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給小孩上奧數培訓班是利大還是弊大?

一樣的風


在很多家長在孩子的小學階段有些沒有自己的規劃,看到別的孩子做什麼,自己也讓孩子去做什麼?其實有些是可以增加孩子的綜合能力,但是有些其實到後面你會發現對孩子一點作用都沒有,甚至還影響了孩子主要的學習安排。其實學奧數也一樣,其實無論是什麼文化知識或技能,只要自己適合,有能力學得進去,都是有用的。


但是學習奧數,我舉得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是孩子學習差異性質,無論是什麼學校,什麼老師,每個班都有些孩子學習進步快,學東西似乎比一般也快一些,但是有些孩子總是提不上去,而且無論換那個老師都差不多,其實這就是孩子的差異性質,我們要學會找到孩子的差異性質,正對性的指導,不要別人厲害的孩子學奧數,自己也去,我們也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去看。


其次,奧數知識是在為課內知識的擴展服務的,是一種思維的鍛鍊。有些家長沒有認識奧數的正確使用,只是完全為了學習奧數而去學奧數,沒有發覺孩子自身的特點,以及學科的特點,如果在孩子的思維上,學習奧數上可以幫他們起到很好的擴寬作用的話,那麼可以繼續學習下去,如果每次只是只會背誦一些公式,做一些死記硬背的題目,那麼在思維上沒有任何幫助,那麼就沒有必要學習下去了。


思維數學小課堂


說心裡話,我兒子,如果不是我真的瞭解,我不會放心把孩子送去其他奧數班,因為我怕他們應試化教育來學奧數,我本人是一名小學奧數老師和初中數學老師(私教小班),沉浸幾年下來,也瞭解到一些其他奧數班的模式,良心教育真的太少了!大多數是在三四年級就教方程來解應用題,只要能快速做對題目,各種套路,公式直接上,也沒有真的引導和推導公式的由來,就是看到什麼樣的題就直接套公式,再不行,就方程!把小學生當中學生來教,那不就是拔苗助長嗎? 而從奧數課程來說,經過這些年的教研優化,已經相當成熟了!只是在教學順序上個人認為應該適當降一些進度來學習奧數,如果是想拓展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孩子深度思考的邏輯思維習慣,那麼奧數課程絕對是價值非常高的學習課程,但最關鍵的就是在執行教學層面,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奧數面授班,可以考慮在線學習。。。孩子要麼不學奧數,要真瞭解,覺得奧數學習價值高的話,一般建議最好從三年級開始,不要太晚了,太晚了去報奧數班,插班學,很多三四年級的奧數基礎知識點一片空白,去學五六年級奧數那會很吃力,孩子難適應反而會有負面影響,在班上別人那麼牛,我孩子跟都跟不上,那就適得其反了。。。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樂優學堂


我們家孩子現在小學四年級了,在上奧數培訓班,說一說睿爸對奧數班的理解!

我家孩子的奧數之路

我們是從去年暑假開始報的奧數班,是在一個一起學的APP軟件上,剛開始有一個9.9元的試聽班,就讓孩子試聽了一下,沒想到孩子還挺感興趣,於是就幫孩子報了正式班。

剛開始的時候比較便宜,一堂課才二三十元,報的最近的課程是1080元21節課,差不多五十元一堂課的樣子,由於是一對多開課的模式,價格還算比較優惠。

我家孩子學習效果怎麼樣?

現在孩子學了將近一年了,還是保持著比較高的興趣,每週一次的奧數課是他比較期待的課程,據我觀察,奧數老師的上課模式比較吸引人,孩子學習的時候是一種樂趣。

學習效果怎麼樣呢?說實話,學奧數本沒有期望孩子能學到很高的水平,就是幫孩子開拓視野,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我覺得目的是達到了,孩子學一年奧數以後,數學考試可以拿到100分了(以前總是在90-95之間徘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了。有一次,我沒事了就幫孩子輔導一下奧數作業,非常尷尬的是看到那些奧數題,我竟是一臉懵逼,讓我這個上過大學的爸爸汗顏,最後還是兒子給我講解,我才搞明白。

我的感覺是學習奧數是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孩子的能力,需要持續不斷的學習。

給孩子上奧數班是利大還是弊大?

我的感受是利大於弊,每週佔用孩子2個小時的時間,孩子能夠開拓視野,提高邏輯能力,提高對數學的興趣就這些就夠了。

給孩子報奧數班有什麼注意事項

我們也是聽很多人講,不能幫孩子報的太早,不然的話,孩子被難倒了,就適得其反了。所以,我總結了一下報奧數班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

一,最好是孩子上了3年級以後:一二年級是孩子數學打基礎的時候,有了一定的基礎,孩子上奧數班就可以輕鬆應對。

二,要密切觀察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孩子一直保持著比較高的興趣,就繼續幫孩子報,讓孩子持續不斷的學習。如果孩子已經表現出非常厭煩的情緒,建議幫孩子停掉,畢竟奧數班只是一種學習的補充,不要因為奧數班影響孩子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不要對孩子期望太高:學習就像下小雨一樣,是潤物細無聲的,孩子只要持續不斷的學習,監督好每次的學習效果,就一定會有效果的。

四,讓孩子快樂學習:記得不要拔苗助長,只要孩子能跟上奧數班老師的進度,每次作業能獨立完成,就不要干預孩子,讓孩子跟著老師的節奏,快樂的學習,這是孩子保持持續不斷學習的動力所在。


歡迎訪問我的頭條號“睿爸快樂育兒”,瀏覽更多育兒知識。睿爸和睿媽是一對真誠的爸爸媽媽,本科畢業於鄭州大學,睿爸修了工商管理和物理工程雙學位,我們育有兩子,一個10歲,一個3歲,老大學業優異,我們以親身經歷分享育兒經驗。所有回答全部保證原創,歡迎分享、收藏、評論、關注。


睿爸數學課堂


個人感覺利大,首先我娃不是牛蛙,其次學奧數時已經四年級了。之前數學成績一直不好,跟同齡孩子差的有點多的。學校考試總是墊底。四年級給他試聽了一次奧數,那位老師講課特別有意思,脾氣又好,回家我也不逼他做題,經過一年的快樂學習,他從剛進奧數班一半聽不懂,跟不上,到後來跟上步伐,到現在每次都前一兩名完成課堂練習。在學校數學提升很快,不僅追上了大家,還拿了中等成績。通過跟他一起學習,我發現奧數不僅學的是數學,而是深層次,或者換個角度看問題。對提升人的整體思考能力認知能力有很大幫助。


小飛俠227276608


作為數學老師,我是非常反對小學學習奧數的,更反對全民奧數。

小學奧數,東拼西湊,沒有系統性。一些奧數題,用的是老太太賣小菜的方法,根本不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並且影響孩子進入中學後的數學學習。比如,中學階段用方程思想很容易解決的數學問題,那些學過奧數的孩子總是侷限在他的思維定勢中,而那些沒有學習奧數的孩子,反而能更快掌握方程的方法。

之所以很多人對小學奧數趨之若鶩,是當年中學數學競賽風起雲湧,好多中學數學工作者通過輔導、出書等獲得相當利益。於是,一些小學數學工作者心理不平衡,就把一些小學的偏題怪題難題拼湊起來,搞起了小學奧數。另一方面,一些初中為了招收優質生源,用常規方法已不能區分學生,就通過奧數來區分。這就是全民奧數的原因。

中學數學,學生已經掌握了比較系統的數學知識,有了一定的數學思維,所以,中學開展奧數,對孩子的數學能力的培養,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但不管哪一階段,都不應該把奧數作為普及的內容,而是要作為孩子的興趣內容,只有孩子對數學興趣特別濃厚,才能讓孩子去學習奧數。更不能用功利思想逼孩子學習奧數。

千萬別信小學奧數老師的吹噓!


非優秀教師


奧數培訓班是利還是弊,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兩說,要分孩子和培訓機構的質量!

首先:如果孩子願意,對數學有興趣,那麼學奧數是好事。

通過培訓班提前接觸數論和幾何,如果孩子興趣在這裡通過培訓班擴展思維,對數學啟蒙是好事。

數學的內核是幾何和數論;這些自從希臘柏拉圖學院開始幾何就成為熱點,歐洲之所以有那麼多數學大家,也是因為他們對幾何的痴迷。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不喜歡數學,喜歡其他的,那麼硬讓孩子學奧數,其實是對孩子的折磨,還有為了獎盃、升學加分。

那麼這種逼孩子學奧數的行為就是對孩子的折磨。

當然,還要看培訓機構的質量。

如果培訓機構教學方法有趣,具有啟發性,那麼多這種奧數班對於孩子數學興趣的培養還是有益的,但是很多奧數班都看中成績,看中獎盃,因為沒有成績,沒有獎盃會有多少家長願意把孩子送來呢?

所以,奧數是利是弊,要看奧數班的質量,希望所有的培訓班都能真正關心孩子的成長,與素質教育理念協調。


大笨new易數學


第一,給小孩上奧數培訓班在一定前提下,是利大於弊。這個前提是孩子在數學方面有一定的天賦,又明顯對這方面的知識感興趣,在學校數學課上又吃不飽,老師和家長可以向這方面引導,把奧數當做孩子的一個愛好來培養。同時也得給孩子提出要求,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長期學習奧數,一方面鍛鍊了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養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嚴謹的好習慣。另一方面也養成了孩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堅韌不拔毅力。孩子的同學小路從五年級開始學習奧數,因為在我們四線城市當時還沒有比較好的奧數培訓,每到寒暑假,父母就帶著他到大城市學習,他從不認為這樣的學習很苦,反而很享受這個過程。在高二時就被保送進了最好的大學。

第二,奧數可以作為敲門磚,在小升初、高校自主招生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對此進行普遍的擴大宣傳,家長再互相攀比,功利性較強,在孩子沒有任何優勢的情況下,強迫孩子去學,只能增加他對這門課的反感,那就弊大於利。那我自己的孩子來說,他就是一個比較感性的孩子,對數學沒有特別的喜歡,初中時學校組織數學、物理奧賽班,把年級排名前五十的孩子都選進去培養,再逐步淘汰,確定選手。孩子去上了幾次數學課後,發現自己做題慢,喜歡鑽牛角尖,幾次淘汰賽打擊挺大,幾經考慮,我們認為他動手能力強但不適合數學,儘早向學校申請退出,選擇了物理奧賽,最後拿到了很好的成績。

總之,奧數學習一定要因人而異,適合別的孩子的不一定適合你,儘管奧數教育高燒不退,但滿目的攀比,追逐大流,利就變成弊,從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這只是個人觀點,歡迎指教。


穀子8868


對別人可能有用,對你卻有可能一點用沒有;

對別人可能沒用,對你卻有可能有點用。

學奧數的好處多了去了,學奧數的壞處也多了去了!這裡的問題不在於奧數本身而是在於學奧數的人怎麼學!

任何直接告訴你“不要學”和“要學”的,我覺得都是不負責任的建議!

孩子基礎如何

我每年都會遇到有家長因為孩子課內數學學的不好,但是看到那些學奧數的孩子數學成績好,就認為提高成績的“秘訣”在於學奧數!然後就打聽奧數機構給孩子報名。

別驚訝!我每年都能遇到幾個這麼認為的家長!

我想說,這些人如果真的帶孩子去學奧數的話,很快他們就會成為網上噴奧數的主力軍之一了!

不是“奧數”有問題,而是學習奧數的人有問題!

只有那些已經把課內學的很紮實的孩子才適合入學奧數!如果孩子課內成績不好,奧數只會讓他更加討厭數學,如果孩子基礎不牢奧數往往只會讓他“難題得分,容易的丟分,總成績還是不理想”……

“奧數”≠競賽

總有人把學奧數和搞競賽攪和在一起!認為學習奧數的就是為了搞競賽!我想說,競賽能夠出成績的人畢竟還是少數!但是能學奧數的人卻是多數!

假如我們把奧數題的難度分成1—5星,那麼搞競賽一定要學5星難題、練習5星難題,而那些不搞競賽只是為了提高一下又或者是訓練一下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那麼1—3星難度的題目就足夠了!事實上1星、2星題目的難度跟課內的大題難度沒什麼本質的區別————唯一區別就是課內有些方法不講,但是我們都知道,數學題多數時候不會依賴於一種解法的!而現實中,有很多孩子即使不學奧數,考試時的大題他們也一樣能解的出來。

別聽什麼“只有不到3%的孩子適合學奧數”這種誤導人的話,人家說的是隻有3%不到的人有能力衝擊盃賽一等獎!難道我們學什麼都是為了“一等獎”?難道就因為我們得不到一等獎就放棄學習?那麼生活中我們可以放棄的東西太多了!

先別說能力的問題,咱們單說一下“時間投入”問題。之前還有盃賽的時候,為了讓孩子在盃賽拿個大獎以便擇校,在一線發達城市(部分二線城市)有一批孩子每週要上三個難度不一的奧數機構。並且要做大量的難題(4、5星)!說實話,能做到這種難度題目的孩子,已經不存在喜不喜歡的問題了!

報班vs自學

都可以!能力好的孩子最好報班,因為各種難度的班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而用符合自己水平的教學、練習才會對自己有最大化的幫助。如果能力一般那麼也可以報班,這樣理解起來會更好一些。

但是如果父母有能力那麼不報班而是選擇一本奧數書讓孩子做也是可以的。

你做做就知道了,不是所有奧數書都是滿本的難題!

比較經典的目前已經絕版的(某寶有影印版)仁華學校奧林匹克數學這套書雖然歷史久遠但是依舊經典,題目大都不難!當下銷量最好的舉一反三分了ABC三個版,前兩個以及C版的大部分題目都是比較容易的(1—3星,難度),還有學而思的各種秘籍系列、高思的課本、高思導引的“基礎篇”、“提高篇”大都也是比較經典且難度並不大的題目,老牌經典奧數教程也是從基礎講起……

如果父母能力還行,那麼選一套書給孩子堅持做做,那麼對孩子的數學能力提升一定是有幫助的!

總結,學奧數好不好對個人而言取決於個人能力水平,只要基礎夠,那麼知識選擇方式學的問題而已!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來談談奧數

001:奧數需要考試,但是思維不需要考試。而培訓機構招生的話,需要找到一個讓學生心動的地方。自然培養學生思維這個大問題就被拿出來說事。

002:具體什麼是思維呢? 對數學的總體認識。什麼是數學?學了有什麼用?好的睡覺睡覺在於體現教育本身的價值,而這種價值不能是泛泛而談的,而是讓學生和大眾都有感。 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需要技能,比如計算一個算式的結果,解決方程,用某個幾何定理完成一個推論。 東南亞國家對傳統比較重視,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把基礎技能練到熟練。 如果一個學生成績不夠穩定,老是忽上忽下就要看看是不是數學方法積累還不夠,要是缺少穩定可靠的方法做這些題目就要碰運氣了。 比較出名的大神級教師,往往注重數學方法,對怎樣傳授數學方法頗有心得,不過如果我把數學方法當作思維的全部,只看到數學,看不到教育是遠遠不夠的。


十七秒


這個問題必須要根據孩子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看:如果孩子成績不是很好,平時數學都學得不是很好,你讓他去學奧數,他可能會越學越沒有信心,對數學產生恐懼甚至厭學。如果孩子平時數學學得好,接受能力又快,那就必須要去學,將思維拔高,這樣的孩子越學越覺得有意思,成績會越來越好。對今後初中高中的數學思維將幫助很大,今後數學學起來更容易掌握。

所以奧數是一把雙刃劍,有的孩子學奧數利大於弊,學後數學成績會非常拔尖。而對有的孩子卻是非常殘忍,對孩子是一種身心摧殘。總的來說,只要孩子基礎還可以,不反感且有些興趣,就應該堅定的學下去,肯定是利大於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