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騙局?獨家專訪劉洲前經紀人賈春雷:他甩鍋讓我背 黑幕有錢真好!

劉洲一審被判構成侵佔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向張建華返還1500萬。被糾紛波及的賈春雷表示自己成了劉洲的“背鍋俠”。


騙局?獨家專訪劉洲前經紀人賈春雷:他甩鍋讓我背 黑幕有錢真好!

新浪娛樂對話賈春雷

騙局?獨家專訪劉洲前經紀人賈春雷:他甩鍋讓我背 黑幕有錢真好!

劉洲前經紀人賈春雷稱被甩鍋

新浪娛樂訊 9月17日,曾擔任《金曲撈》《蓋世音雄》《中國有嘻哈》的音樂總監,也曾在《我是歌手》《蒙面唱將》等節目裡為韓紅[微博]、譚晶、張傑[微博]、譚維維[微博]等眾多歌手擔任製作人和編曲的音樂人劉洲,因涉“刑事案件”上了熱搜。在一張僅有一頁的判決書上,寫著劉洲因犯侵佔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人民幣500000元。

隨後,有網友曝光劉洲的朋友圈,他疑似發文回應此事,圖中配字表示,“忙著做歌,忙著節目,忙著電影,沒時間跟你閒篇兒,真相浮出時,清者自清,素質是個好東西,可是某些人不具備。”而新浪娛樂也同時獨家聯繫劉洲本人,接通電話的是對方律師,他表示審判書是真實的,但網曝的只是最後一頁,稱本案尚存諸多疑點。此外,該律師還透露劉洲現在人在北京工作,並表示近期團隊會針對這件事情會發聲明。

9月18日,劉洲公司“Door”發佈聲明,稱“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公開質疑作出該判決書的法院資質,並認為以這種方式曝光判決書的網絡用戶是“斷章取義”,進行錯誤輿論引導,並稱湖北四線城市小法院在未正式開庭的情況下私自判決。

騙局?獨家專訪劉洲前經紀人賈春雷:他甩鍋讓我背 黑幕有錢真好!

9月19日,判決書中的控訴人張建華在最近接受媒體“娛樂資本論”採訪時,詳細講述了劉洲如何“騙”其投資的前後經過,並拿出厚厚的材料為自己證明。張建華多年投資了數家文化娛樂公司,他向該媒體坦言,劉洲是第一個讓他“吃癟”的人。

另外,9月18日晚,新浪娛樂也獨家採訪了曾與劉洲共事、並且擔任他們三人合夥運營的Door & KEY公司CEO賈春雷,對於劉洲與張建華存在的1500萬私人欠賬,賈春雷表示不知詳情,但對於三人為何合夥運營Door & KEY,跟著劉洲從小小個人工作室一路做大的他,亦有著相當發言權。

賈春雷曾在深圳一家文化公司工作,待遇優厚,他回憶稱,劉洲曾多次找到他,希望自己能上京與之共同創業。2016年的2月份,被劉洲熱情打動的賈春雷辭去原來的工作,來到了北京,“頭兩個月其實我也沒做什麼,我主要就是觀察他,因為對這種職業音樂人我還不是特別瞭解,我想在他身上看看能找到什麼樣閃光點或者商機。觀察兩個月之後,我發現他是個對音樂這方面是非常有創造力的年輕人,渾身充滿了音樂家的氣場。”但正式接手工作內容,深入瞭解後賈春雷才發現,劉洲的這間小小工作室幾乎沒錢。

據賈春雷所述,自他2016年4月份接手工作室之後,短短八個月就有了1800萬營業額,期間,他們主要是為一些當時的熱門綜藝節目、參加節目的藝人編曲、打造音樂。而原先他與劉洲談好了三七分賬,也就是除去成本以後,這八個月的辛苦也是有所回報的,賈春雷對現狀表示滿意,他也計劃著未來兩年、三年,這個雪球會越滾越大,他們會有更多收益。

但是年底,劉洲有了新的想法,並和賈春雷多次商量,希望藉助資本,將自己的公司做大。這就是為什麼後來找到張建華投資的原因。不僅如此,劉洲還希望改變模式,從賈春雷與他的三七分成改成工資加股份代持,也就是為什麼後來三人一起投資成立了新公司(新廠牌)“Door & KEY(門和鑰匙)”,即GAI等一批嘻哈歌手的經紀公司。

騙局?獨家專訪劉洲前經紀人賈春雷:他甩鍋讓我背 黑幕有錢真好!

據顯示,該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劉洲出資510萬元,是最大股東也是法人,張喆(張建華的兒子)出資350萬、賈春雷出資140萬;實際出資方面,張建華其實一共投了700萬入公司賬戶,其中350萬作為股本金,另外350萬作為啟動資金。但這些錢裡,並不包括張建華給劉洲私人賬戶打的1500萬。而張建華在接受娛樂資本論採訪時明確表示,自己單獨打到劉洲私人賬戶的1500萬,並非為了投資該公司,而是劉洲之前與自己訴說的“LIVE HOUSE計劃”中的一步——即為了拿下Bill board中國區代理權,需要向版權方提供相關的財力證明,拿到代理權後,和平臺方合作,在國內多地打造LIVE HOUSE,屆時他們歌手運營、歌曲創作、現場演出、平臺打榜一條龍。但事後,劉洲不再提此事,反而稱這1500萬是用於投資Door & KEY的,並且告訴張建華錢花沒了,這讓他非常難以接受。

另一方面,針對近日張建華與劉洲的官司,賈春雷亦十分無奈自己成了劉洲的“背鍋俠”。在張建華就1500萬起訴劉洲的庭審記錄上,劉洲不僅將張建華給的這1500萬說成是新公司“Door & KEY”的投資款,還以“自己只是個做音樂的,公司運營事務全部由CEO賈春雷負責”為由將公司虧損的鍋甩到了賈春雷身上。而賈春雷告訴我們,實際上公司直到去年年底運營都尚算良好,接著他們就震驚地發現,為新公司而重新裝修打造的辦公地和錄音棚最後居然打的是劉洲個人公司“DOOR(多耳)”的LOGO,而今年年初,經幾次三番才終於要來的財務報表竟然顯示“Door & KEY”存在虧損。

公司賬目不明,錢不知去向,賈春雷和張建華卻始終得不到說法,其中,從“Door & KEY”所出的約1200萬裝修款明顯成了劉洲為個人公司做的“新嫁衣”,但據張建華受採訪時所稱,花在裝修這個新址和設備上的錢遠不止1200萬,“那棟樓裝修買設備花了3000萬,請問資金來源是什麼?劉洲能不能在法庭上說明一下?”賈春雷亦表示,實際今年以來,自己就逐漸被架空,能干預的地方越來越少,就連普通拿個報表看都得反覆幾次,而公司向來做決策都需要劉洲簽字,他是年初同張建華看到報表之後才直觀發覺賬目不對勁。

另外,“Door & KEY”運營期間不僅要承擔編曲製作成本、藝人運營成本,因資本擴充,嘻哈被限,其自身發展壓力本身不小,然而自今年年初之後,比較以往,這個公司所接項目就越來越少,相反劉洲個人公司DOOR的項目則逐漸增多,這又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故事。4月份,張建華派了專門的財務人員來“DOOR & KEY”公司核賬,根據測算,該公司2017年的利潤在2000萬左右,但公司賬上卻沒什麼錢,賈春雷亦表示,自己後期已無法插手公司事務,當時財務查賬時還當面與他告知,已不是是公司管理人員,需要張總授權。除了這些,劉洲與賈春雷從三七分成的一般經紀人合作模式,改成工資加持股的合夥人模式後,也一直未與賈春雷簽訂股份代持相關協議。基於以上種種,兩人也從起初攜手合作逐漸走向分裂,今年5月,賈春雷與劉洲結束合作關係,而現在,如果不是自己被捲進這次事件中,他也不願出來說話。

賈春雷透露,張建華在官司判決後聯繫過自己,大概表明了他這邊可以準備提出起訴的意思,而他也確實有此準備。至於是會和張建華一起以“職務侵佔罪”對劉洲提起“公訴”,還是以其他方式,賈春雷還沒有太明確的表示。

部分QA實錄:

新浪娛樂:您和劉洲先生是什麼樣的關係?

賈春雷:我原來的工作是在深圳一家文化企業,一個連鎖企業,工作了差不多七年多,然後劉洲找了我好幾回,想讓我過來幫他打理這邊的日常工作。2016年的2月份,我就從深圳來到了北京,開始深度接觸劉洲,原來我也是做藝人管理的,生產藝人,打造藝人,在深圳一家連鎖企業,它面對的就是連鎖店,就像那個蘇荷、本色、胡桃裡、臺北純K。

新浪娛樂:過來北京以後,兩個人就開始了類似於工作室這樣的合作嗎?

賈春雷:對。頭兩個月其實我也沒做什麼,我主要就是觀察他,因為對這種職業音樂人我還不是特別瞭解,我想在他身上看看能找到什麼樣閃光點或者商機。觀察兩個月之後,我發現他是個對音樂這方面是非常有創造力的年輕人,渾身充滿了音樂家的氣場。

新浪娛樂:那後來呢?

賈春雷:後來我感覺已經摸索差不多了,就從2016年的4月份開始,幫他正式運營這家工作室,當時叫多耳。

新浪娛樂:我看你微博有寫,之後八個月期間有1800萬利潤。你們主要做了些什麼?

賈春雷:主要就是日常的一些編曲工作,還有接一些項目。比如那年接的《蓋世英雄》(綜藝)、還有每年的《我是歌手》(綜藝)《蒙面唱將》(綜藝),在一些大型的綜藝裡面給一些明星藝人編曲。

新浪娛樂:也就是說這個盈利數字是在你來到這個工作室以後才開始有嗎?

賈春雷:我來到這家工作室之前,實際上是不知道的它後面的真實情況。在2016年4月份的時候,我開始正式進入工作狀態,想要知道整個工作室運營成本大概有多少,以及有多少資金,然後我才發現實際上這家公司是沒有什麼錢的,後來我也跟劉洲深度的聊了一下這個事兒。我覺得他當時給我感覺還是個比較熱血的音樂人。我覺得行,大家只要一起拼了去幹,卯足了勁兒前面衝也無所謂了,沒有錢就沒有錢,只要能生產,有生產力,照樣能賺到錢。就這樣一點點始經營起來。

新浪娛樂:你在工作室裡負責什麼樣的角色?

賈春雷:我主要就是幫他打點他的個人日常工作。比如說接待一些客戶,談合作,對接具體的製作工作。通過我們做的一些節目,還有推廣宣傳,陸陸續續的外面就吸引來(客戶)了,然後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新浪娛樂:然後八個月之後他說要換一個模式,對吧?具體是什麼樣的?

賈春雷:因為我從深圳來的時候已經跟他談了一個合作模式,就是以經紀人身份,我們兩個人大概是三七分成這樣的比例。等到我們運營到2016年年底、2017年年初,也就是12月份到1月份的時候,我累計計算了一下大概有1800多萬的營業收入,還是挺不錯的。 但是他突然有了一個新的一個想法,他來跟我商量,意思說想變換模式,變成工資加上股份代持的一種模式。實際上我當時挺不理解,我覺得原來模式經營好好的,沒有必要去輕易去打破它,但是當時他也跟我講了很多道理,還有他的理想。他想在現在這個資本大潮上借一部分力,讓他的這個音樂事業能更快達到巔峰。

新浪娛樂:說白了就是想把這個盤子做大,做得更大。也就是覺得你們原先的那種模式是小本經營。

賈春雷:對。1800萬其實刨去一些成本以外,可能幾百萬,我們倆分的話,感覺也還行。其實對我來說是挺好的,因為以前我們做企業都是這樣,它是滾雪球式的一個運營模式,就是你第一年你可能看到的是十個(項目),第二年去往下滾,可能就看到是20個30個……是成倍增長的。並不是說第一年就等同於你未來所有了。我的心態是這樣。但劉洲想跟我表達的,是想借助資本,比如說把公司做到是音樂這個領域最頂層的,我是最好的,我的出品也是最好的,我的所配備等等都是最好的。 當時我想也行,反正既然已經談了那麼長時間了,他執意要換這種模式,那就陪著他完成。

新浪娛樂:那當時改成工資加代持股份後,你這邊收入怎麼算?

賈春雷:我的收入肯定沒有原來多呀。工資以外,代持的股份是30%,他70%,但是實際上是百分之百都在他的那裡。因為這中間又有個小插曲,就是當時因為代持這個事情,我還意見挺大的,我覺著既然你要代持,我們倆應該有一個協議類型的書面文件,但他是不想有這樣一個書面協議的。我也不太理解是為什麼,既然你都已經想這麼運作了,我也答應你了,那我們就籤個合約,就是你給我代持30%這樣的一個協議,但當時就沒有。因為這個事情,我當時還是有一些想法的,有一些懷疑的。

新浪娛樂:那後來呢?你們商量了模式以後,肯定是要去找資本介入。

賈春雷:對。當時有一家天津的投資公司,就是他的好朋友,他給引進過來了。但由於他們是一個比較正規的投資公司,前期會做一些競調。比較慢,比如說最少得需要個三四個月的時間,要查你公司的一些這個來龍去脈,你所有的生產內容IP到底有多少。但劉洲他覺得可能應該是在尋找一些其他的渠道。

新浪娛樂:因為覺得錢進來得太慢了?

賈春雷:對,但是他想做一些大的事,比如說他想投資個1000萬做一個項目,但是沒有那1000萬,他就比較著急,正好在這個時間段就碰上那個張總了,他們倆談得非常快,非常的愉快,很快就把這個談成了。

新浪娛樂:張總是什麼樣的背景?

賈春雷:因為我跟他了解也不是特別的深,據我所知,張總在北京也投了很多文化公司。

新浪娛樂:然後他很快的投了錢進來?

賈春雷:對,他們倆具體怎麼聊的實際上我是不太清楚的,我只知道具體有個結果了之後讓我具體去幹事了。有張總的這個資金進入之後,當時我們在做一檔新的節目《中國有嘻哈》,做的過程中也沒有想到後來這個節目能這麼火。所以當時張總投的資金基本上就是做了個新廠牌出來,那個公司叫Door & Key(門和鑰匙)。我們是這樣,新公司劉洲佔股51%,是最大的股東,他還是法人,他是老闆,註冊資本1000萬,他投了510萬,張總投了700萬,然後我投了140萬。大概這樣子。張總他是第二大股東,他有350萬是作為註冊資本,另外350萬作為這家公司啟動資金。

新浪娛樂:也就是你說的從這個新公司開始,你們就去籌備新的工作室?開始裝修。

賈春雷:對,為了讓這些音樂人、歌手有一個非常好的環境去生產音樂,當時我們就從Door&Key的資金裡面拿了一部分資金出來,找了廠房,建造了新的錄音棚。

新浪娛樂:然後結果發現裝修完了以後,那個公司名字變了?

賈春雷:對。這個事我們真是非常意外,也沒想到能是這樣的結果。等我們路過的時候看了一眼,發現整個外面的logo都是劉洲原來一家公司的名字,不是Door & Key(門和鑰匙),這家公司叫多耳,是他最開始的那家公司。

新浪娛樂:但他之前那家公司和你們沒有關係。

賈春雷:沒有關係。

新浪娛樂:這之後你們怎麼跟劉洲去談?

賈春雷:我們都非常氣憤,具體怎麼樣一個合理解釋也沒有。印象中他好像說過一回,就是說他想有一個自己的地方自己可以很自由的地盤。

新浪娛樂:但是這個按道理說應該Door & Key的資產。

賈春雷:對。我是在今年5月份之後徹底離開了,因為這中間也有一個插曲,就是在運營的過程中總是有很多的變數,你很難控制的變數。

新浪娛樂:你離開之前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地方?

賈春雷:很多,比如最明顯的就是賬目上的問題,在經營的過程中,我跟會計要一些報表要不到,就很奇怪的事情。我們沒有報表,我們怎麼能知道公司是賺錢還是虧錢的?在我一再催促下,大概是我們2017年8月多開始註冊家公司,然後是12月份,才拿到第一次的報表。4月份的時候,張總派了一個會計來查賬,這才算是正兒八經的第一次(查賬),我之前就是要月報嘛,要正常的月報。

新浪娛樂:你發現不對勁了以後,你有問他為什麼公司的運營情況會急轉直下嗎?

賈春雷:是這樣,我們在2018年2月份之前,12月份那個時候,它的盈利狀態還是OK的,就是到2月份的時候,我才發現這些問題的。

新浪娛樂:你有問他嗎?為什麼是這個情況?

賈春雷:沒有問他,他肯定反過來問我,他也不問我。我只能是跟他商量,我說現在可能某些成本太大了,我們適當降低一些成本。當時我是覺得應該是成本太大了,比如說有一些不必要的運營成本。

新浪娛樂:那之後張總為什麼來查賬?他是因為看到你們經營不好,還是說他是因為單獨給了劉洲私人賬戶打了1500萬,他發現這個錢有問題?

賈春雷:張總來查賬是覺得這個公司有很多問題,不單單是賬上的問題,人也有很多問題,他就想了解這些人到底為什麼會發生這些問題。

新浪娛樂:那四月份張總請專門的財務過來查賬以後,賬目出來最大的問題在哪?

賈春雷:最大問題就是賬目還是不清晰。財務意思說,賬太亂。實際上是這樣,我們1月份之後項目就很少了,因為1月中旬左右那邊的多耳就開始營業了,就是他的那個自己的公司。

新浪娛樂:你的意思是說就是他那邊的成本費是用了Door & Key的?

賈春雷:對。後期1月份之後的一些項目,基本上進了他的多耳。反正因為他們籤的合約我們也看不見,我們也不太清楚,但是這邊的這種項目就越來越少了。就是幹活的元老那些人,等到那邊在接項目的時候,部分的人他需要的已經都牽到那邊那家公司去了。

新浪娛樂:所以他就在那邊獨立開始運營,只是說這邊項目減少?你跟張總有去跟他講過嗎?既然大家是一起合夥開公司,你這樣的話等於是拿去為自己所用。

賈春雷:嗯,那個時候也聊過幾次,但聊的都不是特別愉快。他就是每次的版本都不一樣,每次的說法都不一樣。張總主要是問他要錢。張總初期不是說是問他要錢,那時候公司在經營,後來不經營了才發現了這些問題。因為這邊公司的錢投了另外一家公司,這不正常,那家公司還正常運營,這家公司卻沒了!

新浪娛樂:就是你們初期做的那個什麼(新建工作室)?

賈春雷:嗯,裝修啊這些。就等於是投另外的公司,那一千多萬(裝修費)。 現在,我這邊現在是這樣,因為最近這兩天媒體報道好多事情,其實目前這個官司是張總跟劉洲兩個人個人之間的債務關係,跟我是完全都沒有關係的,但是最近這兩天我看到媒體上面一些報道什麼都把我牽連進來了。我覺得這個事情我覺得需要澄清一下。其二,媒體報道上說的一些事情,跟事實都完全不是一回事。

新浪娛樂:具體是什麼事?

賈春雷:具體比如說我我昨天看到一篇報道,就寫著(劉洲認為)900萬的房租太高了,但實際上這個東西是當時我攔都攔不下來的一件事情。現在就是甩鍋到我這來,讓我背鍋。當時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要一下子投資那麼龐大的產業鏈,因為我原來做這個工作室的時候,之前我說過嘛,只有三個人(員工),我帶著劉洲兩個學生,然後還有劉洲本人,一共四個人,就這麼樣一個運營模式,後來再擴也就也就擴張到五六個人,因為我一直在控制成本,我也不想把它做得成本太大了,大家壓力都大,雖然賺了一點小錢,但是也不能使勁去把這錢在揮霍掉不是嗎?但是後來張總資本介入之後,他們的慾望就非常的大,膨脹,其實Door & Key對我來說是壓力非常大的,一夜之間從一個工作室變成了4000多平的地方。你能想象就是突然間燒了很多錢,突然間四棟樓在那放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