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馬雲要用AI顛覆金融業,高盛:三分之一員工是計算機工程師

最近兩天,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召開。

大會開始,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就表示,要將上海建設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上海高地”。

上海作為中國的金融中心,金融從業人員超過36萬,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大投入,無疑會對金融業產生深遠影響。

馬雲要用AI顛覆金融業,高盛:三分之一員工是計算機工程師

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

馬雲:用AI進行風控才是真正的互聯網金融

對於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新金融,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今天絕大部分的P2P公司是披著互聯網金融外衣非法經營,而互聯網金融是靠數據積累,依靠大量數據用AI智能進行風控,才是真正的互聯網金融。

對於當前流行的“新金融”,馬雲認為,通過新金融,應該讓傳統金融更加強大,讓每個人有需要的人得到金融服務。互聯網金融並不是通過網絡就是互聯網金融,今天絕大部分的P2P公司是披著互聯網金融外衣非法經營。

馬雲表示,互聯網金融是靠數據積累,依靠大量數據應用、AI智能進行風控,才是真正的互聯網金融。

馬雲要用AI顛覆金融業,高盛:三分之一員工是計算機工程師

人算不如機算,相比人類人工智能處理數據要更加高效。

一個傳統的貸款業務可能需要2-3天來審批,而一個基於人工智能模型的自動審批方案可能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完成。

同時有些傳統風控模型的迭代週期可能要數個月甚至數年,但是人工智能的模型迭代可以非常便捷和自動。

馬雲要用AI顛覆金融業,高盛:三分之一員工是計算機工程師

AI是玩數據的行家,金融作為離數據最近的一個行業,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衝擊已經開始顯現。

高盛公司600名交易員只剩2人

日前,平安資管的裁員風波造成讓一眾金融從業人員有了“狼來了”的恐慌,有關人工智能的討論再度席捲金融圈。

對此,平安資管的回應是,目前正根據集團安排,加大科技投入,對策略和科技平臺升級,進行量化轉型,因此內部組織和管理有所調整。

馬雲要用AI顛覆金融業,高盛:三分之一員工是計算機工程師

無獨有偶,據《MIT技術評論》報道,由於人工智能的“高歌猛進”,華爾街的部分交易員已被自動化程序替代。

今天,高盛在紐約總部的現金股票交易櫃檯只剩2個人,而在2000年,高盛的櫃檯僱傭了600名交易員,他們根據投資銀行大客戶的訂單買賣股票。

高盛的600名交易員變成2個,這背後的大部分工作已被自動交易程序接管,它們由200名計算機工程師進行支持。

馬雲要用AI顛覆金融業,高盛:三分之一員工是計算機工程師

人工智能正在衝擊傳統的銀行交易,一些銀行交易員的工作正在被自動化程序所取代。

在一些交易領域,如貨幣和期貨,它們不是在像紐交所這樣的地方交易。它們價格的波動性大,現在也更多地納入到自動化。而執行這些基於算法的交易,人工智能更加得心應手。

事實上,高盛已經開始推行自動化貨幣交易,並發現以前的4個交易者可被1個計算機工程師替代,Amrit Shahani在哈佛的大會上說。現在,高盛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約9000人是計算機工程師。

馬雲要用AI顛覆金融業,高盛:三分之一員工是計算機工程師

對許多公司來說,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根據統計,在銷售、交易和研究領域,全球12個最大的投資銀行員工的平均薪酬為50萬美元,包括薪資和獎金,其中75%的華爾街薪酬給了這些高薪“前端”員工。

一旦這些交易員被機器取代,它們以前獲得的薪酬將直接計入公司利潤。毫無疑問,如果能夠替公司節省一大筆花費,許多投資銀行還是願意做的。

人工智能人才成為香餑餑

根據美國招聘網站 Indeed的數據,最近三年,人工智能相關崗位的招聘需求翻了一番多。美國一家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公司 Element AI的研究顯示,目前只有大約3000名人工智能方面的專家在“活躍”地找工作。

為了應對科技巨頭在互聯網金融攻城略地,各大金融公司都加緊從科技企業挖來管理人才。

據悉,摩根大通2018年在科技領域的投資預算為108億美元,其中的50億美元將用來投資新興科技。摩根大通最近聘用的高級人才有大約三分之一都來自於非傳統金融領域。

馬雲要用AI顛覆金融業,高盛:三分之一員工是計算機工程師

今年8月28日,CNBC報道,摩根大通從谷歌挖來了一名負責人工智能技術的高管 Apoorv Saxena,進一步押注人工智能領域。

CNBC報道稱,Saxena此前擔任谷歌人工智能部門的產品主管,他將從8月31日起,正式加入摩根大通,擔任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部門的主管。

而Saxena是摩根大通近幾個月來僱用的第二名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管。今年5月,摩根大通聘請了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學習系的主管Manuela Veloso,旨在幫助摩根大通革新傳統金融服務。

馬雲要用AI顛覆金融業,高盛:三分之一員工是計算機工程師

無獨有偶,人工智能人才的緊缺情況也發生在中國。數據顯示,人工智能在互聯網崗位薪酬排名中位列第三,僅次於管理崗位與數據開發,而這三個崗位的薪資也遠遠高於其他。

根據BCG 2027人工智能對金融業就業市場影響模型測算,到2027年中國金融業就業人口可達到993萬人。其中,約有230萬人,佔比23%的工作崗位將受到人工智能帶來的顛覆性影響,其影響方式為崗位的削減或轉變為新型工種。

高盛公司等金融公司的動作表明,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在取代在那些簡單、機械和毫無創造性的工作。

人工智能人才的火爆,以及高盛用200名計算機工程師代替600名交易員,這意味著,人工智能在消滅工作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工作機會。

人工智能不是簡單的機器取代人工,如何在人工智能時代找到自身定位,讓AI為我所用,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