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座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都,有著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餘年的建都史。
一、“內九外七皇城四”
說起老北京的城門,民間早有“內九外七皇城四”的說法。據有關史料記載,自元代以來,為適應軍事防禦和政治經濟的發展需求,北京經過歷代皇朝不斷修葺完善,逐步形成了內城有九座城門,外城有七座城門,皇城有四座城門,四方圍合,獨具特色的建築格局。
內城九門
“內城”基本就在北京地鐵2號線環城沿線之上,若以正陽門(前門)為起點順時針尋跡的話,則分別是正陽門、宣武門、阜成門、西直門、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朝陽門、崇文門這“九門”。
外城七門
根據史料尋跡,明代的“外城”,指的是北起正陽門(前門)東西沿線、南到永定門東西沿線、東到廣渠門南北沿線、西到廣安門南北沿線這個區域,環城開有七座城門,若以崇文門東側的東便門為起點順時針尋蹤,分別是東便門、廣渠門、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廣安門、西便門這“七門”。
皇城四門
“皇城四”指的就是:原在毛主席紀念堂位置上的中華門(明稱大明門,清稱大清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
皇城還有位於天安門左前方的東三座門,又稱長安左門,建築規制與中華門相似。明清時期,科舉殿試後在此門外發榜,因此又稱“青龍門”或“龍門”。新中國成立後擴建長安街,於1952年拆除;西三座門又稱長安右門,位於天安門右前方,建築規制與大明門相似。相傳明清時期處決死刑犯,即在此門內的西千步廊旁判決,因此又被稱為“白虎門”或“虎門”,1952年拆除。
宮城(紫禁城)四門為: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是當年歷代皇帝臨朝執政的地方,其建築莊嚴雄偉、金碧輝煌,集盡中華民族建築文化之精華,所到之處無不彰顯皇權至高無上之威嚴。而和平門、建國門、復興門都形成於民國時期,相對歷史較短。
下面小編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僅就老北京內城的“九門”略作簡要介紹。
二、老北京城的九門
正陽門
正陽門俗稱“前門”,與地安門俗稱“後門”南北呼應,為九門之首,位於內城南垣正中,北京城的南北中軸線經此貫通而過。
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將原元大都的南城垣南移,正統元年(1436年)將位於南城垣正中的麗正門改稱正陽門。正陽門在內城九門中是建築規模最大的一座城門。其城樓建在13.2米高的磚砌城臺上,樓高27.76米,城樓寬41米,深21米。為加強京都防禦,正統四年(1439年),內城各城門外添建箭樓和甕城。
正陽門城樓與箭樓之間的甕城,南北長108米,東西寬88.6米。甕城內建有觀音廟和關帝廟。在甕城東西設有兩座閘樓並開券門,門內有千斤閘。平時箭樓及東閘樓下的城門關閉,百姓出入均需繞行西閘樓下券門。
庚子之亂正陽門曾被毀於戰火,現在的正陽門為民國三年(1914年)恢復重建的。
明朝在北京建都後,歷代皇帝前往天壇“祭天”以求風調雨順或到先農壇侍弄那“一畝三分地”以示尊崇農耕時,都打此門出進,因此民間稱正陽門為專走“龍車”之門。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人民解放軍舉行入城式就是在正陽門箭樓。“大前門”香菸的圖案就是威風凜凜的正陽門箭樓。
宣武門
元代稱順承門,位於內城南垣正陽門西側。明正統四年(1439年)重建城樓並建甕城和箭樓、閘樓,取張衡《東京賦》“武節是宣”,有“武烈宣揚”之義,改稱“宣武門”。
宣武門城樓寬32.6米;進深23米;樓連臺高33米。甕城外角為圓角,甕城東側牆開門洞一個,其上有硬山閘樓。甕城內有關帝廟一座。
早年間,北京處決死刑犯的刑場就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一帶,每逢處決犯人之時都要經過宣武門押往菜市口刑場行刑。相傳在宣武門城門洞上端刻有“後悔遲”三字以警示世人。
阜成門
元代稱平則門,位於內城西垣南側,明正統四年(1439年)重建城樓時加築甕城、箭樓、閘樓後,改名“阜成門”。阜成門城樓寬31.2米;進深16米;連臺高31.70米。甕城外角為圓角,其北側牆闢券門,上建閘樓;甕城內東北角建有關帝廟。
京西門頭溝是產煤之地,京城使用的煤炭由此進入京城最為便利,成為煤炭車輛進出京城的主要通道。相傳當年曾借“梅”與“煤”諧音,在阜成門城樓北側鑲有一塊刻有“梅花”的漢白玉石,以此暗喻梅花盛開之季,也是煤炭業主們的財運興旺之時。
西直門
元代稱和義門,位於內城西垣北側。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修繕後改名為“西直門”。明正統四年(1439年),西直門增建甕城、箭樓、閘樓。城樓寬32米進深15.6米,樓連臺高32.75米,城樓開間雖與東直門相同,但其尺度略大於東直門。
西直門甕城呈正方形,南牆開有券頂閘樓門,門上建閘樓,城內建有關帝廟座。除正陽門外,西直門在內城其他幾座城門中,建築規模較大。
京城西郊歷來是山清水秀、土肥地豐之地,特別是玉泉山的泉水更是以清澈甘甜、口味純正而著稱,為皇宮內院的帝王嬪妃所青睞。西直門不僅是帝王陸路前往圓明園、頤和園的必經之處,更成為皇宮內院運送玉泉之水的重要通道,因此,西直門亦稱“水車”之門。
德勝門
德勝門位於內城北垣西側。明洪武元年(1368年)將元大都北垣西側的“健德門”改稱為“德勝門”,另於北垣南五里處新築土城垣,為城市防禦的第二道防線。洪武四年(1371年)改建北平城垣,始廢舊北垣及“德勝門”。將原為二道防線的新城垣加寬加高,西側門仍稱“德勝門”。
正統元年至四年修建甕城、城樓、箭樓、閘樓等。德勝門城樓寬31.5米;進深16.8米;樓連臺通高36米。甕城北端呈圓弧狀之長方形,甕城東側牆上闢券頂建閘樓。甕城內箭樓下正中建有真武廟一座。
德勝門是京都通往塞北的重要門戶,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之所以叫德勝門,除含有“以德取勝”之意外,更有“出師得勝”、“馬到成功”的寓意,故此門素有“軍門”之稱。
相傳乾隆四十三年,天大旱顆粒無收,年末清高宗去明陵,至德勝門,時逢大雪紛飛,除去一年之暑氣,高宗龍顏大悅作御詩立“祈雪”碑碣一通,碑之高大,令其它諸門的石刻難以比擬,故人稱:“德勝祈雪”。
德勝門甕城內還有一座碑亭,亭中矗立著一座高大石碑,鐫有乾隆帝六十二歲時(1797年)的御製詩。這位當時的太上皇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在“德勝”二字上很是抒發了一回豪情。
安定門
元代稱安貞門,位於內城北垣東側。明洪武元年(1368年)將“安貞門”改稱“安定門”。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建北平城垣時廢元大都北垣,將新筑北垣加寬加高,開兩門,東側門稱“安定門”。
明正統四年(1439年)修城樓,增建甕城、箭樓、閘樓。安定門城樓形制略同於朝陽門。城樓寬31米;進深16.05米;樓連臺高33.13米。箭樓形制亦與崇文門略同。
在內城九門中,有七座門的甕城內皆建築關帝廟,而德勝門和安定門內建真武廟,在諸門中獨具一格。
相傳歷代皇朝出兵平叛或抵禦外侵得勝凱旋,大多都進安定門班師回朝,故此門取其“天下太平”、“社稷安定”之意。
東直門
元代稱崇仁門,位於內城東垣北側。東直門始建於洪武年間。其城樓形制同朝陽門,但建築規制略小,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改稱“東直門”。明正統四年(1439年)重建城樓時加築甕城、箭樓、閘樓。東直門城樓31.5米,進深15.3米,連樓臺高有34米,其甕城與西直門相似。
明清年間,北京城內無論是皇家修建宮殿樓宇,還是民間所需木材,大多都由東直門運進京城,且多數木材加工作坊都集中在東直門一帶,因此民間提起東直門素有“木門”之稱。
朝陽門
元代稱齊化門,位於內城東垣南側。明正統四年(1439年)重建城樓,增建甕城、箭樓、閘樓,並改稱“朝陽門”。朝陽門形制與崇文門略同,城樓寬31.35米,進深19.2米;連臺高32米。
朝陽門為京城東至通州大運河的主要通道。明初,糧食、木材等貨物再不能直接漕運進京,只得由通州大運河碼頭經陸路轉運至京城,而朝陽門則是溝通京城與通州漕運碼頭的必經之路。
相傳當年在甕城門洞曾刻有穀穗一束,俗稱“朝陽穀穗”。至今,在朝陽門內還有以“祿米倉”、“海運倉”命名的街巷,可見當年倉儲景象之興旺。
崇文門
元代稱文明門,取《周易》“文明以健”之意,位於北京內城南垣東側。
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將原元大都的南城垣南移,城門也隨之南移,明正統元年(1436年)重修並加築甕城、箭樓、閘樓,改名“崇文門”。城樓寬39.1米,進深24.3米;樓連臺通高35.2米。甕城外角為圓角,西牆開門洞一個,上有硬山閘樓,甕城內有關帝廟一座。
北京在早年間,燒鍋釀酒的作坊大多集中在京城南郊和通州一帶,民間早有南路燒酒和東路燒酒的區分,而多數販酒商客的酒車都要經崇文門進京,因此民間留下崇文們走“酒車”的說法。
更多精彩請點擊“關注”,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敬請留言,必定認真回覆!小女子這廂有禮了!
文中圖片來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閱讀更多 清暑殿鏟史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