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玉米種植中的合理密植,怎麼理解?

侯哥在線


玉米合理密植,其實就是在保證產量最大化的基礎上,注意玉米每畝的種植株數,我們常說的“合理密植,多打糧食”,不僅適用於玉米,還適用於其他農作物。

玉米為什麼要合理密植?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明白,假如當玉米種植過稀時,雖然說,有可能結的玉米棒很大,但是,總體數量偏少,最終的產量沒有達到最大值,相反,如果種植過密的話,雖然說玉米棒多了,但是由於多種原因(比如空氣不流通、互相爭養分等),結的玉米棒小,而且空杆情況也會增多,這樣一來,產量還是上不去,所以,只有合理密植,不稀不密,才能獲取高產量。


玉米合理密植,和眾多因素有關,比如常見的有:玉米品種特性、土壤墒情、溫度溼度、播種時間早晚等,下面具體說說:

1、玉米品種特性

玉米品種有緊湊型的和平展型的,緊湊型的一般是那種莖葉夾角較小,透光性通風性較好,可以進行密植的品種,每畝可種植5500-6000株,而平展型的屬於那種莖葉夾角較小,就不能在密植了,每畝保持在4000株左右即可。

2、土壤墒情好壞

這裡說的墒情不止是說乾旱情況,還包含了肥水程度,如果是墒情較好的地塊,建議可以密植,而墒情一般的地塊,建議稀植,因為土壤較肥沃的話,能為玉米提供的養分就會增多,這時候,可以適當多種一些玉米,營養能夠供得上(可以在每畝5500株左右),相反,如果土壤營養較少,這時候在密植的話,就會造成營養不良的情況出現,與其這樣,還不如稀植,保證這樣玉米的正常生長(一般是每畝4500-5000株)。


3、土壤通透性

種植農作物的地塊,土一般分為砂土和粘土,這兩種土的通透性是不一樣的,一般是砂土好於粘土,土壤越通透,玉米就可以種植密些,相反,就需要種植稀一些,所以,如果在品種相同的前提下,砂土要比粘土種植密。

4、播種時間

播種早的可以密植,播種晚的要稀植,以春玉米舉例,播種早的情況下,由於受到低溫或者是水肥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出芽率會有所降低,密植的話,會解決一部分這樣的現象,同時,還會出現“蹲苗”情況,也是需要密植來彌補,而晚播的情況下,溫度已適合玉米生長,這時候要稀植,如果繼續密植的話,後期由於植株多,易出現倒伏情況。


以上4點,就是小幫手給大家要說的玉米怎麼樣合理密植的情況,過密或過稀,其實對最終的產量都有影響,當然,除了以上4點,還會有其他因素,如果有不同看法的朋友,可以在下面評論者留言,大家一起探討學習。

最後問下大家,你每年種植玉米的時候,每畝大概種植多少株?

【我是農民的小幫手,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查看更多玉米高產植保知識】


農民的小幫手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

玉米的合理密植,是根據品種、種植環境、田間肥力、施肥情況和種植技術,而決定的以不影響田間通風透光、不造成鬱蔽;不在玉米生長期間阻礙光照,氣體,熱量等方面的,一種合理佈置株行距的一種科學種植方式。

合理密植,是以適應玉米各階段生長,最終提高產量為目的的。但具體的株行距,是要根據品種,種植技術,以及田間肥力的決定的。

最近幾年,比較流行寬窄行方式種植,這種方式可以很好的改善,玉米後期因生長造成的通風不良,受光不足帶來的發育不良所致的病害、倒伏等不利現象。

但寬窄行種植,並不是所有品種,或田間都可以實施種植的。如果田間肥力不好,且又是矮杆、抗密不好的品種的話,是不適合寬窄行種植的。如果盲目實施,不但起不到高產的目的,可能還會帶來減產。

密植可以提高單位面積內的產量,但要保證田間肥力足,同時又不能制約田間的光、氣、熱等因素(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到玉米的傳粉受精,及病害)。既提高單位內產量,又要滿足玉米生長所需條件,這就要有個科學、合理的種植密度了。

瞭解自己所種品種,適合寬窄行種植時。寬行可在1米左右,窄行可在40釐米左右(具體參數,一定要根據品種、肥力而靈活決定)。既密植又要做到通透,一般畝產量提高100-200斤是沒問題的,同時玉米生長得到充分營養,也會大大提高玉米的質量。

至於題主所問的,怎麼理解合理密植。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為了提高產量,要充分利用種植資源,盡最大允許程度的密植玉米。也可以說,合理密植就是為了提高產量。

除去品種原因外,這些情況下都適合密植的。如:土壤肥力高,種植技術熟練,向陽受光充足,排灌方便地塊,生育期短,早熟品種等,都可以合理密植的。但凡事要講究個適度,拿玉米為例,並不是越密越好。

以上總結,希望可以幫到您瞭解,參考。謝謝!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碩果累累!


鄉土生活園藝


什麼是合理密植呢?就是格局所購買的玉米品種的特性,找到一個使其畝產量最高,長勢最好的,最適宜其生長的畝株數,進行種植。

玉米有好多種,有糧食玉米,鮮食玉米,特用於玉米(高油,高懶氨酸等),爆裂玉米的品種,每類玉米品種都有其自身特性,其種植密度不同,同一類玉米中不同玉米品種,種植密度也不相同。再有就是同一個玉米品種在不同區域種植密度也不同。所以種植戶在購買玉米品種時,一定要問清楚。


強農興邦做精品


玉米合理密植是指確保群體整齊度。玉米單位面積的產量是由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三要素決定的。


耐密緊湊型玉米品種留苗4200-4700株每畝,大穗型品種留苗2800-3500株每畝。在確定了畝穗數後,穗粒數又成了玉米高產的關鍵,群體整齊度是影響總粒數的重要因素,在栽培中應儘量避免小穗和無效株。


提高玉米整齊度的途徑有。一是選用純度高的良種,確保無雜株。二是提高播種質量,力爭一播全苗。三是多下種保全苗。


放心果農


我也來分享一下,我的解釋就是合理的密度應該是因地制宜吧,如果能,正確適宜密度當然很重要。

玉米種植密度的大小直接影響到玉米產量,但密度也不是越大越好,增加密度反而使產量下降,所以合理密度因地製作,玉米常規種植為一穴一株,如果一穴多株2~3株,正確釆用有一定的增產效果,增加密度改變傳統的單株成行,為多株(2~3株)發揮了密植增產的作用,可擴大行距,通風透光。也利於減輕病蟲為害,玉米行距寬便於機械化操作,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萬能肥姐


玉米種植上的合理密植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和熱量資源,獲取玉米的豐產豐收。實際上就是根據不同品種和不同的生產條件選擇合適的種植密度。

合理密植的原則是:

1、株型緊湊和抗倒品種宜密,生育期長、植株高大、葉片平展、莖杆韌性差、根系不發達的品種宜希。

2、土壤肥沃宜密,貧瘠瘦弱地宜希。

3、水資源充足宜密,水份欠缺地塊宜希。

4、陽坡地宜密,低窪地宜希。

5、通風透光好的宜密,通風差的宜希。

6、沙壤土宜密,黏土地宜希。

7、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沿海或高原地區宜密,高溫、多溼、晝夜溫差小的內陸地區宜希。

8、精細管理的宜密,粗放管理的宜希。

所說的密與希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一般希植垧保苗4.5-5萬株,密植的可達到7.5—9萬株。我在生產實踐中傾向於選擇株型緊湊型抗倒品種,在接下來的實驗中我要重點擴大種植面積,採用更多的新技術,繼續深挖玉米生產潛能。也希望每一位農民朋友都要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種植品種與種植密度。

歡迎評論,有粉必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