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農村俗語“寧勸賭,莫勸嫖,男不三,女不四”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秉燭讀春秋


農村講究多,這個大家都知道,很多俗語可能一時間不能理解什麼意思,但是就那麼一說一聽,還覺得挺有趣的,一會兒說男不三女不四,一會兒又說怕屬雞怕屬羊,說法還真是不少,有沒有道理呢?生肖這個東西就好像西方的星座,有的人很信奉,覺得特別準,有的人卻對它嗤之以鼻,只能說信則有不信則無,信不信由你,咱們可以先來看看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



寧勸賭,莫勸嫖:咱們有時候說這個人作風不好,吃喝嫖賭抽全佔了,就是說身上缺點太多,優點少,我們在適當的時候應該勸一下。但是勸人也要講究藝術,寧願勸他不要賭博,也不要去勸他不要嫖娼,因為後者是勸不來的,其實不管是賭還是嫖都勸不了,只不過前者可能還有法改,後者基本上是會一條衚衕走到黑,也沒有必要張嘴勸說了。

男不三,意思是說過去農村男子都不過30歲的生日,老人們是說如果過了30歲的生日,那麼以後的生活就會不順,究竟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咱也無從考究。我想大概是三十而立,男子到了30歲,不能還像小孩子那樣天天想著吃喝玩樂過生日,要有目標,有抱負,至於生日就不要那麼在意去正經過了。它還有下半句,“怕屬雞”,意思就是說男孩屬雞不太好。這個話題我倒是聽奶奶提起過,她說雞是刨食吃的,很辛苦,如果沒有人餵它,它就要到地裡去刨種子、蟲子來吃,男孩通常家裡都會寄予厚望,當然不希望他們像雞那樣命運不好,要這麼辛苦的來找食吃了。



女不四:這裡的“不四”可不是不三不四那個不四,跟前面的男不三意思相同,當然是說女的不要過40歲生日,女子最不喜歡別人問自己的年齡,到了40歲還過生日,那不是提醒自己老了嘛,所以就乾脆不要過40歲生日,永遠保持十八歲的心態,讓自己越活越年輕。女不四的後半句是“怕屬羊”,都說女子屬羊不好,其實我一直在想女的為什麼屬羊不好,難道是因為羊只能吃青草嗎?12個生肖既然都存在,那就有它存在的道理,總不至於因為屬羊的不好,大家都不生羊寶寶,可是羊年也一點都不見得新生兒減少。



很多農村老話都是關於生肖屬相的,至於到底有沒有道理,怎麼說呢,反正我是不信,不管屬雞還是屬羊的,都有各個行業裡的佼佼者,怎麼就能說人家過得不好了呢。


一品小十六


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寧勸賭,莫勸嫖”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看,啥叫“男不三,女不四”?其次,啥叫“寧勸賭,莫勸嫖”?其三,為什麼古人會說“寧勸賭,莫勸嫖”?最後,“男不三,女不四,寧勸賭,莫勸嫖”到底有沒有道理?

1、啥叫“男不三,女不四”?

其實,所謂的“男不三,女不四”有2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我國有些地方,男人不過30歲生日,而女人不過40歲生日。原因就是,男人到了30歲時而立之年,正是扛起家庭和社會責任的年齡,這個社會應該是孺子牛的幹勁不是盛大慶祝的時候。而,女人40歲,是檢驗其三從四德的關鍵時候,所以這時候不適合慶祝生日。還有一種說法,“男不三,女不四”是說,男人不入三教九流;女人不守三從四德。總而言之就是男男女女不正派的意思。

2、啥叫“寧勸賭,莫勸嫖”

所謂的男人女人嫖和賭都是惡習,為什麼古人會對這兩種惡習有如此完全相反的觀念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對於賭博來說,作為朋友應該努力勸其改正。因為,這樣的話才能救朋友和朋友的家庭於水火。之後,朋友一定會感激自己。而,對於嫖來說,牽涉到男女私情。往往你去力勸的話,朋友到時候一番纏綿後容易和他的碼子把你暴露。這樣的話兩個人會聯合起來反對你甚至算計你和加害你。所以,古人甚至朋友之情和男女之私的區別,才做如此提醒。

3、為什麼古人會說“寧勸賭,莫勸嫖”?

其實,上一段,小編已經就“寧勸賭,莫勸嫖”這句話進行了說明。但是,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一旦染上了一種不良嗜好,輕者傾家蕩產,重者危及生命。前些時候,小編讀到一篇文章,說的是一個姑娘在銀行上班,與一個不良青年相愛。該青年吸毒成性,不斷讓姑娘弄錢出來給自己作為毒資。姑娘不從,並且為了勸該青年解毒自己給他做榜樣,證明毒品是可以戒除的。自己染上毒癮,最終走上挪用銀行錢財犯罪進大牢的命運。這個故事說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遇到不良人等千萬要懂得遠離。

4、“男不三,女不四,寧勸賭,莫勸嫖”到底有沒有道理?

古人的這些話還是有一些道理的,畢竟這些都是經過了上千年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良言,自然有一定道理。在現實生活中,大家要重視交友的慎重。很多人就是因為交友不慎被騙,被坑。有的甚至從此走上邪路,直到毀滅。所以,我們應該遠離那些不三不四和有不良嗜好的男男女女。做一個正派的人。


聚焦三農熱點說


“寧勸賭,莫勸嫖,男不三,女不四”什麼意思?

我們先來說說前半句的意思,寧願勸別人去賭博,也不去勸別人去嫖娼。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知道黃賭毒這三種危害是最大的,但是你再仔細的看看,為什麼是黃賭毒,而不是賭黃毒或者毒賭黃。所以說我們從黃賭毒的這個排的順序來看,黃的危害遠大於賭,因為賭博只要你不是賭的傾家蕩產賣兒賣女的那種,就不會有人鄙視你。但是嫖娼可就不一樣了,首先是容易得上花柳病(歷史上的同治帝就是在妓院嫖娼然後得上花柳病掛掉的),再者嫖娼這種事情還是犯法的,更容易被別人鄙視,而且還容易破壞家庭關係,最終導致夫妻關係的破裂。

“男不三,女不四”說的是男人到了三十歲和女人到了四十歲的時候,不能再去大肆的擺酒慶宴。因為古話說“三十而立”指的就是男人到了三十歲了應該能夠依靠自己的本領獨自的承擔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並且已經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在那個年代男人三十歲就是一個坎而女人四十歲是一個坎,所以到了三十歲和四十歲時做事做人就得小心謹慎,低調行事。

這句諺語有什麼講究?

我個人認為老祖宗們說這句話是想勸人向善,勸人努力的意思吧

此上所述,均代表我個人的片面觀點。如有不足或遺漏,還望各位補充批評。


神獸駝駝


歡迎走進文史工作坊!

中國古代壞人的32字方針就是“吃喝嫖賭,偷搶爬拿,坑蒙拐騙,姦淫擄掠。”

農村俗語為何會說“寧勸賭,莫勸嫖”,所謂小賭怡情,大賭敗家,偶爾三兩好友聚一起,打打撲克,玩玩麻將,絕對沒問題,是一種農村傳統休閒娛樂方式。

而嫖就不一樣了,說明這個男的水性楊花,不僅浪費錢,而且容易染上各種不健康的疾病。農村家家戶戶彼此都知根知底,互相瞭解,一旦男人嫖娼,被妻子知道,若妻子再跋扈一點,基本上一個村戶都會知道的。

男不三意思是,男人三十還是年輕人,還算小,不過三十歲生日,大家知道男人四十一枝花,一個男的三十歲都算小年輕,男子在三十歲的時候正是事業的啟航之時,所以仍然要奮發圖強,迎頭趕上,才可以有所成就。

女不四,說的是女子過了四十面容就老去了,所謂女人四十豆腐渣。這個時候的女子開始有更年期的初步症狀,不能再生孩子了。

三十和四十對於男人和女人來說是人生的一道坎,大家要好好把握!


文史工作坊


這句俗語除了警戒作用外,還有與人相處的處事之道在裡面。我們來分別講解一下這兩句話。

01.寧勸賭,莫勸嫖。

先說說這裡的“勸”字,這個“勸”是“勸誡”的意思。

通俗的來說如果知道一個人賭博,那麼就要勸說一下,讓他認識到賭博的危害,遠離賭博的騙局。

但是反過來,如果知道一個人嫖娼,那麼不論你們是什麼關係,哪怕是親兄弟一樣的關係,也不能貿貿然的去勸誡,為什麼呢?主要涉及到國人的一種面子問題。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知道某人賭博後,充其量就是說一句敗家子、不幹正事,之類的話語。但是如果知道一個人嫖娼,那麼外人看他的眼光就會充滿了異樣,包括對待這個人的老婆孩子都會指指點點,因為在國人的眼中,這涉及到道德層面。

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是卻不能說。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勸誡他不要在嫖娼,那麼如果事情敗露,他第一個懷疑的對象就是你,這樣不但他顏面無存,還會記恨上你。

所以就有了“寧勸賭、莫勸嫖”這樣的警句,同時也是提醒人們,為人處世有有分寸。

02.男不三,女不四。

這裡的“不三不四”其實指的是年齡,意思就是男人三十歲和女人四十歲不能大操大辦過生日。

男子三十而立,這個年齡正是身強力壯,奮力勃發的年齡,所以在這個年齡應該以事業為重,不能操辦生日,消磨鬥志。

女子四十歲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古代,女子四十歲已經是做奶奶的年齡了,這個年齡可以說女人由青年步入老年的轉折點,所以不適合操辦。

這句話還有後半句,五十虛、六十足。

五十歲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有了十足的人生閱歷後,為人處世更應該謙虛、沖和。

而六十歲花甲之年,在古代已經算是高壽,所以更應該知足常樂。

很多的俗語因為時過境遷,已經不能跟隨時代潮流,但是裡面很多的話還是能給大家帶來啟示。



三點文墨


農村俗語說:“寧勸賭,不勸嫖,男不三,女不四”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嗎?我覺得這個問題的內容量很大,需要一條一條來解釋,認真講起來會篇幅太長,影響大家閱讀,所以對前面的“寧勸賭,不勸嫖”只作簡要講解,重點說後面的“男不三,女不四”!這些,都是很有講究的。



什麼是“寧勸賭,不勸嫖”呢?從字面上看,大家應該都能明白,是講男人之間的處世之道。賭博是一個大坑,十賭九輸,當有朋友深陷賭博之中時,那得勸勸,讓他別越陷越深。古時男尊女卑,女主內,男主外,男人在外太自由了,男女歡悅自古有之,那都是圖一時高興,壞不了什麼大事。沾賭之人可能會輸得一無所有、傾家蕩產,有的甚至將家產、妻女都輸給別人了,所以作為朋友,作為親人,應該力勸對方戒賭。而對嫖,那是男人在外的交際,不勸,都知道只是圖一時歡樂而已,不會真心,對家庭不會造成啥影響。因此,才有“寧勸賭,不勸嫖”之說。當然,那是古時候,現在時代不同了,不再是男尊女卑的時代,男女已經平等了,現在有朋友去嫖時,應該是要規勸的。



“男不三,女不四”,這裡麵包涵的意思就很多了!什麼是“男不三”呢?就是說男人在外奔波時,有三事不做:不做犯法事、不做虧心事、不做失孝事。古時沒有嫖娼犯法之說,但有不對國家犯法、不對父母失孝、不對朋友欺詐之說,坦坦蕩蕩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這是作為一個古代男人的做人、做事標準,必須謹記。當然,現在雖然時代不同了,但是不犯法、不失孝、不欺騙,仍然是通用的做人原則。



什麼是“女不四”呢?這應該是從“三從四德”套過來的。古代男女不平等,女人都需要遵守“三從四德”的原則,哪三從?未嫁從父、已嫁從夫、夫死從子;哪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呀!“三從”的意思是說,未嫁女人在家聽從父母、已嫁女人就得聽從丈夫、丈夫去世就得聽從孩子,不能越雷池一步。至於“四德”,婦德指女人的道德修養,婦言指女人的言語得體,婦容指女人的穿裝打扮,婦功指女人的治家之道。由此衍生出“四不”,那就是不要對丈夫不忠、不要說傷人之語、不要穿輕浮之裝、不要做敗家之事。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古時候男女不平等,是到了何種程度?一句話“男主外,女主內”就把女人固定在家,不能在外拋頭露面,不能參加野外活動,而男人呢,四處飄蕩無人管束,想做啥就做啥,只要不做犯法事、不做失孝事、不做虧心事,連家都不用管,就算一個好男人了。難得好的是,現在時代不同了,已經男女平等,古時的不好風氣已被扭正,出現了新的三從四德,並且男女都得遵守。哪新三從四德呢?有人總結是:從世界、從愛、從己;文德武德、言嫻淑德、品學兼德、修身立德。今天的新版三從四德,你遵守了嗎?


種植大世界


其實大家都知道,不管是賭博還是嫖娼,都是讓人身惡痛絕的事情。這兩件事,不管哪一件發生了,都可能讓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一拍兩散。既然都是壞事,那為什麼有的農村人會說,寧勸賭,莫勸嫖呢?這意思就是說,如果有人賭博可以勸一下,讓他離開賭場,不要再賭了,再賭下去有可能越輸越大。而如果人嫖娼,那就沒有必要去勸阻,可以任其繼續胡作非為。

我認為這裡的嫖,其實不是嫖娼,成年人心裡都明白了,所謂嫖娼只是一時興起,就像是一樁買賣,有買方也有賣方,買賣完了也就結束了。既然是買賣,那就不涉及感情,所以真正的嫖娼並不可怕,而可怕的是婚姻以外的一份情感。人們常說的嫖也就是嫖感情,並非說是一時的嫖娼。男人和女人之間,一旦產生了感情,那就不是別人所能夠勸說得了的。

感情跟賭博不同,賭博雖然說也上癮,但是卻可以控制,甚至找個人二十四小時頂著,或者把賭博的人鎖在屋裡,那他就沒有辦法再去賭了。包括吸毒的人,哪怕再難再難以忍受,我認為都可以幫助戒毒。但是情感這個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就算你24小時盯著人,或者把人鎖在屋子裡,卻一樣是鎖不住人的心和大腦。只要心中滋生了感情的因子,那真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任憑任何人的三寸不爛之舌,我想也還是勸說不了,還不如省省力氣。否則,反而會被當事人痛恨。我想,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寧勸賭,莫勸嫖的理由吧。



再說一下男不三女不四,這話合在一起就是不三不四了。很多人都解釋說是男人不過30歲的生日,女人不過40歲的生日。我覺得這樣的解釋,有些太牽強。過生日不一定非要大吃大喝,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頓生日餃子,開開心心的吃一頓飯,有什麼不好的?我倒是覺得,不管男人30歲,還是女人40歲,都可以藉此機會跟家人團聚一下,跟爸爸媽媽在一起吃頓飯,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人都說,兒的生日,母親的難日。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應該在自己生日的這一天,表達對母親的愛,感激母親把自己帶到了這個世界上。





我認為的男不三是,不嫖不賭不抽菸。女不四是,對待丈夫不要惡語相向,對待公婆不要冷若冰霜,對待子女不用過去寵溺,對待自己的父母不用過分偏向。


靈子


農村真的有太多俗語了,不得不說有很多俗語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當然了有些俗語在現在看來,可能有點過時了。也就是說這些俗語當中的一些,已經不適合現在了,畢竟我們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

下面我們就說一下“寧勸賭,莫勸嫖,男不三,女不四”到底是什麼意思吧。

寧勸賭:有一句老話叫做十賭九輸,沒有哪一個人是靠賭博發家致富的。因為賭往往都是可以作弊的,有多少錢你都可能會輸掉。

關鍵是賭也是很讓人上癮的,甚至賭的厲害的會把自己的房子,土地,女人和孩子都給賭掉。

真可謂是家破人亡呀。

若是遇到這樣的人,可以去勸他,不讓他在賭了。若是他改邪歸正的話,肯定會感謝你的。

這也算是幫助朋友了吧,所以,賭是可以勸的。

莫勸嫖:古代的時候,男人是有一妻多妾的。

所以,一個男人有很多女人,這不算是道德敗壞問題,有的時候,也是交際應酬的一種,否則,古代的青樓都是給誰開的。

再說了嫖這種東西,有的時候是需要才去的,也是人類情感的一種發洩。比如一個男人,沒有娶到老婆,他要去青樓,這種事你就不能說。畢竟有一句話叫做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呀。不知道具體情況,就不能勸。

所以嫖還是不要勸的,要不容易沒有朋友呀。

當然了這僅僅是古代的一種說法,現在是不使用的了,現在嫖就是違法。嫖是必須要勸 的。

男不三,女不四:男不三還是很好理解的,這就是說的違法的事情不能做,不孝的事情不能做,虧心的事情不能做。

這也就是古代君子對自己的一種約束。

所謂的女不四就是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婦德指女人的道德修養,婦言指女人的言語得體,婦容指女人的穿裝打扮,婦功指女人的治家之道。

這也是古代女人對自己的一種約束。


史學達人


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寧勸賭,莫勸嫖”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

這句話太容易被誤解了,因為“寧勸賭,莫勸嫖”會產生歧義。第一種解釋是“寧可勸著一個人去賭博,也不要勸著一個人去嫖娼”。第二種解釋是“寧可勸人不要賭博,也不要勸人別去嫖娼”。很顯然,第二種解釋才是對的。因為一旦一個人沾染上賭癮,就很難戒掉,跪下發誓都沒用的那種。而且賭博會導致這家人傾家蕩產、家破人亡,所以說,勸人去賭是很缺德的事。

可為什麼古人又說“寧可勸人不賭,也別勸人不嫖”呢?

因為一個人陷入情色與娼妓的海誓山盟之中,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你有這閒工夫,還不如去勸人別去賭博呢。而且一個人沾上嫖癮,還會振振有詞,彷彿自己是在做一件很正常很無所謂的事情,你若去勸,他會嫌你多嘴,所謂“疏不間親”,人家跟娼已經成親了,你算老幾?朋友也沒得做了。所以古人才說,“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

“男不三,女不四”到底是啥意思?

沒什麼意思,就是新近瞎編文章的人,臨時加上去的。古言裡只有“寧勸賭,不勸嫖”這半句,沒有前半句。有些地方是有“男不三,女不四”的說法,但完全不是“不三不四”這個意思。某些地方(譬如荊州)的習俗,男的不過三十歲生日,女的不過四十歲生日,否則後半生悽苦無依。(其實也沒什麼科學道理)

所以,題目中全句解釋應為:“男的不過三十歲生日,女的不過四十歲生日,寧可勸人別賭,也不勸人別嫖”。在一句俗語的前頭,加上另外一句毫不相干的俗語,合併起來,中間用逗號,不用句號,就顯得無解了。但這不能叫“意境深沉”,頂多叫“斷句錯誤”。



豆子人民藝術家


"男不三,女不四,寧勸賭,不勸嫖"





這句俗話中的不三、不四我認為應該這樣解釋:

男人要遠離這三樣:賭、嫖、盜。

女人不要丟棄了四德:

婦德:品德好

婦言:語言得體

婦容:衣著打扮不妖豔

婦功:持家的能力


前面這幾個字,是說男不能做的,女不能丟的原則問題。

後半句是說男人的話:


在男人犯的三個戒條中,賭比較好戒掉,而相比之下,嫖是最難戒掉的。當然盜更好戒掉了。

嫖上癮了的男人,你勸也沒多大用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