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老師一不高興就開罵,整個學期只講半篇文章,學生卻能輕鬆上哈佛

隨著當代學校課程與教學對家長和社會的透明,師生關係,教師和家長的關係,越發緊張。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重罰”是常識,法律規定的不得體罰,學生要求的尊重,家長要求的不得委屈了孩子,都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嚴格”的度,愈發難以把握。

再者教師的教法與學歷被拿出來評論——若該老師過於年輕或學歷一般,家長始終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他;若學生不喜歡老師,那麼家長要鬧;若該班級成績不好,家長又要鬧。其實不僅是教師難做,家長也難做——既要擔心各種升學壓力,又要擔心學生遇到“不合格”的老師對學生身心造成傷害。

在民國時期,有那麼一個學校,老師不高興便開罵,講課隨心所欲,學生卻對此感覺無比驕傲,很多學生不僅考上哈佛,還成為各行各業的領袖,這是為何呢?

老師一不高興就開罵,整個學期只講半篇文章,學生卻能輕鬆上哈佛

這個學校就是西南聯大。《無問西東》中有一幕,物理老教授在轟鳴的雷雨天在黑板上寫下“靜坐聽雨”,在戰火中,學生和老師仍舊在討論學術問題。在中國大學史,最輝煌的就是西南聯大時期,在那最艱苦的歲月,卻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最燦爛的成就。汪曾祺回憶他在聯大的歲月,感受最深的就是自由。

學生可以任意選擇專業與課程,何兆武入學時是建築系,又轉入機械系,又改入歷史系,又在研究生時期選擇哲學系,又進入外文系。這頻繁的換專業,也從未有人說什麼,放在如今,這樣的學生怕是要被學校和家長罵心思不定,難成大事。但在當時,受“兼容幷包”思想的影響,西南聯大將自由一詞貫徹到底。

不僅學生,老師也很有個性。著名詩人聞一多,邊抽菸邊講《離騷》,在課上和學生一起吞雲吐霧,用他那寫出《女神》與《天狗》的才氣,將文人的“神經質”與“浪漫”發揮到極致。

老師一不高興就開罵,整個學期只講半篇文章,學生卻能輕鬆上哈佛

劉文典,在課上不高興了便破口大罵,一學期只講了半篇《海賦》。沈從文在課上大大方方推崇《金瓶梅》,物理學家周培元可以和學生爭得面紅耳赤。金嶽霖的“符號邏輯”,是他的得意門生王浩的專場。王浩後來入哈佛深造,不到兩年便拿下了博士學位,原因竟是早在大學期間,該門課的內容已經全部學過了。

林徽因和梁思成,兩位自由養尊處優的公子與小姐,為了祖國的建築事業跑遍大江南北,為無數的建築進行測繪與記錄分析,後來在清華開創了建築系,成為中國建築史上的先驅。後來因戰亂顛沛流離,兩人也從未放棄自己的事業。

老師一不高興就開罵,整個學期只講半篇文章,學生卻能輕鬆上哈佛

正是這樣自由而又充滿學識的氛圍,為祖國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盛世文人用筆端描繪壯麗河山,亂世文人用傲骨撐起民族的脊樑。他們用自己的學識,用無私奉獻的精神,為祖國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西南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