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区块链金融:风口下的场景实验


区块链金融:风口下的场景实验


文︱李安嶙

创新驱动,技术赋能。眼下,区块链技术已成席卷全球的风暴,被认为是继大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计算模式的颠覆式创新。目前其应用实践已逐步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制造、金融等多个领域。

纵观金融行业,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它的3.0时代,大数据赋能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的问题也呼之欲出,而区块链技术公认的去中心化、数据可追溯及不可篡改等特点将在信任问题解决、风控能力提升、金融服务优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行业困境难解,区块链+金融应运而生

尽管现代金融业枝繁叶茂,其衍生的工具和活动方式令人眼花缭乱、如雾里看花,然而,追溯本源,风险犹存。

例如,在支付结算领域,不同金融机构间的基础设施架构、业务流程各不相同,极大地增加了其对账、清算和结算的业务成本,同时涉及很多人工处理的环节,也容易出现操作风险。在资产管理领域,股权、债券、票据、收益凭证、仓单等资产由不同的中介机构托管,权益确认不便、交易成本高企。在证券领域,证券交易生命周期内的一系列流程耗时较长,增加了金融机构中后台的业务成本。

针对上述痛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和思路,可以在提高业务处理速度、效率的同时,降低交易成本。

例如,对于各类资产的管理,如股权、债券、票据、收益凭证、仓单等均可被整合进区块链中,成为链上数字资产,使得资产所有者无需通过各种中介机构就能直接发起交易。实现合约的自动执行,保证相关合约只在交易对手方之间可见,而对无关第三方保密,并通过相应机制确保其运行符合法律和监管框架。

区块链金融应用四点设想与实例论证

首先,区块链在跨境支付领域有一定优势,尤其在跨境支付清算领域的实用性和适配度上都堪称最优,被誉为「最完美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其清算流程安全、高效、快速,可以大幅提升客户体验。

目前,招商银行已通过区块链直联跨境支付应用技术,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南海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永隆银行向其在香港同名账户实现跨境支付,标志着国内区块链跨境领域项目,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功落地应用。

其次,区块链技术特点能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信用痛点。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信用穿透,为二级供应商分销商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区块链金融:风口下的场景实验


目前,平安银行依托A(AI人工智能)、B(Blockchain区块链)、C(Cloudcomputing云计算)技术,搭建供应链应收账款服务平台(SAS),为核心企业产业链上游供应商提供线上应收资产交易、流转服务,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双轻」转型,支持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2017年末,SAS平台业务通过监管备案,完成首单融资;2018年上半年,SAS平台业务规模突破10亿元,已有上百家用户获得平台服务支持。

再者,证券领域的区块链应用主要集中于私募证券的电子化与公募证券的发行交易,但大多处在概念验证阶段。区块链可以在不改变私募证券流通规则的基础上,替代纸质文件作为证券资产的自治电子化载体,实现私募证券的登记和流通。公募证券方面,相关方在清结算环节存在多方对账等效率问题,区块链可以提供一种证券清结算的解决方案。

目前区块链创业公司Chain,已使用纳斯达克的私募市场区块链解决方案Linq,发行了该公司的股份。这一初始级应用,可能会彻底改变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系统的核心。其对于结算和过时的管理功能而言,影响深远。

最后,区块链在保险领域的应用更加强调公开透明特点。针对保险业理赔效率低、行业信息无法共享等问题,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特性可以用来优化保险业务流程。

此外,针对中心化的相互保险存在运作不透明、资金流向不透明的问题,区块链为构建非中心化的信任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促进保险平台提升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的透明度。

2017年3月,上海保交所联合9家保险机构成功通过区块链数据交易技术验证,从功能、性能、安全、运维四个维度验证了区块链在保险征信方面运用的可行性,其安全、可追溯、不可篡改等优势能直指保险征信的长期痛点。

场景变革大爆炸,前路依旧值得期待

2018年可谓是区块链元年,诸多企业争先布局,相关报告显示,至2018年4月末,中国市场上在营区块链企业超过320家,共获得融资89.14亿元,其中2018年前4个月共获得融资63.06亿元,占融资总额的70.74%,火爆场景不言而喻。

不过,在鼓励创新、探索前沿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区块链+金融」仍处早期研发和试水阶段,各种技术方案、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仍需探索、完善。

目前区块链技术规模化商业应用还需要突破一系列的技术瓶颈,例如,合约升级业务逻辑的修正需要能够可控地进行;怎样有效防止私钥被窃取或者被恶意删除,并且能够对私钥丢失、被窃予以补救;怎么样能够满足集中性、可用性和业务持续性的要求,并使信任机制、数据保存方式等获得传统金融机构的接受和认可等。

除了技术瓶颈外,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政策监管的风险、区块链行业人才的稀缺以及创新本身必经的示范推广过程均是区块链金融未来难以普及的重要因素。

总体而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只是提供了一种新角度下的、适用于资产权益证明的发放与流通环节的新型解决方案,目前来看并未对金融领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未来能否普及应用,唯有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