2的兌換比早已經破位了,隨著美元的持續強勢,現在的兌換比已經是6.87了。那麼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是如何形成的呢?

二戰後,美國作為老大哥首先發聲,說美元要和黃金掛鉤,你們其他的貨幣就和美元掛鉤吧,這就是著名的佈雷斯頓體系,也是現有匯率格局的基礎。

但是美國在貨幣發行中,很難做到美元和黃金很好掛鉤,大部分情況是超發,所以佈雷斯頓體系就瓦解了,新的匯率格局開始形成。

美元雖然不再和黃金掛鉤,只是說明美元對黃金的價格是浮動的,以黃金為基礎的匯率格局並沒有變化。也就是說在美國買一克黃金的美元是等價與國內一克黃金的人民幣。

大部分情況下,美國金價和國內金價是不同的,但差幅很小,小到無法抵消從兩地倒賣黃金的成本,如果差別很大的話就會出現兩種可能,要麼黃金大量流入國內,要麼流入美國。

對比我們不妨驗算下,8月22美國金價收於每盎司1203.3美元,一盎司黃金為31.1克,每克黃金單價為38.43美元,結合最新匯率摺合成人民幣是264.01元每克。同期國內黃金價格為262.84元每克,兩者的差距只有1.17元每克,這個差距是非常小的,基本上一致。

所以說匯率的形成歸根結底是購買了的對比,雖然有多種多樣的影響因素,但萬變不離其宗,黃金依然是隱藏的一般等價物。






徐徐成翔


貨幣的匯價只是一個參考值,不是絕對值,最初的時候是以黃金購買力決定。

打個比方說如果每克黃金的價格在中國是6元人民幣,在美國是1美元,兩種貨幣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價值對比,人民幣和美元比價是6:1。

但是黃金價格也並不能真正的反應出兩個國家貨幣之間的真實匯價。因為兩個國家由於生產黃金的成本不同,黃金對市場的供應量和市場的需求量之間也存在也存在區別,由此黃金價格也並不能真正反應出兩種貨幣之間價值比率。

脫離金本位以後兩個國家之間貨幣的價值比率要算起來就更麻煩,比如兩個國家貨幣的平均購買力,GDP總量和貨幣發行總量,貨幣流通速度,黃金儲備量……等等。

但是無論怎麼計算的出來的都只是參考值,並不能得出兩種貨幣的之間真實的價值比率,因為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每個國家的貨幣在流通中都處於波動狀態。

你去買青菜的時候價格每日都不同,這本身就是貨幣價值無法保持絕對穩定的狀態,更別說有的國家因為經濟問題要對貨幣流通量進行調控,一會多一會少。有的時候為增加出口還主動把貨幣匯率調低,再加上每個國家實行的利率不同,對貨幣價值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有的人說,為什麼不把兩個國家的貨幣兌換固定在1:1。

問題是這是不可能的,任何國家都無法做的到把自己國家貨幣和其他國家貨幣的兌換比例保持在1:1,市場會主動讓貨幣貶值或者升值,這不是你能控制。

打個比方說,一個國家的GDP是1萬億美元,另外一個國家的GDP是10萬億美元。

如果GDP1萬億美元國家發行的貨幣是1萬億,那麼GDP十萬億國家應該發行的貨幣是十萬億。

這裡先不說這兩個國家GDP的水份問題,就說貨幣同流問題。

一個國家的貨幣只發行1萬億,能滿足市場流通需求嗎?我可以明確告訴你,絕對無法滿足市場流通需求,在不能滿足市場流通需求的情況下,唯一能做的就增大貨幣,直到滿足流通需求位置。

如果最後的發行總量達到10萬億,會出出現什麼問題?

你一萬億的GDP總量發行的貨幣總量是十萬億,人家十萬億GDP總量發行的貨幣也是十萬億,你想和人家保持1:1的匯率,當人家是傻子嗎?

在貨幣兌換的時候,市場會主動的幫你貶值,這不是你能控制。

而且就算你一萬億GDP的總量老老實實的只發行一萬億的貨幣總量,但十萬億GDP的國家發行的貨幣總量達到一百萬萬億,你願意跟他1:1兌換嗎?這不是虧死你。

更何況人家也許發行的貨幣總量也許只五萬億,也許是七萬億,你非要以1:1兌換人家也是不同意的。

貨幣和貨幣之間的匯率不是你能決定的,你唯一能決定的是你吃虧的兌換匯率,而無法確定你佔便宜的兌換匯率。

你願意吃虧誰都願意跟你換,但你想佔便宜人家不是傻子。

貨幣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只一個大概的參考值,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準確的算出兩種貨幣之間的準確兌換比率,只能算出一個大概的參考值,在這個參考值基礎上波動兌換。

不過由於市場因素,還有國家因素,匯率有時候是個很離譜的東西。


一號風手


三兄弟各懷絕技,老三會種糧食,老大會打農具,老二會採鐵礦石。三兄弟都要吃飯又都離不開誰,於是開始交易,老大說一把農具換一擔米,一把鎬換一挑鐵礦石。老二老三表示懷凝,沒達成意見,原因是沒保障。於是三人各自拿出父母分配的三塊大小不一的黃金作抵押。同議:按各人持黃金斤兩比值來兌換物品,這樣誰的貨坑人就拿誰的黃金。這樣他們過了幾年,老大要結婚了,要求多兌,但黃金還是那塊。於是又商議:放大比例兌換,可老二老三不同意,因為各自不要那多需求。最後,老大想了想:我打出外圓內方的小鐵塊用來交換如何,以後各自拿這個來交換?老二老三一想不成,你會打鐵要多少打多少。好吧,各人都用東西代吧,不過還得按各持黃金比例兌換。於是老大用一塊小鐵塊換二塊老二的小水晶方塊;換四顆老三的精美堅果。老二用一塊水晶換二顆堅果。次年,老二在採礦時拾到一狗頭金比老大的還大二倍,回家後又召開會議重議交換替代物的比值……試問老大老二老持黃金比多多少?老二與老三的貨幣匯率多少?😂


頭號人


之前在金本位時代,兩國之間的貨幣匯率是很好確認的,就是單位貨幣含金量之比。舉個例子,1單位甲國貨幣含有0.1克黃金,1單位乙國貨幣含有0.05克黃金,那麼甲乙兩國的匯率就是2:1。

1944年,在美國佈雷頓森林會議上,確定了35美元兌1克黃金,即黃金與美元掛鉤,並且確定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員國的貨幣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即他國貨幣與美元掛鉤。這個雙掛鉤的體制,實質上是建立了一種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後,由於美元危機美國經濟危機的爆發,這個雙掛鉤體制難以維持,最終於1971年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結束。

這個體系解體之後,美元與他國不再實行固定匯率制度,而是浮動匯率制度。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匯率時高時低的經濟現象。

為什麼6.2元人民幣才換得1美元這個問題,就和為什麼大米每斤2.5元是一個道理。匯率的本質就是價格——貨幣的價格:你給我7元人民幣,我給你1美元。這個和我賣你一斤大米,你給我2.5元一模一樣。

影響匯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購買力、經濟發展狀況、銀行利率,等等。只要不是認為干預,匯率就是真實的。就像只要大米市場沒有被認為操控,它的價格就是真實的,只不過價格波動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已。


財經知識局


各國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理論上是各國貨幣購買力的比值,實際上體現的是市場對於兩種貨幣的綜合估值反映。

在比較早的時候,大家購買東西用的是貴重金屬,比如黃金白銀。黃金白銀不存在兌換比率問題,都是實打實的。

後來,大家用鈔票。鈔票其實是政府印發的,一方面便於流通,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趁機撈點。一個國家的鈔票能換到多少黃金或者實物,主要是根據這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和鈔票發行總量決定,簡單說就是同樣市場上這麼多貨物,你鈔票印發越多,你的鈔票就越不值錢,物價越貴。當然,政府是可以在他的一些交易環節強行規定物價的,比如強行低價收購產品。但民間的交易卻能更真實反映實際的價格。

那麼,各國之間的交易如何呢?最早也是用黃金,後來開始用某種信譽度最高的貨幣。二戰前大英帝國一手遮天,所以大家用英鎊。二戰後因為美國有錢,大家建立了一個佈雷頓森林體系,就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以美元作為基準兌換。

那麼,各國貨幣兌換美元多少,實際上理論上反映的是各國貨幣和美元能等價的黃金或其他硬通貨比值多少,比如人民幣6.5元兌換1美元,理論上意味著人民幣6.5元能買到的黃金,恰好等於1美元能買到的黃金。這個涉及到人民幣的發行量和人民幣市場上的物資多少。

當然,這個兌換隻是理論上的。實際上,貨幣兌換是雙方的交易,按照“你情我願”的原則。所以,如果某個貨幣穩定,未來走向看好,大家就可能增持,而如果某個貨幣未來不穩定,大家就可能不想持有。所以,也未必一定就和當前黃金完全一致。

另外官方牌價和實際交易牌價也是有區別的。典型的是抗戰時候,法幣兌換美元其實已經到了一美元比幾千法幣,但國民政府堅持一比二十的官方匯率。美國在中國援助抗戰,不可能去黑市買法幣,只好按官方牌價給美元,結果修一個廁所都要幾千美元。


巴山夜雨涮鍋


為什麼6.2元人民幣才換得1美元,貨幣是怎麼計價的?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不過我想說的是,這個匯率是很久以前或年初的匯率報價吧,按照現在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離岸或在岸6.88左右計算的話,需要6.88人民幣才能換得1美元哦,接下來牛給就給大家講一下,我國的匯率制度,到底是如何進行計算的,希望對大家的投資,有所幫助,記得點贊。

  •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美元和人民幣價格走勢,以及其他一籃子貨幣的價格走勢,希望對大家的投資有所幫助。

基本匯率:

美元指數:周線

美元指數,今年以來一路飆升,漲勢很兇猛,周線的圓弧底很明顯,突破之後一路震盪上漲,漲勢依舊,雖然短期震盪調整,但是不影響後市上漲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2018年,將還有兩次加息的機會,分別是9月份和12月份,美聯儲加息對於美元指數而言,將會繼續推動美元指數繼續震盪上漲。

人民幣匯率走勢:

在岸價格

在岸價格,月線圖,本月最高衝擊至2016年12月30日左右的高點6.9615附近,而今年8月份最高價格是6.9331,已經很接近2016年12月份的高點位置。

離岸價格:

離岸價格走勢,本月也最高衝擊至2016年12月份最左右的高點附近6.9872,而今年8月份最高點是6.9467已經非常接近了。

所以樓主說的“為什麼6.2元人民幣才換得1美元,貨幣是怎麼計價的?”這個就有點不對了,應該是很久以前或年初的匯率報價吧。目前最新報價是6.88左右,需要6.88元人民幣才能換取一美元,這麼說來,是美元升值,而人民幣貶值了。

  • 接下來,我們重點給大家講解一下,我們國家的匯率制度,到底是如何計算人民幣的匯率報價的,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我們國家的匯率制度:

人民幣匯率制度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新的人民幣匯率制度,以市場匯率作為人民幣對其他國家貨幣的唯一價值標準,這使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供求狀況成為決定人民幣匯率的主要依據。

這裡的一籃子貨幣主要是指: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等。下面重點介紹給大家介紹一下特別提款權。

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亦稱“紙黃金”(Paper Gold),最早發行於1969年,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會員國認繳的份額分配的,可用於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務、彌補會員國政府之間國際收支逆差的一種賬面資產。其價值目前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會員國在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它向基金組織指定的其他會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的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因為它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有的普通提款權以外的一種補充,所以稱為特別提款權。

最初發行時每一單位等於0.888克黃金,與當時的美元等值。發行特別提款權旨在補充黃金及可自由兌換貨幣以保持外匯市場的穩定。
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宣佈人民幣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別提款權)。
2016年10月1日,特別提款權的價值是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這五種貨幣所構成的一籃子貨幣的當期匯率確定,所佔權重分別為41.73%、30.93%、10.92%、8.33%和8.09%。

從上面這些內容,可以看到,美元指數的漲跌,歐元的漲跌,日元的漲跌和英鎊的漲跌,都會對人民幣匯率產生一定的影響,因為他是參考一籃子貨幣的匯率走勢,重點還是美元和歐元,因為他們佔比的權重比較大一些。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牛哥說投資


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貨幣的價值是怎麼計算的,它的兌換基礎是什麼。比如說一張人們幣,上面有中國人民銀行幾個大字,也可以讀成中國人民很行。換句話說只有當中國人民很行的時候,人民幣才具有很高的價值。一個國家的經濟越強盛,綜合國力越強大,它的貨幣才越有價值。所以美元比人民幣值錢得多,根本原因在於美國比中國強盛得多。

貨幣兌換通常有兩種,一種固定匯率制,一種浮動匯率制,固定匯率制通常是在比較封閉不夠開放的國家實施,浮動匯率制只要是根據市場供需關係以及國家經濟實力對比的強弱而不斷變動了,浮動匯率制的國家通常比較開放,和其他國家經濟貿易往來也較多。中國以前是實行固定匯率制,現在是實行浮動匯率制,這是對外開放以及加強國家間貿易往來的必然結果,隨著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改革和發展,今後人民幣還會進一步開放,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崛起,人民幣上漲已成為主要趨勢,相反美元已經在開始顯得有所疲軟。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美國的國際頭號強國地位已受到一些新興強國的挑戰,儘管美元依舊很值錢,但是已經顯現出了疲軟態勢,最近幾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也在不斷地變化。人民幣在國際間貿易往來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在國家上的各種事務中也越來越具有影響力。

所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是由貨幣市場的供給關係所影響,其基本面還是中美兩國經濟實力的對比。貨幣的計價也是看所在國的經濟狀況和國力強盛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